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月經前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值嗎

2021-01-20 有來醫生網

正常情況下,在月經來之前子宮內膜厚多少正常呢?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子宮內膜以及子宮內膜的變化,這樣才能了解清楚月經前子宮內膜厚度是多少才算正常值。

子宮內膜分為基底層和功能層。基底層不受月經周期中卵巢激素變化的影響,在月經期不發生脫落;功能層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呈現周期性變化,月經期壞死脫落。因此,子宮內膜的厚度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它會隨著月經周期,而出現周期性變化。我們以一個月經周期28天為例,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可分為三期:

1、增生期:月經周期的第5-14日,相當於卵泡發育成熟階段。

(1)增生期早期:月經周期第5-7日。內膜的增生與修復在月經期即已開始。此期內膜較薄,僅l-2mm。腺上皮細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狀。間質較緻密,細胞呈星形。間質中的小動脈較直,壁薄。

(2)增生期中期:月經周期第8-10日。此期特徵是間質水腫明顯;腺體數增多、增長,呈彎曲形;腺上皮細胞增生活躍,細胞呈柱狀,且有分裂象。

(3)增生期晚期:月經周期第11-14日。此期內膜增厚至3—5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上皮細胞呈高柱狀,腺上皮仍繼續生長,核分裂象增多,腺體更長,形成彎曲狀。間質細胞呈星狀,並相互結合成網狀;組織水腫明顯,小動脈略呈彎曲狀,管腔增大。

2、分泌期:黃體形成後,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呈分泌反應。

(1)分泌期早期:月經周期第15-19日。此期內膜腺體更長,屈曲更明顯。腺上皮細胞的核下開始出現含糖原的小泡,稱核下空泡,為分泌早期的組織學特徵。

(2)分泌期中期:月經周期第20-23日。內膜較前更厚並呈鋸齒狀。腺體內的分泌上皮細胞頂端胞膜破裂,細胞內的糖原排人腺腔稱頂漿分泌。此期間質高度水腫、疏鬆,螺旋小動脈增生、捲曲。

(3)分泌期晚期:月經周期第24-28日。此期為月經來潮前期。子宮內膜增厚呈海綿狀。內膜腺體開口面向官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間質更疏鬆、水腫,表面上皮細胞下的間質分化為肥大的蛻膜樣細胞。此期螺旋小動脈迅速增長超出內膜厚度,也更彎曲,血管管腔也擴張。分泌晚期時,子宮內膜的厚度約為5-6mm。

3、月經期:月經周期第1-4日。

此時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內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前列腺素能刺激子宮肌層收縮而引起內膜功能層的螺旋小動脈持續痙攣,內膜血流減少。受損缺血的壞死組織面積逐漸擴大。組織變性、壞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導致內膜底部血腫形成,促使組織壞死剝脫。

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經血。子宮內膜厚度可以達到8-10mm。月經的周期主要靠卵巢的激素來調節,如果卵巢激素紊亂,也必將引起月經的紊亂,子宮內膜也有相應的形態改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子宮內膜變化,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閉經和「功血」。需要及時到專科醫院治療。

