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口腔白斑是癌症嗎?詳解防治知識

2020-12-02 騰訊網

口腔黏膜病

(一)口瘡是怎麼回事

口瘡又叫復發性口腔潰瘍,是較為常見的口腔黏膜病,一般在青壯年時期發病,但中老年患者也不少,女性較男性易發病,其特點是不定期反覆發作。潰瘍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充血、發紅,潰瘍面常有黃色假膜覆蓋,病損部位火灼樣疼痛。潰瘍的好發部位多在嘴唇內側,舌的邊緣,口底和頰部黏膜。每一個潰瘍從發生到癒合大約需10~14天,一般沒有發熱等全身症狀。病程有的長達十餘年甚至數十年之久。每當唇、舌運動時就發生疼痛,特別是吃飯、說話時更痛,唾液的分泌量也會增多,病人顯得十分痛苦。

復發性口瘡的病因比較複雜,而且各人發病的原因也不盡相同,現在雖然已進行了很多研究,但仍然未能確定。由於病因不明,口瘡的治療目前尚缺少根治的方法,主要是對症處理。口瘡的局部治療可在潰瘍面塗撒錫類散、養陰生肌散、金黴素甘油糊劑等。近年來多採用由多種藥物配製成的口腔潰瘍藥膜敷貼潰瘍,可減輕疼痛和加速潰瘍的癒合。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發病的可採用免疫增強劑治療,如轉移因子或口服左旋四咪唑。維生素藥物及微量無素製劑對一部分病人也有效,如維生素E、B12、 葉酸、硫酸鋅糖漿等。上述這些藥物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二)口腔白斑是癌症嗎

有的人口腔黏膜上長有白色斑塊,略高出黏膜表面,不痛不癢,但擦不掉,除了吸菸以外,沒有什麼局部刺激因素。這種白色的斑塊如果不能用其他疾病(如白水腫、白皺摺病、白念珠菌病、扁平苔蘚等)來解釋,醫學上就稱為口腔白斑。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白斑屬於癌前病變,換句話說,白斑有可能轉變為癌症。

引起口腔白斑的病因雖還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它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菸草的刺激對白斑的發病起著重要作用。據調查,我國抽菸人中白斑和煙斑的患病率可達10%,而不抽菸人中的白斑和煙斑患病率不到0.3%,二者相差三十倍。當吸菸時,菸草中所含苯並蔥、菸鹼、酚類、醛類、有機酸等有害物質,均可對口腔黏膜產生刺激,使口腔黏膜逐漸失去正常的色澤和彈性,在唇、頰、舌、顎等部位出現白色雲翳狀改變,以後逐漸形成白色斑塊。白斑的高發年齡組為40~ 60歲,男性比女性患病率高几倍到十幾倍。

在確診為白斑的患者中,大約僅有百分之五可能在五年內發展為真正的癌症。在下述情況下,白斑容易發生癌變,應該引起警惕。如年輕的女性,不吸菸,口腔內也無其他刺激因素(如殘根、殘冠、不合適的假牙);從白斑發生的部位.上看,長在口角區、舌根部、舌腹(舌下面黏膜)和口底的易發生癌變;從白斑的形態上看,呈顆粒樣、疣樣及發生潰瘍糜爛的白斑易發生惡變。臨床上還發現,白斑患者如同時感染黴菌如白色念珠狀菌的較易惡變。在我國某些地區如海南島、西雙版納,當地居民有咀嚼檳榔的嗜好,由此所引起的白斑也易發生癌變。

吸紙菸的人,常在上下唇叼菸捲部位的相應黏膜上有黃白色圓形斑塊,直徑在一公分以內, 略有粗糙感,這就是唇煙斑。在上顎黏膜也常有較大範圍的變白髮粗,被稱為顎煙斑或菸鹼性口炎,雖然有人把它們也歸入「吸菸性白斑」,但實質上和白斑是有區別的。以往把由局部刺激如咬頰、殘根、假牙和所有與吸菸有關的黏膜白色病變統稱為口腔白斑,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在這些所謂「白斑」中,有相當多的實際上只是口腔黏膜的過度角化,應該稱為黏膜良性過角化病(白角化病),這些過角化病很少發生惡變,而且一旦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菸,拔除殘根、修改或去除不良假牙後,病變將很快減輕或消失,一般在兩三個 月左右就可痊癒。

