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了7個月,中國衛星天問一號首次抵達火星,全球第二安全降落

2021-02-15 曼衍體育

據美聯社2月10日報導,中國政府宣布,中國太空飛行器「天問一號」於周三進入了火星軌道,將一個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並尋找遠古生命的跡象,這是中國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天問一號」經過7個月、近3億英裡(4.75億公裡)的旅程後抵達火星,這是其火星計劃的一部分。一個來自阿聯的太空飛行器於周二進入了圍繞火星的軌道,而一輛美國漫遊車將於下周抵達。

中國航天局表示,重達5噸的組合軌道器和漫遊車啟動了發動機來降低速度,使其能夠進入火星引力範圍。航天局宣布:「進入軌道已經成功,這使它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

即使對於一個已經積累了很多成就、並為中國政府帶來威望的太空計劃來說,這項計劃也是具有挑戰性的。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火星車將在幾個月後與太空飛行器分離,並安全降落在火星上,使中國成為第二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這輛由太陽能驅動的火星車大小與高爾夫球車差不多,它將收集火星地下水的數據,並尋找火星可能孕育過微觀生命的證據。

「天問一號」,是一首古詩的題目,意思是「探尋天道」。

在火星上降落太空飛行器是出了名的困難。火星上到處都是撞壞的俄羅斯和歐洲的太空飛行器與美國失敗的登陸器,此前大約有十幾個飛船登陸失敗。2011年,作為俄羅斯任務的一部分,一個飛往火星的中國軌道器甚至都沒能離開地球軌道。

從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維京任務」開始,只有美國成功地在火星上著陸了。現在,美國的一個著陸器和漫遊車正在運行中。

中國提議的著陸點是一片名為「烏託邦-普朗尼蒂亞 」的布滿巖石的廣袤平原,1976年美國「海盜2號」著陸器曾在這裡著陸。

在本周中國太空飛行器和阿聯的軌道器抵達之前,已經有6個太空飛行器在火星周圍運行,分別是:3個美國的、2個歐洲的和1個印度的。

最新的三個任務都是在7月份發射的,目的是利用地球和火星之間每兩年才發生一次的緊密對接機會。

美國宇航局一個名為「毅力號」的探測器目標是在2月18日登陸。它也將尋找古代微觀生命的跡象,收集巖石,將在大約十年後返回地球。

中國與軍事相關的秘密太空計劃已經積累了一系列的成就。去年12月,它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2019年,中國是第一個在鮮有人探索的月球背面登陸太空飛行器的國家。

中國還在建造一個永久性空間站,並計劃執行載人月球任務,還可能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研究基地,不過目前還沒有提出計劃日期。

雖然與美國宇航局的接觸大多被美國國會阻撓,中國也不是國際空間站的參與者,但中國與歐洲航天局以及阿根廷、法國和奧地利等國的合作越來越多。早期,中國與前蘇聯合作,後來又與俄羅斯合作。

(加美財經)

#火星#、#人造衛星#、#太空#

作者:江江

責編:帆子

相關焦點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升空,7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社會發展至今,人們已經開始了對外太空的探測,我國也是不甘於「屈居人下」在全體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在2020年的7月23日也就是近日,在海南島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首次執行火星勘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7個月後抵達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而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0次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經過7個月5500萬公裡的航行,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附近。隨後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7個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有哪些難點?
    聊點科技【7個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有哪些難點?】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進入艙和火星車)和環繞器組成。此次任務要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即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進行巡視探測。目前,國際上只有美國實現了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但不是一次實現,而是分幾次任務實現的。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
    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人們在海灘觀看火箭發射。圖/人民視覺掃二維碼看我們視頻,多角度直擊「天問一號」發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昨日成功發射,長徵五號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昨日,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將於明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星球。該發射場在2016年發射了第一枚火箭,選擇它是為了利用其緯度相對中國其他發射場低的優勢。如果成功的話,這項任務將進一步肯定中國在航天大國中的地位,顯示中國有能力獨自規劃和執行複雜的星際飛行任務。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地在這個星球上降落過飛行器。
  • 火星的三大地點,可供「天問一號」降落 - 結尾有彩蛋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天問一號」將於7月23日12:40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為期7個月漫漫旅程,直到抵達目的地紅色星球:火星。,「天問一號」的著陸和巡視器組合體將和軌道環繞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並進行軟著陸。
  • 火星,中國天問來了!7個月後見
    每經記者:劉春山 張虹蕾 每經編輯:鄭直2000多年前,屈原寫下長詩《天問》,向蒼天發出一百七十多道拷問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升空發射,開啟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也在現場見證了中國航天探索的歷史性一刻。
  • 飛行7個月!航程4億公裡!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
    編者按: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4個亮點,每個亮點都是我們國家探測火星的裡程碑!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接下來我們有可能向核動力電源方向突破,然後建立火星基地。目前能夠在火星上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建立火星基地是一個趨勢。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開啟7個月旅程,為何叫「天問」,探測...
    據人民日報消息,7月23日午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從受益角度分析,看好中國衛星,康拓紅外、中國衛通、北鬥星通、航錦科技、天奧電子等個股的機會。
  •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能在火星上做什麼
    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前幾天,一篇新的論文稱,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可能會嘗試在火星東北部的某個地點著陸。這篇論文於上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小組成員撰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將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架著陸器/火星車送往火星。
  • 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11-02 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6個月後,中國天問一號抵達火星!是發現生命還是能帶去生命?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天問一號在飛行6個月後,將抵達火星軌道,開展著陸火星的準備和科學探測等工作。就像歷史上其他火星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探測器也會進一步探索火星是否存在或滿足生命的生存代謝條件和需求,不過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天問一號探測器直接給火星帶去「地球生命」。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古人稱火星為「熒惑」,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著作裡,就出現了大量對於「熒惑」的記載。千百年後,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