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發射升空,歐洲航天局主動提出幫忙,NASA想幫幫不上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4 13:46:50 來源: 時報熱點

舉報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5號在文昌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新的徵程。此前,歐洲航天局曾表示,將在嫦娥5號升空後的幾周時間裡,為其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動用包括位於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和南美洲庫魯航天基地。

  

  除了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美國航天界也一直尋找機會和中國展開合作,美國曾在嫦娥4號探月任務中為中國提供美國月球探測軌道器拍攝的圖像,不過,美方並沒有像歐洲航天局一樣為中國提供測控幫助。這是因為美國曾經有一位議員沃爾夫在NASA 撥款法案中加入了禁止中國和美國開展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科研活動的條款。這一條款幾乎完全限制了中美的航天合作。在近年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中國科技人員甚至都無法參加美國的學術會議,中美的合作更是遙遙無期。

  

  美國不僅禁止NASA與中國合作,還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停止和中國進行航天合作。9月,瑞典空間研究中心(SSC)公開宣布,將不再會同意中國與旗下的澳大利亞衛星站在目前合同到期後繼續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在和中方籤訂合同之後,為了中國載人航天專門建造了一座大口徑天線,。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做法是迫於美國的壓力,不過,瑞典空間研究中心並沒有透露和中國的合同期限是在什麼時候。

  航天測控是航天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其基本原理是地面監測器和太空飛行器互相發射無線電波,地面向太空飛行器發射指令,太空飛行器則傳回自己的狀態以實現更好的航天監控。但是由於地球自轉,太空飛行器和地面並不能實時聯繫,實現這種聯繫需要藉助其他國家的幫助,藉助全球範圍的監測網達到這種實時測控,但是由於政治原因和其他因素要做到這樣的監測並不容易,就連美國也不能達到全球覆蓋。

  

  航天界的互相幫助其實是平等互利的。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其他航天組織也得到了數據共享與技術交流。如今的航天大國都在積極進行深空探測,各國都有對航天測控的需求,美國施壓禁止各國與中國合作雖然給中國帶來了困難,但是並不能禁絕這方面的合作。

  中國不僅為其他航天組織提供探測,也對歐洲開放未來的空間站。在月球探測中,歐洲設想在月球建立太空基地,但是美國現在在月球沒有月球著陸器和月球車,俄羅斯也只有為數不多的月球土壤,中國掌握的月球探測技術和數據僅次於美俄,歐洲對中國的合作合乎自己的需要,也證明在航天界,不可能禁絕和中國的合作。

