地球上唯一會使用工具的猛禽,用石頭砸鴕鳥蛋,卻偶爾會吃糞便!

2021-01-15 八兩科學

《阿房宮賦》裡這麼一句:「蜀山兀,阿房出」,這個「兀」指的就是一種「禿了頭」的猛禽——兀(禿)鷲。在現存的17種舊大陸的鷲類中,可分為「禿鷲(禿鷲亞科)、兀鷲(胡兀鷲亞科)」,其中白兀鷲算是整個鷲類家族中最奇特的一種。因為它不但可以食腐肉,還會使用石頭砸鴕鳥蛋,同時也是唯一能夠使用工具的猛禽。

用石頭砸鴕鳥蛋,平頭哥蜜獾在吃鴕鳥蛋的時候也想不出這招,真是秀呀!

01 白毛老妖婆

白兀鷲(學名:Neophron percnopterus),英文名「Egyptian vulture」,也叫埃及鷲、法老之雞(古代法老的神鳥),隸屬於隼形目鷹科白兀鷲屬(Neophron)的一種小型禿鷲,廣泛分布在歐洲南部、非洲北部、西南亞等地的乾旱平原上,或低溫的高海拔地區。由於具有遷徙性,在中非、阿拉伯半島和南亞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在我國偶見於新疆和青藏高原地區。

白兀鷲的體長不超過70釐米,翅展長度在1.5-1.8米之間,體重為2-2.4公斤左右(雌性體重要比雄性大)。在很多人眼裡,白兀鷲應該是舊大陸鷲鳥類裡最醜的一種,其長相堪稱是一些電影裡的「白毛老妖婆」。

白兀鷲的外形特徵非常明顯,頭和背是白色的。大部分羽毛為白色,飛羽較黑,顏色接近黑色;脖子上都有長滿羽毛的領子;在繁殖季節,臉部會從黃色變成橙色,而無羽毛的臉部被認為可用於溫度調節以及防止腐肉血液粘在羽毛上。

和舊大陸的禿鷲一樣,白兀鷲並不善於持續拍翅飛行。它們習慣於在高處起飛,或在平原上利用上升的熱氣流進行飛行。這方面新大陸的安第斯神鷹比較出色,科學研究顯示,安第斯神鷹可以在不扇翅膀時候連續飛行5個小時,距離達160多公裡。不過白兀鷲的飛行能力也差不到哪去,有人在2000-3600米的高空上都見過它們的身影。

02 心照不宣的進食順序

白兀鷲是肉食性猛禽,主要以食腐肉為主。但眾所周知它們也會吃昆蟲、甲殼類動物、小型爬行動物,以及哺乳動物的糞便。你沒看錯,白兀鷲確實會吃哺乳動物的排洩物。原因也很簡單,禿鷲家族裡也是按實力排行的。

白兀鷲屬於純粹的視覺性猛禽,它不會利用氣味來尋找食物。它們通常在主要在空曠地區尋找食物,一般情況下會留意其他禿鷲的動靜。在其他禿鷲在吃大餐的時候,白兀鷲就會先等待其他禿鷲吃完,然後再繼續進食。這是因為白兀鷲的喙纖細且不結實,無法啄破具有堅實骨質的大型骸骨。當然最重要的是,其他大型禿鷲不容許嬌小身材的白兀鷲一起分享「盛宴」,整個鷲類家族中需嚴格遵守進餐順序。

舉個例子,當草原上出現一具大型動物屍體時,方圓十裡的禿鷲都會出動參加「腐肉爭奪戰」。雖然大夥都圍了過去,但都心照不宣。最先進食的是強壯魁梧的肉垂禿鷲,接著是黑白兀鷲或非洲禿鷲,白兀鷲排第四,最後是其他小型的晝行性猛禽。所以輪到白兀鷲進食時,基本上沒剩下啥肉了,進而導致白兀鷲不得不吃些其他不入流的東西——昆蟲、哺乳動物的糞便等。

不過有研究表明,白兀鷲吃糞便的習性是為了吸引異性。比如牛羊的糞便中含有類胡蘿蔔素,可令白兀鷲的臉呈現明亮的黃色。黃色越深,代表實力越強,越能吸引到異性及鞏固自己的統治。

