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2020-07-30 匈奴狼山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以前嫦娥3號和4號這些已經成功的月球探測器。在奔月以前,準備降落在月球某個要考察地點的具體位置,包括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具體位置。都是提前確定好的。在降落前已經通過足夠多的提前環繞考察的影像資料,對擬降落目標區進行過高清晰度的考察和選擇。可以說在實際軟著陸前,都已經對著陸區有清晰的預計。一般最終實際落點不會偏離預定著陸點偏差超過100米。但是這次天問一號攜帶的著陸器要降落的位置卻是需要待定的事情。這個待定也不是說大半年後,在火星上落到哪裡算哪裡。而是提前劃定了兩個大致降落的區域。一個是1區,即火星的克律塞平原,和2區的火星烏託邦平原。但是這兩個區域都很大,每個都不小於澳大利亞的面積。比如火星烏託邦平原的直徑就超過3300公裡,實際上等於還是沒有提前確定降落的具體位置。

沒有提前確定著陸器降落的具體位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對火星地形地貌的了解,基本都來自國外現成的公開資料。看似詳細其實未必真正可用。大部分公開資料的實際解析度達不到直接確定具體降落區的高解析度要求。而以前又沒有發射過任何火星近距離影像探測器。因此需要等天問一號的探測器整體飛入火星軌道,用大約2個月的時間,對火星地形地貌進行一次高視角的普查,同時對備選的2大降落區特別有價值的點位進行詳細的高解析度探測後,再最終決定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這個位置也是以後巡視器進行火星地面巡視的具體區域。這樣做的好處,除了可以提前考察火星表面2個月,還可以更好的調整軌道。確認了著陸區狀況之後,天問一號環繞器將在2021年4月之後釋放著陸巡視組合體。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現在各方的火星著陸器有兩大模式,一種就是探測器飛行數億公裡,剛剛到達火星附近軌道後就快速釋放著陸器。以美國的洞察號為例子,其進入火星大氣層的起始速度是大約每秒5.5公裡。穿越火星大氣層需要7分鐘。而天問一號在火星附近減速和調整的時間相對比較長。進入火星大氣層前軌道更圓,因此著陸器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初始速度低於5公裡每秒,穿越過程需要大約8分鐘。總的來看,這次天問一號釋放的著陸器落在巨大的火星烏託邦平原的概率最大。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現階段火星探測無非是兩大主要任務,第一是看看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物存在,哪怕是最低端的細菌和真菌。不過現在看來希望不大;那麼第二大探測任務就成了重中之重,這就是看看火星表面和淺表的地下到底有沒有水源。如果有水源,加上火星表面的太陽光能,就可以大量製造氧氣和種植植物再養殖動物。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的計劃就有了基本的物質基礎。因此找到可以利用的火星本地水源是根本。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這個火星烏託邦大平原的價值在於,如果當年火星表面曾經有海洋,那麼這裡就是大海盆之一。後來火星表面的海洋消失,那麼這裡也是火星海水從地表消失最晚的地方之一。就像人類遇到大乾旱時水庫的庫底,仍然是發現地下水概率最高的地方。以前其他大國用探測器上的對地雷達對烏託邦大平原進行過掃描,從穿透地表又反射回的波型判斷,被認為烏託邦平原的淺表1到10米的土層下,有80到170米厚的巨大永久凍土水冰層存在,總儲水量甚至被認為多於美國的蘇必利爾湖的水量。是否真的如此?幾個月後,天問一號的著陸器和巡視器就可以對其一探究竟了。

