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志願者齊心服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20-12-0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10月28日凌晨4點,結束了一整天的高強度工作後,交大「突擊小分隊」一起啟程返回閔行大本營,凱原法學院2016級本科生朱可鈺不禁在朋友圈感嘆,「深夜的『四葉草』越夜越美麗」。隨著盛會的開幕越來越近,「這是一份需要你我共同鑄就的光榮」,就越發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交通大學大學生志願中得到共鳴。

「高齡研究生」在進博重返青春

經層層選拔此次進博會交大志願者一共239名,其中交大醫學院102名志願者,參與迎博辦博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在最終上崗服務的171名志願者中,碩博士研究生超六成。在上海11名博士志願者中,交大更是佔有4席,可以說是一支高學歷高知識的隊伍。

交大凱原法學院學生劉麗,「自嘲」是一位「高齡法律研究生」。1986年出生的她,早已畢業進入職場,也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為追求心中一份對學術的執念,今年9月,她辭去工作考入交大,成為全脫產的凱原法學院法律碩士生。入校伊始,她就從學院獲悉進博會招募志願者的消息,毫不猶豫報名成為志願者。

「2010年的世博會我就很羨慕做志願者的小夥伴,今年非常幸運能夠以高齡的身份進入上海交大讀研,未曾想到能夠加入進博會志願者隊伍中。」2010年,6000多名交大志願者在上海世博會的各個崗位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小白菜」們成為世博會上一道靚麗的青春色彩。

「志願者招募時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進來,因為覺得很自豪,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大國風範,還能彌補曾經的遺憾,感謝進博會讓我有這樣一次機會重返青春!」談道能成為進博會志願者,劉麗眼中流露出的是洋溢的激動。和「90後」們一起做志願者,她感覺自己「年輕了不少」。

 「這一周的時光帶給我滿滿的新奇感和充實感,忙碌的時候一個團隊一天之內打了上千個電話,整個辦公室充斥著不間斷的電話鈴聲,還有通宵做完的Excel,無處安放的一箱又一箱證件。好在還有一群有趣的靈魂相伴,偶爾閒時不同專業的同學暢聊天南海北,分享收穫。」物理與天文學院2015級本科生王鈺瑩,十月剛剛獲得直升研究生資格,利用課餘時間參與到志願工作中。

她感悟說:「在進博會的工作令人驕傲,身處國家發展的戰略任務之中,即使是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得盡善盡美,才能支撐起一場龐大的外交盛宴!」明年6月,王鈺瑩還將前往西部參與為期一年的支教。不止是王鈺瑩,陳雨雁、譚香蘋、張軼帆、朱珏琦、陳曉生、郭俊傑、張天倫、李佑群這些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小夥伴都不約而同參與到進博會的志願服務工作中。

從世博會的「菜農姐」到進博會的「綠葉姐」

八年前,在上海世博會世博軸片區的志願者崗位間,除了交大「小白菜」,還有這樣的一個人,她每天穿梭在世博軸上,幫助小白菜們解決難題,關心小白菜們的身體與情緒。她就是世博軸片區長沈小丹。她是一位很有愛的「菜農」,深深地愛著她呵護的「小白菜」。她每天都堅持最後一個離園,因為她必須要看著她手下的白菜們離開才能安心地走下自己的崗位。

時隔八年,從最年輕的片區長,成長為如今的交大「小葉子」工作負責人,沈小丹又一次以帶隊教師的身份參與到進博會志願服務工作當中。志願者們從「小白菜」變成了「小葉子」,沈小丹老師也從「菜農姐」變成了「綠葉姐」,不變的是她那句「如果你們遇上任何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召喚我。」

進博會工作期間,沈小丹老師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接聽來自組委會、志願者的電話。「晚上11點是我接電話的高峰期,」沈小丹反覆確認每一個細節,仔細溝通每一個安排,保障交大志願者每一天的工作都順利進行。

