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專家開發防痴呆基因編輯療法

2020-11-28 參考消息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6日發表題為《CRISPR腦細胞基因編輯或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報導稱,或許有朝一日,對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發現,改變神經細胞的一種關鍵基因會減少生成與這種疾病有關的蛋白質,不過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培養皿裡的試驗。

報導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其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激增。約1/4的90歲以上老人患有這種疾病。

報導還稱,阿爾茨海默病的成因尚未完全弄清,但主要假設是,細胞外面聚集的β-澱粉樣蛋白是罪魁禍首。當澱粉樣蛋白前體被一種叫做β-分泌酶的酶切斷時,就會形成β-澱粉樣蛋白。

研究人員2012年發現,一些斯堪地那維亞血統者體內有一種名為A673T的基因變體,這使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降低了3/4。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雅克·特倫布萊說:「你不僅能抵禦阿爾茨海默病,還能長壽。有利無弊。」

報導指出,澱粉樣蛋白前體基因的許多變體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但A673T變體改變了β-分泌酶的黏合點,從而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它也降低了β-澱粉樣蛋白聚集的可能性。

報導還指出,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每150人當中約有1人攜帶A673T變體,但它在其他地方很罕見。特倫布萊說,由於這種變體的好處在生命後期才顯現,因此沒有在進化中勝出,也就沒能擴散。

他認為,將這種變體植入人的腦細胞可能會帶來跟遺傳它一樣的好處。為證明這一點,他的研究團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他們對培養皿裡的細胞做出這種改變,於是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減少了。

報導稱,研究人員仍在改進這項技術,然後將其應用於動物。特倫布萊最初採用了名為鹼基編輯的技術對DNA進行修改。他現在轉而採用去年剛開發的一種方法。特倫布萊說:「這項被稱為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的新技術特別棒。」

但即便是拿培養皿裡的細胞做試驗,研究團隊也未能將它們全部改變——在使用先導編輯技術的最新試驗中只改變了40%。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塞利娜·雷說,這個比例恐怕需要提高,而且在人腦中實現這一點要難得多。

雷表示,另一個主要難題是,等到人們開始表現出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時,基因編輯或許為時已晚。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英媒:基因編輯療法獲得突破性進展
    報導稱,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使科學家得以對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精確修改,它的發明者珍妮弗·杜德納和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還贏得了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丹·皮爾教授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同行評議報告稱,研究表明,這一系統可用於治療動物的癌症。
  • 英媒:基因編輯療法獲得突破性進展
    報導稱,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使科學家得以對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精確修改,它的發明者珍妮弗·杜德納和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還贏得了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丹·皮爾教授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同行評議報告稱,研究表明,這一系統可用於治療動物的癌症。
  • 一文看懂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4、基因編輯新銳克睿基因獲1700萬美元A輪融資專注於開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公司——蘇州克睿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700萬美元A輪融資,用於公司技術平臺完善、生產研發中心建設和推進新藥項目IND申報,以及產品線的擴充。本輪由啟明創投領投,清松資本、盛鼎投資共同投資。
  • 最新《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日前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今日《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今日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獲FDA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
    )資格,CTX001 是一種研究性,自體基因編輯的造血幹細胞療法,將用於治療嚴重的嚴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SCD)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基於 CRISPR 研發出的 CTX001 是一種研究性、自體、基因編輯的造血幹細胞療法,正在 TDT 或重度 SCD 患者中進行評估,其中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被改造為在紅細胞中產生高水平的胎兒血紅蛋白(HbF;血紅蛋白 F)。HbF 是攜氧血紅蛋白的一種形式,出生時天然存在,後被成人血紅蛋白所取代。CTX001 引起的 HbF 升高有可能緩解 TDT 患者的輸血需求,並減輕 SCD 患者的痛苦。
  • 基因編輯療法進展:鐮狀細胞病與地中海貧血症
    文 | 科學未來人 基因編輯法治病的案例可能會越來越多。最近美國兩家基因編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Crispr Therapeutics剛給一位密西西比州的患者做了基因編輯治鐮狀細胞病療法。今年2月份,德國一位患者也接受了基因編輯治β地中海貧血症療法。
  •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科學家你追我趕地利用CRISPR/Cas技術對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細胞和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操作,最火熱的當屬基因編輯療法。這一基因編輯療法已針對癌症、白血病、愛滋病、遺傳性眼病等疾病開展了臨床試驗。
  • 基因編輯裡程碑!首個 CRISPR 療法患者體內給藥完成
    雷鋒網了解到,這一實驗名為 BRILLIANCE,由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專家馬克·彭勒斯與 Editas Medicine 等公司合作開展,旨在利用該技術刪除引發 LCA10 的 CEP290 基因中的一個突變。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醫療器械開發:2020年諾貝爾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Doudna 因開發了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CRISPR是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這種方法正式被稱為CRISPR/Cas9基因編輯,通常簡稱為CRISPR,使科學家能夠精確切割他們想要的任何一條DNA鏈。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近年來,隨著可以對具體基因進行編輯的 CRISPR 技術出現,基因編輯的難度開始大幅降低,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和醫療學者開始鑽研,如何讓基因編輯更安全、更有效。基因剪輯的成果也因此越來越多。2017 年,是基因編輯療法集中爆發的一年。今年《自然》評選的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就有兩個和基因編輯療法有關。
  • ...開發出能同時對多個基因組位點進行編輯的超強基因編輯工具...
    2020年4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同時對基因組中多個位點進行編輯,從而就有望幫助研究不同DNA的組合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關聯。
  • 新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療法CRISPR系統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新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療法CRISPR系統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科技日報 | 2020-11-23 09:34:10 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
  • 基因編輯為何能獲化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兩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華大智造上榜TR50,美因基因完成5.42...
    英媒:專家開發防痴呆基因編輯療法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6日發表題為《CRISPR腦細胞基因編輯或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報導稱,或許有朝一日,對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發現,改變神經細胞的一種關鍵基因會減少生成與這種疾病有關的蛋白質,不過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培養皿裡的試驗。
  • Axovant收穫沉默替代基因療法 用於眼咽肌營養不良症
    此次合作的主要項目AXO-AAV-OPMD正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是一種一次性通過肌肉內給藥遞送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基因療法,其可以沉默突變體PABPN1基因並通過功能性拷貝替代它。美國FDA和歐盟委員會已授予AXO-AAV-OPMD孤兒藥指定用於治療OPMD。Axovant計劃於2019年開展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
  • 劉光慧/湯富酬等開發延長壽命、抗衰老基因療法
    人類基因組中有多少個衰老調控基因?這些基因參與衰老調控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能否在分子層面「操控」這些基因以延緩機體的衰老?這些都是衰老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細胞衰老是器官乃至個體衰老的基礎,這一過程受到遺傳和環境等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儘管已有研究報導了一系列細胞衰老相關基因,但仍可能存在大量未知的衰老調控基因,且其調控衰老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明確。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EdiGene, Inc.)獲悉,公司當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