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規模將繼續擴大 俄羅斯正在為此做準備
國際空間站是地球以外人類長期、持續存在的一個地方。自太空人首次將其作為臨時家園以來,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空間站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了新的模塊,為科學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今天,一對俄羅斯太空人將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為增加一個全新的模塊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俄航天企業:俄新艙抵達後中國宇宙飛船將可以飛往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9日電 俄國家航天集團旗下「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表示,中國飛船將可以在俄羅斯新「科學」艙抵達後飛往國際空間站。該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的視頻中顯示,「『科學』艙有一個通用對接口,這是一個改進的系統,該系統也被開發用於『聯盟』-『阿波羅』號飛行。在必要情況下,任何美國或者甚至中國宇宙飛船都可以對接『科學』號密封對接適配器。」「科學」號艙計劃於2021年4月底由「質子-M」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發射場送入軌道。
-
國際空間站的俄太空人被告知美國同行會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11:17:30 來源: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據海外網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國際空間站介紹(圖)
在這一背景下,繼承了蘇聯航天科學成果的俄羅斯轉而成為這個大的科學項目的重要夥伴。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造,計劃耗資將超過630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計劃最早是美國提出的,當時名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並於1984年得到美國總統裡根的批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十億美元的耗費,這項計劃沒有取得進展。
-
中國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已開始「散架」
【僑報網綜合訊】媒體6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得到消息,2022年前後,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在明年到後年兩年的時間裡,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還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俄羅斯新艙抵達後,中國宇宙飛船將可以飛往國際空間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國家航天集團旗下「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表示,中國飛船將可以在俄羅斯新「科學」艙抵達後飛往國際空間站。該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的視頻中顯示,「『科學』艙有一個通用對接口,這是一個改進的系統,該系統也被開發用於『聯盟』-『阿波羅』號飛行。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漏氣速度加快,疑遭隕石撞擊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
-
美歐指定四名太空人,今年搭乘載人龍飛船前往空間站
(ESA)太空人馬蒂亞斯·毛雷爾(Matthias Maurer),已被指派於2021年秋天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NASA載人航天項目負責人凱西·路德斯(Kathy Lueders)此前曾透露,NASA和Roscosmos的目標是敲定一項不含費用的協議,讓俄羅斯太空人乘坐美國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並繼續用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發射美國太空人。如果這項協議籤署,將有助於確保空間站上的俄羅斯艙和美國艙始終駐留有訓練有素的太空人,即使聯盟號、載人龍飛船或波音公司星際線飛船出現問題也不會造成影響。
-
美太空人珍妮特·埃普斯將成首位在國際空間站生活的黑人(女性)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珍妮特·埃普斯(Jeanette Epps)明年將創造歷史,她將成為首位在國際空間站生活的黑人(女性)。前往國際空間站,但美國宇航局用太空人Serena Auñón-Chancellor取代了她,但沒有透露原因。
-
NASA太空人最後一次搭俄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上午10時45分,一枚聯盟號火箭從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飛向國際空間站。而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後一次付錢,讓美國太空人搭乘俄航天局的飛行器。據報導,14日發射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將攜帶俄羅斯太空人萊茲可夫(Sergei Ryzhikov)和庫德-斯維契科夫(Sergei Kud-Sverchkov), 以及美國太空人魯賓斯(Kathleen Rubin),大約用時3小時到達國際空間站。
-
1999年8月28日 俄和平號空間站運行13年後被關閉
1999年8月28日,俄羅斯太空人在關閉「和平」號空間站與「聯盟」號飛船間的聯接艙以後,「聯盟」號脫離了「和平」號,「和平」號將進入「漂流」狀態。「和平」號將成為一個重達120噸,沒有任何實際功能的人造地球衛星。
-
俄太空人談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女演員是否會獲「俄羅斯英雄」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太空人、國家杜馬議員、「俄羅斯英雄」稱號獲得者馬克西姆蘇拉耶夫表示,將到國際空間站參與電影拍攝的女演員如果此行令俄羅斯受益
-
嫦娥四號再次刷新月背工作時長、國際空間站美國分區漏氣現象加劇
嫦娥四號在月背探索突破600天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25日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8月2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為美國艙段,太空人緊急撤離至俄羅斯艙段進行隔離。
-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2008年06月05日 07: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希望號」成為國際空間站最大艙體。 中新網6月5日電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機組兩名太空人3日在國際空間站上出艙太空行走,成功將日本「希望」號實驗艙的加壓艙段安裝到空間站的預定位置。重15噸,價值10億美元的「希望號」太空艙是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上周六運上太空的。
-
俄專家提議藉助攝像機和泡沫判斷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點位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根據美國航天局播放的國際空間站太空人與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的通話,俄方專家建議藉助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來判斷「星辰」號服務艙的漏氣點位置。專家對俄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說,建議2日關閉「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艙門時,把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放進去。這名專家指出,攝像機可拍下泡沫隨著空氣流動的運動方向,從而判斷漏氣點位置。他補充道,當年太空人亞歷山大·謝列布羅夫在「和平」號空間站使用過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