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生日時都期待能吃到美味的生日蛋糕,奶油蛋糕是生日蛋糕中的一大類,孩子和家長一般都認為蛋糕上的奶油是從奶裡提煉出來的。其實不是所有的奶油都和奶有關,有很多蛋糕用的是植物奶油,它與奶無關,並且吃多了還對人體有害。
商家
看似一樣的蛋糕
身份卻懸殊
同樣是八寸的奶油蛋糕,有的賣100多元,有的卻接近300元,除了品牌因素外,到底還有什麼差別?
3月5日,在濟南市文化路一家全國連鎖蛋糕店,櫥窗裡擺著幾個奶油蛋糕,蛋糕的標籤上寫有「乳脂鮮奶蛋糕」,六寸的蛋糕價格高達200多元。
「這是動物奶油做的蛋糕,比植物奶油蛋糕貴一倍,口感也比植物奶油好。」該蛋糕店店員說,有的蛋糕由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混合而成,大多數顧客都是買價格較為便宜的混合奶油蛋糕,還有的顧客會買慕斯蛋糕,即用淡奶油(動物奶油)製作底盤,用植物奶油裱花。「植物奶油造型更好看,動物奶油不好造型。」店員說。
兩種奶油製作的蛋糕,價格為何如此懸殊?蛋糕店的工作人員不願回應,只是反覆強調動物奶油的口感更好。
在濟南市文化路另一家蛋糕店裡,老闆表示她家的糕點、蛋撻均由植物奶油製作而成。「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一樣,都是健康的、新鮮的。」老闆肯定地說。
市民
大多不知植物奶油
和動物奶油區別
「我不太清楚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有什麼區別。」領著孩子前來買蛋糕的市民李女士說,她選擇購買好看又便宜的蛋糕,不在乎奶油的種類。也有前來購物的學生問:「植物奶油不應該比動物奶油更健康嗎?」 在歷山路某大型超市選購餅乾的王女士坦言,買奶油餅乾時,從未注意過配料表上的奶油成分,「主要是看味道和牌子,好吃最重要。」
實際上,在多數奶油餅乾的配料中都含有「植脂末」這類成分。植脂末、植物奶油、植物黃油實際上都是氫化油的俗稱。許多餅乾、糖果的配料表中雖然沒有標註植脂末,但大都標註有「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等成分,有的麵包外包裝則直接標明其使用了「人造奶油」。 「也許植物奶油更健康吧?」大多數人通常認為寫有「植物」二字的食品不會含有大量脂肪、激素等,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並不了解,植物奶油是植物油經過氫化反應之後的油,即我們在麵包、餅乾、咖啡、蛋糕的包裝袋上看到的氫化植物油,並不是由「奶」製成的「奶油」。
專家
植物奶油少吃無礙
吃過量有害
植物奶油中含有大量氫化油,是反式脂肪酸,對心腦血管健康存在嚴重威脅,因此,在不少國家被禁用。
我國雖未對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進行詳細規定,但早前我國衛生部明確表示嬰幼兒食品中不得使用氫化油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應當小於總脂肪酸的3%。
山東營養學會副會長杜慧真說,動物奶油是由動物乳汁製成的,植物奶油是由植物油加工成的。植物油經過氫化之後成為植物奶油,具備了飽和脂肪酸的性質,尤其是含有反式脂肪酸,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害,「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機率。」
但是許多標明添加了「植脂末」的食品為何明確標示該產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呢?
杜慧真表示,雖然我國規定添加了氫化油脂的食品必須在標籤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但如果每百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於0.3克就可以標示為0。因此,許多明確標註了反式脂肪酸為0的食品並不代表其不含有此類物質,只是說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杜慧真說,「偶然吃一些反式脂肪酸不會對人體有太大影響,但如果每天以奶油、餅乾、咖啡為主食,攝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就會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