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探月成功後,13億人口大國也宣布一決定,網友:不相信

2020-12-08 Max安克汽車

繼中國探月成功後,13億人口大國也宣布一決定,網友:不相信!


最近大家比較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中國的探月工程了。自從嫦娥1號升空開始,中國的探月工程就成了世界的焦點。現如今,嫦娥登月工程已經進行到最重要的一環了,那就是採集月壤回地球。雖然要到本月中旬,整個計劃才徹底完成,但是此前的計劃都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擾。嫦娥5號也將帶著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

對於中國而言,探月工程是極具非凡意義的。要知道,中國雖然是第3個登上月球的國家,但卻只是第4個發射探月衛星的國家。其實,差一點我國就變成第3個了。當年嫦娥1號發射的時間,本來是定於日本"月亮女神"之前的。然而,中國卻因為一些原因推遲了該計劃,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我國還是第4個探月的國家。

雖然我國只是第4個探月的國家,但是13億人口大國印度,卻總想與我們較真。印度的首個登月軌道器,月船1號是在2008年10月22日發射的,比起我國2007年10月24日發射的嫦娥1號,整整晚了一年。然而,印度卻非常不服氣,認為它們在航天領域,完全有可能超過中國。


當年印度為了能夠超越中國,第三個登上月球,也是絞盡腦汁,打腫臉充胖子的強行製造月船2號。但是因為資金不足等原因,印度的月船2號卻一直沒有造好。而我國的嫦娥4號,也是率先在2019年1月3日實現了月球登陸,而且還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地球背面登陸的。

正因為如此,印度就更加嫉妒我國了。當它們費盡周折才造好月船2號,準備登陸月球以挽回顏面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印度的登月工程卻半路夭折,直接折戟月球表面了。這次意外,也是嚴重的打擊了印度航天地登月信心。不過,印度的失敗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印度打腫臉撐胖子,在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的登月,致使行動失敗也是沒有辦法的。


另外,當年月船2號的著陸器的引擎不夠,它們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明的老引擎。一臺液體引擎只有800牛,所以印度搞了5個,想著引擎多力量大啥的。效果還不如我國嫦娥4號上面的一臺7500牛的引擎。

所以,印度在航天領域想超越中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印度的月船2號失敗,而中國連嫦娥5號都成功了,一下子在航天領域就跟它們拉開了差距。面對這種情況,印度肯定是不甘心失敗的。於是,他們便開始大放厥詞,說什麼要4個月以後登月,也就是明年的3月份,月船3號就將發射,繼續完成月船2號沒有完成的任務。

對於印度的這一決定,許多網友也就是笑一笑,表示不相信。因為有了前車之鑑,印度的登月就一直不被世界人民所看好。雖然這次月船3號是印度下了血本的,但是在各項投入上,印度還是比不上中國的。

據悉,印度造月船3號將耗資5.4億元。而中國的嫦娥5號,耗資超過30億元,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由此看來,印度想要在短時間內超過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作為一個13億人口大國,印度還是有資格與中國一較高下的。畢竟咱們是鄰國,又同是亞洲大國,相互競爭一下也未嘗不可!

只是印度也不必處處和中國較真,畢竟兩國的國情不同。在這裡,我們也衷心的祝願,印度的月船3號能夠成功登月。畢竟人類探索月球,是需要每個國家都傾力配合的!大家說是嗎?

