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強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現狀

2020-12-06 二二有一三

光強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現狀

1.研究目的

植物中有用化學物質特別是藥用有效成分主要為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次生代謝產物在植物與生態環境關係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次生代謝實際上是植物在長期進化中對環境適應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次生代謝產物的產生和變化比初生代謝產物與環境有著更強的相關性和對應性。對環境因子影響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探討,可以為某些具有重要藥用和經濟價值的次生代謝產物的高效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因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光強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子,其對植物植物器官形態的建成、細胞組織結構、碳同化與光能利用、產品品質及次生代謝產物都有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的熱點。本文將綜述近年來有關光強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研究進展。

2.光強對植物的影響

2.1.光強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光照強度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環境的光照條件通過影響光合速率、水分供需等影響植株的葉面積、植株性狀、生物量等。光是重要的生態因子,植物的生長情況與光照強度有密切的關係。對喜光植物來說,蔭蔽一般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而對耐蔭植物,適度的蔭蔽有利於其生長和發育。

張昆在研究光強對花生植株營養生長的影響中發現,遮光處理對花生的葉面積係數有很大影響,遮光處理植株生物產量隨處理光強的減弱顯著降低[1]。譚偉峰提出,較弱光照強度下水鬼蕉的株高、葉片數、葉片長、生物量、葉生物量、葉綠素含量等生長和理生態指標都高於較強光照強度下的水鬼蕉[2]。

2.2光強對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光照條件下,將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氫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可分為產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產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植物,他們通過不斷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並且貯存能力,經過食物鏈傳遞到其它消費者,同時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釋放氧氣,供給生物進行呼吸作用,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關鍵。

光對光合作用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提供同化力形成所需要的能量,活化參與光合作用的一些酶和促使氣孔開放,調節光合機構的發育。當光照不足時,不僅會因同化力的短缺而限制光合碳同化,而且還會由於光合作用的關鍵酶沒有充分活化而限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光能過量對光合機構也不是好事,它會引起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甚至光合機構的光破壞[3]

彭春華[4]通過通過分析5份魚腥草對不同光強調控的響應特徵,指出各魚腥草在遮光處理後生物量和質量表現均較好,通過調控光強來促進魚腥草生物量和品質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康曉飛[5]等針對川赤芍這一藥用植物,研究夏季時節在泰安地區露地栽培條件下不同光照強度對其光合特性以及葉綠素螢光特性的影響,試驗表明,在自然光條件下,川赤芍的淨光合速率在中午光量子密度達到最高時顯著降低,有典型的「午休」現象,同時Fv/Fm和Fm的值降到當天日變化的最低。而進行過遮光處理栽培的另外兩組川赤芍,淨光合速率的日變化均呈現單峰型,並且Fv/Fm、Fm在正午時變化的幅度較小,日變化曲線相對平穩。

2.3光強對光合色素的影響

光合作用的原初過程起始於太陽光能被葉綠素吸收利用。植物中的葉綠素有兩種類型:葉綠素a和葉綠素b。葉綠素a呈藍綠色,葉綠素b呈黃綠色。兩者捕獲光能並將其傳遞至光反應中心。葉綠素含量隨光量子密度的降低而增加,但葉綠素a/b值卻隨光量子密度的降低而減小。低的葉綠素a/b值能提高植物對遠紅光的吸收。因而在弱光下,具有較低葉綠素a/b值及較高的葉綠素含量的植物,也具有較高的光合活性。在農學研究上,育種工作者常常將葉綠素含量作為衡量植物光合能力的一項指標。目前大多數研究證明:植物在較低的光照條件下葉綠素含量會增加[6]。處於嚴重遮陰條件下的陰生植物比處於強光條件下的陽生植物具更低的葉綠素a/b比值。這在多項研究中己得到證實。