03 叼石頭砸鴕鳥蛋

正所謂「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既然腐肉搶不到,那無鳥看護的鳥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能也是長期『有上頓沒下頓』的艱苦環境,有些白兀鷲的祖先開始往竊蛋賊的方向發展,如同當年的竊蛋龍,它們學會了偷鴕鳥蛋吃,甚至進一步演化出了使用工具的本領。這能力可謂是冠絕猛禽界,地球上所有猛禽只有它會這一招,如它們會食屎的習慣一樣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用石頭砸鳥蛋的能力是白兀鷲天生就會的。19世紀末,科學家曾嘗試用一個仿造的鴕鳥蛋來測試一隻成年白兀鷲反應,結果當它看到鳥蛋後,立即用喙叼起一個不大不小的石頭,然後往鳥蛋上砸過去(丟了幾次後砸中)。

更神奇的是,當科學家用一個雞蛋放在它面前的時候,結果白兀鷲沒有叼石頭,反而直接把雞蛋丟出去。因此實驗表明,丟石頭是白兀鷲與生俱來的行為,同時它們可以辨別出蛋的大小,從而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另外實驗顯示,白兀鷲能叼起的石頭不會超過1000克。

04 一夫一妻制

白兀鷲是一夫一妻制,在繁殖季節與配偶一起遷徙。它們首先在遷徙目的地的巖壁上築巢,然後多個季節都在利用同一個巢穴。每年繁殖一次,不同地區種群之間的繁殖時間略有不同,但產卵通常發生在3月至5月之間,一般會產下2顆卵。雙方輪流一起孵化,需要39到45天左右。雛鳥孵化後一個月就能覓食,會到其他巢穴裡尋找食物。4個月後,雛鳥跟著父母一起遷徙回棲息地。

結語:

如同其他禿鷲一樣,白兀鷲在自然界中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兢兢業業清理陸地上的腐肉,抑制各種疾病蔓延的可能性。但是它們也和其他猛禽一樣,面臨著棲息地被破壞、食物中毒的威脅。目前其生存狀態屬於瀕危(EN),用自然保護聯盟的話來說,它屬於大多數人「最不關心」的猛禽。

感謝閱讀!望大家隨手關注,關注了解更多動物趣聞!