「看到孩子們能從學長學姐手中接過接力棒,把志願精神傳承下來,並且能更好的應對更複雜、更高壓、更高強度的工作。聽到進博局老師們為我們志願者點讚,我覺得特別欣慰。」沈小丹說。

在「是I還是L?」小插曲中深刻理解全球化

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思政教師黃超芸此次也參與進博會牽起籌備工作。對她而言,數月前接待的第一個外國參展商仍印象深刻。

對於很多來自網絡技術並不十分發達國家的參展商來說,在使用註冊系統等網絡工具時,常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這位參展商在輸入登錄密碼時常常顯示不正確,為此,他向自己的聯繫人黃超芸求助。

認真了解情況後,黃超芸發現參展商把大寫的「i」和小寫的「L」弄混了。「i is for small I, so last one is I not L.」( i是I的小寫,所以最後一位是I而不是L)一番解釋,這個讓參展商愁眉不展的「小」問題迎刃而解,黃超芸收穫了一份「大」喜悅。

在黃超芸服務的招展處,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們,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需要他們解決。「解決了問題的成就感並不來自於問題本身難度有多大,而是來自所有人的快樂,以及最終的皆大歡喜。」黃超芸如是說。

面對不同國家、民族、信仰、宗教和文化,會有多樣性產生的衝突,需要更高的視角和更寬的胸襟去包容、去理解、去接納。全球化包括方方面面,經濟、文化、政治,面對全球化帶來的衝擊感,要選擇開放的心態和強判斷力的思維去理解、去詮釋、去輸出。在進博會工作幾個月,黃超芸更深刻感受到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已經有了轉變,作為青年人,應該有信心、有擔當、有使命,在國家崛起中承擔起青年的責任。「對多樣性的包容」和「對全球化的理解」,是她最有感觸的收穫。

在交大志願者校內出徵儀式上,黃超芸作為長期志願者和同學們分享了工作幾個月的感受。「這是一份需要你我共同鑄就的光榮」,她在分享最後說的話久久迴響在大家的心中。

「大家都要抱成一團一起衝呀!」同樣是長期崗位志願者,來自農業與生物學院的思政教師陸小凡此次將服務於進博會期間的重要論壇相關工作。最近每天深夜下班後,她都會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倒計時的緊張感和興奮感。

交大校團委書記錢文韜介紹,由於各個志願者分工的不同,工作的時效性也略有差異,當有些同學「忙到爆炸」而其他同學卻「閒得發黴」之時,已經完成工作的志願者同學就會向那些忙到焦頭爛額的同學伸出援手。