2.4光強對植物生理指標的影響

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光能,光對不同植物的生長發育起的作用有異,有促進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喜陽植物的生長或達到生長良好的狀態需要充足的光照來滿足其光合作用,而喜陰植物適宜生長在陰涼背光的環境中,其在完全日照下生長會對發育不利,更嚴重的則無法生長[7]

研究表明,可溶性糖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在一定範圍的光照強度葡萄糖分的累積有顯著的顯著的影響,且光強越大糖分累積越高,光強減弱糖分累積減少[8]。藍百合葉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澱粉含量基本隨著遮蔭的增加而增加[9]。楊渺在對假儉草遮蔭的試驗中,假儉草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隨遮蔭度的增加有所上升,但在75%遮蔭下其增加率有所下降[10]。楊久玲對3種景天科地被植物進行了光適應性的研究,發現3種植物的葉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隨光強減弱而降低[11]。

2.5光強對植物葉片膜系統的影響

弱光造成植物葉片細胞膜脂過氧化程度提高,使膜脂受到傷害。丙二醛(MDA)是膜脂過氧化的產物,它的產生和積累又可反過來加劇膜脂過氧化作用,因而可作為鑑定膜脂過氧化程度的指標。馬德華圈等研究發現,弱光處理前,兩個番茄品種的丙二醛(MDA)含量沒有明顯差異。經弱光處理後,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處理4天後,增加最明顯;處理8天後,MDA含量繼續增加,但增加幅度降低。

3.光強在藥用植物中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環境因子對於植物的次生代謝的影響的研究非常感興趣。光,這一環境因子對藥用植物生長及代謝產物的影響成為了許多研究的熱點,有許多學者做過相關研究。毛脈酸模根中自藜蘆醇和白藜蘆醇苷含量隨光強減弱而增加,但長時間的遮陰可能導致毛脈酸模光合作用降低,從而使體內C/N比下降,最終導致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苷等以碳為基礎的次生代謝物質數量降低[12]。對於野生蔬菜馬齒莧的有關研究表明[13],隨著光強增加,馬齒莧的生物量方面的指標(如葉片數、植株鮮重等)呈上升趨勢,而莖的長度卻相反,呈負相關趨勢,同時馬齒莧在全光照條件下易老化;光強還影響馬齒莧的化學成分含量,對於蛋白質含量的影響不明顯,但對總黃酮含量的作用顯著,表現為光照條件越弱,總黃酮的含量就越高。張躍進等[14]的研究表明,半夏的生物鹼,鳥苷和蛋白質在自然光下比較高,塊莖重在遮光55%的處理下有較大程度的增幅,同時還原糖、可溶性糖等在遮光80%的處理下有較高的含量。半夏化學成分含量對光照強度也比較敏感,半夏生物鹼、鳥苷和蛋白質在全光照處理下有較好的積累,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在80%遮光處理下積累較多,而遮光55%處理雖然有利於半夏的生長,但其化學成分含量的累積相比於其他處理較為劣勢。伊貝母在80%的相對光強下生物鹼含量達到最高,表明適度的遮光有利於伊貝母中生物鹼的累積,這也與袁開來[15]等的研究相吻合。王萬賢[16]等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絞股藍總皂苷含量相對光照強度在65%左右時最高。

4.目前光強在藥用植物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目前,國內外就光強對作物的影響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藥用植物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多集中在生理方面,缺乏對光強的深入研究。在以後的研究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然條件下的長期觀測和研究。由於植物在自然環境下對光環境的適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目前的光處理實驗更多的是短期,需要進行大量的野外觀測和實驗。第二,採用多種研究手段如分子生物學、生物細胞學等,並把這些手段有機配合起來,以全面的了解光效,為深入研究光效應機理奠定基礎。第三,嘗試,建立光控作物生長模型,以便在生產上培育壯苗、提高產量和品質,為生產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奠定基礎。

