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松鼠習似蝙蝠,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農民拍到野生「飛虎」

2020-12-05 騰訊網

一隻形似松鼠的動物在樹洞裡探頭探腦,非常可愛。近日,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堡子村五組村民劉慶勇在自家後山上拍攝到了一種少見的動物,據了解,該動物叫飛虎又稱「鼯鼠」,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9月3日,劉慶勇在自家後山閒逛時,發現溝邊的一株泡桐樹上一個七八釐米的樹洞中藏著一隻小動物,耷拉著灰色小腦袋,兩隻毛茸茸的耳朵低垂,兩隻眼睛緊閉,看上去十分可愛。

「我用手機拍攝時,它突然睜開眼睛,或許是覺得我並不會傷害它,它並沒有躲到樹洞內,也沒有飛身逃走。」劉慶勇介紹說,為了不打擾它的午休時光,他拍過照片後就悄悄地離開。

據劉慶勇介紹,他已經見過這種小動物七八次了,最早是在2008年曾見過一隻形似松鼠的動物張開雙翼,從一棵要倒下的樹洞裡飛出來。最近這一兩年,又發現過多次這種動物。

不久前,劉慶勇通過網絡了解到,這種能滑翔飛行的動物叫飛虎,又稱「鼯鼠」,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主要分布在深山區,因為野外數量稀少,且具有重要的經濟、科學研究價值,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飛虎喜歡棲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習性類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懸崖峭壁的巖石洞穴、石隙或樹洞中休息,洞內鋪有乾草,冬季有用乾草封洞口禦寒的習性。飛虎喜歡夜晚外出尋食,在清晨和黃昏活動得比較頻繁,它行動敏捷,善於攀爬和滑翔。

劉慶勇表示,近年來,石泉縣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並重,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飛虎能在這裡棲息,也是石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

據《華商報》

相關焦點

  • 瑪可河林區拍到7 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瑪可河林區拍到7 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20-12-02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拍到了!十堰大山深處,紅外相機記錄下多種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紅外攝像機拍下這些畫面太神奇~10日,十堰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查看紅外攝像機拍攝的資料發現,幾隻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相約一起「做客」保護區。紅白鼯鼠俗稱「飛狐」「松貓兒」,屬國家保護的「三有」野生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是一種齧齒動物,體形很像松鼠,體長35-60釐米,尾長達40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韓城市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近日,記者從韓城市林業局獲悉:日前,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架設於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動物活動蹤跡。經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楊興中教授鑑定,視頻中的野生動物為原麝,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視頻資料顯示,原麝活動蹤跡在保護區被拍攝到的最早時間為去年12月,最晚的一次在今年3月。從其中一段視頻中可清晰看到,原麝在山頭林地中作短暫停留,並機警地環顧四周,在確定無危險後矯健地跑入林中,膽怯而靈敏的特性展現無餘。
  • 盲魚、盲蝦、飛虎這些國家級保護動物竟然藏在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其中已查明的有60多棵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 石、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稀植物,有美麗的七葉一枝花、小簇的巖黃連、細巧的七姊妹等中藥材,還有株莖纖細、花朵呈淡綠色的極具研究價值的佚名蘭花。此外,在天坑這個封閉的環境中還發現了許多史前時期的珍稀植物如三葉桫、野芭蕉、野芋頭等。生存著各種原始植物的諸多天坑實質上就是一個個植物基因庫。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中國最北村鎮」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 系20年來首次
    爬到樹上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王鐵雙攝)中新網大興安嶺10月9日電(王景陽 姜輝)9日,「中國最北村鎮」——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村發現一隻珍稀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20年來,在北極村還是首次發現。
  • 景谷縣首次用紅外相機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在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目前,當地森林公安局已對此自然保護區涉林違法案件易發點和發現豚尾猴地點周邊村寨進行重點巡護。今年3月份,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大蛇腰梁子安裝一臺紅外線相機,用於野生動物的監測。5月8日,在對紅外線相機進行回收抽檢的時候,保護區工作人員周亦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隻猴子的視頻畫面。看到該猴子不同於普通獼猴,周亦立即和景谷縣森林公安局取得聯繫,經諮詢專家及上網圖譜比對,森林公安民警初步鑑定,這隻猴子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
  •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有其他村民說這可能是「四不像」,曹某知道不能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便立即打電話報警。涇縣公安局和縣涇川森林派出所民警隨即趕到,基本確認這頭體格相對健壯的「野豬」,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鬣羚(俗稱「四不像」)。民警商定採用驅趕策略讓這位「不速之客」快快離開,但鬣羚雙眼圓瞪,就是不肯走。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加格達奇8月2日電(劉曙光 姜輝)2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 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原標題: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現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二級保護動物)。
  • 黃龍驚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5月23日中午,黃龍縣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群眾救助電話,在黃龍縣石堡鎮水磨灣一居民院內發現一隻像「小狍子」一樣的野生動物,因受困無法脫身
  • 雲南威遠江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
    央廣網普洱5月14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國軒 李宗穎 何景榮)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在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今年3月份,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大蛇腰梁子安裝了一臺紅外線相機對野生動物進行監測。5月8日,在對紅外線相機進行回收抽檢的時候,保護區工作人員周亦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隻猴子的視頻畫面。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武晉洲說,現在孝義生態環境好轉了,在家門口就能拍到好多種類鳥。」  「溼地公園建成後,水清了,樹多了,草綠了,大量的鳥兒也招來了。」孝河國家溼地公園負責人劉秋生說,目前溼地已有300多種野生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金雕、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灰背隼、蒼鷺、白鷺等更是常來常往。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歐洲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保護
    今年,我國將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2020年將成為「中國國家公園元年」。國家公園強調的是保護,讓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一切都處於原生狀態,體現著自然和諧之美。
  • 雲南龍陵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冠斑犀鳥
    近日,雲南龍陵縣小黑山保護區與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業大學鳥類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 冠斑犀鳥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據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介紹,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犀鳥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
  • 雲南保山昌寧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保山市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的發現相機拍攝到了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視頻中出現的國際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它一邊進食一邊時不時抬頭機警地四處張望,另一段視頻中的麂子看起來就沒那麼幸運,還沒能吃到東西,正在專心致志地低頭覓食。而另一段視頻的主角——一個全身布滿漂亮花紋形似豹子的小生靈。它叫豹貓,是夜行動物,在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拍攝發現。
  • 阿幹林場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
    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8年在此區域布設紅外相機之後,已經兩次拍到了馬麝。」對於9月14日拍攝到的近一分鐘的馬麝完整影像,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表示,因為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要求高,是森林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只有在森林質量好、人為幹擾越小的地方,馬麝資源才豐富。
  • 雪豹花豹同出沒 新龍拍到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4月23日,記者從甘孜州新龍縣獲悉,該縣利用布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多次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雪豹、花豹活動的身影。在雄龍西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一塊大巖石旁,紅外相機首次捕捉到三隻雪豹深夜活動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