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80歲老學霸兩年寫7萬字英文回憶錄(圖)

2021-01-11 大眾網

  陳吟吟正在給永環社區老年英語班的學員上課。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計一雪 攝

  70歲那年,一次機緣巧合讓她重新回到教室,成為老年英語培訓班的學員。每周兩次背著書包去上英語課,回家背單詞、背課文、摳語法,還經常跟同學們去英語角參加活動練習口語。學完新概念第1冊和第2冊後,又自學完成新概念第3冊的全部課程。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她,仍然每天堅持學習英語五六個小時,並在近兩年時間內完成了13章共計7萬餘字的全英文回憶錄。

  現在,她又主動擔任社區老年英語班的義務教師,輔導熱愛英語的老夥伴一起學習,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

  她就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的老年學霸陳吟吟。

  為彌補中學時代遺憾

  70歲開始學英語

  陳吟吟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她十幾歲時,由於父親工作調動的原因,全家從老家搬遷到天津生活。陳吟吟說,當時父親受聘於南開大學擔任教授,她也順利進入到南開中學繼續學業。

  「當時學校也沒讓我參加入學考試,可能以為我爸是南開的教授,我成績也不會差吧,結果當時南開中學開設的外語課程是英語,而我之前一直學的俄語。那時我的同學們都能看懂英文版的原著,而我卻只會說『I am a girl (我是一個女孩)』。」陳吟吟說,南開中學的要求是很高的,只要英語老師走進教室,就全部說英文,不管是課堂提問還是講解語法,老師一句漢語都不會說。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提問,讓陳吟吟來回答,她竟然不知道老師是在叫自己。

  「那次特別尷尬,我同桌也捅咕我,我後邊的同學也踢我的凳子,前邊的同學也轉過頭來提示我說『老師讓你站起來回答問題呢』,結果我怯怯地站起來,竟然什麼也回答不上來,站了半天,漲紅著臉坐下了。我在老家上學時,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的前幾名,演講比賽、各項活動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結果到南開之後,這個英語弄得我很自卑。」就這樣,陳吟吟磕磕絆絆勉強完成了中學時代的英語學習。幾十年來,這段經歷一直令陳吟吟感到遺憾。

  「我之所以從70歲開始重新學習英語,就是要『雪恥』,把學生時代留下的遺憾彌補回來。」說這話時,陳吟吟爽朗地笑著。

  每篇課文

  反覆練習三十多遍

  上世紀五十年代,陳吟吟如願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儀表科學研究院工作,從此在瀋陽定居。由於學業需要,上了大學之後,她又繼續學習俄語,英語基本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

  2008年,已經71歲的陳吟吟,在老姐妹的介紹下參加了新東方舉辦的老年英語學習班,正式回歸英語課堂。已經放下50多年的英語再次撿起時,在陳吟吟的腦海中仍然是那句「I am a gril.」當她70歲重新回到課堂時,相當於從頭學起。

  「開始也沒想能學到什麼程度,因為都這個年齡了,也不考級也不出國的,但是一學起來我就喜歡上它了,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陳吟吟說,她為了學習英語還特意買了個平板電腦,把所有課文的原聲錄音都下載下來,每次聽完一遍原聲課文後,她都模仿著語音語調自己讀一遍,再用平板電腦錄下來,然後回放,自己邊聽邊找差距,然後再聽原聲,自己再錄音。每篇課文她都要這樣反覆練習30多遍。

  幾年來,每次上課她都風雨無阻,單詞、句型、語法她都能靈活自如地掌握應用。翻開陳吟吟已經卷邊的英語書,每一頁都密密麻麻記錄著每課應知應會的知識點和重點要點。「這些是我學了四遍新概念2記錄下來的,每次學習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收穫。」

  吃透了新概念1和2後,陳吟吟仍覺得不解渴。從2012年開始,她又開始自學新概念第3冊。如今。她已完成了第一遍的學習,接下來她還要再鞏固一遍。

  外教鼓勵她用英文寫作

  陳吟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光是記單詞、背課文和學語法,她還經常跟同學們一起去英語角練習會話。