5.總結

一份調查報告在美國《新科學家》雜誌上刊載:全球5萬餘種藥用植物中約有1.5萬種瀕臨滅絕,約佔全部藥用植物的三分之一。關於藥草短缺的報告正從中國、印度、肯亞、尼泊爾、坦尚尼亞和烏幹達等傳統藥用植物出產大國紛至沓來。過度的商業開採、外來入侵物種的競爭、生態環境被汙染、植物原產地被破壞,這都是造成藥用植物陷入危機的原因,其中過度開採是最致命的威脅。世界範圍內仍有許多人直接依賴這些草藥治病,比如在非洲,差不多80%的人直接使用草藥,而在中國雲南,有些地方的人則習慣利用樹皮止血,或用樹葉治療腹瀉。即使在發達的美國,也有40%以上的藥物物來自藥用植物如果藥用植物的種類持續滅絕,這不僅會對植物的物種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還會危及到醫藥行業。所以如何提高藥用植物的產量或者是藥效成分的含量成為影響藥用植物發展的一道難題。目前對光強的研究表明適當的利用光強對於藥用植物的影響是可以提高產量或者是有效成分含量的。這給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一種方法,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來解決藥用植物短缺的問題,走可持續發展路線,這樣才能使藥用植物更好的為人類健康服務,我們的中藥才能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張昆.光強對花生光合特性、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生長模型研究.山東農業大學.2009 .

[2] 譚衛鋒,陳文音,陳章和.光照強度對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生長及生理生態特性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9,29(3):1320-1329.

[3] 許大全.光合作用效率[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4] 彭春華.不同魚腥草的質量與遮陰調控效果評價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7.

[5] 康曉飛,郭先鋒,許世磊,等.夏季遮光對川赤芍光合特性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1,3:43-46.

[6] Chow.W S,Anderson.J M.Light Regulation of ThephotosyntemII nd Photosynt em I Reaction Centers of Plant Thylakoid Membrane.In:Baltseheffsky Med:Om'ent Researeh in Photosynthesis,Dordreeht:Kluwer Aeademic Publisher.315-326.

[7] Corre Vle,Dumolin-Lapegue S.,Kremer A.Genetic Variation at allozyme and RAPD loci in sessile oak Quercus petraea (Matt.) Liebl.:the role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J].Mol Ecol,6:519. 1997.

[8] 劉玉蘭,鄭有飛,張曉煜,等.光質和光強對釀酒葡萄光合速率及糖分積的影響 [J].中國農業氣象,2006,27(4):286-288 .

[9] 王凱.藍百合耐陰性研究.東北林業大學.2007 .

[10] 楊渺,毛凱.遮蔭對草坪草的影響[J].草業科學,2002,19(1):60-63.

[11] 楊久玲.3種景天科地被植物光適應性的研究.東北林業大學,2007.

[12] 王振月,崔紅花,王宗權等.光強對毛脈酸模根中自藜蘆醇和白藜蘆醇苷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6,17(5):851-854.

[13] 吳爰爰,劉迎輝,李震,等.馬齒莧在不同光處理的生物量及營養成分的動態變化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8,(06):102-106.

[14] 張躍進,孟祥海,楊東風,等.不同光處理的半夏化學成分含量的比較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9,27(05):533-536.

[15] 袁開來,王文杰.光強對伊貝母磷莖生物鹼生產的影響[J].中草藥,1993,24(7):369-370.

[16] 王萬賢,戴為草,楊毅等.生態因子對紋股藍皂甙吉量影響的研究[J].中草藥,1996,27(9):559-561.

