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魚、盲蝦、飛虎這些國家級保護動物竟然藏在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2021-01-16 漫行漫記

廣西西部有個樂業縣,隸屬於 百色地區,鄰近貴州省,地處雲貴髙原南部。這裡,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樂業地區天氣溼熱,雨量充沛,有大片石灰巖地 層,這些是造就像大石圍這類天坑的必備條件。它長600米,南北寬420米,容積約為 0.8億立方米。其垂直髙度和容積僅次於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樂業天坑群的底部,生長著茂 密的原始森林。森林內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於坑外植物。 大石圍天坑下面的原始陰生植物比比皆是,以藻類、蕨類居多。其中已查明的有60多棵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 石、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稀植物,有美麗的七葉一枝花、小簇的巖黃連、細巧的七姊妹等中藥材,還有株莖纖細、花朵呈淡綠色的極具研究價值的佚名蘭花。此外,在天坑這個封閉的環境中還發現了許多史前時期的珍稀植物如三葉桫、野芭蕉、野芋頭等。生存著各種原始植物的諸多天坑實質上就是一個個植物基因庫。

在大石圍天坑底部的暗河中有一種罕見魚類一一盲魚。盲魚通體透明,體內紅色的血液、彩色的內臟器官、白色的骨骼清晰可見,眼睛卻很小很小,這顯然是長期生活的黑暗環境使然。暗河中的盲蝦沒有眼睛,肢節、觸角比身體長二三倍。樂業天坑中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 「飛虎」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鼯鼠。 飛虎形似蝙蝠,臉面似狐,嘴巴 鼠,耳朵如兔,鴨腳爪,長尾巴,四肢有皮翼相連,能在叢林和懸崖間滑翔,姿態優美且落點準確,有「優秀叢林滑翔員」的美譽。

2001年春,人們在樂業大曹天 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宮。據探查, 地宮長約300米,寬約200米,最髙處達260米,體積約150多萬立方米, 足以放得下一個北京工人體育場。 由於天坑與地下暗河相連,在天坑底下出現溶洞並不稀奇,但如此巨 大的地宮卻極為罕見。尤其讓人驚嘆的是,這個地下大廳的頂部距地 面僅20米,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天坑。地宮的發現對於研究天坑溶洞的成因、構造提供了最直觀的科學依據。

地宮內還有一個難解的謎團: 在地宮入口處有一片幾米見方的木炭灰,灰燼堆放得十分整齊,說明有人曾在這裡烤火。專家們仔細研究 這些灰燼,發現它們大部分已經鈣化,按照鈣化度推斷,至少有幾百年的歷史。換言之,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發現了這個罕見的地宮,並在地宮內生活過一段時間。那麼,最早進 入地宮的人是誰?為什麼闖入地宮? 後來又去了哪裡?顯然,地宮內蘊藏 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這裡方圓數千米的範圍內, 何以密集如此之多的天坑呢?中國的 質專家們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樂業縣的地層呈S形 旋扭構造,天坑分布的地區正處於這個旋扭構造的中部,即兩個反向 弧形的連接線上。這個地區在地殼震蕩時發生的張力最大,由此形成了諸多的抗張裂隙,即天坑群。這一推斷同時也解釋了與樂業鄰近的具 有同樣地質條件的凌雲、田陽、西林 等縣為什麼沒有天坑的原因。

對於天坑群形成的時間,專家 認為大約是在300萬~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此間發生了著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雲貴髙原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由於大石圍天通往天坑底部地宮的洞口狹窄異常,是一個天 生地造的險絕之地。

坑底部的原始森林中生存有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桫欏,所以有人將樂業天坑的形成時間上溯到6500萬年 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幾千萬 年的地殼變化中,這些天坑是憑藉 什麼作用保持原貌的呢?這實在是一 個謎。此外,樂業縣境內是否還存在 著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 山峻岭的下面,是否還有正在形成 中的溶洞會在某一天突然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

