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0歲男孩在家上學:做德語主播 寫萬字英文小說

2020-11-28 東方網

  原標題:10歲男孩開個人音樂會,寫英文小說,更逆天的是他爸媽的教育方法

  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

  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為了儘快完成第二本英文小說,最近半個月,他每天寫作超過4個小時。

  上月底,瑞瑞成功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鋼琴獨奏6首古典以及爵士曲目,有兩首是個人創作的曲子。

  人們說這孩子是神童,是天才,瑞爸瑞媽並不認同,他們覺得只是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找到了最適合孩子的方向和方法。

  「孩子出生到現在,我們讀的教育書籍有150本以上,在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上花了幾千個小時。10年來,我們基本沒有睡過懶覺,都是早上7點起床。」

圖片說明:個人音樂會上,瑞瑞獨奏鋼琴

  兩大夢想

  成為創新音樂家和作家

  瑞瑞,戴圓圓的眼鏡,身上的格子襯衫外套著毛衣,一副典型的英倫裝扮。

  這個10歲男孩有一種與同齡人不同的氣質,在陌生人面前,微微有些羞怯。10月29日,瑞瑞舉辦了第一場鋼琴音樂會,獨奏6首古典以及爵士曲目。

  「我最喜歡的是《nuvole bianche》。」這首他在原曲的基礎上加了新的和聲和旋律的樂曲,表演完畢後,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場籌辦5個月的音樂會,舉辦的初衷是瑞瑞想用自己的音樂來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音樂會門票收入全部捐給了山區的孩子,這也是他自己的決定。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創新的音樂家和專業作家。」瑞瑞不僅喜歡音樂,還喜歡閱讀和寫作。

  他的第一本英文小說是關於一個冒險的故事,有一萬多字,裡面的插圖全部自己完成,「我現在正在寫第二本,有時候做夢都會夢到情節。」近半個月來,為了儘快完成第二本,他每天會花4個小時在寫作上。

  瑞媽這樣描述孩子平常一天的安排:早上7點半起床,晨讀英語、德語或中文書;上午9點到下午1點練琴;午飯後寫90分鐘的英文小說,看1小時的書;然後在網上學習音樂、數學或者其他課程。每周錄製一次在在線音頻平臺上的德語音頻。

  晚上,瑞瑞會看看歷史書或者電影和紀錄片,靈感來了就作曲;還會和爸爸互動,做課程安排。周末會打打橄欖球,聽音樂會,去博物館,或者去朋友家玩。

  目前,他的英文閱讀量累計超過10萬字,英文聽力超過3000小時。

圖片說明:瑞瑞每周錄製一次德語音頻

  父母刻苦

  閱讀150本以上經典書籍

  問及在教育孩子上的特別之處,瑞媽說:「我覺得我們是學習型家庭。」

  瑞瑞的父母是山西人,曾在德國留學四年,瑞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讀經濟工程碩士。

  瑞瑞出生後,他們決定自己帶孩子,瑞媽全職在家。夫妻倆閱讀了150本以上經典教育書籍,經常探討教育的相關問題,努力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他們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也支持孩子學習鋼琴,在長時間的接觸互動中,他們發現了瑞瑞的一些特質:對語言和音樂非常敏感,轉化能力極強,有固定音高。

  小火車託馬斯的繪本讀了很多遍後,在一段話中間停下來,兩歲的瑞瑞能夠接著一個字一個字念下去;練習鋼琴,他能聽到不同的和聲有不同的色彩,還特別喜歡小調和聲。

  專注力也很好,別的孩子只能坐半個小時,瑞瑞能坐1小時。「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有針對地引導,我們覺得這才是家庭教育的重點。」瑞媽說。

圖片說明:瑞瑞和媽媽

  對話瑞爸瑞媽

  希望兒子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封面新聞:你們在家裡是如何教孩子的?