  「語言本來就是一種交流和溝通的工具,說不出來不是等於白學嘛!」每周她都會去英語角跟老夥伴們聊天,儘管剛開始也張不開口,或者心裡明白,一張嘴就說錯,她依然堅持。

  「有一個遼大的外教,經常參加我們的活動,幫助我們糾正一些發音和語法上的錯誤。有一次,他給我們布置一個題目,讓我們說說這一生中最難忘的事。」經過一周的準備,下次再去英語角時,陳吟吟用英語講述了一段她小時候親身經歷的事兒。

  那時她剛剛出生幾個月,抗戰就爆發了。外婆、媽媽還有姨媽帶著她到鄉下避難。有一天,敵人攻進村子,村民們都往山上撤離。待大人們都躲到安全地帶後,才發現把6個月大的陳吟吟落在了老鄉家的炕上。陳吟吟的兩個姨媽又冒著生命危險返回村莊尋找她。姨媽們剛把襁褓中的她抱出來的時候,一顆炮彈正好落在那間屋子的房頂上,房子瞬間被炸毀了。

  當陳吟吟用英語講述這段經歷後,外教瞠目結舌,根本沒想到她會講得這麼好。外教鼓勵她用筆記錄下這些親身經歷的事情。

  歷時兩年寫出7萬字英文回憶錄

  2015年已經是陳吟吟堅持學習英語的第8個年頭了。當年在英語角鼓勵她寫作的外教史蒂芬已經回到美國,但他鼓勵陳吟吟用英文寫回憶錄的建議,始終在陳吟吟心裡醞釀著。

  「我想,既然寫回憶錄就不能是生活中零散的片段,必須從某一個時間節點開始,用一條主線把我和我的大家庭所經歷的事件貫穿起來,系統完整真實地呈現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梳理和構思,陳吟吟把整個回憶錄的起始年份定在了1895年。從1895年到2015年,時間跨度長達120年,穿越三個世紀。

  「從小是外婆把我帶大的,我跟外婆的感情很深,很多事情都是通過外婆的口述了解到的,所以我從1895年寫起。寫外婆、父母還有我自己的前半生,我們整個大家庭在那個特殊年代不屈服於命運、奮力拼搏的家國精神。」

  回憶錄的主線定下來後,陳吟吟便開始著手寫作。在這期間,她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每天坐在電腦前一寫就是幾個小時。每完成一部分的寫作,陳吟吟就通過電子郵件發給遠在美國的外教史蒂芬、等史蒂芬修改後,再給她發回來。史蒂芬每次給她修改後的內容,她都用印表機列印出來,自己再慢慢消化。

  「有時候史蒂芬給我改完,我還得再進行修改,因為有的地方他覺得應該更精彩些,他會有所發揮,但我覺得還是要遵循事實。」

  凡事求真求準的陳吟吟,有時為了一篇文章,要跟史蒂芬多次通信,改上好幾稿,直到事實準確、語法無誤為止。

  與史蒂芬的所有通信,陳吟吟都整理好夾在文件夾裡保存。「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寶貴的財富。」

  就在今年年初,陳吟吟完成了13章共7萬餘字的英文版回憶錄,目前正在做校對和調整。書名暫定為《My family and I》。

  80歲仍每天堅持學習至少5小時

  陳吟吟已經達到了最初學習英語的目的,完成了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用英文寫回憶錄的創舉,勤奮好學的她仍每天堅持學習至少5個小時。

  陳吟吟的生活很規律。每天6點鐘起床,早飯後,8:30準時坐在寫字檯旁開始一天的學習。「我一般每天上午學兩個小時,10:30休息一會兒然後去菜市場買菜,回來給老伴兒做飯,吃完午飯後,做做家務,下午1:30再繼續學。」陳吟吟說,她每天的生活很充實,並不比上班的年輕人輕鬆,有時靈感來了晚上還要「加班」。

  「史蒂芬建議我把退休之後的生活也寫到回憶錄中,我現在主要在補這部分內容。同時,我也著手寫中文版的回憶錄,已經寫了三章多。有時間我還看看英文版的世界名著,會對我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每天完成這些工作後,陳吟吟還要備課、寫教案,為她的新身份——永環社區老年英語班教師做準備。