  作者:楊浩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飛天在即,歐洲航天局高調宣布要幫忙!NASA也想但有障礙
    11月19日,歐洲航天局在推特和自己的官網上高調宣布,在今後幾周時間裡,將在兩個關鍵階段裡,動用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提供數據中繼服務。言辭之中頗為自豪。實際上,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得到歐洲航天局的幫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嫦娥5號飛天在即,歐洲航天局高調宣布要幫忙!NASA也想幫但有障礙
    11月19日,歐洲航天局在推特和自己的官網上高調宣布,在今後幾周時間裡,將在兩個關鍵階段裡,動用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實際上,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得到歐洲航天局的幫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嫦娥五號剛剛升空,NASA就酸了?同時,歐洲航天局發來賀電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內,長徵五號遙五火箭一飛沖天,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不同於嫦娥四號的月背之旅,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所擔負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將實現月表無人採樣並返回,因此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 中國傳來好消息,嫦娥5號成功飛天,歐洲航天局關鍵時刻表明態度
    而近期,中國則是再度傳來好消息,嫦娥5號成功飛天,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其中歐洲航天局在關鍵時刻也是直接表明了態度!對於中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歐洲航天局也是第一時間給出了反應。據了解,在嫦娥五號還未正式發射的一段時間之內,歐洲航天局曾在社交平臺上以及個人官網上進行高調的宣布,稱他們會在未來幾個星期的關鍵時刻,對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以及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雙雙加以利用,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中繼服務。
  • 歐洲航天局和歐洲媒體 連續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新華社電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歐洲航天局在發射成功後連續3天在社交媒體點讚中國發射嫦娥五號,同時表示歐方也為此次探月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展示了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24日發射成功後,歐航局在推特上祝賀:「嫦娥五號起飛奔向月球!
  • 歐洲航天局和歐洲媒體連續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26日電(記者李驥志 陳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歐洲航天局在發射成功後連續三天在社交媒體點讚中國發射嫦娥五號,同時表示歐方也為此次探月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展示了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 (科技)歐洲航天局和歐洲媒體連續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26日電(記者李驥志 陳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歐洲航天局在發射成功後連續三天在社交媒體點讚中國發射嫦娥五號,同時表示歐方也為此次探月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展示了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 嫦娥5號發射前出動3艘測量船,比美國差在哪?
    11月底,大家翹首以盼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由長徵5號火箭託舉升空,奔向40萬公裡外的月球。留意新聞的朋友一定注意到,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前,我們已經連續派出了遠望5號、6號和遠望3號航天測量船奔赴大洋,為此次嫦娥5號任務提供遙測和通信支持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歐洲航天局(ESA)對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高度關注,專門在官網上發文介紹了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11月23日,歐洲航天局曾在推特上表示:「今天就是期待已久的那一天!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運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歐洲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高度關注,專門發文介紹了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歐洲航天局表示,嫦娥五號以中國月亮之神「嫦娥」的名字命名,由月球軌道器、著陸器和上升探測器三部分構成。本次任務計劃採集2公斤月球樣本並帶回地球,這將是1975年以來人類首次開展此類月球探測採樣活動。
  •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22/40) "← →"翻頁
  • 被寄予厚望的嫦娥5號升空,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轟然一聲,嫦娥5號載著全中國人的希望,飛向了太空。為什麼說是全中國人的希望?因為這一次嫦娥5號的任務與以往不太一樣,它不僅要成功去到月球,還要成功從月球飛回來,這樣的任務是艱巨的,是20世紀70年代後全球首次嘗試從月球表面帶回樣本,了解月球表面巖石材料,加深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彼時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研究人員們紛紛歡呼,慶祝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
  • 歐洲航天局這才叫祝賀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隨後,歐洲航天局(ESA)在其官方推特向中方表示祝賀。歐洲航天局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出發前往月球,歐洲航天局將利用庫魯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南美洲)傳輸信號,幫助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 NASA第一時間做出表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隨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推特帳號上對中國航天取得的新突破進行了一番點評。
  • 嫦娥5號成功取回月壤,印度航天局酸了,豪言:4個月後登陸月球
    在我國嫦娥5號成功升空不久,印度航天局嘴巴就快酸出水了,急不可耐的對外宣布,他們計劃在2021年3月,也就是4個月後,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在這過程中出現了兩件事,讓印度下定決心,後面的部分自己搞,也就是印度對外宣布的自主研發:1、2011年11月10日,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號」,在點火升空幾個小時後的一次變軌中,出現意外,導致這次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俄羅斯航天局此時自己都頭疼不已,也就沒心思替印度搞月船2號後續部分了,發射時間也被推遲到了2013年。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嫦娥一號外形與東方紅三號衛星相似,太陽帆板展開後長約18.1米,重2350千克,主要任務是在月球表面200公裡高度的極地軌道繞月飛行,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獲取月球三維影像,分析月面元素、物質分布等。嫦娥一號不辱使命,飛行494天,獲取了全月球圖像,傳回有效科學探測數據1.37T,最終撞向了月球的「豐富海」。很多網友想問,為什麼讓嫦娥一號主動撞向月球?
  • 「嫦娥五號」完成軌道修正,各國航天局紛紛祝賀,NASA推文引發爭議
    據中國探月工程網報導,繼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並於24日22時6分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對此,各國航天局紛紛以種種形式向中方表示了祝賀。而美國的NASA推文,卻在網友中引起了爭議。 第一次軌道修正十分順利 國家航天局表示,在此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的各系統的狀態十分良好,在軌飛行時間為17個小時,與地球的距離約16萬公裡。國家航天局認為,雖然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其軌道修正量很小,但是廣闊的宇宙中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嫦娥五號的正常飛行。這次完成的軌道修正,就是要確保飛行萬無一失。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之後,NASA這樣「祝賀」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之後,NASA這樣「祝賀」】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隨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推特帳號上對中國航天取得的新突破進行了一番點評。 NASA稱,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升空,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面樣本的行列。
  • 「嫦娥五號」完成第一次修正,NASA推文突然炸鍋,外國網友吵起來了
    與此同時,世界各大航天局開始在其官方推特向中國表示祝賀,而同樣是發推祝賀,歐航局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效果截然相反,歐洲航天局的推文廣受好評,NASA的推文卻直接翻車。歐航局發推受好評歐洲航天局發推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出發前往月球,歐洲航天局將利用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傳輸信號,幫助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抵達目的地。祝任務成功!回家路上見!
  • 歐洲航天局:俄「科學」號新模塊艙將於明年5月前往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歐洲航天局在推特上通報稱,俄「科學」號新模塊艙將於2021年5月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 照片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7月末表示,該艙計劃於2021年4月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