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孫曉陵、通訊員胡華東)「您好,我是伍家崗區總工會協理員盧伶俐,最近您的身體好嗎?您今年的省部級勞模特殊困難補助金到帳了嗎?金額是否準確?」
「收到了,收到了,謝謝你們。」
「您多注意身體,有什麼困難可以向工會反映……」
7月8日,家住伍家崗區的省勞模陳祥姙老人接到工會工作人員的回訪電話,核實省部級勞模特殊困難補助金的發放情況。
過去,我市市級以上勞模申報勞模困難補助金時,需由勞模本人向所在單位工會或居住的社區(村委會)提交相關資料進行申請,經初審、公示,確認符合申報條件後,再報鄉鎮(街辦)工會、縣市區總工會審核,勞模本人或其代辦人至少要跑三趟。
「目前,我市市級以上勞模老齡化日益嚴重,離退休或60歲以上的勞模達60%以上,出門辦事跑來跑去不方便。」市總工會經濟技術和勞動保護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為了給勞模群體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今年,宜昌市總工會以開展2019年度省部級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統計申報工作為契機,積極探索創新,在伍家崗區試點推行勞模困難補助申報「一站式」服務模式。
市總工會組織工會幹部,分鄉鎮(街道)、企業、行業等開展了勞模普查工作,全面採集勞模個人情況、榮譽類型、困難情況等5類32項綜合信息,同步實施網絡化管理,實現勞模管理信息化、規範化、標準化,勞模服務社區化、網格化。
2019年度省部級勞模困難補助申報統計工作啟動後,由基層工會通知到轄區每一名困難勞模,告之申報條件、標準、程序及申報資料。勞模備齊申報資料,報送到所居住的社區即可。對於高齡勞模或者行動不方便的勞模,由基層工會工作人員或網格員上門服務,實現勞模困難補助申報「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據介紹,自3月份以來,經勞模本人申請,基層工會初審、公示、大數據比對,市總工會審核,符合補助條件的省部級困難勞模有156人,發放專項補助資金124萬元。目前,已由市總工會直接打入勞模本人銀行帳號,並電話回訪每名享受補助的勞模。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皮祖武表示,今年下半年,市總工會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我市全國勞模、省部級勞模、市級勞模三個層面,全面推廣勞模困難補助申報「一站式」服務模式,打通勞模精細化服務「最後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