  當上了社區老年英語班的義務教師

  陳吟吟在英語角活動的時候結識了一位老夥伴,她是瀋陽市瀋河區永環社區的居民,一直在社區老年英語班學習。由於老師都是義務來授課的,趕上上課時間老師有事兒不能來,大家就只能自學或複習以前的課程,學習進度比較慢。

  陳吟吟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主動請纓要擔任這個英語班的教師。在制定完教學計劃後,陳吟吟走上了講臺。

  在新學期開學典禮上,陳吟吟中肯地對老年學員們說:「斧頭不砍柴就會生鏽,腦子不用就會發呆,所以我們老年人要多動腦,腦子越用越靈活,歡迎大家來學習英語。」

  陳吟吟還針對學員基礎把大家進行了分班,基礎稍差一點兒的從新概念1開始學起,有了一些基礎並且想深入學習的,就從新概念2開始學。

  從上午9:00到11:30,兩個半小時,81歲的陳吟吟一直站著給大家講課,工整地書寫著板書,帶大家認單詞、讀課文、講語法,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舉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分詞的用法,她甚至花上三天時間來備課,整理出十多頁教案,課上給大家分析例句,主謂結構應該用什麼分詞,動賓結構應該用什麼分詞,講得深入透徹,學員們也認真地記著筆記,緊跟老師的思路。課堂氣氛不亞於正規學校。

  「我給大家講一遍,也是我自己再學習一遍的過程,能把我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老年人,也是我學習英語的另一個收穫吧!」

  多年前,陳吟吟在老年大學結識了何篤姣。何老師退休前是瀋陽市第157中學的英語教師,就是在何老師的建議下,陳吟吟才開始學習英語,這段緣分也讓兩個老姐妹成為一對好閨蜜。

  「她是一個非常認真又有毅力的人,只要她決定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堅持下來並且做到最好。看到她來社區講課,我也想發揮一下餘熱。我本來就是英語老師,接下來打算跟陳老師一起把這個班帶好。」

  王淑文今年74歲,十多年前因為意外做過開顱手術,術後記憶力大不如從前,經常愛忘事。為了恢復記憶,她開始學習英語。「開始我就想通過背背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鍛鍊鍛鍊,做做康復訓練。但是看到陳老師這麼大年齡了還每天堅持學習、寫書,還來給我們上課,我覺得我也不能服老。我得把英語一直學下去。」如今,王淑文把學過的英語活學活用,已經去過歐美十多個國家旅遊了。接下來,她還想去澳洲走一走、看一看。

