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頁巖氣勘探開發工作有序推進

2021-01-10 中化新網

4038次閱讀

作者: 蔡友恆 邢翔   來源:中化新網    2018年11月06日

收藏

  頁巖氣是一種優質、清潔、高效、綠色的低碳能源,記者近日在湖北恩施採訪時了解到,恩施州具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共同發布《頁巖氣發展規劃》(2015-2020)規劃方案,恩施州是湖北省頁巖氣成藏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預計頁巖氣儲量為4.5萬億方。據介紹,恩施州境內穩定發育多套頁巖氣含氣層系,具有較高的勘探開發潛力和經濟價值。

  頁巖氣勘探潛力良好

  恩施州能源監測監察中心主任邢翔介紹,從含氣層系發育情況來看,恩施州境內頁巖氣主要富集層位自上而下分別有陸相頁巖氣部分的下侏羅統,海相頁巖氣部分的二疊統龍潭組(大隆組)、志留統龍馬溪組、寒武統牛蹄塘組、震旦統陡山沱組等多套層位,「上述層位在我州境內穩定發育,體現頁巖氣資源成藏良好的物質基礎。」

  邢翔認為,通過系統分析研究目前勘探開發實際成果,恩施州志留統龍馬溪組地層是勘探潛力最大的含氣層系,基於該認識展開整個鄂西渝東地區的野外剖面實測和系統取樣分析化驗工作,數據顯示整體上該頁巖氣成藏組合條件由西向東逐漸變差,綜合地層埋深、地表條件,恩施州頁巖氣勘探開發最有利區應為西南部區域,即為鹹豐縣南部與來鳳縣西部地區。而寒武系牛蹄塘和陡山沱組頁巖氣作為重要接替層系,在全州地層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抬升的構造背景下則在恩施州東北部地區,即建始縣全境、巴東縣東部體現了較為有利的勘探潛力。

  記者從恩施州發改委了解到,截止2018年10月,恩施州境內共設置常規油氣探礦權1個、頁巖氣探礦權4個,完成頁巖氣資源調查井與探井共計21口,勘探工作完成投資近20億元,其中2017-2018年共計完成投資8.2億元。

  勘探工作取得進展

  據了解,2018年,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將恩施州全境納入了自然資源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建的《鄂西頁巖氣綜合勘察示範區》(初稿)和「長江中遊頁巖氣勘探開發示範區」(初稿)範圍之中;恩施州頁巖氣資源調查和勘探開發工作納入了《湖北省地質局和恩施州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中。

  邢翔介紹,截止2018年10月,全州頁巖氣勘探開發工作和2016年同期相比,新增項目10餘個、新增各類鑽井8口、新增投資超6億元。「中國地調局、中石化集團等全國頁巖氣頂級勘探開發主體均將目光重新對準恩施州,整體工作局面得到極大改觀」,邢翔表示。

  2020年轉入工業化開發階段

  據了解,恩施州當前正圍繞總體目標,部署頁巖氣探井3~5口,部署頁巖氣地質調查井20~25口,優選有利區5~7個;部署頁巖氣參數井5~10口,力爭實現頁巖氣重大突破和發現,優選競爭性頁巖氣出讓區塊5~7個。預計總投資4.4億元中中央財政經費投入2.95億元,地方財政出資1.45億元,共同推進恩施全州頁巖氣資源調查工作。在2020年,全州頁巖氣勘探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轉入工業化開發階段。

