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產品經理,最好先獲得本攻略 - 產品預備期的工作

2020-11-29 苦貓君

每個領域都有幾個非常核心的靈魂問題,誠如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啥一樣,每個產品在立項之前,都需要回答許多問題。而本篇就將為你介紹,我們在為產品進行規劃時要做哪些準備,解決哪些問題。

產品意義:產品出現前後,將會有何不同

願景是空談,這個對於很多消費,甚至對公司內部而言,可能都是沒問題的。尤其在國內大環境下,造一個崇高宏大的願景,是各個老闆幹得最開心的一件事,但之後願景能做啥,可能在除了開除員工時可以用來進行定罪描述,大部分時候也就是公關稿裡寫個開頭與總結。

但對產品經理來說,願景這玩意,最好明確,因為關乎生死,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你的工作方向。同樣道理,還有這個產品的使命,更新迭代的規律,以及預期實現的目標。這些宏觀的詞彙背後,是你要做什麼、為什麼做、要如何實現以及最終如何考核的實際問題。

比如在產品設計上,我們經常會面對列表頁如何設置推薦,以及廣告如何植入的問題。如果設置的推薦位置太過顯眼,可能會導致美觀度下降,用戶體驗感差。但如果推薦位置太不顯眼,推薦本身的目標可能就難以實現,更會產生因為是推薦所以更容易忽略的用戶習慣行為。同理,廣澳要想賣出好價錢,自然需要有更高的展現,點擊或轉化,但如果把自身流量貢獻給廣告太多,無異於飲鴆止渴,自取滅亡。

同時,在做產品迭代更新時,如何儘可能滿足各方需求,不僅實現了技術最短路徑,同時讓你的領導和業務部門滿意,更是能在較長時間內獲得正面的反饋。

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一個好的考核標準,不僅代表了你對產品預期目標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說明你對於想要實現該狀態的業務動機有比較全面地掌握。而能制定考核標準,且標準清晰,指向正確,將能節約大量後期推諉扯皮的時間,對自己及整個團隊的貢獻將會非常巨大。

客觀預估市場規模

前兩年大量中小型網際網路公司倒閉,很多原因就是碰上了偽需求。而這些創業者,也有很多是產品經理出身。因此,在預估市場規模時,要特別注意「客觀」二字。

如何理解客觀呢,除了一般而言的定量外,還要注意進行數據的解讀。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目標人群是哪些。其中包括了直接人群、間接人群、潛在人群,並且對他們的消費潛力,消費意願和已展現消費能力進行較為詳細的了解。

然後,對這些人群的行為頻次進行評估。這就涉及我們經常說的高頻或低頻產品,需要明確他們使用頻率為每天幾次,還是每周幾次,或者每季度幾次等。

再然後,對於該產品本身的優劣勢進行定義。明確知道直接競爭對手,潛在競爭對手,部分重合競爭對手都是誰,明確自身的優劣勢,然後儘可能分析出預期能獲得的市場份額。

最後,根據以上所有數據和信息,對未來增長趨勢進行分析,出具相關報告。

定位:如何強調重要性都不為過

很多市場部的小夥伴,可能都對定位都並不專業。在市場領域,定位可以說是最核心關鍵的詞彙,可以說你要是能搞明白定位,你領導市場部做業務都不算難事。

但這玩意易於理解,難於精通。要想入門,還是非常輕鬆愉快的。首先,我們要明確產品解決誰的問題,然後是解決誰的哪些具體問題,並通過何種方式,從哪些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後根據對競爭品牌的調研,給出與其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及相對劣勢詳細說明

大部分人的誤區,在於只做了競品調研,對標競品倒推自身的優劣勢和發展規劃。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省時省力且效率很高的方法,有時候對手的市場分析報告都能抄到(如果你能直接買到源碼的話,效率就指數級上升了),但這個方法關鍵問題在於,市場是動態的,而你獲取當前的市場驗證答案,未必適合於未來。

而對於很多先做起產品,後期再慢慢完善的老闆來說,這個過程更可能是難以接受的。因此你需要用你的專業水準來對老闆諄諄教導,告訴他南牆咱儘量別撞。

總結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大致你就對這個產品是否能做,如果要做該如何實施,瞄準哪個方向有了一個大概輪廓的了解了。而在這之後,我們將要對產品的商業模式進行分析,大家可關注本帳號,方便更新後第一時間獲取新鮮內容。

