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油=農藥「滴滴涕」? 專家:危害被誇大

2020-12-03 食品夥伴網

    植物奶油=農藥"滴滴涕"? 專家:危害被誇大,名稱需規範,含量需標註

    本報記者 呂翠平

    上周,一則嬰幼兒奶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新聞,讓本已處於風口浪尖中的植物奶油,再次走到了輿論的中心。

    一時間,植物奶油從代替動物奶油的功臣,變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甚至,有人把它和農藥DDT(俗稱"滴滴涕")相提並論。那麼植物奶油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真的有那麼毒嗎?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市場】無處不在的隱形殺手?

    植物奶油,又稱"植脂末"、"人造奶油"、"植物黃油"、"氫化油"、"起酥油"等,它是以植物油為原料通過氫化得到的,因為其保質期比植物油長,熔點高,在室溫下能保持固體形狀,同時價格又比動物奶油便宜,所以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

    這樣一個優點眾多的產品,在美國卻被人們和農藥滴滴涕相提並論,這是為什麼呢?

    武漢輕工大學油脂加工方面的專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植物奶油在氫化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結果顯示,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會增加人們罹患冠心病的機率,另外,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還會干擾必要脂肪酸的代謝,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健康,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並導致婦女不孕。

    儘管潛在風險很大,但是在超市中,植物奶油的身影卻無處不在,從酥脆的薯片,到軟糯的蛋黃派,從香醇的咖啡到絲滑的巧克力,植物奶油可謂"沾染"了許多美味可口的即食食品。速凍食品中也不乏植物奶油的身影,在手抓餅、奶黃包、湯圓、南瓜餅等多個品類的速凍食品配料表中,都能看到植物奶油的身影。

    【觀點】危害被誇大

    既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會給人體帶來潛在危害,那麼是不是含有植物奶油的產品都不能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最先受到衝擊、受到影響也最大的烘焙行業,陝西烘焙協會副會長宿育海認為,植物奶油確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的威脅,但是,在中國,其危害性遠沒有媒體報導的那麼大。

    武漢輕工業學院油脂加工方面的專家也認同這一觀點,"植物奶油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主要取決於兩方面:首先,植物奶油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的多少;其次,人體攝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的多少。從前者來說,植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降低,甚至完全不含的;從後者來說,東方人的飲食習慣和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是有顯著不同的,西方人對於奶油的攝入量比較高,這導致植物奶油代替動物奶油後,他們攝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也比較高,但是東方人更傾向於吃五穀雜糧,所以通過植物奶油攝入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就很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我國居民來說,植物奶油的危害是很小的。"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剛剛發布的報告也印證了這樣的觀點,中國人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佔膳食總能量的百分比僅為0.16%,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也僅為0.34%,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1%的限值,也顯著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居民的攝入量。

    基於上述情況,武漢輕工業學院的專家認為,與外國嚴格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添加量相比,我國管控相對較寬鬆,是符合我國國情的。

    【趨勢】 已有替代產品,替代過程正在進行

    武漢輕工業學院的專家還表示,現在,含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的替代性產品已經產生,"很多院校都在研究這個課題,現在已經有少數企業開始生產並銷售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或者其他的替代性產品。"

    美國維益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霍山康爾美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這類企業的代表。

    據了解,美國維益食品有限公司自上世紀中葉研發出了植脂奶油,現在其提供的奶油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

    康爾美也聲稱自己生產的是"健康奶油",和當前市場上銷售的其他品牌奶油相比較,不含反式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富含亞油酸成分,其脂肪酸的組成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推薦的最佳營養比值。

    儘管替代性產品已經研發生產出來,但是專家表示,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需要一個過程,此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都轉化成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人體也不好,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習慣。

    【關注】標註名稱五花八門,亟待嚴格規範

    在食品的配料表中,記者見到了植物奶油的各種變身,"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植脂末"、"植脂奶油"……一個個專業的稱謂讓人眼花繚亂。

    那麼,植物奶油真的有這麼多名字嗎?這是不是企業在混淆視聽?

    行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這是由不同的分類標準導致的,"植物奶油是和動物奶油相對的,是一個很大的分類。它在食品配料表中,以很多不同的名字出現,是由分類標準不同造成的。"

    他表示,從製作工藝來說,植物奶油都可以稱為氫化油;但根據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起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起酥油是讓食物更酥脆的;人造奶油主要用於在蛋糕和面點中塑形;代可可脂則主要出現在巧克力製品中。他認為,不論標註的名稱是什麼,只要標註的名稱和使用的產品統一,同時,不存在隱瞞不標的情況,都應該是可以的。

    【難題】反式脂肪酸含量需標註,但遭遇執行難

    隨著反式脂肪酸威脅人體健康的事實被關注,不少歐美國家強制要求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中,註明各種脂肪的含量,讓消費者在選擇商品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權。

    而據我國於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應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但並非所有企業都執行了這一標準。記者走訪發現,焙烤和膨化類食品中使用了氫化油的企業,有些已經標註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比如,達利園派、上好佳鮮蝦片、十月初五餅家的麥酥杏仁條等,分別在營養成分表上標示出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為每100克含量0克,每份含量0克和每100克含量2.4克。

