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2月10日報導,中國政府宣布,中國太空飛行器「天問一號」於周三進入了火星軌道,將一個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並尋找遠古生命的跡象,這是中國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天問一號」經過7個月、近3億英裡(4.75億公裡)的旅程後抵達火星,這是其火星計劃的一部分。一個來自阿聯的太空飛行器於周二進入了圍繞火星的軌道,而一輛美國漫遊車將於下周抵達。
中國航天局表示,重達5噸的組合軌道器和漫遊車啟動了發動機來降低速度,使其能夠進入火星引力範圍。航天局宣布:「進入軌道已經成功,這使它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
即使對於一個已經積累了很多成就、並為中國政府帶來威望的太空計劃來說,這項計劃也是具有挑戰性的。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火星車將在幾個月後與太空飛行器分離,並安全降落在火星上,使中國成為第二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這輛由太陽能驅動的火星車大小與高爾夫球車差不多,它將收集火星地下水的數據,並尋找火星可能孕育過微觀生命的證據。
「天問一號」,是一首古詩的題目,意思是「探尋天道」。
在火星上降落太空飛行器是出了名的困難。火星上到處都是撞壞的俄羅斯和歐洲的太空飛行器與美國失敗的登陸器,此前大約有十幾個飛船登陸失敗。2011年,作為俄羅斯任務的一部分,一個飛往火星的中國軌道器甚至都沒能離開地球軌道。
從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維京任務」開始,只有美國成功地在火星上著陸了。現在,美國的一個著陸器和漫遊車正在運行中。
中國提議的著陸點是一片名為「烏託邦-普朗尼蒂亞 」的布滿巖石的廣袤平原,1976年美國「海盜2號」著陸器曾在這裡著陸。
在本周中國太空飛行器和阿聯的軌道器抵達之前,已經有6個太空飛行器在火星周圍運行,分別是:3個美國的、2個歐洲的和1個印度的。
最新的三個任務都是在7月份發射的,目的是利用地球和火星之間每兩年才發生一次的緊密對接機會。
美國宇航局一個名為「毅力號」的探測器目標是在2月18日登陸。它也將尋找古代微觀生命的跡象,收集巖石,將在大約十年後返回地球。
中國與軍事相關的秘密太空計劃已經積累了一系列的成就。去年12月,它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2019年,中國是第一個在鮮有人探索的月球背面登陸太空飛行器的國家。
中國還在建造一個永久性空間站,並計劃執行載人月球任務,還可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研究基地,不過目前還沒有提出計劃日期。
雖然與美國宇航局的接觸大多被美國國會阻撓,中國也不是國際空間站的參與者,但中國與歐洲航天局以及阿根廷、法國和奧地利等國的合作越來越多。早期,中國與前蘇聯合作,後來又與俄羅斯合作。
(加美財經)
#火星#、#人造衛星#、#太空#
作者:江江
責編: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