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核反應堆出現故障,8名水兵拼死搶修,犧牲自己救下上百人

2020-12-05 騰訊網

核動力航母、核發電站、核潛艇內部都有核反應堆,這是最大的動力來源,通常不需要加注燃料,只需要維護好即可。這種裝置存在的危險性很足,因為一旦出現洩漏,危害到的面積是很廣泛的。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漏的時候,半個亞洲都人心惶惶,處於災難中心的日本,迅速將附近的居民全部撤離,並派遣軍隊進行封鎖。

除此之外上世紀的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件也很恐怖,直到現在附近仍舊是無人區,要想進去必須穿上保護服才行,否則容易受到核輻射的摧殘。相對比之下,核電站能夠逃跑,要是核潛艇或者核動力航母出現問題,應該怎麼辦?只能等死了嗎?這時候做出犧牲是必須面臨的。

上世紀60年代,蘇聯的K19號核潛艇,在前往北約國家地區執行任務的途中,突然核反應堆的溫度直線飆升,達到1000多攝氏度,隨著潛艇的運行溫度仍舊在持續。如果不及時處理,登島溫度將裝置融化,所有人都得葬身海底,連逃走的機會都沒有,情況十分的情急。

生死存亡的時刻,艦長站出來主持大局,他決定讓8個人組成搶救敢死隊,找出反應堆的問題然後進行維修。最終這8名士兵,連防護服都沒有穿,頂著核輻射在工作,經過搶救成功挽回上百人的性命,潛艇恢復正常。成功之後艦長當機立斷馬上選擇返航,而那8名士兵則是被隔離了起來。

因為還不懂得核輻射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所以只能送去醫院進行觀察。因為這屬於是機密事件,再加上這屬於冷戰階段,如果事情曝光的話,對蘇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為此士兵們去了哪裡,家人完全不知情,面對詢問軍隊也是含糊其辭,沒有正面進行回應,幾十年後他們才知道真相。

搶救的士兵,身體素質越來越弱,還出現不同程度的變異症狀,疾病肆虐著他們。軍隊鑑於8人貢獻,授予英雄勳章,只不過外界是不知道的,後來軍方決定告知給他們的家人聽,事情的始末外界才了解。聽到自己的兒子犧牲的消息,他們很痛苦,但又為其作出的舉動感到驕傲。