-THE END-

相關焦點

  • 鴿子蛋、鴕鳥蛋、甲魚蛋,這些蛋營養比雞蛋豐富嗎?並無本質區別
    大家在菜市場或者超市裡購買雞鴨蛋的時候,總會發現攤位上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蛋。開口詢問之後發現,這都是一些鴕鳥蛋、鴿子蛋、甲魚蛋等等。商家可能還會順帶給你介紹一下它們的營養和功效,往往會將其吹上了天。那麼這些蛋在營養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鳥蛋和最小的鳥蛋分別是什麼?
    說起鳥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平常所吃的雞蛋,鴨蛋,都是屬於此類。此外,市場上可以見到買到的實用蛋類,還有鵪鶉蛋,鵝蛋,大雁蛋,鴕鳥蛋,和野雞蛋。這是我們已經馴化的鳥類所產下的。鴕鳥和鴕鳥蛋在的地球上,生活著9000多種鳥類。這些鳥類都是以下蛋來繁衍後代。
  • 巴拿馬雨林裡出現會使用石器的捲尾猴,它們會進化成智慧物種嗎?
    引言:一直以來人們認為人類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但從最新的發現看來,或許並不是這樣的。一支科研隊伍近期在中美洲巴拿馬的雨林裡發現了一群會使用石器的捲尾猴,它們嫻熟的動作讓科考人員都十分驚訝,它們會進化成智慧物種嗎?
  • 鴕鳥蛋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鴕鳥蛋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人稱百蛋之王。一粒鴕鳥蛋,可供24個人享用,它有多頂人,就有多傷人。
  • 只認識雞蛋鴨蛋鴕鳥蛋?立夏,拿出鴯鶓蛋才夠666!寧波這裡有鴯鶓,長...
    要吃的還有腳骨筍、烏米飯…當然最重要的還屬立夏蛋,拄蛋才是重頭戲!自從「85後」甚至「90後」走上父母這個「工作崗位」,在拄蛋這件事上,腦洞也是越開越大:雞蛋、鴨蛋?沒興趣;鵝蛋?淡索索;鴕鳥蛋?說實話,披著一身灰褐色羽毛的鴯鶓,從外形上看很像鴕鳥,但身形比鴕鳥小一圈,也不像鴕鳥那樣擁有裸露的「天鵝頸」,樣貌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並不具備成為明星動物的潛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以貌取鳥」。鴯鶓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
  • 你們吃過鴕鳥蛋麼,比十個雞蛋還大,倒出來可以裝滿一大碗
    大家肯定對蛋不陌生,從小到大無論你喜不喜歡吃,家長也會弄給你吃,蛋的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黃中的卵磷脂被腸胃吸收之後,可促進血管中膽固醇的排除,有預防動脈粥樣化的功用,而蛋白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達到防癌的功效。
  • 鴕鳥「馱起」致富路
    新華網 楊益民 攝「一頭成年鴕鳥,平均每天要吃幾公斤的草。」湯青海一邊給鴕鳥們餵食,一邊介紹,為了給他的「寶貝們」填飽肚子,他在附近種了一大片的菊苣、玉米草,專門為鴕鳥供食。新華網 楊益民 攝圖為湯青海正在割菊苣。
  • 大荔縣鴕鳥園的鴕鳥 人稱「蛋堅強」
    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如此和鴕鳥親近,站在護欄旁伸手就摸到了鴕鳥,鴕鳥的背摸起來手感很是絲滑,而脖子摸起來則有點像泡泡針的毛衣,凹凸不平卻又非常順滑。11月5日,記者在大荔縣英考鴕鳥遊樂園與鴕鳥經歷了一次難忘的邂逅。
  • 吃鴕鳥肉有助懷孕?鹹素媛不舍花8000元買,婆婆:為二胎貴也得吃
    鴕鳥肉,能吃的嗎?這裡科普一下,鴕鳥分為野生和人工飼養的。野生鴕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吃。人工養殖的鴕鳥是可以食用的。到了戶外養殖農場中心,這裡有各種的動物,包括梅花鹿、兔子等等,鹹素媛一家人還見到了鴕鳥。按飼養員的話來說,這個鴕鳥是長壽的象徵。它們已經活了100多年了,鴕鳥肉也含有荷爾蒙,是一種有助於懷孕的鳥類。婆婆居然還用嘴含著菜葉餵鴕鳥。吃鴕鳥肉有助懷孕?再次得到了飼養員的確認之後,鹹素媛有一些動搖了,她一直都希望能夠生二胎。
  • 平頭哥在野外發現一窩鴕鳥蛋,撕開一個就開吃,還學會了「滾蛋」
    平頭哥在野外發現一窩鴕鳥蛋,撕開一個就開吃,還學會了「滾蛋」!雖然平頭哥沒有龐大的身軀,加上它們的尾巴,平均體長還不到1米,但是它們在草原上卻能夠獨霸一方,就算遇到獅子的時候,平頭哥也是照打不誤的。獅子遇到小不點兒的時候都需要禮讓三分。
  • 南非發現最早人種 會使用工具偶爾樹上生活
    論文作者達倫·克諾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它們可能已經會使用工具,甚至會使用火。 研究人員在南非豪登省史特克方登石洞(Sterkfontein Caves)裡發現了一些距今200萬到80萬年的顎骨、牙齒和其他骨骼等化石碎片,從而確定它們是新人種。
