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美國制定「曼哈頓」計劃,並秘密展開。這個計劃集結當時西方頂尖人才,50多萬人參與其中。經過大家努力,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在1945年7月16日成功爆炸。美國欣喜若狂,馬上便製造出兩枚原子彈,並取名為「小男孩」和「胖子」。
很多人都說美國使用原子彈是無奈之舉,如果不使用原子彈,美國至少還要損失1百萬人。在一些軍事專家看來,美國使用原子彈是必然事件,只是他們一直都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為研製原子彈,美國花費25億美元。這個計劃規模太大,試驗已經不能滿足美國的要求,美國迫切希望看到原子彈在戰場上會發揮出怎樣的威力。
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原子彈,美國一度十分囂張。剛剛見識過原子彈的威力,誰都不敢和美國硬碰硬。如果哪個國家也能研製出原子彈,底氣自然會很足。但是,研製原子彈哪有那麼簡單。
蘇聯軍事實力強大,二戰之後迅速崛起。為趕超美國,蘇聯啟動緊急計劃,加速發展核武器。1949年,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4年之後,蘇聯氫彈試爆成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爆炸品,大家稱其為沙皇炸彈。
冷戰期間,美蘇研製大量核彈頭,而且蘇聯一度有超越美國的趨勢。核彈頭破壞力太大,稍有不慎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即便是美國和蘇聯,也不敢輕易使用。為充分利用核能。美國將其運用到潛艇上,並取得巨大成效。
核潛艇能夠解決充電等問題,續航能力大大提升。但是核反應堆十分危險,一旦洩露,後果不堪設想!1961年7月,蘇聯的K-19核潛艇在試航途中發生故障,反應堆溫度很快就達到900℃,眼看著就要超過控制的極限,一旦發生爆炸,艇上的3枚核飛彈以及飛彈的液體燃料都會引爆!
如果K-19真的發生核洩漏,那麼遠在100公裡外的北約基地也會受到影響。除嚴重的生態危機外,艇長還在擔憂另一件可怕的事情。當時國際局勢緊張,要是美國以此為藉口,核戰很有可能就此爆發!經過商議,艇長決定讓工程師和船員組成一個小組,7個人共同潛入反應堆艙。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大家可以順利切斷空氣調整閥門,裝備上備用冷卻系統。
於是,這7人冒死衝進反應堆進行搶修。最後,反應堆終於得到控制,危機解除。然而,進入核反應堆的人由於受到核汙染,有幾個人當場死亡,其餘幾個人相繼在1周內死去。由於他們身體攜帶大量核汙染物質,為防止擴散,蘇聯只能將犧牲的7人封存起來,安葬在絕對安全的地方,至今無人知曉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