相關焦點

  • 昆明植物所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機制研究獲進展
    自然環境中的光照強度通常在短時間內出現頻繁劇烈的波動,稱為波動光強。當光強突然增加時,植物葉片吸收的過剩光能較易造成光系統I活性損傷,影響植物生長。因此,波動光強是植物遭受的自然光照脅迫之一。揭示植物葉片在波動光強下的光合調控策略,對理解植物適應自然光照具有重要意義,在農作物增產方面也具有潛力。傳統理論認為,環式電子傳遞這一替代電子傳遞途徑是被子植物在波動光強下保護光系統I活性的主要調控機制。根據光合電子傳遞模型,水-水循環的上調和光系統II活性的下調可減少光系統II到光系統I的電子傳遞,避免光系統I活性受到波動光強的損傷。
  • 植物補光燈的光強(功率)會對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影響
    偉照業植物生長燈案例光強對植物葉片螢光特性及光響應曲線會產生重要影響。減少光強會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觀光量子效率。表觀光量子效率反映葉片在較低光強下的光合能力,但其值越大並不代表Pn越大,而是表明植物吸收與轉換光能的色素蛋白複合體可能越多,利用弱光的能力越強。
  • 我國科學家從藥用植物中篩選發現天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DNA拓撲異構酶(Topos)是DNA複製的關鍵酶,在細胞轉錄、重組和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些抗癌藥物的靶酶,目前已有針對DNA拓撲異構酶的成功抗癌藥物在臨床應用。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藥用植物是發現和開發抗癌藥物的重要資源之一。
  • 武漢植物園從藥用植物中篩選發現天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然而,這些方法會帶來副作用,且在臨床病例中療效不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DNA拓撲異構酶(Topos)是DNA複製的關鍵酶,在細胞轉錄、重組和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些抗癌藥物的靶酶,目前已有針對DNA拓撲異構酶的成功抗癌藥物在臨床應用。
  • 人類有望從中國藥用植物中發現的抗癌藥
    人類有望從中國藥用植物中發現的抗癌藥在一些植物來源的抗癌藥被陸續發現並成為商品後,科學家目前正在中草藥中尋找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抗癌新藥。  癌症藥物研究專家、美國中藥研究中心教授徐任生日前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國際藥物化學、新藥開發學術研討會上說,近年來抗癌藥物的篩選技術有了很大改進,促進了植物來源抗癌新藥的研究,而中國豐富的藥用植物正為開發抗癌新藥提供了獨特的來源。
  • 最新丨中國-印尼藥用植物保護研究創新基地建設正式啟動
    最新丨中國-印尼藥用植物保護研究創新基地建設正式啟動 2020-09-12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與中國藥用植物提取物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1.2.4 殼  1.3 藥用植物提取物主要應用領域分析    1.3.1 醫藥產品    1.3.2 個人護理  1.4 全球與中國市場發展現狀對比    1.4.1 全球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2015-2026年)    1.4.2 中國生產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2015-2026年)  1.5 全球藥用植物提取物供需現狀及預測
  • 中國植物學會第十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
    會議整合「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藥食同源與植物代謝」兩大學術年會,圍繞中藥資源學、植物化學、藥理藥效、次生代謝、合成生物學、中藥材遺傳育種等領域,就中藥材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成果轉移轉化進行交流。   華南植物園黨委書記張福生表示,本次研討會旨在展示國內外在藥用植物與植物次生代謝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探討藥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 《中國法定藥用植物》公開發行 首次劃定植物和法定藥用植物界限
    新華社杭州7月19日電(記者屈凌燕、唐弢)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編制完成的《中國法定藥用植物》18日在杭州公開發行,該書提供了中國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收載的藥材飲片原植物基源的全貌和概況,及它們在中國各地的應用範圍等情況,並首次劃定了植物和法定藥用植物之間的界限。
  • 醫院中的藥用植物
    【中原經濟網訊】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院區內環境優美,綠植覆蓋較多,在不經意間還會發現一些藥用植物。中藥大多來源於植物,植物也是人們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人們也樂意被綠色植物包圍著。那我們身邊的植物有哪些是有藥用價值的,也比較常用的呢?
  • 武漢植物園在肯亞西部切蘭加尼山區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中獲進展