相關焦點

  • 5000噸核潛艇故障險致核戰,8位蘇聯水兵冒死搶修,多人當場犧牲
    當蘇聯完成人造衛星、洲際飛彈試射後,美國意識到自己的對手已經擁有了遠程核打擊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美國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彈道飛彈核潛艇。1959年,美國海軍的喬治·華盛頓號戰略核潛艇服役,這款核潛艇能夠攜帶16枚射程達到2200公裡的北極星彈道飛彈以及18枚魚雷。
  • 蘇聯潛艇核反應堆故障,溫度高達上千度,7名士兵冒死修復後犧牲
    1958年10月17日,蘇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迎來一艘新潛艇的開工,毫無疑問這也是冷戰之下產物之一。不到一年時間「K-19」潛艇建造完畢,於次年4月8日下水,工期很符合冷戰時期蘇聯的作風。不過當日的下水儀式不太順利,「砸香檳瓶」工作更被視為潛艇後續事故多發的「兇兆」開端。
  • 7人衝進核反應堆,犧牲後直接封存!安葬地點至今無人知曉
    美國將其運用到潛艇上,並取得巨大成效。核潛艇能夠解決充電等問題,續航能力大大提升。但是核反應堆十分危險,一旦洩露,後果不堪設想!1961年7月,蘇聯的K-19核潛艇在試航途中發生故障,反應堆溫度很快就達到900℃,眼看著就要超過控制的極限,一旦發生爆炸,艇上的3枚核飛彈以及飛彈的液體燃料都會引爆!
  • 緊急搶修電纜外破故障
    11月30日8時57分,河北石家莊高邑縣供電公司10千伏城內線跳閘,調度重合不成功,線路故障導致文化苑、宏發小區等小區停電,涉及「煤改電」用戶30戶。 當日高邑縣持續寒潮天氣,氣溫降至零下2攝氏度,長時間停電將影響到「煤改電」用戶取暖。故障就是命令,保供暖就是責任。
  • 知乎官網出現故障 官方:機房問題正在搶修
    知乎官網出現故障 官方:機房問題正在搶修  【TechWeb報導】6月15日消息,知乎官網今日出現故障,頁面無法正常顯示,首頁只提示「伺服器提了一個問題,我們正在緊張地撰寫答案」。  TechWeb從知乎官方了解到,此次故障是機房的問題,技術人員正在搶修。但官方沒有明確何時能恢復正常。  近日,多個網站、手機客戶端都出現故障。5月28日,攜程官網和手機客戶端均出現故障,直到29日凌晨才逐步恢復正常,官方稱是技術人員誤操作導致。  在此之前,支付寶也出現大面積癱瘓。支付寶回應稱是由於杭州市蕭山區某地光纖被挖斷所致。故障兩小時後恢復。
  • 美偵察機追蹤到一艘潛艇,水兵卻爬出艙用「國際手勢」問候美國人
    視頻畫面顯示,當時美軍一艘P-8反潛偵察機在地中海追蹤到一艘浮出水面的俄羅斯的柴電潛艇,並很快追趕上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俄潛艇並沒有潛下水隱藏自己,反而在發現美偵察機後,部分潛艇水兵爬出艙,在美偵察機靠近時紛紛對準美軍機的鏡頭用中指做起了「國際手勢」,場面一度十分尷尬。至於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想必也是不言而喻了。
  • 美軍「安提塔姆」號巡洋艦發生火災 造成13名水兵受傷
    「安提塔姆」巡洋艦伴行航母據《海軍時報》網站9月29日報導,美國海軍當天表示,飛彈巡洋艦「安提塔姆」號9月24日發生了小規模火災,造成13名水兵受輕傷。第七艦隊發言人莫姆森表示,艦員迅速撲滅了火,沒有給工程設備造成損壞,「安提塔姆」號仍在正常運行,13名受輕傷的水兵經過醫治後,已經重返工作崗位,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駐紮在日本橫須賀的「安提塔姆」號9月14日至25日參與了在菲律賓海舉行的「英勇盾牌」演習。在演習中,該艦參與了擊沉關島海岸附近的退役飛彈護衛艦,並完成了使用「戰斧」飛彈對陸攻擊訓練。
  • 潛艇未來將如何發展?小核反應堆或成中國藍水潛艇首選方案
    低溫反應堆會被叫做小堆,採用這種動力系統的潛艇也可以被叫做小堆潛艇。潛艇可以使用小堆實現不依賴空氣行進進,這便是小堆AIP技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常規動力潛艇的隱蔽性自然比核動力潛艇差得多,前者水下航行採用的動力為蓄電池,一旦電量降低到超過允許的範圍,潛艇不得不上浮至通氣管深度,讓潛艇上的柴油發電機為蓄電池充電,在這時,潛艇本身處於暴露狀態,十分不安全。
  • 【揭秘】無聲的悲愴,中國海軍361潛艇全員犧牲事故揭秘
    無聲的悲愴,中國海軍361潛艇全員犧牲事故揭秘。茫茫大海中有許多未知的危險。有的危險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有的危險是悄無聲息地吞噬著一切。2003年4月發生的海軍361潛水艇事故是無聲地奪走了70名海軍陸戰隊戰士的寶貴生命。
  • 美潛艇闖北極救俄總統,普京:一聽就是爛片
    好萊塢救俄羅斯總統了!」」,他們參觀了包括魚雷倉和核反應堆等潛艇上的機密部位。預告片中出現的潛艇(上)與美軍現役「維吉尼亞級」潛艇對比(下)(圖源 Film Select Trailer/ Youtube Bedroom Furniture)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6年前372潛艇事件:突墜300米,180秒逃生,冒死甩掉外軍反潛跟蹤