  瑞媽:我負責音樂和語言的引導,瑞爸下班以後,會跟孩子討論時事話題、科學課程,開展定期的禮儀課。每周固定安排三次運動。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覺得應該分工合作,優勢互補,把各自最好的部分發揮出來。

  封面新聞:如何引導語言學習?

  瑞爸瑞媽:我們會嘗試各種類型的書籍,比如科幻類、冒險類、自然類,當時發現瑞瑞特別喜歡託馬斯小火車,就常常給他讀託馬斯的書,他能夠沉下心看下去。瑞瑞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就識字了。我們沒有一個詞、一個句子地教他,而是創造語言環境讓他自然而然地學習。

  封面新聞:如何挑選教育書籍?

  瑞爸瑞媽:主要是看經典書籍,比如《卡爾威特的教育》,這些教育書籍流傳了幾個世紀,得到了許多教育家的推崇。教育的觀點和方式有上千種,我們也會比較、討論,不適合孩子的就不會選擇。」

  封面新聞:如何疏導孩子練習鋼琴時的煩躁情緒?

  瑞爸瑞媽:一直以來,我們覺得挫折教育是必要的。我們會把成功背後的艱辛痛苦和他一起交流探討。在我們眼裡,他不只是一個孩子,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會告訴他,這個世上並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享受快樂的同時也要全力付出,不管是彈鋼琴,還是做其他事情,都是這樣。

  我們通過音樂教育來實現對他的全人教育。從他出生起,我們家每天都有聽音樂的習慣,還有頻繁地聽音樂會、去鋼琴大師班學習,耳染目濡,瑞瑞對音樂的熱愛就培養起來了。

  封面新聞: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會覺得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嗎?

  瑞媽:如果讓我去工作,我可能並不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我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的體現。很多人對職業選擇存在很大的誤區,我認為並不是學什麼專業一定要幹專業相關的。我今天對孩子的引導,所需要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都和我之前的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是另一種學以致用吧!

