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2020-12-01 金羊網

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11-02

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共同主辦的第77期珠江科學大講堂,邀請到了國際宇航聯衛星商業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航天科普專家朱林崎研究員,在廣州華陽小學進行了關於「天問一號」以及火星探測的科普講座。   

每26個月等一次的發射窗口期

朱林崎說,在太陽系的8大行星中,地球和火星挨得很近,但是彼此之間的距離是在不斷變化的,最遠的時候為4億公裡,最近的時候為5600萬公裡,以人類現在的航天能力,能夠在6個月至10個月時間裡,從地球到達火星。

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7月19日,阿聯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7月30日,美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也發射升空。為什麼各國都集中在7月發射?

對此,朱林崎說,由於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在不停的變化,呈現一個由遠到近和由近到遠、周期性重複的過程。其重複的周期大約為780天,也就是26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要發射探測器,就得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所以才會出現扎堆7月發射的情況。

或許,火星是老年版的地球     

火星上一片荒涼,可是,人類為什麼要執著地前往?

朱林崎介紹說,地球和火星除了離得近,還長得像。兩者都是巖質行星,兩者的結構也很像,都仿佛雞蛋一樣,有類似雞蛋殼、蛋清、蛋黃的結構層。並且,火星的直徑是地球的二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所以,火星就像是迷你版的地球。

除此之外,火星和地球一樣,不僅有圍繞地球的公轉,也有自轉,而且傾斜自轉的角度也很接近。但是,由於火星距離太陽較遠,所以它繞太陽一周要687天,也就是說,火星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兩年時間。火星地表的溫度和地球差別也不是很大,在零下140攝氏度至30攝氏度之間,平均氣溫是零下63攝氏度,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們用數據推測出了38億年前的火星,其地表也有流動的水,或許也有生命,很像如今的地球,所以,科學家們認為,現在的火星,或許會是地球「老」了之後的樣子。深入探索了解火星,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地球變得像火星那樣,不適合人類生存。

不僅如此,人類還設想要將火星改造成為第二個家園。按照科學家們的分析,金星、地球和火星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都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所以,科學家提出了將火星地球化的想法,逐步改造火星,將它變得和地球更加相似,更適合人類的居住。

根據現有探測結果,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火星上有水冰的證據,冰湖的體積達到了220平方公裡,而且很有可能還存在著液態的地下水。科學家們正在進一步對火星上的生存環境進行分析,並提出了適合著陸地區和適合拓荒的地區。

降落火星要經歷恐怖7分鐘

「天問一號」的發射成功,並不意味著探測任務的成功,只能說是只是邁出了火星探測的一小步。

朱林崎說,在近60年間,人類總共完成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只有22次成功抵達火星或者部分成功,而如果嘗試著陸火星表面,在20次嘗試中,僅有8次著陸成功或者部分成功,成功率僅不到一半。按某些專家的比喻,其難度就好比在快速飛翔的滑翔機上扔出一塊石頭,在很遠的距離上擊中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天窗,然後再掉進司機的水杯裡。

此外,由於地火相距遙遠,所以從地球上發射一個信號給火星探測器,最長可能有23分鐘的時延,因此在飛行的過程中,探測器要自主解決很多關鍵問題,對於探測器本身的技術要求很高。

而如果探測器要著陸火星表面,則要經歷「恐怖7分鐘」。

朱林崎說,在這七分鐘的時間裡,探測器要從2萬公裡的時速降到零,減速的過程要進行1000多個精準動作,通過地球上的信號控制,由於時延的關係,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就要靠探測器本身來完成。以「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為例:

首先,探測器要利用火星大氣層來進行減速,而且探測器切入大氣角度必須是12度,角度過大,會撞向更為厚重的大氣層,因為摩擦溫度太高而燒毀,角度太小,會被大氣層反彈回太空。

第二步,要在距離火星表面16公裡的高度打開降落傘進行降速,這一打開降落傘的高度也必須保證無比精準,打開太早,降落傘會被氣流撕裂,打開太晚,就來不及減速而撞向火星表面墜毀。

第三步,探測器要依靠反推發動機產生向上的推力,減少探測器快速下降的速度,在22秒鐘之內保證把速度降到8公裡每小時。但是,在探測器觸及火星地表的一瞬間,發動機必須馬上熄火,否則探測器就會翻倒。

整個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任何一個環節稍有差錯,探測任務只能宣告失敗。歐洲曾經發射了一枚探測器,僅僅因為一秒鐘的誤差而墜毀。

「天問一號」:首部一箭三連的探測器

對於人類探測火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伽利略。這位科學先驅用自製的望遠鏡對火星進行了觀測。上世紀60年代,蘇聯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雖然結果是以失敗告終,但是就此開啟了人類利用火星探測器去探索火星的歷史。

1964年11月28日,美國發射了「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拍攝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讓人類第一次看到了火星上充滿隕石坑的畫面。60年來,總共有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火星探測。

朱林崎說,目前人類使用的火星探測器有三種,一種是圍繞著火星轉圈的環繞器,主要的任務是實施在軌探測和信號傳輸;一種是著陸器,要抵達火星表面進行原地探測,還有一種是能夠在火星表面運動的火星車。而「天問一號」是一部能夠同時實現這三種功能的探測器,如果成功抵達火星,將會是人類歷史上首個一次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的探測器,實現深空探測任務跨越式發展。