相關焦點

  • 桃花水母、盲魚盲蝦、水下工廠……探險世界最大地下河!
    我們見識過喀斯特的叢林,峰叢,峰林,但很少人知道,在其地表之下,有一個個與世隔離的黑暗洞穴,存在著一個非常神秘獨一無二的水下世界,洞穴之下存活著上億年歷史的珍稀生物。而這一次,就是為了尋找它們蹤跡。讓人不禁好奇,洞穴中的神秘生物到底是何樣?潛行黑暗洞穴中又有哪些挑戰與危險?
  • 中法科考隊溶洞探險 發現盲魚盲蝦等珍稀水生物
    從1月12日到1月20日,來自法國和中國的15位科考人員,在河池展開了為期9天的洞穴科考活動,發現了珍稀罕見的盲魚、盲蝦等水生物。  9天的活動中,科考人員共深入河池市境內的八個洞穴。像這種稀有的洞穴盲魚,學名叫金線䰾,就是在拔貢鎮大莫村岜臘洞中發現的。
  • 中法科考隊在廣西發現盲魚盲蝦等罕見生物
    科考隊深入河池市轄區的8個洞穴,發現了一批具有開發和科考價值的精美自然洞穴和珍稀罕見的盲魚、盲蝦等水生物。  河池市金城江區為大石山區,在地質學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峰叢窪地和峰林平原地貌。此次科學考察中方領隊陳立新介紹,本次探險的路線和範圍為河池市金城江區河池鎮、拔貢鎮、六甲鎮公路沿線及龍江河流域的洞穴。
  • 世界最大天坑群在廣西!這裡藏著30個天坑,來探索世界未解之謎吧
    如果要問世界上最神奇的景觀是什麼的話,那麼肯定是天坑。天坑被譽為「世界之眼」,散布在世界各地,沒有人知道天坑下面通往哪裡,這裡藏著世界未解之謎,吸引了無數的人去探索大自然的神秘。你知道嗎?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就在我國的廣西樂業,在這個不到二十平方公裡的地方竟然藏著三十個天坑,這裡天坑分布十分密集,景觀奇特,來到這裡的人沒有一個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天坑,最大天坑和天坑群都在同一國...
    墨西哥中部的燕子洞深達1400英尺(約426米),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洞穴之一。它是如此深邃,可以容納下整座美國紐約帝國大廈(381米)。燕子洞也因此得了一個「大洞」的綽號。武隆後坪天坑群中國重慶武隆後坪鄉天坑群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衝蝕成因天坑群,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有5個天坑,藏於原始森林和竹林中,天坑周圍絕壁萬丈,天坑下面是地洞,地洞中隱藏著更大的天坑;箐口、石王洞、打鑼凼、天平廟和牛鼻洞5個天坑的口徑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
  • 形似松鼠習似蝙蝠,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農民拍到野生「飛虎」
    一隻形似松鼠的動物在樹洞裡探頭探腦,非常可愛。近日,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堡子村五組村民劉慶勇在自家後山上拍攝到了一種少見的動物,據了解,該動物叫飛虎又稱「鼯鼠」,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現實版「地心」冒險 陝西竟藏世界級天坑群
    隨著這一發現的公布,漢中這一世界級天坑群也首次揭開面紗,考察專家組一致認為:漢中天坑群的典型性、原始性、稀有性、完整性等資源稟賦優異,具備科學研究、科考探險、觀光旅遊等多種價值,達到了世界級地質遺蹟的標準。國際著名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在考察寧強禪家巖地洞河天坑後,讚譽其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
  • 北回歸線以南發現的最大天坑群,廣西天坑群,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這是近期開展西南巖溶地質遺蹟調查時,在廣西西南邊境發現的,它是目前北回歸線以南發現的最大天坑群。所以,這一次的發現,更進一步確立了廣西作為「天坑王國「的地位,且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截至目前,地球上被發現的大規模天坑大部分都分布在我國,天坑主要集中在廣西、貴州、重慶、雲南、四川以及陝西漢中,這也是大自然特殊的饋贈。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六千年沒探明深度,生物猶如來自外星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木木,歡迎收看本期節目,在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有著很多自然形成的洞穴,今天小編要帶小夥伴們去看的這個洞穴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洞穴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了,它就是位於美國肯塔基州中部猛獁國家公園的「猛獁洞穴」
  • 廣西發現目前北回歸線以南的最大天坑群
    新華社發(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 供圖)記者11月16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獲悉,近日,巖溶地質研究所聯合中外專家,開展「西南巖溶地質遺蹟調查」時,在廣西西南邊境發現一大型天坑群。這是11月2日拍攝的弄羊天坑底部的董棕樹林。
