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光,但對於對於留守孩子來說,這個暑假可能意味著辛酸。在江蘇盱眙縣,有一個12歲的女孩陳慧嫻,其實在她幾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離開她外出打工。當思念如瘋草一樣,小小的心靈何處安放?小女孩選擇用了歌聲。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與江蘇省婦聯、江蘇省兒童基金會聯合推出2018「和你在一起·助學圓夢」系列報導,和你一起傾聽孩子的夢想之聲。
【爸媽打工蝸居出租房 小姐妹留守家】
在江蘇盱眙縣明祖陵鎮劉嘴村,小慧嫻坐在屋前,唱《驕傲》:「走的那天裝作匆忙,怕看見你溼了眼眶,本該留在你的身旁……」她今年十一歲,父母打工的出租房太窘迫,這個暑期慧嫻姐妹倆不得不留守家鄉。
「以往每年都會去無錫,每個暑假我爸爸媽媽早起要上班,他們不放心我們,把我們鎖在一個出租房裡面,他們沒回來的時候,我們就寫寫作業、看看電視,期盼著他們回來。」慧嫻說。陳慧嫻的奶奶覺得不安穩,沒到一個月就把她們帶回家。
陳慧嫻的父親在無錫一家酒店做廚房幫工,母親在工廠打工,她們和父母一年只見面兩三次。
【爸爸過年不回家 女兒一封信看哭全家】
這是2018年春節陳慧嫻寫給父親的信:」今年我和媽媽妹妹去江西過年,(爸爸)不回家至少打個電話吧,父母最需要的不就是兒女的陪伴嘛?...........有了工作如何陪你,沒了工作如何養你……」
「我女兒讀了一半,我眼淚就下來了,我大孫女怎麼這麼懂事。」慧嫻的奶奶說。
信中,慧嫻的語氣像個小大人,可最終,這封信沒有寄出去。女孩流著淚說:「希望爸爸媽媽回來陪陪我們,當時沒敢給爸爸看,怕他看到了擔心,怕他想太多。」
【最想念還是媽媽做菜的味道】
「我們在無錫最開心的時刻,不是出去逛街玩或者去動物園,而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會跟我們聊一些心事。」慧嫻說。留守孩子的暑期很漫長,慧嫻最樂意的事,是跟著爺爺奶奶去給太爺爺做飯,每天,她都把生活安排得很滿,她說,這樣就沒有空閒想爸爸媽媽了……
【給留守兒童"愛"的回應】
小慧嫻只是很多留守兒童中一員,他們內心敏感而脆弱,最渴望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外打工的父母,忙碌之餘,千萬別忘了經常給孩子打打電話。聽到你們的聲音,對孩子來說,是最棒的禮物。
我們也希望全社會能多多關心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創造更多心靈看護的幫扶形式,回應孩子對愛的渴望。「和你在一起」,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麗麗、謝豫、金田草(實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