但是,臨床上要確診是白斑或者僅是黏膜良性過角化病,有時比較困難,因此,對有懷疑的病例,應爭取及早進行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對已確診的白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要除掉各種外部的刺激因素,吸菸者必須戒菸,並應定期到醫院複查,密切觀察白斑的變化情況。病變區可用「口腔消斑膜」貼敷,塗搽魚肝油或維甲酸等藥物,必要時可作雷射、冷凍或手術切除。

(三)口腔黏膜也會長「癬」嗎

在口腔的頰、舌、唇黏膜處常可看到一-些白色樹枝狀或網狀的損害,也有的呈大片的糜爛面,這就是扁平苔蘚。扁平苔蘚是一種皮膚一黏膜 的慢性炎症,它可以單獨發生在口腔或皮膚,也可以皮膚、黏膜同時發生。該病中年女性較為多見,它不是由黴菌引起的「癬」,不傳染,病因尚不清楚。扁平苔蘚在皮膚多為紫紅色的多角形丘疹,在口腔則為珠光白色條紋,排列成網狀和樹枝狀,少數病員可見黏膜的大面積糜爛。多數病員在進食特別是鹹、辣食物時有疼痛。

對口腔扁平苔蘚至今還無特效療法,對某些有明顯病因的患者應去除病因。全身可用磷酸氯化喹啉0.25克/片,每日1片,分2次在飯後服用:昆明山海棠4~6片,每日3次;複方苔蘚片4~6片,每日3次。局部對症狀處理,可貼敷口腔消斑膜,塗搽金黴素甘油糊劑,病情嚴重者可進行醋酸強的松龍的局部基底封閉。

(四)中老年人口腔為什麼常有黴菌感染

在健康人的口腔中,黴菌約佔5%,與其它細菌處在相對平衡的共生狀態,一般是不致病的。在十多萬種黴菌中,引起疾病的只有十幾種,而其中最多見的就是白色念珠狀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患某些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放療化療後以及大量、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和激素後均會使菌群的平衡受到破壞,加之黴菌的繁殖力強,便使原不致病的白色念珠菌成為致病菌。中老年人的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女性高於男性,吸菸者多於不吸菸者。在口腔局部環境中,如齲齒較多、唾液呈酸性或唾液分泌量不足、吞咽困難、患口腔乾燥綜合症等均會使白念菌大量繁殖。黏膜的慢性創傷,如假牙區的黏膜被假牙基託壓迫擦傷也會造成白念菌的感染。

急性的感染多見於大量應用抗生素後,在舌背可出現舌乳頭萎縮,上皮脫落,疼痛明顯,慢性的多見於上頜託牙區,病損黏膜充血呈鮮紅色,表面不平整,有時出現小水泡,有時為白色小點,疼痛不甚明顯。慢性託牙性念珠菌口炎的患者還常伴有雙側口角炎,表現為口角區皮膚皸裂,有滲出物和薄痂,開口疼痛。老年人常因面部皮膚鬆弛而在口角區形成皺摺或是頜間距離縮短,使口角區皮膚向內塌陷呈溝槽狀,於是唾液沿溝槽溢出而使該處皮膚長期處於潮溼狀態,導致白念菌感染。應特別注意的是增生型的白念病,黏膜上出現灰白色或白堊狀斑塊,形狀不固定,但有時在斑塊中央出現圓形、橢圓形的正常黏膜,這種特殊形態好發於舌腹、口底及口角,又叫白念菌性白斑,有惡變傾向。

最簡單而有效的治療是使口腔保持鹼性環境,如用2~4%碳酸氫鈉漱口,假牙用後也應泡在鹼性溶液中。也可用0.02~0.05%鹽酸洗必太液漱口。抗真菌藥物制黴菌素局部塗搽有較好療效。但應注意,治癒後應繼續用藥1~2周,以防復發。點擊進入>>>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口腔白斑是癌症嗎?詳解防治知識