  • 世界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大9.6萬平方米,形成於6500萬年前
    如果提到旅遊景點,我們國家是把地大物博展現的淋漓盡致,今天就來談一談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這個地方就在我們國家的廣西境內,它叫大石圍天坑,這個地方在以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由於森林內古木森森,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以及許多自然奇觀,所以現在成為旅遊勝地。
  • 廣西又現世界級天坑群!地下600米,竟然藏著一個植物王國?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在廣西那坡縣發現了一個「世界級」的天坑群。此次新發現的天坑群,由19個天坑組成,主要分布於廣西百色市那坡縣的城廂鎮和龍合鄉,系目前北回歸線以南發現的最大天坑群。天坑天坑是碳酸鹽巖地區形成的大型陷坑。
  • 盲魚
    她新奇地將這些發現告訴她的兄弟姐妹,可他們只是笑話:「看到了又怎樣?」水草會纏住他們的身體、石頭會割傷他們的皮膚,他們恨死這些東西了,才不相信這些東西有她說的那麼美好。於是她漸漸沉默了,直到有一天,暗河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一條外來的魚。其他盲魚只能感受到他經過時那不一樣的水紋波動、嗅到那與他們完全不同的腥鹹氣味。
  • 從未目睹繁華世界 我心仍有光明——盲魚
    新派花鳥魚蟲興趣社區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北京水族寵物網 世界上的洞穴魚類約三分之一分布於中國這些盲魚多數都有著半透明的體色,長長的口須,它們在黑暗的洞中世代相襲,不知晝夜寒暑,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對於一般動物來說,沒有眼睛簡直是不能生活的,但盲魚的眼睛雖然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卻能夠依靠其它器官的特殊感覺來進行正常的生活。
  • 神秘又古怪的魚:盲魚
    ……在我國西南地區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曾經發現過幾條罕見的盲魚。這些盲魚最大的體長不到10釐米,它們的外表長得十分奇特:細長的身體粉紅而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體內的脊椎和內臟,形如一條條玻璃魚。它們在長期同黑暗作鬥爭過程中獲得了新本領,它們能忍受飢餓、不怕冷、也不怕熱。
  • 漢中發現世界最大規模天坑群,讓你知道什麼叫「最美天坑」!
    近日,中國科學家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新發現:在陝西漢中發現了一個大規模天坑群,天坑的密集程度在世界範圍內都堪稱罕見。   在一次為期4個月的地質考察過程中,政府研究者在位於漢中地區的秦巴山區發現了49個天坑。   研究者總共考察了5179平方公裡的土地,發現的49個天坑集中於其中的59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 世界最美天坑藏於陝西,上下三層有瀑布地下河,遊客稱像來到仙境
    而是在國內歷史感最為濃重的陝西,陝西漢中的天坑群就集中了中國一大半天坑,這裡就有一個超美的天坑,就像是神秘的地下世界入口。 其中最大的地洞河天坑是世界排名第六的天坑,位於漢中寧強,是禪家巖天坑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天坑,據說整個天坑的內部可以容納一架波音
  • 水族百科(盲魚)
    盲魚   盲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觀賞魚,他們是沒有眼睛的魚。這是因為盲魚的祖先大多在山洞、深海或多泥水域中生存,經過了幾代,盲魚就喪失了視力。更有一些盲魚在出生時有眼睛,但不久就消失了。  盲魚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脂鯉科、墨西哥盲眼魚屬。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體長大約為8釐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的鰭部均呈奶油色。大約在數萬年前,盲魚的祖先被水流帶到了只有很少光線或完全沒有光線的地下洞穴內,隨著漫長的歲月流逝,它的眼睛因無用武之地而退化,變成了今天的盲魚。
  • 盤點十個自然界的世界之最:太陽光最多的地方、最大的天坑群
    因為這裡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沒有能遮住陽光的雲層;加上這裡緯度低,日照時間長,因而成了世界上陽光最多的地方。3.最大的天坑群: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 中國又發現一世界級天坑群:原始植被群落保存完好
    央視網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發現一個世界級的天坑群。這些天坑容積均在百萬立方米以上,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該天坑群由19個天坑組成,主要分布於那坡縣城廂鎮和龍合鄉,這是我國境內繼大石圍天坑群、漢中天坑群後,發現的又一世界級天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