    有人說,一定是「達喀爾」號暴露了行蹤,被埃及海軍發現並擊沉;還有人說「達喀爾」號潛艇本身質量不良,很有可能出現故障導致失事,然而所有猜測都難免憑空臆斷,因為「達喀爾」號潛艇根本沒有留下一絲信號便在地中海消失了。然而,時隔31年之後,也就是在1999年,「達喀爾」號居然再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搜救人員在3000米的海底找到了早已成為殘骸的「達喀爾」號。
  • 配電物聯網在單相接地故障搶修精準指揮中的應用
    ,有效降低故障停電時戶數,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推動配網故障搶修指揮由傳統的「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在傳統的配網故障搶修模式下,散亂的故障信息和陳舊的工作流程以及滯後的指揮模式等,直接影響配電網的故障搶修指揮水平。以某市供電公司數據為例,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2018年該市供電公司故障停電時戶數佔總停電時戶數超過2/3,全年一類故障121起,其中單相接地67起,佔了全年一類故障的55.37%。
  • 16年前,漁民發現一潛艇,裡面是70名長眠的海軍勇士
    2003年,山東威海的漁民和往常一樣出海捕撈,漁船大約駛出了十幾裡之後,船上的漁民們幾乎在同一時間看見了水面下的中國潛艇。當時天氣狀況良好,能見度極高,潛艇大概位於水面以下20米的位置,隔著大老遠就能看見一道巨大的黑影。不過,這些漁民可不敢靠近,萬一潛艇正在執行任務怎麼辦?於是,他們駕駛著漁船,慢慢開遠了。
  • 美水兵曝光海葬拉登細節:潛艇監控確保屍體沉底
    海葬拉丹儀式進行期間,潛艇在海底參與,確保拉丹屍體沉入深海之中。很多水兵看了新聞才知海葬行動「卡爾·文森」號在完成海葬拉丹的任務後首次訪問香港,引起傳媒極大關注。在荷槍實彈的保安員守衛下,記者依次進行安檢,但總體而言比一般市民外出時在機場進行的安檢寬鬆,清水也被允許帶上航母。
  • 鮮為人知的二戰蘇聯潛艇,戰績非常出色,曾屢次重創德國艦隊
    船上7000名德國官兵中,僅有185人獲救。1945年4月下旬,蘇聯海軍L-3型「列寧主義者」號柴電潛艇已經連續多日在波羅的海遊獵,重點對但澤灣口進行巡邏。因為此明,德國人常常通過這裡經海路將在東普魯士的軍隊運回德國本土。
  • 二戰紐西蘭「幾維鳥」號掃雷艦撞擊日軍潛艇之戰
    在紐西蘭皇家海軍中同樣有一批不起眼,存在感很低的掃雷艇,但這些小艇和他們的戰友一樣遵循著皇家海軍「見敵必戰」的原則,哪怕面對著比自己更強更大的對手,也絕不退縮。在1943年1月底的瓜島沿海的一次夜間遭遇戰中,2艘紐西蘭「鳥」級掃雷艦面對著噸位,航速,火力,甚至水兵戰鬥經驗都遠超己方的日本潛艇,與其頑強對戰並實施連續兇猛地撞擊,最終將潛艇重創迫使其擱淺。取得了全勝!
  •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歌曲《軍港之夜》中的「年輕水兵」就...
    ,讓我們的水兵好好睡覺……」上世紀80年代,一首悠揚的《軍港之夜》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從這首歌中我們想像的多是水兵生活的平靜與安寧,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歌曲背後的水兵生活充滿艱辛與兇險。第二個階段,進行水兵專業理論學習,畢業時再淘汰一半的人,最終留下來的才可以登上軍艦,成為一名真正的水兵。也就是說,進入訓練基地的人中只有四分之一可以成為水兵,當時我心裡只有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我一定要登上軍艦!』為此,我不怕困難、敢於吃苦,認真學習軍事理論知識,苦練殺敵本領。最終我如願登上了南海艦隊161號飛彈驅逐艦,成為了一名水兵,我所服役的戰艦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王牌軍艦。」陳洪堂自豪地說。
  • 他靠一雙耳朵挽救了一艘潛艇
    短短3分鐘內,由於沒關水密門,相連著的二三四共3個艙全部被海水淹沒,艇長等7名軍官和17名士兵當場遇難,潛艇也緩緩沉到40米深的海底。一艙的5名官兵生死未卜。王發全判斷四艙官兵已經全部犧牲,此時五艙不能留了,必須立即撤退到六艙。於是,王發全帶著五艙裡倖存的4名戰士轉移到第六艙,那裡還有6名戰士。除了被困在第一艙的5名官兵聯繫不上外,此時全艦僅剩下10個人了。
  • 30水兵確診,原因羞於啟齒
    英國著名的小報《太陽報》、《每日郵報》爆料稱,最近英國海軍一艘前衛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警惕」號(舷號S30)在訪美期間,發生了莫名其妙的疫情,多達30多名水兵新冠檢測結果是陽性,佔據了全艇1/4的人數,在封閉的艙室內,病毒的傳播顯然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