相關焦點

  • 項目開始之前,產品經理要先確定產品定義
    很多項目在缺少必要溝通、約定的情況下就匆匆開始了,以致在項目進行中失去方向,因為各種原因產品經理無法在項目進程中加以扭轉,最終很可能導致項目爛尾甚至失敗。開始前一定不要忘了,我們到底要幹什麼。01 什麼是產品定義?對一個產品構想由宏觀到微觀的準確描述。產品設計的輸出物。02 為什麼要做產品定義?1.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體驗報告及改進建議
    社區目前擁有300萬忠實粉絲,其中產品經理佔比50萬, 中國75%的產品經理都在這裡。產品經理這款APP是繼Web端之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推出的移動端產品,更加便於資訊信息的獲取以及產品經理之間的交流學習。產品簡介產品經理這款App主要以業界資訊動態,產品的互動設計運營等相關的文章為主,也有著關於行業招聘,職場攻略的文章,是一款將產品經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部涵蓋進去的App。
  • 產品經理要訣 | 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
    但一個產品負責人必須能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永遠跟在競爭對手後面。因此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雞湯系列繼續獻上,雖然說是雞湯,真正領悟的人還是很少。愛看的人可能比實例少,但不同階段的人看起來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每一個字都是我最近一年才得出來的。下面正文。產品經理的第三條要訣是聯想。
  • 貼吧之父俞軍: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
    過去三年我面試了 500 多個產品經理(既為了保證滴滴產品經理的平均水準,也為了刻意學習怎麼挑選產品經理),從各個維度去分析他們的特徵,先發散再收斂和總結:不同的產品經理都有哪些共性、哪些個性,然後分別匹配什麼工作內容。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在上一期發布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說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有哪些內容。每一個產品經理,應該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划去收集資料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
  • 產品經理之「不可能三角形」定律
    這個非著名的產品經理三連問反覆出沒在各種煲湯文、洗腦培訓和知識付費課程中。為了順利閱讀本文,戎老溼先戳破這三連問表面那層紙,隱藏在背後的潛臺詞實際是:產品經理如何能獲得高薪、高職位和高產出?除此之外,看完此文你還可以得到兩個更具負能量的結論:產品經理本身是自己職業生涯的掘墓人。產品經理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形定理:高薪、高職位和高產出,三者不可能同時滿足。請確認自己是否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膽小的產品經理慎讀,如有意外,本文概不負責。一、產品經理的三張牌先看一段並非虛構的對話:「你在做什麼?」「我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
  • 給產品經理的一封信——6個維度自我提升
    編輯導語:在任何崗位上,抓住一切機會進行自我提升是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對於產品經理崗位來說也不例外。具體怎麼做?本文作者依據自身工作實踐中的所思所想,分享了自己對於產品經理自我成長的幾點看法,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每年都會做一個自我的總結,在去年的總結是《一位產品經理的野蠻生長》。今年正好在寫給團隊小夥伴的一封信,索性以這個來作為今年新的開啟吧。
  • 大咖直播 | 餓了麼產品專家: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
    報名方式: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ID:woshipm)後臺回復「起點學院」2017.5.18(周四)20:30準時直播都說3年是個坎,很多產品經理工作了3年之後,就觀望著準備跳槽。原本信心滿滿,然而簡歷投出卻總是石沉大海,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不妨先想想,3年工作經驗,你的優勢在哪裡?作為產品經理,首先你需要有弱化團隊資源短板的能力。整個團隊不擅長的東西,不要在產品中過於強化。比如專車產品神州和滴滴打仗時,神州的資源短板就是在融資方面遠小於滴滴,打價格戰的能力比滴滴弱。
  • 《艾爾之光》轉職攻略 艾索德篇
    對於初來乍到的新人們,由於對遊戲不夠熟悉,在人物轉職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疑難,導致遲遲無法轉職。為了讓新手玩家更快的融入《艾爾之光》的大家庭,那麼就由小編介紹下遊戲中的角色轉職攻略,就由艾索德篇開始吧! 當玩家使用艾索德達到15級時就可以接受轉職任務,分為巨劍騎士和魔法劍士兩種。選擇的職業不同,接受的轉職任務也將不同。由於完成轉職任務的時間較長,再加上某些任務道具的收集,所以花費時間也是較長的。建議組隊進行轉職任務,這樣會更效率一些哦。
  • 商業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虎嗅網
