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有望治療鐮狀細胞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波士頓兒童醫院和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應用於患者自己的造血幹細胞中,開發出一種治療一種最為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鐮狀細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的策略。
-
鐮狀細胞病(SCD)新藥!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1次輸注...
SCD(圖片來源:nursingcrib.com)2020年09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編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與合作夥伴Vertex近日聯合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CTX001優先藥物資格(PRIME),該藥是一種自體、體外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獲FDA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
)資格,CTX001 是一種研究性,自體基因編輯的造血幹細胞療法,將用於治療嚴重的嚴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SCD)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CRISPR Therapeutics 和 Vertex Pharmaceuticals 曾於 2019 年 11 月聯合宣布 CTX001 的 1/2 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中期數據:一名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症(TDT)患者和一名嚴重鐮狀細胞貧血症(SCD)患者在接受 CTX001 治療後,均達到停止依賴輸血的效果。
-
新英格蘭: CRISPR–Cas9基因編輯有望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和β-地...
全世界每年有60,000人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β地中海貧血,而有300,000人被診斷出患有鐮狀細胞病。來自Nature 12月8日的消息,經過70多年後的今天,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提供分子治療。研究人員報告使用另一種基因編輯方法成功治療了鐮狀細胞性貧血和β-地中海貧血。
-
【臍血前沿】基因編輯技術應用造血幹細胞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
本研究旨在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造血幹細胞進行編輯,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比較精確的能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基因工程技術,可對特定的目前基因進行編輯,獲得預設定的目標基因。
-
華人科學家報導CRISPR-Cas9治療鐮狀細胞病進展
理想情況下,從患者骨髓中分離出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和測試,同時化療減少患者體內的幹細胞為編輯後注入的細胞騰出空間。Bao說,然後這些被矯正的細胞將被移植回病人體內,在那裡它們可以增殖並產生健康的血細胞。在這項新研究中,Bao和他的團隊首次在嚙齒類動物身上測試了患者的HSPCs,並證明,基因編輯細胞中的一部分可以存活4個月,並具有功能。
-
【關注】博雅輯因CRISPR基因編輯β地中海貧血療法IND申請獲受理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0月27日),博雅輯因官網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自體幹細胞基因療法!Aruvant胎兒血紅蛋白基因療法ARU-1801獲美國...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ARU-1801治療鐮狀細胞病(SCD)的罕見兒科疾病資格認定(RPD)。ARU-1801是一種改良的胎兒血紅蛋白基因療法,開發用於鐮狀細胞病(SCD)和相關的血紅蛋白病(如β地中海貧血)。
-
「基因魔剪」CRISPR或成鐮狀細胞貧血症剋星
當地時間10月12日,一篇關於利用CRISPR-Cas9技術治療鐮狀細胞貧血症的論文,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舊金山分校以及猶他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體外成功修復幹細胞中的致病突變基因,給鐮狀細胞貧血症患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法。
-
此病細胞似鐮刀,基因療法攻破它勢在必行!
基因療法的現代解決方案正在興起,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挫折,涉及改變人的基因組的技術已開始獲批用於少數罕見疾病。科學家現在正在努力將最新成果(包括運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擴展到鐮狀細胞病(SCD)。鐮狀細胞病(SCD)鐮狀細胞病(SC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因編碼血紅蛋白的基因中發生了A到T的單鹼基突變,導致血紅蛋白β-肽鏈第6位胺基酸穀氨酸變成纈氨酸,構成鐮狀血紅蛋白,取代了正常血紅蛋白。只攜帶一個拷貝基因突變的人,並不會發病,但是攜帶兩個基因純和突變患者病情嚴重,通常活不到成年。
-
...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1次輸注,快速持久提高血紅蛋白...
SCD(圖片來源:nursingcrib.com)2020年09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編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與合作夥伴Vertex近日聯合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CTX001優先藥物資格(PRIME),該藥是一種自體、體外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
-
VOA常速 | 新研究:鐮刀形貧血症或可治癒
In sickle cell, disease protein crystals formed inside the cells, changing them to a crescent-shape, clogging vessels and causing pain and organ damage. The disease is caused by a defective gene.
-
NEJM:BCL11A轉錄後基因沉默治療鐮狀細胞病療效顯著
鐮狀細胞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約有40萬新生兒患有鐮狀細胞病。鐮狀血紅蛋白(HbS)是正常成人血紅蛋白(HbA)的一種變體,它是由紅蛋白基因(HBB)含有單一的E6V錯義突變而產生的。目前鐮狀細胞病的標準治療方法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超過90%的患者可以得到治癒,但存在包括嚴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風險以及可匹配的移植物缺乏等諸多局限性。基礎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由α-和γ-珠蛋白組成的紅細胞-胎兒血紅蛋白(HbF)可通過減輕鐮狀血紅蛋白聚合和紅細胞鐮狀化來改善這些症狀。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鐮狀細胞病(SCD)重大裡程碑!首個治療疾病根源的藥物Oxbryta(voxel...
2019年11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公司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Oxbryta(voxelotor),用於12歲及以上鐮狀細胞病(SCD)兒童和成人患者的治療。
-
對話基因編輯大牛劉如謙博士:治療人類患者,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例如為人熟知的鐮狀細胞貧血症,發生的就是A到T的點突變。此外,基因組的變化還包括鹼基缺失和插入。比如囊性纖維化最常見的病因是3個鹼基的缺失,而Tay-Sachs症最常見的病因是插入了4個DNA字母。」劉如謙博士表示,世界上有數百種疾病,要治療它們,只需要把基因恢復到野生型的狀態,沒有必要去做基因敲除。例如,如果要通過直接糾正血紅蛋白突變來治療鐮狀細胞貧血症患者,不能簡單地切斷血紅蛋白基因,這會導致進一步破壞。最好的方式,是能夠修復基因突變。為此,劉如謙博士課題組在長期探索下,開發了一種名為「單鹼基編輯法」的全新基因編輯方法。
-
藍鳥基因療法BLA被迫推遲至2022年
近日(2020年11月5日),藍鳥宣布其針對鐮狀細胞病基因療法LentiGlobin向FDA提交的上市申請推遲兩年。受此影響,該公司股價盤前下跌超過17%。去年,EMA批准了其治療β-地中海貧血(TDT)的基因療法betibeglogeneautotemcel(商品名:Zynteglo)上市,定價210萬美元,為全球第二昂貴藥物。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有望造福3000萬人
近日,中關村企業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創新藥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癒三名遺傳病患者:包括β地中海貧血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歐洲血液學協會召開的一次視頻會議上,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用CRISPR技術對患者的骨髓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後,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輸血。這是藉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遺傳疾病的首份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