據悉,先遣派出的十餘名交大志願者作為一個團結互助的團隊,已經圓滿完成了論壇處交付的各項工作。目前這支「交大突擊隊」便時刻保持一絲不苟的狀態,面對臨時接到的任務迅速轉化角色。「我來!」成了小分隊內部在工作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這一次,水滴狀的卡通玩偶「源源」將繼續陪伴在志願者的左右。「源源」是交大的志願者吉祥物,誕生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寓意志願精神「源源不斷」。從世博會到進博會,「源源」作為志願者的形象一直陪伴著交大志願者的成長,並受到了交大師生的喜愛。在進博會服務期間,「源源」還將以腕帶、小玩偶等各種形式陪同志願者們為進博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TUV萊茵深耕中國三十年,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海2018年11月2日電 /美通社/ --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此次進口博覽會秉承「一帶一路」建設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精神,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包容、開放合作、互惠發展的新型國際公共平臺,讓世界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意義何在
    潛河流韻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就是為了擴大我國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各國的進口。  儲著勝  經過緊張籌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博覽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5月1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正式宣布舉辦的。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戰略意義
    作者:上海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何樹全  舉世矚目的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如期拉開帷幕。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博覽會,是迄今為止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在當今世界貿易促進領域也是獨一無二的。
  • 志願者可享受哪些優待措施?上海志願服務條例修正案一審
    在保障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志願服務活動中,上海湧現出眾多專業又熱心的「小白菜」「小葉子」,志願服務立法工作也在不斷完善。7月22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十三次會議聽取了關於《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及解讀,聽取審議意見報告。
  • 語翼與您相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世界翻譯註入「中國力量」
    即將於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持續刷屏,吸引了舉世的目光。進博會是由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超過3000家企業籤約參展,其中包括200+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語翼總公司傳神語聯也是此次展會的語言服務提供商,和唯一參展語言服務商。
  •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四兩撥千斤?日本小企業走進中國大市場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展廳氣勢恢宏,展品琳琅滿目,世界2800多家企業參展,預計超過15萬採購商來場洽談。聚光燈下大企業的大產品必是光鮮奪目,也別小看那些被放在展臺角落的小東西,或許它們能在中國大有作為。
  •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全球發行
    首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研究著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全面開放新格局》英文版China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Shared Future in a New Era,日前面向全球正式發行,並在第三屆進博會現場亮相展示。
  • 卡特彼勒盛裝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_工程...
    卡特彼勒盛裝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11-06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18年11月5日,備受矚目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
    2019年11月5-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上海隆重舉辦,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境外企業參展,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總面積36萬平方米,達成累計意向成交金額711.3億美元,較首屆增長23%。
  • 上海機場準備好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天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0天後開幕,上海機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上海機場進博會保障籌備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保障方案再細化上海機場進博會保障籌備工作於5月份全面啟動,在借鑑前兩屆保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上海機場安全運行保障工作方案》《上海機場服務保障工作方案》《上海機場市容環境保障工作方案
  • 考研英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怎麼翻譯?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the Hongqia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開幕式將在上海舉行。
  • 【聚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盛會長盛 未來已來
    原標題:盛會長盛 未來已來  【聚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歷史與現實在這裡相遇。百年外灘的衣香鬢影,日新月異的摩登繁華,開改革開放之先聲的上海,舞動整個長江經濟帶的龍頭。  機遇與合作在這裡雲集。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籤約進行時
    第三屆進博會 籤約進行時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2020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堅持擴大開放,深化國際合作,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對於深化國際抗疫合作,推動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 ...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書籍首次進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巡展
    中國盛會,東方之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如期舉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書籍巡展現場此次書籍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告訴記者,《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首次進駐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巡展,國家會議中心平行會議區的書展現場選書的嘉賓非常多,目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只出版發行中文和英文版。
  • 開放創新 共贏未來——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果綜述
    原標題:開放創新共贏未來 11月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在6天的「進博時間」裡,「四葉草」展館內五洲賓客雲集,391件全球或中國大陸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或服務亮相,380多場配套活動舉行,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進博成果」再度引發世界驚嘆。 開放共享,計利天下;浦江之畔,氣象萬千。
  • 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盛大開幕
    、《理財周刊》和中國產業升級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該展區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牽頭,帶來了全球工業設計服務中心、國際新能源產業促進中心等9家參展單位,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前端的新能源技術與項目。
  • 新時代,共享未來——寫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
    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將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新老朋友紛至沓來,「進博會磁力」持續顯現。在各國企業緊鑼密鼓的布展中,在全球目光持續不斷的關注下,經濟全球化的脈動強勁有力,開放包容、創新引領、互利共贏的合作意願空前強烈。不同尋常的年份,如期舉辦的盛會,為疫情之下艱難復甦的世界經濟帶來希望之光。
  • 國際社會熱議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盛況
    國際社會熱議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盛況  進博會向世界交出亮眼「成績單」  (國際論道)  本報記者 高 喬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籌備進展、展會亮點...
    在10月30日上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進博會執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寅,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分別介紹了第三屆進博會籌備進展、展會亮點及服務保障等情況。
  • 進博會 上海準備好了
    10月11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南廣場,旗杆上懸掛著各國國旗。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這裡舉行,2800多家參展企業中有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將有超過30個前來參會。上海東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27歲的廚師李康(左)剛做好一盤炒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