    受到地理地勢、氣候、土質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肯亞的植被類型多樣,植物種類豐富。切蘭加尼山區(Cherangani hills)位於肯亞西部,由12個大小不一的森林組成,存在相對未受幹擾原始的森林,以及受幹擾的次生林、沼澤和河岸森林、亞高山植被及天然沼澤地等。較多植物學家已在切蘭加尼山區採集了大量的標本,但是目前未對該地區開展植物多樣性的綜合研究。
  • 藥用芳香植物 | 大咖直播乾貨不斷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關注起藥用植物、藥用芳香植物等領域,尤其藥用芳香植物的應用越來越被廣泛熱議。我們知道,植物精油是植物體內一大類揮發性小分子物質的集合體,它們所產生的這些揮發性物質,不但能夠帶來美好的香氣,其顯著的功效也能為身心健康注入自然的力量。
  • 青海三江源野生藥用植物相關研究成果國內領先
    新華社西寧1月25日電(記者王大千)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1月中旬,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省內外有關專家,對「青海三江源野生藥用植物及其區系成分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及成果評價,專家認為,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百合科的藥用植物-黃精
    原標題:百合科的藥用植物-黃精 植物對我們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其藥用價值。我國自古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很多藥用植物在古代典籍中都有記載。藥用植物在醫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們對藥用植物越來越重視。其實很多藥用植物並不難覓,它們就生長在我們身邊。這幾期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大連的常見的藥用植物。 黃精隸屬於百合科黃精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我國分布較廣,東北、華北、西北、華東等地均有。
  •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然而一直以來,環式電子傳遞介導的跨類囊體膜質子梯度的形成被認為是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主要調控機制。關於水水循環在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中的調控作用鮮有報導。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石寶團隊對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策略開展了深入的研究。
  • 葫蘆科藥用植物活性化學成分研究獲進展
    近日,由昆明植物所邱明華研究員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葫蘆科藥用植物活性化學成分研究」榮獲2008年度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其次,從中華雪膽中發現了具有促溶作用的雪膽皂苷Hma2和Hma3,為深度開發利用雪膽屬植物提供了基礎;第三,從雲南西雙版納產翅子羅漢果中發現新的甜味苷-翅子羅漢果I (siamenoside I) ,其甜度為蔗糖的563倍,是目前世界上最甜的葫蘆烷甜味劑新資源;第四,從棒槌瓜藤莖中發現了含量高達3%以上的達瑪烷三萜配糖體棒槌瓜苷A,該植物是人參皂苷類或達瑪烷皂苷新資源。
  • 藥用植物龍芽草(仙鶴草、鶴草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多年生草本龍芽草 Agrimonia pilosa Ldb. 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 Ldb.來源於薔薇科龍牙草屬。是一種南北方山區分布廣泛的植物。龍芽草雖是植物正名,而我們現在更多的喜歡稱其為仙鶴草。
  • Illumina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中草藥參考基因庫
    日前,Illumina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IMPLAD)籤署協議,開展千種藥用植物基因組計劃(1KMPG),共同創建世界首個藥用植物參考基因庫。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孫曉波教授表示:「Illumina的NGS技術將會讓研究人員從常用藥用植物中獲取完整的葉綠體基因組序列,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區分那些原來很難分辨的相近物種。我們預計這種方法可以融入未來中國藥典的更新中。」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將會採集並注釋2015中國藥典中所收錄的所有植物物種, Illumina將會對所有DNA樣本進行測序。
  • 藥用植物需在新平臺上加強開發利用
    當前世界上中藥需求不斷擴大,中藥工業加速發展,對藥用植物資源依賴更大。因此藥企在中藥產業發展中,要突出合理利用和保護藥用植物資源,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藥按其自然屬性和來源,可分為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其中植物藥約佔總數的87%,來源於藥用植物。
  • 我國植物照明燈具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如何
    我國植物照明燈具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如何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16 15:01:00 一、植物照明產業現狀 1、我國植物照明企業區域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