  瀋河區永環社區書記鄭秀說:「陳老師主動找到我,要擔任我們社區的老年英語班教師,我很感激。她今年都80多歲了,每次來上課都要坐公交再倒地鐵,路上單程就要花費40多分鐘。一位80多歲的老人能做到這一點,我們深受感動。在陳老師的感召下,現在我們這個老年英語班的學員不光是永環社區的居民,還帶動不少周邊社區的老人也都來學習。」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的獨立人生:開鋼琴音樂會 寫萬字英文小說
    10歲男孩的獨立人生開鋼琴音樂會寫萬字英文小說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個人音樂會上,瑞瑞獨奏鋼琴。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為了儘快完成第二本英文小說,最近半個月,他每天寫作超過4個小時。上月底,瑞瑞成功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鋼琴獨奏6首古典以及爵士曲目,有兩首是個人創作的曲子。人們說這孩子是神童,是天才,瑞爸瑞媽並不認同,他們覺得只是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找到了最適合孩子的方向和方法。
  • 91歲老軍人寫《戰爭回憶錄》:頭上炮彈殼伴隨我一生
    中新網長治7月7日電 題:91歲老軍人手寫《戰爭回憶錄》:頭上的炮彈殼伴隨我的一生  作者 楊靜 李卓華  參加過淮海戰役,獲得過二等功。91歲的老軍人黃增發有點耳背,記憶也模糊不清,但說起打仗時的故事和一起浴血奮戰過的連隊戰友,他記得清清楚楚。戰爭結束後,黃增發就開始整理資料,把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了一本回憶錄。
  • 學霸穿「美特斯邦威」尷尬:褲子藏英文髒話(圖)
    因為母親給小李購買的褲子的褲兜內竟印有英文髒話,讓小李受到了寢室同學的嘲笑。「同學都說我低俗、沒文化,實在太尷尬了,覺得特別沒面子。」小李說。  發脾氣 起因竟是一條褲子  上周末,在瀋陽某高校讀書的小李氣哼哼地回到家中,剛一進門就從書包裡掏出了一條褲子,並狠狠地甩在地上。「都怪你買的這條褲子,我讓寢室同學嘲笑夠嗆!」小李委屈地對母親發脾氣。
  • 這位83歲的華中大教授5年前寫了兩本霍金傳
    在華中科技大學,有位83歲的教授為了讓更多的科技愛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進一步了解霍金,5年前就寫了兩本霍金傳。他為什麼研究霍金?小科今天為你揭秘。83歲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退休教授楊建鄴在家拿出自己寫的兩本霍金傳記,一邊翻閱傳記一邊喃喃自語:「他被困在輪椅裡,看上去那麼的無助,可他的思想帶領人類進入無邊宇宙的深處………」   在楊建鄴教授看來,霍金的人生很特殊,「身體很壞,貢獻很大,在世界科學史上就是個奇蹟」。
  • 成都10歲男孩在家上學:做德語主播 寫萬字英文小說
    原標題:10歲男孩開個人音樂會,寫英文小說,更逆天的是他爸媽的教育方法  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  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
  • 華信巨匠攜手專業作家 首開國內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培訓先河
    首開國內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公開課據悉,近期華信巨匠攜手專業作家,為老人群體在國內首開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公益講座與公開課,教授那些有經歷有故事還有書寫能力的老人親自動筆撰寫自己的傳記回憶錄。由於極強的專業性和深入淺出的授課風格,受到退休老人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老教授、老舞蹈家、老畫家、老雕塑家、老建築師以及政府老幹部等的高度認可。
  • 七旬老教授20年手寫原創8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 草稿堆滿了書桌
    如今,70多歲的劉教授仍然堅持在臨床一線,每天他不是在藥房、藥庫驗藥,就是在辦公室著書立說,20年手寫原創8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普達人。科普達人:20年手寫原創科普文章80餘萬字1964年,劉紹貴從湖南中醫學院畢業後,進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工作。
  • 物化生學霸寫的情書火了,學渣看後一臉懵:難道這是知識炫富?
    曾經,有一位大學男生為了向心儀的女生表白,用時213天寫了一封16萬字的情書。情書的內容大概是回憶兩人一起背過的法條或探討法律,其中包括刑法、婚繼法等多種法律法規,並將其裝訂成冊取名為《我不願讓你一個人學法》。女生收到情書後果然萬分感動,然後婉拒了他這份感情。究其原因可能是,女生根本沒有時間去讀完他這封「萬字情書」。
  • 宋祖兒真厲害,居然在牛仔褲上寫滿了英文字母,網友:不愧是學霸
    導語:宋祖兒真厲害,居然在牛仔褲上寫滿了英文字母,網友:不愧是學霸出生於一九九八年的宋祖兒最初是由於出演影視作品海貨天高而被觀眾所熟知,由此便進入了娛樂圈,後來更是參與了春晚。當宋祖兒還是一個兒童的時候,就曾出演過眾多電視劇,比如寶蓮燈前傳、無量天等。
  • 瀋陽:老師用小篆體為學生寫姓名貼(圖)