    在和別人聊這個話題時,被問到最多的兩個問題就是:第一,如何成為一個商業產品經理,第二就是商業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有哪些。所以我今天的分享也就圍繞著這兩點展開。一、如何成為一個商業產品經理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如何成為一個商業產品經理。
  • 微信產品經理:我的產品之器——Sketch
    John的產品之器系列最近會持續更新,產品經理們可以繼續關注雷鋒網,或者移步其知乎。最近看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特地拿過來與大家分享,尤其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以下是原文:算上創業,我做產品差不多三年。我一直在問自己,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 產品經理如何定義產品 ?這裡有2條路徑
    之後在廈門設計瘋人院的分享會上,聊到了設計師到產品經理的職業過渡問題,進而引發了自身對於產品經理實際工作中的一些想法進行總結,這裡分享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國內的大多數產品設計公司,目前還是停留在單純的產品設計服務方面,而IDEO等設計公司,已經轉型到產品的體驗設計,不再僅僅關注產品設計階段,而是涉及到產品體驗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同樣是產品經理,為什麼我找工作這麼難?
    1-3的初級產品經理,有多難找工作!脈脈職言區,大家的互動評論內容著實有點扎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競爭的人太多了確實是,3年以下產品經理都難找工作至少得3以上年吧,剛學會上手就走了......為什麼1-3年的產品經理,找工作那麼難呢?我們先來看看一家公司對1-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有什麼需求?
  • AI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
    本文包含4個部分: 一、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 二、「行業周期」對產品經理定義和分類的影響 三、AI產品經理的定義 四、AI產品經理的分類 在闡釋「AI產品經理」之前,咱們先了解下「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在百度百科上,是這麼寫的—— IPM (Internet Product Manager
  • 「工場故事NO.056」先問問上一個產品經理是怎麼走的!
    臨行前,我們都為他送行,總覺得小六大概是「壯士一去兮……」因為我們聽說,小六之前的那個產品經理是被研發一部的程式設計師群毆之後,被人橫著抬出來的。由於此次事件十分惡劣,對前產品經理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傷害,然後他就撂挑子辭職了。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分析有效需求
    需求分析其實可以分兩步看,先明白什麼是需求,再談怎麼樣需求分析。一、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所理解的需求是怎麼樣?為了不引起概念上的爭論,我暫且將產品經理需要分析裡的需求稱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才需要分析。注意哦,我談的是有效需求,不是需求哦。有效需求是用戶期待得到的收益大於願意付出的成本。其中期待得到的收益和成本都是每個個體用戶內心衡量的,不存在嚴格的標準和量化。1. 成本先解釋下成本。我們都能理解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一般在追求收益時候才會考慮)。
  • 會是誰最後幹掉了產品經理?
    二、產品經理的工作那我們追求的是藝術,還是科學?這個問題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可能很難有一個準確答案。如果我們縮小一下範圍,產品經理應該追求藝術,還是科學?我想,產品經理的工作是一個追求科學,但能夠,也更應該去追求藝術的工作。
  • 角色轉職攻略[多圖]
    彩虹物語後期是可以轉職的,轉職選擇其他的職業,體驗更多不同職業的玩法,那麼轉職的方法是什麼?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如何轉職,小編這就為大家帶來更多角色轉職的玩法技巧,下面會提供詳細的攻略,想要了解的玩家一起看看吧。
  • 產品經理2020年總結:三十而已(附2020年產品經理書單及足跡)
    變化中做產品 今年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做產品,是去年工作的延續,為此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調研與積累,解決研發資源問題,終於能夠將設想落地成現實後,變化才剛剛開始。 前方資源與後方資源目標不一致,產品推廣並不順滑,在這樣的基本盤下,深刻的意識到事業部型組織與職能型組織的利弊。
  • 產品經理與用戶的關係,是我懂你
    、起點學院主辦的 2019產品經理大會·上海站 會議中,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陳妍進行了題為 「懂用戶——騰訊產品的基本態度和技能」 的精彩分享。活動筆記•產品運營筆記邀您閱讀前,先思考:當前的研究環境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使產品滿足快速迭代的需求?今天,我主要給大家分享兩個內容:做產品的態度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