  封面新聞: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瑞爸瑞媽:我們希望他三觀正,對社會有貢獻,最重要的是做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的獨立人生:開鋼琴音樂會 寫萬字英文小說
    10歲男孩的獨立人生開鋼琴音樂會寫萬字英文小說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個人音樂會上,瑞瑞獨奏鋼琴。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為了儘快完成第二本英文小說,最近半個月,他每天寫作超過4個小時。上月底,瑞瑞成功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鋼琴獨奏6首古典以及爵士曲目,有兩首是個人創作的曲子。人們說這孩子是神童,是天才,瑞爸瑞媽並不認同,他們覺得只是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找到了最適合孩子的方向和方法。
  • 重慶10歲男孩寒假期間寫出8萬字推理小說(圖)
    宋錦渝創作的科幻偵探小說《覺醒吧,少年!》,封面也是自己親手設計的。  人們可以一邊吃雞蛋一邊吃糖精嗎?夏天中午為何不宜澆花?欣賞彩虹時為何不能在同一角度看到太陽?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你都知道嗎?  今年寒假,南川區隆化一小五年級學生、年僅10歲的宋錦渝就耗時一個月,寫出了一部推理短篇小說和一部科幻推理長篇小說,共計8萬字。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訊 2月26日,《8歲男孩獲徐州賽區總冠軍》一文在《彭城晚報》和《都市晨報》發表後,不少讀者打進報社熱線電話,詢問8歲男孩劉航之的英語學習經驗,有幾位家長甚至提出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劉航之交朋友,讓孩子們每周有一次英文聚會……  昨天下午,記者走進劉航之小朋友的家中,看看這孩子平時到底是怎麼學習英語的,也聽他的父母談一談育兒經驗,與讀者分享。
  • 在家寫小說就能輕鬆當大神?冰城網絡作家:「成神」之路並不簡單
    尤其是今年,某集團公布數據顯示,僅一個季度就新增創作者數量33萬,其中30歲以下創作者佔比超過七成。再加上當下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網劇十分火爆,更是為網絡作家這個行業打上了低門檻、高收入的標籤。甚至有人認為在家寫寫小說,就能輕鬆當大神月薪過萬。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他們掙錢真的如此輕鬆?
  • 河南9歲男孩口述完成6萬字科幻小說 籤約榕樹下
    9歲「奧巴羊」 並非很「天才」  核心提示>  莫言曾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說自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這樣的詮釋對於9歲的王楷森也許更貼切。去年11月底,由王楷森口述、母親丁湘怡文字記錄的6萬字科幻小說《西瓜皮帽木乃伊》正式籤約「榕樹下原創文學網」,一時間無數家長心中的「天才作家夢」又升騰起來。可誰又能想到,這個「天才作家」卻是老師眼中「想的比說的好、說的比寫的好」的「二類文」作者。
  • 10歲男孩患神經母細胞瘤,六年花了一百萬:我想上學
    10歲男孩患神經母細胞瘤,六年花了一百萬:我想上學 2018-12-10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河南咬木棍寫小說殘疾女孩破格加入作協
    國內知名文學網站籤約作者、先後創作13部近200萬字小說、填寫古風歌曲42首……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名先天殘疾、四肢無法正常活動的90後女孩,用嘴咬著木棍敲擊鍵盤打字,所創造出來的奇蹟。 近日,洛陽市宜陽縣27歲女孩張露露的事跡引發關注,她頑強不屈的創作精神感動了很多人。
  • 瀋陽80歲老學霸兩年寫7萬字英文回憶錄(圖)
    我在老家上學時,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的前幾名,演講比賽、各項活動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結果到南開之後,這個英語弄得我很自卑。」就這樣,陳吟吟磕磕絆絆勉強完成了中學時代的英語學習。幾十年來,這段經歷一直令陳吟吟感到遺憾。  「我之所以從70歲開始重新學習英語,就是要『雪恥』,把學生時代留下的遺憾彌補回來。」說這話時,陳吟吟爽朗地笑著。
  •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大家都很清楚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關鍵的。自古就有這麼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兩個階段基本上決定了其未來將會如何。一位是吳京的兒子吳所謂,他3歲就會自己看書了,到了4歲不僅閱讀量超百萬,還能用英文為自己寫影評了,還在幼兒園的他已經被某所知名雙語學校錄取,這麼小的年齡就已經是學霸了。另一位是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她8歲就能翻譯英文小說,10歲用英語溝通沒有任何障礙,現今拿下了5個一等獎。那麼,這兩位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呢?
  • 七旬成都老人騎行20年寫就120萬字川軍抗戰史