    意外的是,幾乎所有使用了植物奶油的速凍食品,都沒有在營養成分表中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河南一生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速凍雞蛋灌餅,配料表上顯示含有起酥油,但卻沒有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河南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的南瓜餅和秘制豆沙包,配料表顯示含有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但營養成分標籤中也沒有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南瓜餅,也同樣在食品配料表上標明含有人造奶油,但是營養成分表中卻沒有標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在其他多個廠家的多種速凍食品中,配料表中人造奶油、起酥油、精煉植物油等成分隨處可見,但沒有一家企業在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中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而據了解,根據有關規定,自今年1月1日《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實施後,營養標籤不規範的食品是不得上架銷售的。
 

相關焦點

  • 「植物奶油」危害被誇大 專家:控制攝入量可避免損害健康
    浙江在線杭州9月14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吳佳蔚 實習生/梁婧嫻 編輯/沈正璽) 香甜的蛋糕、醇滑的奶茶、鬆軟的麵包……不知不覺中,一種叫「植物奶油」的東西侵佔了「吃貨」們的胃。然而,近日,有不少網友的朋友圈瘋傳一條消息:「植物奶油」所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存在巨大的隱形危害,殺傷力堪比殺蟲劑。
  • 協會稱植物奶油危害被誇大 品牌食品可放心食用
    上述報導中受訪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主任陳君石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也明確表示:該報導誇大宣傳,氫化油絕不是毒藥,其危害沒有傳說的那麼嚴重。■關於概念區分氫化油不等於反式脂肪酸上述報導引用了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營養科研究員、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中央保健委員會專家趙霖的話,稱氫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植脂末,從1910年植物奶油問世後,人們用它抹麵包、炸薯條、炸雞塊、做蛋糕,後來有研究人員發現氫化油可以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 媒體曝光「美味」植物奶油 危害堪比殺蟲劑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製作蛋糕上鮮豔花朵的主要原料——植物奶油,剛剛被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光:《「氫化油」,或釀食物史上最大災難》!其中有專家表示,植物奶油在中國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殺蟲劑!   其實,不只蛋糕,植物奶油還藏身於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方便麵、蛋黃派、咖啡伴侶和奶油麵包等食品中。在這些美味的背後,極有可能為人們的健康埋下危險陷阱,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發。
  • 植物奶油危害大 雀巢堅稱咖啡伴侶氫化油不超標
    反式脂肪酸、氫化油、人造奶油……上一周來,關於人造奶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發,危害堪比殺蟲劑DDT的消息層出不窮。而消費者發現,現代食品中,蛋糕、派、蛋撻、巧克力、麵包、餅乾等食品中均含有植物奶油,甚至連咖啡伴侶等食品中也少不了植脂末的成分。  目前,衛生部表示正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
  •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酸有什麼危害 介紹植物奶油的營養知識
    奶油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之一,多用於麵包、奶酪、冰淇淋等食品的製作。奶油分為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植物奶油是以植物油為原料加工而來的奶油,廣泛應用於蛋糕產品的製作中。植物奶油也叫做氫化油、植物奶精、起酥油等。由於植物奶油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比較多,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需要嚴格控制。
  • 央視稱:「植物奶油」危害健康餅乾蛋糕要少吃?
    央視稱:「植物奶油」危害健康餅乾蛋糕要少吃?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有關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消息一經傳播,杭州白領小黃對自己常吃的食物大打問號。昨天,記者請教了浙江省一位長期研究食品的專家張先生。   「植物奶油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熔點低。通過氫化的加工工藝後,可以提高植物奶油的熔點。」   張先生拿巧克力做例子說,如果植物奶油熔點過低,食物吃起來會像水一樣,如果熔點過高,食物吃起了又會像吃肥皂。所以氫化後的植物奶油可以調節到與人體接近的溫度,讓巧克力吃起來「入口即化」。
  • 「植物奶油」對身體有害嗎? 如何區分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人造奶油」對人體危害大即是因「反式脂肪」而起。「人造植物奶油」的危害,但是「買的沒有賣的精」。從此,歐洲各國開始正視」植物奶油」所帶來的危害。   相較於歐洲各國從1902年使用」植物奶油」長達百年之久後,才發現並正視」植物奶油」對身體帶來的種種危害。」
  • 植物奶油危害堪比殺蟲劑 美味亟待立法規範
    最近她了解到許多食品中都添加了一種叫做"植物奶油"的成分,於是在採購的過程中特別留意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麵包,餅乾,薯片,方便麵,巧克力,咖啡以及速凍食品中,「植物奶油」字眼隨處可見。楊女士直言,她平時真的沒有注意到,否則也不會給女兒吃這麼多的零食了。
  • 部分奶油蛋糕用植物奶油 過多攝入危害健康(圖)
