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嗨你好,我是予虹。
2021年我立了31個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要寫20篇讀書筆記。
這是我今年的第1篇讀書筆記。
看完Angie老師《學習力,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知識變現者》這一本書,我大概用了3天左右的時間。
不知道你是如何看書的?
我自己的習慣是在開始翻一本書之前,通過先看標題、目錄大綱來提煉本書的關鍵詞,我會想一下,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目的何在?
一般我會至少提出3個問題,然後再帶著問題去看一本書,這樣會讓我更有動力看完,並且有收穫。
同樣的,在看Angie老師《學習力》這本書的時候,我提取了學習、價值、知識、變現這4個關鍵詞,並在我看完目錄大綱之後,我覺得這本書的中心主題就是老師想通過介紹她的個人成長經歷來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學習來提升價值,讓學到的知識可以變現。
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
但變現確實是一個讓我很感興趣也很關注的一個話題,所以,當我帶著這3個問題去看書的時候,確實也讓我收穫滿滿。
我是一個普通的90後二寶媽,做策劃方案的導師是我堅持的熱愛,而幫助寶媽如何學習提升自己,賺到錢過上富足豐盈的生活,是我堅持努力的方向。
在線上兜兜轉轉的2年,確實走過不少彎路,最後我能找到心中所愛,也實屬不易,我應當珍惜且堅定。
那麼今天的第一篇筆記,就和同樣看學習看書的寶媽來分享一下我的三點收穫,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啟發。
02
寶媽如何有效學習
什麼是學習?學習只是學習嗎?
我認為不是的。
學+習=知行合一,這才是有效學習。
不忽悠,誠實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問題,不以今天我學了多少,看了幾本書為標準,而是要以結果為導向,看最後得到,收穫的多少為衡量你學習效果的指標。
我總結了這5點有效學習的建議方法,供寶媽參考。
01,大量閱讀。
學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沒有輸入的學習只是在紙上談兵而已。
02,榜樣上身法。找老師靠近學習,通過模仿是讓你快速成長起來的捷徑。
比如,我今年給自己訂的計劃裡,就有一項要精進寫作能力,寫3篇爆文的目標。那麼很巧的是,當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就找到了我學習的榜樣,也就是Tina老師;
19年的時候,我都是自己摸索寫了快一整年的文章,寫了近200篇,50多萬字,但沒有寫出過爆文,我一度認為是我沒有寫爆文的潛質,就自我安慰放棄了;
但是,經過去年的調整,今年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精進寫作能力,打通寫作變現渠道,投稿,寫爆文這就是我的目標,但是我不想再自己摸索了。
現在什麼最貴?答案一定不是金錢。
而是你的時間和注意力,這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
希望有更多寶媽能看清這一點,捨得對自己的大腦,學習投資,將會讓你受益一生,如果你想精進自己,就不要再自己摸索了,太浪費時間了,多可惜。
03,有目的的學習。
儘快的探索,找到適合你自己發展的方向,通過挖掘興趣,多去做有價值意義,和可以積累的事情,進行有目的的學習,才有蓄能爆發的可能。
04,開始寫作。
把在前期輸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有反饋的結果,所以會輸出是很有必要的。
輸出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說寫作,拍視頻,錄音頻,去分享講課,這都是你可以去做的,但如果你還是一個小白寶媽,那麼需要輸出的話,開始寫作,就是最低的門檻要求,畢竟文字才是傳播的「鼻祖」呀。
哪怕以後你要去拍視頻,也需要有文字,腳本來打基礎才能拍好一條視頻。
05,把想法化為行動。
做好時間與自我管理,積極主動的把所有關於你想學習的想法,付出你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行動中來。
你是不是也想和我一樣去寫作,那麼現在就別想了,馬上去買2本寫作書單來看,每天看半個小時,再每天寫100個字,先寫上了7天,最後看看怎麼樣?
對自己的要求不要那麼高,先動起來再說,很重要。
03
如何讓學到的知識可以變現?
這個問題,在Angie老師《學習力》這一書裡,並沒有直接的答案。
但是讓知識變現?我找到了兩個可以對應的關鍵詞,那就是價值和價錢。
價值是你可以直接影響的因素;價錢是你只能間接影響的因素。
意思就是說,你想要變現,就要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不斷提升你的價值,並且只能通過影響力來提高你的價錢。
大白話就是,你得值錢,提升價值是關鍵。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是,學習有價值的知識。
也就是你學習的知識是要有市場需求的,是要有目標用戶的,是有人願意為此買單的。
二是,你自身需要具備價值傳播的能力。
有一個價值提升的公式,
價值提升=向內能力+向外能力集合
有很多寶媽其實很優秀,但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欣賞和認可呢?
原因就是你內在雖然修煉的不錯,但缺少了向外施展的舞臺,不是無人問津,而是根本沒有人知道你。
所以在提升自己內在能力的時候,也要記得打開展示你能力的出口,比如說,像寫作,溝通表…
你要讓你做的每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都要恰如其分的讓你的用戶、粉絲知道。
04
寶媽如何挖掘自身價值興趣
說到挖掘,就意味著要做選擇。
但可能對我們來說,最難的就是做選擇了,那麼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選擇你喜歡且感興趣的事情?如何確定你的選擇是否可以持續放大你的價值呢?
到底是在行動中找興趣,還是要先有興趣再去行動?
Angie老師在她的書裡,很明確的亮出了她的觀點,那就是先有行動!通過行動試錯後來豐富你的興趣清單,再去排除選最有價值興趣的事件去做。
那我自己是很認同這個觀點的,並且我也是這麼體驗試錯,一路經歷過來的。
因為對大部分的寶媽來說,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
如果說你既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又不去行動,那麼興趣事件是不可能自己會出現的。
就像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我對寫作會這麼感興趣,以前,我只是很簡單的認為我應該是個喜歡看書的人;
但是,當我開始坐在電腦前碼字的時候,雖然我不知道怎麼下筆寫,但我還是很想寫完一篇文章然後發出去。
哪怕我知道,我寫的並不好,但也沒想過就這麼算了吧。然後寫著寫著,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寫作。
當然,先有行動,不是讓你要不停的試錯,無謂的試錯沒有必要,在找價值興趣時,也要避坑。
如何找呢?有三個要點:
你內心喜歡做的事情能間接得到正向反饋的事情對你的個人品牌有積累價值的事情
05
小結,寫在最後
不知道看到這裡,對你是否有所啟發?
雖然說天才的成功經驗不足效仿,精英的成長經歷不可複製,但對於渴望成長又不甘平凡的普通人來說,依然有很強的借鑑和學習意義,值得一看。
這本書,並沒有現成的答案告訴你要如何做才能價值百萬,但是卻能告訴你:只有你的努力,才是未來持續保有回饋的最佳保證。
優秀的人尚且要這麼努力,堅持多年,才能找到自己的高光時刻,那我們是不是更要努力堅持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