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在馬來西亞被稱為「東方之珠」,檳城曾經是現在新加坡的狀態,是歷史上亞洲非常重要的貿易中心,它是連接亞洲和中東以及歐洲的重要通道,因此,這裡的文化多元性,這裡也是馬來西亞最有國際化的城市。
檳城歷史上是大英帝國的一個殖民地,這裡經過兩百年的殖民統治,很多歐洲人來到檳城定居,因此也給這個海島帶來了歐洲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外加檳城是自由貿易港,經濟的繁榮吸引了很多亞洲人趨之若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華人和印度人。
到檳城旅遊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這裡是一個融合的地區,所以產生了文化和民族的共融,檳城的語言很豐富,英語、馬來語、漢語互相結合。馬來西亞原住民是信奉伊斯蘭教,講的是阿拉伯語;歐洲後裔講的是英語,受漢文化的影響,檳城的很多歐洲後裔也會講漢語,而且漢語非常好;現在檳城的華裔佔據了半壁江山,漢語也是流通很廣泛,在檳城居住和生活的華裔,基本上都能講四五種語言:英語、漢語、馬來語、印度語、閩南語,他們從小就要學習很多種語言來應對生活的不易。
檳城有很多代表性的旅遊景點,去旅遊,主要景點都集中在海島的東北部區域,兩天基本就能把一些重要的景點遊覽完畢。
第一天我們先從最繁華的的區域開始。首站是檳城博物館(penang state museum and art gallery),想要了解一個地區,就要了解它的歷史,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一種方式,而博物館就是再好不過的了解方式了。檳城博物館是馬來西亞最好的博物館之一,檳城博物館介紹和展示了各種群的多種多樣風俗習慣及豐富多彩的歷史演變,大量的文獻資料和照片再配上服裝家具等實物,讓我們能輕鬆愉快地了解檳城的歷史和文化。
從博物館出來,向北走是法院,那裡有一尊雕塑,是紀念詹姆士羅根樹立的,拍照走人就可以了,畢竟法院沒必要去逗留。再向北就能到達市政廳了,去這裡看看很不錯的,歐式風格建築,很漂亮。從市政廳沿著海岸線向東走,就是康華利斯堡,這裡相當於我們的大沽炮臺一樣。
康華利斯堡緊挨著碼頭,到了輪渡碼頭這裡可以看看國際遊輪中心,這裡有出發去往各地的國際郵輪,幸運的話能捕捉到幾張郵輪美圖。再向南就是檳城的輪渡碼頭,這裡的渡船是通向北海的,這在以前是重要的樞紐中心,也是公交總站,沒有跨海大橋以前,這裡是通向北海的唯一途徑。
離開輪渡碼頭,先去姓氏橋看看,姓周橋、姓李橋都在這裡,還有其他的橋,都在這裡,可以看看,能通向海中,海風強大小心帽子被吹飛。
從姓氏橋逛完,就可以直奔有名的街頭藝術區,這裡是展現藝人與城市風物完美結合的場所,街頭藝術家將這裡創造的格外生動有趣,你可以合影也可以拍微電影。很多電影中的片段及鏡頭從這裡捕捉過畫面。
一路向西,就到了龍山堂邱公司,這家宗祠很值得我們去看一看,不僅僅是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的祠堂能讓我們感受到華裔大家族的風範。它在檳城華人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邱氏家族的基業到目前也是非常博大的。從宗祠出來,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孫中山紀念館,旁邊也有清真寺和印度廟,這兩處寺廟還是很不錯的。
逛了這麼多了,也累了,去檳城的中國城感受一下氛圍,這一天的遊玩基本也就結束了,欣賞欣賞檳城的美麗暮色非常愜意,很溫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