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探月工程網報導,繼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並於24日22時6分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對此,各國航天局紛紛以種種形式向中方表示了祝賀。而美國的NASA推文,卻在網友中引起了爭議。
國家航天局表示,在此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的各系統的狀態十分良好,在軌飛行時間為17個小時,與地球的距離約16萬公裡。國家航天局認為,雖然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其軌道修正量很小,但是廣闊的宇宙中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嫦娥五號的正常飛行。這次完成的軌道修正,就是要確保飛行萬無一失。
「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出發前往月球。祝任務成功!回家路上見!」歐洲航天局的推文這樣寫到,這著實讓人心裡感到善意和溫暖。其早前時候,歐洲航天局就已經表示非常期待嫦娥五號的升空。在他們看來,40多年的時間,人類已等得太久了。此外,加拿大航天員克裡斯哈德斯菲爾德表示:中國在探月工程上的成功是舉世矚目的。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實驗室主任對此也表示了慶賀。更有巴西網友紛紛拍下了長徵五號火箭載著嫦娥途經當地上空的視頻,並以為是UFO而在社交媒體炫耀。
其它如英國的BBC、法國的《世界報》、《費加羅報》、印度的《印度日報》等媒體,也紛紛以醒目標題和較為詳實的內容表達了讚美之情。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祝賀都真心誠意,有的甚至陰陽怪氣、話中有話。美國NASA的祝賀就是一例。其官方推特顯示:「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的行列。同時,美方希望屆時中國能夠分享數據,以增進我們對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國此前所做的那樣」。有評論認為,其中的「分享」等用詞,頗有些「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的意味。
我們知道,美國一直對中國進入世界航天領域持有戒心,並百般刁難和阻撓,甚至長時期對中國進行封鎖。而在看到中國取得的成功之後,則立馬要「分享」,此等言行,也立馬遭到了網友的嘲諷。一位日本網友就用了略帶嘲諷的語氣表示:只分享,不合作, 「雙重標準」就是這樣定義的。遭到質疑後,這位網友還用嫦娥四號任務和「鵲橋」中繼星等事實進行了反駁。
事實上,正如中國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一樣,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也一直持開放合作之意,「鵲橋」中繼星的使用就是如此。美國實在要以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國際社會也看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