    騎行20年遍訪川渝抗戰遺址  9月2日上午,72歲的成都人何允中,翻看著手機微信,長舒了一口氣。此前,江蘇沛縣發現疑有川軍埋骨地,兩地川軍後人便開始聯動,如今事情也有了好的結果,當地民政部門表示,核實川軍埋骨遺址後,將建相關紀念設施。
  • 16歲武漢伢首考託福得滿分 愛看英文小說常在家做化學實驗
    我背單詞速度很慢,一天10-20個單詞,但一定要穩紮穩打,背一個是一個。我常把記不住的單詞單獨列表,每隔一段時間就鞏固一下,還用筆記本把平時遇到的高階詞彙進行分類。我也曾用過外界頗有爭議的「漢字聯想法」,其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
  • 在家上學,她如何做到11歲高中畢業,15歲獲得學士學位,16歲獲得碩士學位?一家10個孩子,個個如此 —HST翻譯
    16歲,獲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厄爾帕索社區大學教歷史,4年裡,英語是第二門語言。在1989年,她的書《毫無遺憾:我如何通過在家上學在16歲獲得碩士學位》出版。 從1988至今,亞歷桑德拉從事住宅商業金融。她服務到社區高層位置並獲得巨大的商業回報,包括「2012年度少數民族小商業冠軍」。
  • 「清華周杰倫」在家與父母英語交流,寫10多萬字英文科幻小說……
    前兩天,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舉辦,15位候選人「神仙打架」,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其中有個讓記者熟悉的名字——陳逸賢,這可是杭州「出土」的學霸,畢業於杭州第二中學,快報記者曾經採訪過他。
  • 盤點字數超過2000萬字的男頻小說,書友:水不動了就別寫了
    盤點字數超過2000萬字的男頻小說,書友:水不動了就別寫了在男頻小說中裡面,玄幻、都市都是最火的題材。個人感覺男頻小說一般是男主狂拽酷霸泡妞打架,沒啥好寫的,水很多啊,但是今天小編就是要跟大家聊聊五部字數超過2000萬字的男頻小說。這些作者真是太能寫了,我真佩服他們的毅力。第一部:《帶著農場混異界》目前已經更到2770.35萬字,八千多章,寫了將近十年了。
  • 推薦丨這份適合3-14歲兒童的權威英文書單,請為孩子收藏
    團長說:想讓孩子學好英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定少不了閱讀英文原版書籍這一種。今天團長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紐約時報》權威書評人評的年度少兒讀物。這份共25本書的書單,分別適合3歲兒童至14歲以上青少年閱讀。
  • 洛陽腦癱女孩用嘴咬木棍,敲鍵盤打字,寫下200萬字小說
    說到腦癱患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不能正常行走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形象,然而,在河南省宜陽有個腦癱女孩,不僅能用嘴敲打鍵盤創造小說,而且還寫下多部小說,當上了作協會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27歲腦癱女孩張露露,是宜陽縣趙保鎮郭凹村人,出生時因早產導致腦幹損傷,無法正常行走、奔跑、跳躍,更無法握筆寫字,甚至不能快速清晰的講話。小時候,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成了小張露的心病。後來,父母讀懂了女兒的心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給孩子排解寂寞,專門為張露露購置了電腦。
  • 17歲女孩寫出382頁英文科幻小說敲響劍橋大門
    ●人物:初二開始研究《相對論》、《時間簡史》、《量子物理》;高中時英語考了93分,數學僅僅12分  ●創作:六易其稿,寫完一本20萬單詞、全英文的382頁的科幻小說,郵寄給了霍金、英國劍橋大學……  ●評價:英國劍橋大學招生辦主任親自給她回信:你在學術方面已經顯現出一定潛力。  她是17歲女生,在成都七中讀高二。
  • 4歲患神母,6年做50個療程化療花費百萬,10歲男孩:我想上學
    「如果不上學,以後我可怎麼辦呀?」近一段時間以來,10歲的趙泊鑫總在想這個問題,時不時地,他就忍不住要問爸爸一句。由於小泊鑫椎管裡的腫瘤壓迫神經,腿疼得厲害,已經無法走路,只能依靠輪椅行動。可是出院以後,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讓爸爸推著他,到學校門口轉轉,看看他嚮往的校園。
  • 這位83歲的華中大教授5年前寫了兩本霍金傳
    在華中科技大學,有位83歲的教授為了讓更多的科技愛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進一步了解霍金,5年前就寫了兩本霍金傳。他為什麼研究霍金?小科今天為你揭秘。83歲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退休教授楊建鄴在家拿出自己寫的兩本霍金傳記,一邊翻閱傳記一邊喃喃自語:「他被困在輪椅裡,看上去那麼的無助,可他的思想帶領人類進入無邊宇宙的深處………」   在楊建鄴教授看來,霍金的人生很特殊,「身體很壞,貢獻很大,在世界科學史上就是個奇蹟」。
  • 顏歌:寫了三年英文小說,想2021年把平樂鎮最後一部寫完
    1984年出生,顏歌從10歲開始發表作品,2002年獲得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後,2012年被《人民文學》評為「未來大家TOP20」,陸續出版了包括《五月女王》《我們家》《平樂鎮傷心故事集》在內的七本長篇小說、兩本短篇小說集。和她同時期成長起來的作家,大多在進入三十歲之後,就過上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她卻在那時決定要「變成一個新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