相關焦點

  • 子宮內膜4mm,屬於正常厚度嗎?子宮內膜薄,會有哪些影響?
    子宮是女性孕育生命的地方,是獨特的「身份證」。子宮健康對女性影響是很大的。但是很多女性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會被告知子宮內膜過薄,王女士最近在檢查的時候發現子宮內膜只有4mm,這是正常的嗎?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子宮內膜4mm,屬於正常厚度嗎?
  • 子宮內膜厚度是如何影響妊娠的?
    子宮內膜能否達到一定厚度以及對胚胎容受性是懷孕的關鍵,內膜是孕育我們生命的土壤,內膜厚度過薄,就像鹽鹼地,貧瘠不堪;內膜厚度過厚,就像是沼澤地,泥濘不堪,這兩種情況對於胚胎的著床都是相對不利的。子宮內膜是人體分化能力最強的組織之一,主要作用是在未孕時形成月經,懷孕時迅速增生為胚胎生長發育提供營養。內膜厚度不是一個固定值,其會隨月經周期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月經剛過時子宮內膜較薄,而臨來月經前較厚。
  • 還在查子宮內膜厚度嗎,子宮動脈血流了解一下
    戴 雪 戴雪工作室大家在備孕過程中經常會聽到子宮內膜厚度,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子宮動脈血流。人們一直把子宮內膜比做種子發育的土壤,當我們土壤厚度不夠的時候,種子就會無法發育。但是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什麼來給「土壤」提供營養?
  • 子宮內膜厚多少正常?太薄太厚都有影響,健康子宮要保持正常厚度
    吳女士因為長期月經不調,月經淋漓不盡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做完婦科彩超提示子宮內膜厚度增厚,醫生建議做診斷性的刮宮。但是在做完後進行病理檢查後,顯示子宮內膜的非典型增生,她自己查詢資料說有可能是癌前病變,這可嚇壞她了,因為她剛剛30歲,還沒有生孩子呢。
  • 子宮內膜多少算正常 子宮內膜薄竟會引起不孕
    子宮內膜多少算正常其實我們在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時候醫生會建議你做b超,在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子宮內膜是多少,通常情況下分泌期在月經第1~19天即排卵後1~5天,內膜繼續增厚,腺體進一步增大與彎曲。約在月經周期第20~24天即排卵後6~10天,內膜出現高度分泌活面,約在月經周期第5~9天時,子宮內膜很薄,腺體散在、稀疏、腺管狹窄而直,腺腔面平整。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說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相信很多人都是沒有聽說過的,以至於都不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其實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因為內膜細胞種植在錯誤的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那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什麼症狀呢?子宮內膜異位症又應該如何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如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呢?
  • 子宮內膜-成功妊娠的秘密武器
    但是張醫生發現小周在促排卵過程中,子宮內膜厚度一直低於5mm,建議小周暫緩新鮮胚胎的移植,先行宮腔鏡檢查。果不其然,鈕醫生在宮腔鏡檢查過程中發現小周的宮腔重度粘連,他悉心將粘連一一分解,後續配合宮內置環和藥物調理。小周於2020年2月進行了首次冷凍囊胚移植,很快就懷孕了,目前已經妊娠24周+。
  •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害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害 時間:2020-12-06 16:00 南寧長江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主要有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痛經及不孕。(1)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
  • 《自然·醫學》:人類首次描繪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一個月經周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增生期(排卵前)和分泌期(排卵後),在分泌期,子宮內膜進入狹窄的接受狀態窗口,此時是胚胎最佳「著床窗口」(WOI),此時子宮內膜的狀態在結構和生理生化上都是理想狀態。子宮內膜不同於任何其他組織,它由多種細胞類型組成,這些細胞在一個月的周期中會經歷劇烈且快速的變化,由於子宮內膜的這種周期性變化對於人類生育能力和再生生物學都有很大相關性,因此,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對整個月經周期子宮內膜轉化的系統表徵。然而,目前人類對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變化的機制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出現異位看這裡
    子宮內膜異位症通俗來說,就是子宮的內膜「不聽話亂跑」到子宮以外的 地方。大多數出現在盆腔內生殖器及鄰近的器官的腹腔面,如卵巢、子宮直腸陷凹、韌帶、直腸、膀胱等,但也有少數出現在腹壁、鼻腔、口腔、肺、腎、輸尿管等 遠離子宮的部位。
  • 孝感子宮內膜異位症怎麼預防?
    你這是宮寒,多吃溫熱滋補的補品就行。這是正常的,生完寶寶就不疼了。這是兩個經常聽說的答案。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有痛經,並伴有月經不調、大便墜脹、性交疼痛以及不孕等症狀,那這時的痛經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能只當做尋常,因為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徵兆!內異症是一個與疼痛,不孕有關的疾病。
  • 怕薄又怕厚,什麼樣的子宮內膜才適合懷孕呢?
    子宮內膜又叫子宮黏膜,是子宮內壁的一層,由於不同時期受到雌、孕激素分泌的影響不同,所以隨著月經周期發生厚薄的變化。 子宮內膜分為功能層和基地層,內膜表面2/3為緻密層和海綿層統稱功能層,受卵巢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變化而脫落。基底層為靠近子宮肌層的1/3內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響,不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有哪些?
    今天我們來聊聊得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什麼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和月經周期密切相關,多數表現為逐漸加重的持續性痛經,而不是月經初潮時就有的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狀,它是持續性的,會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加重,多數在月經開始前1-2天出現,月經第1天最嚴重,之後會慢慢減輕,能持續整個經期。
  • 【生殖健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係
    【生殖健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係 2020-04-24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麼造成的?
    ,指的是在子宮腔內面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了子宮內膜,並伴隨著月經出現周期性出血。據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2014報告,全球約有2億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而我國臨床數據分析顯示,2.9億的育齡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為10%~15%。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那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麼造成的呢?
  • 蘭州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引起不孕症!
    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腔內的黏膜生長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骨盆腔內的腹膜、大腸和卵巢。這些長錯地方的子宮內膜,並不是腫瘤,也不是癌細胞,而是具有子宮內膜同樣功能的組織,只是長錯位置罷了。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三大表現 隨著月經的周期變化,異位的子宮內膜也會剝落出血,這些經血日積月累,若積留在卵巢,便形成卵巢血瘤。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 它有哪些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本來內膜細胞應該生長在子宮腔之內,但因為子宮腔通過輸卵管和盆腔想通,所以內膜細胞可以異位生長。目前對此病發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病,絕經後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 如果你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好好看看這篇,跟生孩子有關!
    如果你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好好看看這篇,跟生孩子有關! 來自RUDN大學的一組醫生研究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妊娠和分娩影響的現有研究數據,並提出了減少這種情況下婦女的產科併發症的方法。研究結果發表在《母嬰醫學雜誌》上。
  • Cell Rep:研究人員確定了女性月經周期中再生子宮內膜的幹細胞來源
    2019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女性的生育期裡,子宮每個月都會脫落並再生內膜組織,為懷孕或下一個周期做準備。人類生殖這一古老而重要的部分背後的過程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最近由耶魯大學病理學家Wang Min領導的研究發現,幹細胞和一種基因參與了這個每月一次的活動。
  • ​昆明看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簡單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長錯了地方,長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去了。昆明送子鳥醫生講道: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姐妹約有30-50%伴有不孕,由此可見,它對我們的「孕氣」影響很大。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常被描述為「盆腔的沙塵暴」,病變涉及範圍較廣,通常會累及到腹膜、卵巢、陰道直腸膈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