相關焦點

  • 舌頭有白色斑塊要警惕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是發生在口腔黏膜和唇黏膜的白色角化病,對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許多人對這種疾病的症狀並不十分熟悉。口腔白斑除了發生在舌頭上的白色斑塊外,還可發生在上顎、牙齦和口腔。白斑也可發生在基底上。口腔黏膜的病變表面可以是粗糙、起皺、紙樣或顆粒狀增生、疣狀突起或糜爛。
  • 迅速緩解口腔黏膜炎疼痛 新型口腔凝膠益普舒獲批上市
    作為唯一一款管理和緩解口腔黏膜炎的即用型、可攜式的給藥產品,益普舒®將為中國口腔黏膜炎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治療選擇。 口腔黏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不良反應,可見於20%-40%的常規化療、80%的大劑量化療(如造血幹細胞移植預處理)和大多數進行頭頸部放療的患者1,2 。
  • 發病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竟是…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教授劉宏偉:比方說出現了一個蠶豆大小的潰瘍,但是它三個月都不好,這樣的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口腔癌。有的是口腔黏膜發白,也就是白斑,這個白色的斑塊出現在腮幫子上、舌頭上。還有一個病是紅斑,經常白斑和紅斑沒有疼痛症狀的,不容易被察覺。
  • 臺中最新研究:口腔黏膜DNA可檢測腸癌機率(圖)
    臺中最新研究:口腔黏膜DNA可檢測腸癌機率(圖) 2014-11-23 10:02: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吉翔     臺中榮總最新研究,未來醫師只要採民眾口腔黏膜組織做基因檢測
  • 愛滋病的口腔症狀是什麼?這些症狀小心愛滋病
    感染愛滋病之後,除了出現一些腹瀉、噁心、盜汗、淋巴腫大、神經系統症狀以及關節疼痛等症狀之外,還會發生非常明顯的愛滋病口腔症狀。那麼,愛滋病的口腔症狀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口腔黏膜毛狀白斑口腔黏膜毛狀白斑是感染HIV病毒後,一個特別明顯的疾病標誌。在患者的舌頭邊緣會出現一些白色的斑塊,而且呈現毛狀的外皮,不容易被擦掉。除了舌頭邊緣之外,在口底、牙齦和扁桃體以及軟顎部位也會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位置會出現輕微的燒灼感,或者是痛感,並且患者的味覺會出現減退現象。
  • 多年爛牙根竟引起口腔癌!這個病例值得重視,很多人會犯同樣的錯
    愛抽菸的人,不僅容易患上口腔癌,而且往往會在口腔癌被治好後繼續抽菸,導致第二原發癌的患病機會大大增加。酒精雖然目前沒有證明其有致癌性,但是酒精可以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使致癌物質進入人體的口腔和口咽黏膜,酒精還會損害肝臟,影響肝臟的解毒作用和生物轉化功能,並且大量飲酒的人往往會出現細胞免疫的高度抑制。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或細胞癌變是分階段發展和逐漸演變的。 從致癌因子攻擊正常組織細胞到產生癌症,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平均為15~20年,當然也有進展迅速、病程較短者。
  • 得了口腔癌還不知?出現5種情況警惕口腔癌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舌頭以及嘴唇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率不高,較為少見,通常多發於長期吸菸的人以及長期酗酒的人。包括舌癌、口底癌、牙齦癌以及唇頰癌。口腔癌可以使患者出現口腔的病變、斑點、疼痛以及麻木,進一步發展時還可以並發骨癌以及喉癌。
  • 愛滋病的口腔症狀有哪些?六類表現是愛滋病的症狀之一
    那麼,愛滋病的口腔症狀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口腔黏膜毛狀白斑 口腔黏膜毛狀白斑是感染HIV病毒後,一個特別明顯的疾病標誌。在患者的舌頭邊緣會出現一些白色的斑塊,而且呈現毛狀的外皮,不容易被擦掉。
  • 警惕口腔三大雷區 舌邊緣、軟顎及口角
    警惕口腔三大雷區 舌邊緣、軟顎及口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7日 11:43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擁有一口潔白亮麗的牙齒是每個人的夢想,可天不遂人願,終其一生,總會受到各種口腔疾病的困擾。    除了口腔中的黏膜白斑需要警惕外,口腔中的慢性炎症、潰爛、長期不愈的潰瘍以及紅色斑狀病損等(由於黏膜受到各種食物的反覆刺激,從而出現增生所致)也很容易埋下禍根,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 舌頭左邊疼是癌症前兆嗎 這樣可預防舌癌
    癌症的種類很多,舌癌也是其中的一種,對人的影響很大。有些人會有舌頭左邊疼症狀,擔心自己這是癌症的前兆。那麼,舌頭左邊疼是癌症前兆嗎?舌癌有什麼症狀?應該怎麼預防舌癌?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舌頭左邊疼是癌症前兆嗎一般來說,導致舌頭左邊疼的原因有很多,無法確定是否是癌症的前兆,出現不適可以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查出具體原因再對症下藥。