相關焦點

  • 火星的三大地點,可供「天問一號」降落 - 結尾有彩蛋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天問一號」將於7月23日12:40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為期7個月漫漫旅程,直到抵達目的地紅色星球:火星。,「天問一號」的著陸和巡視器組合體將和軌道環繞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並進行軟著陸。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天問一號」中國首探火星之旅即將開啟
    今年7—8月,正值火星探測發射的窗口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與多國同在這一時段發射火星探測器。我國將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已抵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蓄勢待發。它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向火星進發。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排第幾?性能優秀後來居上!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前,蘇聯、美國、歐空局和印度都成功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日本也發射過本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就在天問一號發射前3天,日本還發射了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那麼多國家這麼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到底排在什麼位置上呢?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著陸火星的挑戰
    前幾集裡,我們聊了如何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長徵五號,終於等到你),如何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保持通訊(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然而,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也沒有誇張。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將於明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星球。該發射場在2016年發射了第一枚火箭,選擇它是為了利用其緯度相對中國其他發射場低的優勢。如果成功的話,這項任務將進一步肯定中國在航天大國中的地位,顯示中國有能力獨自規劃和執行複雜的星際飛行任務。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地在這個星球上降落過飛行器。
  • 印度2013年成功探測火星,能和中國天問一號相提並論嗎?
    因為中國天問一號是由火星軌道探測器+著陸器+火星車三部分組成,印度的「曼加裡安」號只是火星軌道器在火星軌道上進行探測,並沒有降落到火星表面。軌道器先和著陸器+火星車分離第二步:著陸器載著火星車降落,著陸器降落後,火星車開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天問一號的任務」、「火星探測簡史」、「火星探測的困難」進行介紹,並在最後對「中美阿火星探測任務」進行橫向對比,為您揭秘火星探測誰是最大贏家。人類為何執意去火星?很多人就問了,宇宙中的行星那麼多,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天問一號此去火星還要4億多公裡,前方道路有多「崎嶇」?
    這是一條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與地球、火星的公轉軌道相切。|來自網絡天問一號飛出後,要向7個月後火星所在的軌道位置前進,以便被火星的引力所捕獲。在轉移軌道上,它主要受太陽的引力做軌道運動。天問一號要前往火星,就需要將速度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擺脫地球引力,進入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以天問一號為契機,這些行業或將走向火星
    7月23日,長五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軌道,預計在7個月後抵達火星,開啟了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進入環火星軌道的過程中,將由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提供中繼通信,在著陸器與軌道器分離並成功降落火星之後,軌道器將承擔中繼通信的角色,幫助火星表面的巡視器與地球建立聯繫,並且承擔對火星表面的觀測任務。
  • 火星夏天!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
    火星夏天!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天問一號由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著陸器二人組組成,這兩種飛行器的組合以前從未一起發射向火星。鑑於「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在火星上執行全面任務,其雄心勃勃。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重約5噸(含燃料),由一個環繞器和一個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成。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為了實現繞、落一步到位,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重量達到5噸左右,由環繞器(也叫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又叫火星車)組成,需要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加速到11.2公裡/秒,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才能「飛奔」至火星。目前我國也僅有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有足夠能力將這麼重的火星探測器發射進入火星轉移軌道。「天問一號」僅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就達3175公斤。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阿聯火星探測計劃圖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 NASA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什麼它能比天問一號提早3個月登陸火星?
    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的軌道器將會繞著火星運動,而著陸器將會在明年5月登陸火星的烏託邦平原。該平原的跨度超過3000公裡,是火星上面積最大的平原,美國宇航局(NASA)的海盜2號曾在44年前登陸過這片區域。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大塊頭。在全世界各國(組織)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看,天問一號算是一個比較大體量的探測器。大,因為中國這次的任務是一次發射完成多種探測。根據霍曼軌道原理,科學家計算的結果是:當天問一號繞過太陽運轉半圈後再往火星飛去,是最節省能量的。」Q: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約會時間點?要完成這場約會,火星和地球的相對位置有特別的要求。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2020年的中國航天充滿驚喜,2021年開年的重頭戲則是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國人卻有點等得不耐煩了。天問一號到底要飛多久,飛多遠,怎麼還沒到火星?探索火星難度很大,為何還要堅持呢?
  • 青島製造護航「天問一號」火星著陸
    本報電近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飛行裡程突破1億公裡。在這一國家重大科研工程背後,有「青島元素」的鼎力支撐——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為「天問一號」提供著陸傘繩連接技術、研發並提供特種彈性繩索以用於著陸器耐衝擊試驗。這兩項工作都作用於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安全著陸這一最核心環節。從這個角度說,海麗雅可謂火星探測器安全著陸的「守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