    從售價看,植物奶油成本比動物奶油要低三分之一。  植脂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  昨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人員從蛋糕中取出「奶油」成分,通過手搓等4種實驗方法,驗證出在便宜的蛋糕裡,用的正是成本較低的植物奶油。  董金獅介紹,根據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奶油與黃油是同一種物質,是最正宗的。
  • 微波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
    微波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 2014-09-26 16:09:25 來源: 瀏覽: 次 微波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用微波萃取和GC-ECD聯用技術,對土壤中六六六
  • 人造奶油與天然奶油成分大不同 長期食用危害健康
    ,長期食用人造奶油危害健康。  「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的區別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介紹,「天然奶油」是從奶裡面經過提煉,把油脂提煉出來,一般油脂含量佔到80%左右,其他的就是水分或者奶裡面的成分,吃起來口感比較香甜。但是「天然奶油」比較貴,產量有限。
  • 植物奶油少吃為佳
    人造黃油有各種好聽的名稱,「植物奶精」「植物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氫化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蛋撻這些讓人嘴饞的食物大多含有氫化油。美國營養學家發現,人體內脂肪太高,容易造成肥胖,血管阻塞體力下降。
  • 植物奶油不會致食品安全危機(圖)
    ,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光《「氫化油」,或釀食物史上最大災難》,節目中提到氫化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發,有專家表示,這種油在中國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殺蟲劑。對於「植物奶油危機事件」,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主任陳君石在杭州表態,植物奶油危害遠沒有傳得那麼嚴重,不會成為食品安全危機,國人不必過度擔心。
  • 植物奶油是什麼做的 植物奶油是什麼做的啊
    植物奶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但是很多人對植物奶油不是很了解,植物奶油是什麼做的呢?植物性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主要配料有水,玉米糖漿,氫化棕櫚仁油,白砂糖,食用香精,食用鹽等。植脂奶油作為一種預攪打產品可用於生日蛋糕,麵包夾心,慕思蛋糕等食品中,目前已經廣泛用於烘焙領域。
  • 食聊:如何抉擇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在製作蛋糕時,最不可或缺的食材就是奶油了,不過想必大家也成顧慮過這家點到蛋糕用的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呢?如果是植物奶油我吃了之後身體到底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我們來剖析一下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造奶油,根據配方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製作工藝,但是一般都有著共同性,其中最大有爭議的一點就是氫化植物油的加入。
  • 植物奶油「人類食品史上最大災難之一」?
    據媒體報導,近日一些國內專家對植物奶油提出了嚴厲指控,稱其「對健康產生極大危害,可加劇食用者罹患冠心病、二型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危險」,甚至稱之為「人類食品史上最大災難之一」。  倘這些指控屬實,問題顯然是嚴重的:人們常用的咖啡伴侶,主要成分就是植物奶油;人造奶油、奶酪、麵包、蛋糕和各種西式糕點、食品,都含有大量的人造奶油,如此有害的成分,卻長期成為人們日常頻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且在「發達國家紛紛加以限制」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實在是對國民身體健康的「極大不負責任」。  然而,與植物奶油「災難說」相反的論點也有。
  • 糕點包裝上的奶油,到底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
    很多人喜歡吃奶油,因為它那份香濃的美味,很多人拒絕奶油,因為據說它會讓人發胖。但無論是愛是恨,似乎都對奶油不甚了解,誤解頗多!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市面上奶油分為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兩種。植物奶油與動物奶油的區別一、植物奶油是人造的,主要成分是棕欖油和玉米糖漿,其色澤來自食用色素,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而動物奶油是天然牛奶提取物,又稱鮮奶油、淡奶油,其牛奶營養價值更不用多說,價格成本更是植物奶油的5倍以上。二、植物奶油容易打發,打發率超級高,而且容易做造型,耐高溫,市面上漂亮的造型蛋糕大部分都是植物奶油做的。
  • 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的區別在哪?
    總被周圍的朋友問起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差別,自從入了甜品這一行。卻也總是零星地說上幾句,而且是口口相傳並不那麼系統明了。除了麵包胚之外,無論是哪一家的蛋糕。就是水果是否新鮮,亦或是奶油是動物奶油還是植物奶油真正的區別,這兩家蛋糕。也就行內人知道。動物奶油還是植物奶油混合動物奶油宣稱動物奶油亦或者就是植物奶油,還真的要去檢測出來才知道!這句話真沒錯。
  • 今日觀察 :植物奶油安全嗎?
    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奶油」的化學名稱是氫化油。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它比如在一些麵包,一些奶酪,還有蛋糕、餅乾當中都被廣泛的使用。那麼,植物奶油的使用是否安全一直都存在著一些爭議。近期,植物奶油的安全問題又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霍德明、劉戈共同評論。
  • 奶油分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 植物奶油不含奶多吃有害
    「這是動物奶油做的蛋糕,比植物奶油蛋糕貴一倍,口感也比植物奶油好。」該蛋糕店店員說,有的蛋糕由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混合而成,大多數顧客都是買價格較為便宜的混合奶油蛋糕,還有的顧客會買慕斯蛋糕,即用淡奶油(動物奶油)製作底盤,用植物奶油裱花。「植物奶油造型更好看,動物奶油不好造型。」店員說。兩種奶油製作的蛋糕,價格為何如此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