相關焦點

  • 江蘇名列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五大優選地區之一
    江蘇省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工作專家諮詢組昨日成立,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內,10位國內知名專家受聘。當天,我省「頁巖氣勘查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13-2018)」及「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2013年度工作計劃」,也啟動編制。這意味著,開發利用頁巖氣,江蘇正式起步。  改寫美國能源和產業格局  頁巖氣為何物?
  • 頁巖氣開發獲喜報,SmartSolo勘探設備助力國內最大頁巖氣開採
    頁巖氣勘探前景廣闊中國的許多盆地與美國東部地區頁巖氣勘探的地質條件類似,故勘探潛力巨大。中國的頁巖氣發育區可劃分為與板塊大致對應的四大區域,即南方地區、中東部地區、西北地區及青藏地區,這些區域都具有良好的頁巖氣勘探前景。11月20日,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年產量達100.29億立方米,建成國內最大頁巖氣田,日產量連續3年實現千萬立方米級增長,成為「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踐行者。
  • 中國頁巖氣開發進展與展望
    ,並引進了國資、外資、民資等多種投資主體,對頁巖氣的開發制定了相應的支持政策,由國家推進頁巖氣的勘探開發。目前的頁巖氣勘探突破主要在四川東部及鄂爾多斯盆地,例如涪陵及長慶等地等地,可開採儲量 5000 多億立方米。目前,氣田 80%的勘探開發裝備已實現國產化,不僅帶動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也為頁巖氣低成本和規模化開發創造了新動力。
  • 我國首個頁巖氣勘探開發國家環保標準發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李盛林)11月18日,筆者從川慶鑽探公司獲悉,由川慶鑽探公司主編、國內5家單位參編的《頁巖氣環境保護第1部分:鑽井作業汙染防治與處置方法》(GB/T39139.1-2020) 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實施,這是我國第一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國家環保標準
  • 頁巖氣開發亟須市場化改革
    「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目標是推進市場化改革。油氣上遊改革是油氣改革的『重中之重』,頁巖氣和頁巖油是改革『先鋒』。」在日前召開的ECF國際頁巖氣論壇第十屆亞太頁巖油氣峰會上,自然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大偉表示,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難度大,頁巖氣要迎來大發展時代,市場化改革是關鍵。
  • 中國頁巖氣勘探再獲突破,四川盆地發現千億方級大氣田
    據中國石化最新消息,繼國內首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之後,中國石化又在四川盆地獲頁巖氣勘探開發重大突破:威(遠)榮(縣)頁巖氣田提交探明儲量1247億立方米,今年將建成10億立方米產能;丁山-東溪區塊國內首口埋深大於4200米的高產頁巖氣井——東頁深1井,試獲日產31萬立方米高產氣流,突破了埋深超
  • 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年產量超100億立方米
    12月29日8時,西南油氣田公司2020年累計生產頁巖氣100.0019億立方米,成為我國年產氣規模最大的頁巖氣開發企業。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產氣主要分布在四川宜賓、自貢、內江、瀘州和重慶永川等地。2020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提質增效,鑽獲頁巖氣井240多口,新增年產能86.85億立方米,日產氣量比年初提高40%。四川盆地頁巖氣資源豐富。2006年,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啟動頁巖氣勘探開發評價工作,2007年率先開展頁巖氣地質綜合評價。經過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和生產建設,形成規模產能,建成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產區,也創造了十多項國內第一。
  • 科技日報:中國頁巖氣三維地震勘探研究獲重要成果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24日同時宣布,在我國頁巖氣「大本營」四川盆地及其外圍,獲得勘探重要突破:中國石油東方物探所屬西南物探研究院在全國最大頁巖氣三維地震勘探瀘203三維井區研究中,實現構造精度誤差率小於0.17%,儲層誤差率小於10%,裂縫吻合率達到75%以上,填補了該區塊頁巖氣勘探空白;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河口鎮部署實施的重點頁巖氣預探井
  • 開發頁巖氣,切勿因小失大
    美國實施「頁巖氣革命」,用水力壓裂技術,獲取頁巖中的非常規油氣,這讓中國看到了天然氣自給自足的希望。20世紀初,中國開始進行有關頁巖氣的理論研究,2009年以第一口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井掀開了頁巖氣勘探序幕。但與此同時,地下水保護和地質災害防範等問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直到今年2月,四川省出臺的《頁巖氣開採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才稍稍彌補了這一空白。
  • 湖北恩施大峽谷打造「東方科羅拉多」
