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醒來,看下時間剛好4點45分,想著我定的鬧鈴馬上就會響起,我打算珍惜這讓人倍感幸福的賴床時間,雖然只有5分鐘。不知不覺,我已經連續堅持早起更文了10天,實現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日更圖文。因為除了獨自帶兩個孩子以外,我每天還要準備3月份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所以我用在更文的時間非常有限,甚至偶爾會出現斷更。
這種生活狀態,讓我感覺很苦惱。雖然每日帶娃的生活很辛苦忙碌,但是我依舊期待著屬於我的詩和遠方。我想考證,為自己再次參加工作時多一個選擇;我想堅持閱讀,用實際行動影響我的孩子;我想堅持自媒體,能為孩子的飯菜裡添一個雞腿;我想學習古箏和小楷,因為內心的那份喜愛……
想必很多全職寶媽也和我有著同樣的想法,可每天24小時的時間實在太短,好像怎麼都不夠用。而且看著自己日復一日的忙碌,但又一無所獲,難免會陷入焦慮情緒之中,甚至影響了自己帶娃的狀態。於是,我開始找尋答案,經過半個多月的總結,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
一,事事有規劃,想法有記錄,讓自己無論多忙也不會手忙腳亂。
生娃帶娃的女人,都有這種感覺,自己好像總不帶腦子就醒來,因為生活中不是忘記這,就是丟了那。因此,也有了「一孕傻三年」的說法,像我這種生過倆娃的寶媽,更是困在傻瓜的隊伍裡出不來。所以,計劃和備忘錄絕對是個好東西。
因為我目前每天要做的事大體相同,所以我把計劃做成了表格貼在辦公桌旁。計劃表由日期和每天要做的事組成,我每完成一項,就會在計劃表上做標記。當然,如果每天要做的事不同,可以在按照時間做計劃,而且計劃一定要儘可能詳細,儘量縮小時間段,這樣才能讓每一分鐘都有事做。
我的備忘錄一般是記錄我當天要做的生活瑣事,比如取快遞、買菜、幫娃買文具等等。另外,我還會在備忘錄裡寫下我在寫文時的一些靈感,為我寫文提供素材和主題。對於這些小事,我的記錄原則是,無論我在做什麼,都要及時去記錄下來,否則它們不僅佔用我的腦細胞,而且我會很快就忘記。
在我們做計劃中的事情前,要找出自己最重要的事,也要分清哪些是你的整塊時間,哪些是零碎的時間。我每天的整塊時間就是早上五點到七點這兩個小時,我會用來做耗時較長而且很重要的事,比如準備考試和更圖文;而其他的時間都比較零碎,我就用來做其他耗時較短的事情,比如讀兩頁書、發表一條動態等等。
二,完成大於完美,行動是治癒焦慮最好的良藥。
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把時間用在了焦慮上。覺得準備得還不夠充分,覺得家務做得不夠完美,覺得等自己以後會有時間時做得更好……然而事實卻是,我們以後依舊沒有時間,而且連完成都沒做到,更別提完美。
所以,千萬不要沒完沒了地把自己陷入這樣的死循環,沒有什麼能比我們邁出第一步更值得慶幸。比如我之前更圖文,總是挖空心思想題材,絞盡腦汁找素材,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一個字都沒寫出來。而現在,就算我只有一個主題,我也願意把在它出現在我的腦中時,把它描述出來。而且寫作這件事,很多內容並非一開始就能完全預測,雖然我也會先列下提綱,但是在輸出過程中仍舊蹦出很多新的想法。
三,你積極的狀態會影響孩子,讓孩子更幸福的同時,也會讓他們學會規劃和自律。
全職寶媽是一個家庭帶娃的主力,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所影響。拿我做計劃這件事來說,雖然我很少和孩子說,但是有一天我發現,兒子在白板上也開始做起了計劃。因為他還不會寫很多字,於是他就畫出來。對於孩子來說,做事有規劃,並且能堅持自律,是他們將來更加優秀的重要因素。而如果家人能在小時候就能夠對他們薰陶和引導,他們也能更快養成這些好習慣。
當我們把自己想做的事都做好時,心中會油然升起滿足感,心情也會跟著愉悅。如果這時再去陪伴孩子,與滿懷焦慮時,也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當然,無論是哪種時間管理方法都不會適合所有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並在實施過程中反覆思考總結。任何事做一天可能沒有改變,做十天可能沒有起色,然而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收穫全新的自己。
最後,借一句我最近在看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一句話:「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你,也在為某個夢想,很卑微很拼命地在努力著。」與君共勉。
本文由駿騏樂其麻麻原創,關注我,讓我們的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