相關焦點

  • 一口氣砸下2340億,世界人口大國決定遷都,將在4年後正式遷出
    首都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但是,有這樣一個國家卻突然要遷都,預計投入2340億,4年後正式遷出。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世界前三的人口大國,中國2019年人口13.95億,印度人口13.54億,美國人口3.26億。中印美三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0.5%,所以會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主導未來社會的發展。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對另外兩個國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 【不圖不快】:「玉兔」登月成功 美國網友很不高興
    《印度斯坦時報》稱,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亞洲大國進行著激烈的太空競賽。中國和其官方媒體一直在「熱切」關注著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認為,雖然有NASA的擔心,但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中國探月活動是好消息。
  • 成功「挖寶」後,剛剛中國嫦娥五號啟程回家!美國也宣布採土計劃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中國探月工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點火,順利進入月地轉移軌道,開啟「歸國之旅」。 英國《衛報》曾指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取回樣本的國家。
  • 中國探月:美俄日歐接連行動,全球競爭加劇,對月戰略決定未來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即使在工程結束二十年後,這一數值仍維持在1:9。,以直接攫取月球經濟利益和衍生產業效益,早就引起了各大國的高度重視。
  • 未來100年,中國能否保持世界數一數二的人口大國地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世界人口排名(如下表)。可以看到,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約14億;而印度排名第二,總人口約為13.54億。這是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個人口規模超過10億的國家。中印之後,排名第三的美國不足3.3億,而人口過億的國家只有13個。
  • 當70後和80後都不在了,中國的人口數量會降到8億左右嗎?
    這題目提的,好像80後、70後沒有後人似的!我們先來推測一下70後80後都不在了,會是什麼時候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大概是在77.4歲,但是這個預期人均壽命是逐漸上升的,等到70後80後老了之後,他們的人均預期壽命有可能達到80歲以上。
  • 觀察|嫦娥四號成功登月,美俄印日韓探月進展又如何?(下)
    印度:雄心勃勃但三度推遲在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再次推遲該國月船-2號探月計劃,這已是該項目發布以來第三次推遲,前兩次推遲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關於推遲的原因印度方面並沒有說明。
  • 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那印度呢?印度人口何時趕超中國呢?
    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人口首次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但年度新增人口卻跌破500萬,並且創下最近幾十年來的增量新低。其中,男性人口約為71527萬(超過7.15億),女性人口約為68478萬(接近6.85億)。
  • 繼美蘇之後,我國首次啟動探月取樣工程,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也是時隔44年,繼美國、蘇聯完成月球採樣後,首次有國家嘗試從月球採樣返回。如果採樣成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的國家。嫦娥五號奔月為何在凌晨?有先進深空測控網,為還需測量船配合?嫦娥五號發射時間經過周末計算,在綜合考慮地球、月球的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是最佳發射時間窗口。
  • 嫦五成功登月,48小時後起飛,中國最難探月任務進度即將過半
    大約112小時後返回器重返地球。12月14日14:13——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進入TEI月地轉移軌道第二次點火。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時,軌道器完成地月巴士的最後使命,與返回器分離,揮別。返回器獨自預備重返地球。12月17日2:30~3:30——返回器採用打水漂的方式,跳躍式再入大氣層,以儘可能減小再入速度。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路透社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周四凌晨在內蒙古北部著陸,順利地返回了地球。此次任務的成功完成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法新社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計劃邁出新的一步。
  • 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新華網專稿:美國人口普查局宣布,美國人口將於本月當地時間17日達到3億。美國人口以發達國家非同尋常的高速度在增長,並繼續雄踞繼中國和印度之後世界第三人口大國。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興趣。     當今,世界各國對本國的人口生育政策大致分為三類。
  • 探月深空測控站天線完成安裝,韓網友驕傲稱:中國肯定沒類似技術
    嫦娥五號的成功,意味著我國航天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是繼美俄之後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順利,同時刺激到了一部分西方國家民眾的自尊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一直以來採取雙重標準,他們不願意看到中國在某個高新技術領域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所以在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即將順利完成的當下,一些西方陣營國家也開始對外宣布他們的所謂「探月計劃」。
  • 聯合國大膽預測,30年後中國總人口數是多少?外媒:簡直不敢相信
    中國絕對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超14億的人口數量,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正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發展方針,我們才能有如今的輝煌成就。而關於中國人口會不會繼續增長的這個問題,很多國家都做出了預測,甚至連聯合國都大膽猜想,對30年後的中國人口數量作出預判。
  • 聯合國大膽預測,未來中國人口數量變動很大,外媒:不敢相信
    聯合國大膽預測,未來中國人口數量變動很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重,贍養老人的重擔已經難以負荷,如果再撫養一個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晚婚晚育,而社會醫療水平越來越高,人類的平均年齡也在不斷攀升,60歲以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但新生兒的出生率卻持續下降,時間一久,很多國家都陷入了人口負增長的窘境。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導讀:20世紀初,全世界人口總數是17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為70多億,2025 年世界人口將突破80億,2050 年將達到100億,達到全球人口峰值。未來40年,亞洲人口數量可能再增加13億,非洲的人口也可能增加1倍,達到 21 億。影響人口增減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死亡率和出生率。
  • 人口總量馬上世界第一,只比中國少五千萬,印度為何不控制人口?
    縱觀現代國家,除了經歷過第一階段人口紅利來到人口老齡化階段後,很少有國家會放縱人口增長不管。但南亞的印度,卻是一個特例。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整個印度的人口總量已經來到了13.53億,而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也不過剛剛超過14億而已。要不了多久,印度將會取中國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按照聯合國對印度當前人口增長速度來看,2030年之前印度很可能會來到15億人口的大關。
  • 中國大陸人口總數:13.9538億!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一名護士在為新生兒按腳印。
  • 印度再次推遲探月 要想成為第四個登月的國家還需加把勁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再次推遲該國「月船2號」探月計劃,這已是該項目發布以來第三次推遲,前兩次推遲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關於推遲的原因印度方面並沒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