  • 除了人類,地球上還有動物會使用工具嗎?科學家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筆者-小文人類是地球上最聰明、唯一會使用工具的生物,這是人們一直以來都抱有的想法,但事實上,在大自然殘酷的生存環境下,進化出使用工具能力的生物遠不止人類一種。就比如說章魚,這是一種人們在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章魚的「智力」不容小覷,科學家曾經斷定,假如地球上沒有人類出現的話,那麼在數百萬年後,最有可能代替人類掌管地球的生物就是章魚了。章魚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一般棲息於巖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也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的「智者」,它們具有擬態和「概念思維」這個特點。
  • 還有這麼聰明的鳥,各個都會使用工具,還是捕食能手
    生活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啄木燕,最愛吃的食物就是小昆蟲。它們像啄木鳥一樣用細長的尖嘴啄樹木,尋找食物。它發現了躲在樹孔裡的美味,只見它啄穿樹皮,從裡面啄出小蟲子來。於是,它又找了一棵樹,但是卻不像剛才那麼順利了,這棵樹上的蟲子可狡猾多了,它們的洞孔又深又小,這時這種鳥就設法尋找工具—纖細的樹枝條。
  • 考古學中的數學:鴕鳥蛋的表面積是多少?
    你也許會問,誰會在乎鴕鳥蛋的表面積是多少呢?回答是:考古學家。更確切地說,由勒妮·弗裡德曼帶領的考古隊,他們正在調查古埃及遺址尼肯(以其希臘名「希拉孔波利斯」更為人所知)。希拉孔波利斯是古埃及前王朝時期(距今約5000年)的一處中心城市,也是鷹頭神荷魯斯的主要崇拜中心。
  • 鴕鳥蛋有多堅硬?竟能抗住幾下蜜獾的利爪,果然是最堅硬的鳥蛋!
    在動物世界中,蜜獾是在金氏世界紀錄公認的「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它的個性非常兇猛,也幾乎是無所不食,特別喜歡吃毒蛇、蜂蜜等。但這次大草原上,有攝影師曾拍攝到:蜜獾狼狽的一面,竟然被一隻鴕鳥蛋難住了,用利爪幾次都無法破開鴕鳥蛋,蜜獾還能吃到鴕鳥蛋?
  • 吃鴕鳥肉的人不多,為啥還那麼多人養?原來還有這些用途
    記得以前在旅遊節目裡看過人家吃鴕鳥肉,從屏幕裡看完全就是一塊牛肉呀!一點都沒有鳥類肉的亞子。雖然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但肉的顏色也太深了些,跟牛肉真的一毛一樣。說的以前……已經是好久以前了。那麼久以來,居然都沒見過鴕鳥肉「入駐」菜市場,畢竟豬肉都貴成這樣了,也該是別的肉出來分佔市場的好時機。
  • 這枚鴕鳥蛋透露了一個5000年前的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現在,由英國科學家主導的一個國際專家團隊揭示了5000年前鴕鳥蛋的生產和交易之謎。來自義大利伊西斯墓裡的鴕鳥蛋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在最新研究中,布里斯托大學的塔瑪·霍多斯博士和大英博物館資深科學家卡羅琳·卡特賴特博士等,使用最先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了大英博物館藏品中的鴕鳥蛋,試圖揭示有關其起源、製造方法和製造地點的秘密。
  • 100元一隻的巨型鴕鳥蛋,一個比是個雞蛋還大,最好不要用來煮
    俗話說,早餐吃得好,午餐吃的飽,晚餐吃得少,可以看出早餐是一日中最為重要的以一餐了,不知道你們平時吃的早餐是怎麼樣的呢,我相信大多數人的早餐都是白粥配涼菜,麵包配牛奶,有時候還會有一兩個雞蛋吃,說到雞蛋,我們吃的是不少,不過你們吃過鴕鳥蛋嗎?
  • 又用石頭做工具,又會心肺復甦,人類要警惕了
    按照進化論,人是從猿猴進化而來,而在進化過程中,把人與猿猴徹底區分開來的一條分水嶺,就是人類祖先撿起石頭,學會了使用工具,從此走了一條曲折的進化之路,最終成就了今天的人類。  很久以來,科學界一直認為,把石頭當做工具,並且開發它的用途,一直是人類祖先的專利,也是從「猴」變成「人」的關鍵一步。
  • 美洲猴子會用石器,或已進入石器時代,第二種高智慧生物將出現?
    使用石器工具的猴子猴子在使用石器砸食物經過2000多萬年的進化,大概在300萬年,南方古猿開始出現,這是一種完全直立行走的動物,人類雛形開始形成,而在人類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大概發生在50萬年前,因為在這個時期人類開始使用石器,人類進入石器時代,也正是使用石器讓人類大腦智商不斷提高,最終進化成為有智慧的高智商生物,也就是說會使用石器是判斷一種生物是否可以進化成為高智慧生物的一個顯著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