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結腸相關疾病需要通過侵入性測試來診斷。然而多虧了可以通過分析患者糞便味道的全新「電子鼻」,醫務人員可能很快就可以區分這些疾病。這種被稱為Moosy 32 eNose的設備由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和La Fe健康調查研究所的研究小組開發。
到目前為止,在445個糞便樣本上進行的實驗室檢查中,區分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的準確性幾乎達到了90% - 這是基於對這些樣本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三分鐘分析。該技術還可以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
La Fe健康調查研究所的 Pilar Nos博士表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由人體新陳代謝的生理過程產生的,並通過糞便排洩為廢物。這些成分的濃度可能是某些腸道疾病之間的差異性標誌,通過電子鼻等非侵入性設備進行檢測,將是檢測和監測這些疾病演變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eNose可以進入常規使用之前,其檢測算法需要改進以提高其準確性。研究人員希望該設備可以想像用於診斷其他疾病,甚至可以用於測量水的微生物汙染或評估水果的成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