    瀋陽:老師用小篆體為學生寫姓名貼(圖) 網友齊贊「有才到驚呆」 作者:丁寧 聶焱鑫 2018-03-13 07:17   來源:瀋陽晚報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怎麼學英語  8歲閱讀英文小說《貓武士》  昨天下午,劉航之的家中,不大的房間,簡潔而溫暖。書桌上擺放著劉航之平時閱讀的各類中文及英文原版書籍,書桌旁的整理箱內,放著他平時愛玩的各種拼圖、搭建及手工製作的玩具和作品。劉航之正坐在沙發上仔細地閱讀一本英文原版小說《貓武士》。
  • 精選三本優質學霸流小說推薦,學霸的世界,開掛的人生不解釋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作者:晨星LL 字數:446.8萬字 連載中劇情簡介:學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奇的生物,主角陸舟作為一個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本身更是一名學霸,在做兼職月薪十萬的兼職途中,中暑後意外得遇金手指系統,從此這名系統傍身的學霸更是在學霸這條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本書是本學霸文,科技文,其中融合了學霸、系統、黑科技等元素。
  • 85歲王蒙如醉如痴寫愛情
    《生死戀》王蒙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個人要是80多歲還能寫小說,真是幸福!」在新作《生死戀》發布會上,著名作家王蒙感嘆。這種寫作起來如醉如痴的幸福一如他在序言中幽默的說法:「寫小說的感覺是找不到替代的,你寫起了小說,你的每一枚細胞都要跳躍,你的每一根神經都要抖擻,不寫抖擻,寫成哆嗦也行。」自19歲寫作《青春萬歲》,王蒙創作生涯已逾65年,作品達1800餘萬字。
  • 最有可能把《紅樓夢》精準譯成英文第一人:張愛玲獨創英語學習法
    3歲能誦唐詩;7歲提筆寫小說;12歲作品便被印成鉛字;初中立誓要像林語堂一樣用英文寫就世界暢銷的小說:"要比林語堂還要出風頭,我要穿最別致的衣服,週遊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她在《童言無忌》中寫道。都說張愛玲早慧,這種"慧"多半是張愛玲自己的選擇,就像許多人選擇庸碌一樣,她清醒自知地選擇了不凡。
  • 重慶10歲男孩寒假期間寫出8萬字推理小說(圖)
    今年寒假,南川區隆化一小五年級學生、年僅10歲的宋錦渝就耗時一個月,寫出了一部推理短篇小說和一部科幻推理長篇小說,共計8萬字。小說中運用的故事素材和推理依據,全部源於父母和課外書告訴他的生活常識。  重慶晚報記者 弋靜 陳林 攝影報導  8萬字小說全部是手寫  昨日中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宋錦渝家時,他正趴在書桌上創作。一邊寫,一邊向媽媽核實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的科普節目,「巨噬細胞就是白細胞的一類,能吞噬細菌病毒,就不需要另外注射了吧?」
  • 韓天雍:與沙老的師生情緣
    同時我又從書包裡拿出用兩年時間翻譯的日本書學泰鬥中田勇次郎先生的《日本書道史》譯稿(稿子近二百多頁)給沙老過目,沙老頗感興趣,並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你有這麼好的日語基礎可在這方面做出些成績來。並說要和中國文化背景相互印證作些研究"我說"作中日書法比較研究,我又匯報曾在1987一1989年讀過"中國文化書院"的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班,"等等。與沙老初次見面競談一個半小時。
  • 季羨林被關牛棚翻譯印度史詩 險釀出異國戀(圖)
    幸運農家子屢遇名師  從旁聽偷聽被「請」出門到絕學的繼承者  季羨林6歲時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10歲開始學英文。在高中開始學德文。1929年,18歲的季羨林轉入濟南高中學習,國文老師是董秋芳。1930年,季羨林同時考取了北大和清華,最後他選擇了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人老兩年坎人老兩年坎,是哪兩年,哪兩道坎?答:73歲,84歲。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國(或者說漢文化覆蓋區域)的老人,不都在這兩個歲數去世呢嗎,哪來的百歲老人呢。
  • 瀋陽小夥收藏十幾輛老式自行車:有身價上萬
    原標題:瀋陽小夥十幾輛老式自行車 有自行車身價上萬(圖)   貝同旺回憶,這輛自行車是他前兩年從一位老者家中收來的,當時花了6000元錢,就因為是德國原裝,現在的身價至少也在萬元以上。   收藏自行車也能賺錢   貝同旺收藏的十幾輛老式自行車,既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產的鳳凰、永久自行車,還有許多車牌上寫著英文的外國自行車,如德國的鑽石、日本的能率等。
  •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大家都很清楚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關鍵的。自古就有這麼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兩個階段基本上決定了其未來將會如何。一位是吳京的兒子吳所謂,他3歲就會自己看書了,到了4歲不僅閱讀量超百萬,還能用英文為自己寫影評了,還在幼兒園的他已經被某所知名雙語學校錄取,這麼小的年齡就已經是學霸了。另一位是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她8歲就能翻譯英文小說,10歲用英語溝通沒有任何障礙,現今拿下了5個一等獎。那麼,這兩位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