    【解說】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3家華文媒體嘉賓,5月18日至19日實地探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大峽谷,華文媒體代表領略了「世界地質奇觀」之美。  【解說】來自印尼《一帶一路報》社長兼總編曾惠陽第一次來到恩施。實地參觀大峽谷後,他不僅被眼前獨峰矗立、雄奇秀美的景觀所震撼,更對當地的土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 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頁巖氣規劃方案專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隨後,西南油氣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分別就頁巖氣勘探規劃、開發規劃作專題匯報,匯報包含了兩家公司在頁巖氣開發過程中取得的勘探成果、地質開發認識,對資源潛力評價、規劃,以及下步開發工作的部署。對於「十四五」四川盆地天然氣開發規劃工作,焦方正指出——繼續加深頁巖氣甜點區富集規律、開發理論認識和研究,為規模科學開發提供理論依據;加大龍馬溪組頁巖氣勘探評價力度和產能建設,加大新層系勘探戰略突破和戰略準備,做好川南頁巖氣中長期穩產戰略接替工作;大力提高工程技術、組織施工管理水平,全面推廣平臺化布井、工廠化施工,實現成本下降;持續優化井距、水平段長等影響產量的因素
  • 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頁巖氣資源層主要分布在古生界的志留系、奧陶系和寒武系,埋藏較美國主 流開發區要深,這可能將增長開發成本。優選勘探開發區將是最重要的工作。中國計劃重點在四川、重慶、貴州、安徽和新疆等19個頁巖氣開發區布局勘探開發工 作,其中大部分地區水資源充分,有利於水力分段壓裂工作。
  • 「中國特色」頁巖氣戰略:中標後的尷尬
    招標後尷尬:承諾與行動不一據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包括中石化在內的所有中國頁巖氣開採商都在面臨一個尷尬的「窘境」,即頁巖氣是新生事物,沒有勘探開採經驗、沒有現成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準則,更沒有頁巖氣開採井場開採的守則。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第一代「頁巖氣人」去創建。
  • 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 將成為我國油氣產業新增長點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了重大進展,將成為我國油氣產業新的增長點。2008年我國第一口頁巖氣調查井在四川發現了頁巖氣,2012年開始頁巖氣生產,2019年頁巖氣產量達到154億立方米。十多年來我國頁巖氣產業穩健發展。
  • 國家能源局:完善油氣勘探開發政策 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走高效勘探之路——「十三五」時期我國油氣勘探開發邁上新臺階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  今年上半年,中海油在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獲得了大型發現——墾利6-1油田。  「墾利6-1的成功勘探,打破了該區域多年無商業油氣發現的局面,為渤海油田持續綠色穩產奠定基礎。」中海油有關負責人表示。  油氣勘探獲多點突破、成熟探區不斷解鎖新潛力……「十三五」以來,我國著力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向高質量發展,油氣增儲上產穩步推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 湖北恩施大峽谷打造「東方科羅拉多」欲走向世界
    湖北恩施大峽谷打造「東方科羅拉多」欲走向世界 2019-05-195月19日電 (梁婷 武一力)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3家華文媒體人士,18日至19日實地探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中國的「頁巖氣革命」靠什麼
    中國頁巖氣開發一旦允許民營等多元投資主體進入,國有礦產資源就不應再採用無償授予制,必須通過市場競價有償取得。目前,探礦權和採礦權收費標準過低,不能體現礦產的真實價值。最低投入強度指標也過低,應提高標準,保障開發強度。
  • 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更進一步(熱點解讀)
    日前,自然資源部組織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實施2020年貴州頁巖氣探礦權六個區塊的掛牌出讓工作。  「此前多個中標企業最終『探而不得』遺憾退出,此次出讓時間延長,應該是考慮到頁巖氣勘探難度大、技術有待提升等多方面制約因素,因此適當延長了企業開發時間。」貴州某天然氣投資公司人士說,「雖然這次一些區塊起始價很低,但不代表作業難度降低,目前雖然國家在不斷加大區塊數據包完善工作,但整體掌握情況仍有較大缺口,對於試圖進入的企業來說仍是不小的考驗。」
  • 頁巖氣年產超百億立方米 相當於800萬噸原油!
    2020年12月29日早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以下簡稱「西南油氣田」)對外宣布,全年累計生產頁巖氣100.0019億立方米,成為我國年產氣規模最大的頁巖氣開發企業。達產超100億立方米,意味著什麼?
  • 中國頁巖氣高峰年產量或達650億方,成為天然氣產量增長主力
    在8月3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趙文智稱,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80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成為產量增長的主體,對天然氣總增量的貢獻達到四成以上。頁巖氣在天然氣產量中的佔比,將由2015年的3.3%增至2035年的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