  • 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3.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相關研究 口腔疾病主要包括牙體、牙周、口腔頜面外科和口腔黏膜病等,診斷和治療方法繁多,但是各有利弊。因此,探索新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一直是口腔醫學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外泌體在口腔疾病的研究中從最初主要集中在口腔腫瘤和自身免疫性口腔黏膜疾病,到現在已經擴展到口腔上皮間充質轉化、牙周免疫和口腔組織再生等方面,這說明外泌體在口腔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正在被引起重視。
  • 口腔醫學執業醫師之路
    知識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 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2. 掌握口腔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3.具有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症的初步處理的能力;4. 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操作技能;5.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醫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 口腔扁平苔蘚的診斷與治療
    > 口腔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患病率為0.1%~4.0%,在口腔黏膜疾病中居第二位。對臨床表現不典型或久治不愈或疑有惡變傾向的病例,則建議及時行組織活檢,這一方面有助於確定臨床診斷,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與其他口腔黏膜病相鑑別並排除惡變的可能。OLP的鏡下表現大致可概括為: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棘層不規則變薄或肥厚;不規則伸長的上皮釘突有時呈鋸齒狀,基底細胞排列錯亂與液化變性;緊接基底細胞的結締組織內可見淋巴細胞帶狀浸潤區。
  • 西班牙科學家研究新發現:增強口腔鼻腔黏膜,可防新冠病毒
    華輿訊 據西班牙聯合時報援引《先鋒報》報導,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和巴塞隆納大學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加強口腔和鼻腔黏膜據這項研究項目方稱,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主要是通過鼻黏膜或者口腔黏膜來對人體進行滲透,而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需要開發能夠在化學成分上模擬皮膚脂質的「氣溶膠」來起到過濾病毒的作用。這樣,在皮膚黏膜中會形成更多的增強脂質結構,雖然這種創新不能夠提供完全的保護,但是可以使病毒的滲透性降低。
  •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落戶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新聞—科學網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批准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口腔醫學中心。
  • 「必備考點」41個《口腔組織病理學》必備考點總結!
    但是,在有齲活動的口腔內起始pH較低,產酸後pH的下降會更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菌斑—釉質界面上pH低於臨界點,菌斑中造成壓面上礦物離子丟失,這種情形持續發生,使脫礦大於再礦化。最終導致徹底脫礦和釉質齲的開始。30.簡述口腔黏膜分類及結構特點。
  • 癌症來之前,多會經歷"癌前病變"!這些實用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前病變大都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控制得好就不會發展為真正的癌症;如果對其不管不顧,在未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裡,發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各個擊破」,減少癌前病變的出現,就能在預防癌症方面取得先機。主要的癌前病變類型有: 1、黏膜白斑 是指黏膜表面出現了白色的斑塊,是黏膜組織過度角質化的一種表現。最容易被我們觀察到的,就是口腔黏膜上的白斑。
  • 口腔健康數據普查火熱進行中 醫療大數據將惠及四川缺牙市民
    普查定點醫院也發現,參與普查的中老年人中缺牙群體佔據相當大的比例,而且,這些缺牙市民普遍存在不良飲食習慣和用牙習慣,如,抽菸、熱衷火鍋、咬硬物等等,定點醫院的醫生也表示,這些日常中不注意的小習慣,正是引起口腔疾病的重要的原因。缺牙嚴重影響中老年生活 但缺牙的原因你知道嗎?
  • 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