文昌「航天之父」到場為小院士頒獎

在大講堂的現場,還舉行了廣州華陽教育集團少年科學院第二批小院士、科技小達人、金牌探索娃的頒獎典禮。

據了解,廣州華陽教育集團少年科學院成立於2019年5月24日,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華陽少年科學院通過定期的每月「三個一」活動:一次科普講座、一次科學實踐活動、一次科學節目,還有不定期的「探索娃在研究」等活動,紮實推進了華陽教育集團的科技教育工作,期間湧現了許多具有較好科學發展素質,有較強科普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孩子。海南文昌「航天之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還到活動現場為小院士們頒獎。

編輯:白茶

相關焦點

  • 鋼哥的科學驛站|「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 鋼哥的科學驛站|「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 科學驛站——「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今年7月23日,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漫漫長路,它將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去探究那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探尋火星的道路有多艱難。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下一站火星:恐怖7分鐘,天問一號400000000公裡闖關之旅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要用實際行動給出解答。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至此開啟長達400000000公裡的旅途。
  • 下一站火星:恐怖7分鐘,天問一號400000000公裡闖關之旅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要用實際行動給出解答。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至此開啟長達400000000公裡的旅途。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恐怖7分鐘」直接決定成敗
    今天來說說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索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今年10月14日7時25分將會出現「火星大衝」,也就是地球將會在火星與太陽的中間。此前的兩三個月,是人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最佳時期(窗口期)。那麼火星距離地球最近也在5000萬公裡以上,地月距離是38萬公裡,二者相差100多倍。
  • 火星夏天!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
    火星夏天!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天問一號由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著陸器二人組組成,這兩種飛行器的組合以前從未一起發射向火星。鑑於「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在火星上執行全面任務,其雄心勃勃。
  • 如何穿越「恐怖7分鐘」?新型熱防護材料這樣守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火星探測迎來發射「窗口期」。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這在世界航天史上都屬於首例。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五遙四火箭點火升空。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天問一號」是通過一個著陸巡視組合體來完成著陸和巡視兩項任務的。著陸巡視組合體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兩部分,進入艙負責著陸,火星車負責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在奔月以前,準備降落在月球某個要考察地點的具體位置,包括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具體位置。都是提前確定好的。在降落前已經通過足夠多的提前環繞考察的影像資料,對擬降落目標區進行過高清晰度的考察和選擇。可以說在實際軟著陸前,都已經對著陸區有清晰的預計。一般最終實際落點不會偏離預定著陸點偏差超過100米。但是這次天問一號攜帶的著陸器要降落的位置卻是需要待定的事情。
  • BBC視頻:登陸火星時的「恐怖7分鐘」
    繼20日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順利升空後,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成功發射。在火星上著陸被稱為「恐怖的七分鐘」,其原因很多。英國廣播公司(BBC)科學通訊員蘿拉·福斯特(Laura Foster)在本視頻裡解釋了從地球到達火星需要的時間以及為什麼登陸火星如此困難。為什麼到達這顆紅色星球被稱為太空旅行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呢?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之路怎麼走?中間還得闖幾關?
    ,探火之路,旅途漫漫,天問探火「奔火」之路怎麼走?在奔向火星的路途上,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離軌著陸段、中繼通信段以及科學探測段,還需飛行超過4億公裡,過五關斬六將,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如果計劃順利實施,我國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步走」,完成前無古人的創舉,那麼,天問一號究竟會面臨哪些難點和風險?
  • 美國毅力號7月30日發射,倒計時開啟,著陸火星被稱為恐怖7分鐘
    2020年7月真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月份,基本可以算是一個「航天月」,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已經有兩個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它們正在飛往火星的路上,一個是阿聯的希望號,一個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恐怖7分鐘在飛往火星旅途中,從大氣層頂部到火星表面是危險係數最高的階段,被科學界稱為「恐怖7分鐘」,因為火星探測器要以20000公裡每小時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中途要經過一系列機動操作,這些操作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如果操作順序錯了
  • 「天問一號」——驚險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第一次進行火星探測任務,將實現火星軌道,著陸和巡邏這三個主要任務,將對火星進行全球和全面的繞行飛行,並對火星表面進行區域巡邏和勘測,這是世界歷史上的首次火星獨特任務上的航天。「天問一號」將通過智能調控完成著陸,並且擔負著將火星著陸信息數據以及火星巡視信息圖文數據傳送回地球航空航天站兩項任務。「天問一號」主要由進入艙和火星車兩部分組成,進入艙將通過人工智慧完成著陸,火星車負責火星勘探等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進入火星大氣層後探測器要經歷所謂的「恐怖7分鐘」,這對探測器來說更是一項巨大的考驗,探測器要擁有良好的防熱措施,以及降落傘、氣囊和緩衝火箭等在這個過程中都能按程序進行工作並且非常精確確,才能保證探測器可以順利達到火星。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火星作為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之一,具有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自然環境,是目前人類通過改造有望成為人類移居地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歷史性的一刻,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有多難?西瓜視頻揭秘決定成敗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今天我就來說說到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難在哪裡。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天問一號此次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名叫「天問一號」,來源於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楚辭《天問》,寓意是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此次的圖形表示以「九天攬月」為標識。標識中太陽系8大行星依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