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太空 太空人8.7%基因發生永久突變?這事沒那麼簡單

2020-11-23 驅動之家

近日,一則關於#太空人DNA發生永久突變#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和討論。

內容顯示,NASA在《Science》雜誌公布了一項「太空雙生子」的研究,首次研究了在太空長時間生活 (340天)對人的影響。

而有些媒體報導中的「基因中8.7%的變化至今未恢復」引起了人們的遐想。

很多人表示疑問,去了一趟太空,真的會讓8.7%基因產生永久突變嗎?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好好的講一講。

「8.7%基因產生永久突變」是真的嗎?

被試的兩個雙胞胎兄弟均是太空人,都有進入太空的經歷。此前,Scott Kelly累計在太空生活過180天,Mark Kelly累計在太空生活過54天,而此次實驗前他們有4年時間沒有進入太空。


圖片來源NASA官網


圖片來源NASA官網

研究將Scott Kelly送入太空生活了340天,Mark Kelly則在地球上生活,與之作為參照。研究對此雙胞胎進行了全基因組範圍內RNA表達(RNA-Seq)和序列甲基化水平(WGBS)比對,然而並沒有進行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因此「8.7%的基因變化」根本無法知曉。

為什麼會出現基因表達改變的情況?

基因表達情況的改變是人類應對環境的一種反應,在人類面臨爬山、潛水等具有挑戰的情況下都會發生。

Scott Kelly重歸地球後,逐步重新適應地球的重力生活,絕大多數的生理狀態都回到了他在太空旅行之前的狀態。

表觀遺傳學的調控方式,對太空生存環境下的基因表達調控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端粒酶基因附近的DNA調控區域,或膠原基因編碼區域附近,通過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後,可引起染色體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及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方式的改變,從而控制基因表達。

91.3%的基因表達改變在Scott著陸後恢復正常,而剩下8.7%的基因表達改變在其回到陸地生活六個月並未恢復,這些基因與免疫系統、DNA損傷、骨形成網絡、低氧症、高鈣血症相關。

太空生活究竟引起DNA多大的改變?

長時間太空生活可能會引起DNA損傷反應,導致DNA序列的改變,但是此項研究並沒有進行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因此DNA序列究竟改變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蛋白質是人體中發揮生理作用的基礎,人類基因組中編碼蛋白的序列不到2%,絕大部分為非編碼DNA。這些非編碼DNA數量龐大,對基因的表達調控可能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

因此,即便DNA序列發生了改變,也應該與基因表達調控和功能聯繫起來解釋才有意義。

NASA的研究發現身處空間站的太空人除了強電離輻射的影響,DNA的複製、轉錄、蛋白質合成也會受到波及,這些對於雙胞胎研究的初步結果,NASA當時並未準確表示,至於基因永久性突變還需進一步研究。

太空生活還會對人造成哪些影響?

1、太空輻射可能會影響染色體畸變機率

染色體畸形比DNA序列改變更為宏觀,被用於評價宇宙輻射帶來的細胞學改變。研究顯示,Scott Kelly發生染色體易位和染色體倒置的頻率在太空旅行結束後仍然在增加。

染色體改變造成的基因表達改變與細胞DNA損傷通路相關,暗示了太空長期生活使染色體具有不穩定性,電離輻射誘導的DNA損傷也可能涉及到了相關的幹細胞。

2、太空生活可能增加端粒長度

端粒的長度與細胞壽命相關。Scott的端粒在太空旅行中明顯增加,而這些端粒在返回地球兩天之內就縮短了,接近出發前的水平,原因是可能由於在空間站中嚴格的鍛鍊制度以及能量攝入的控制。

太空旅行是人類對大自然的一種挑戰,在生理心理產生的各種適應性反應,也是情理之中的。

隨著太空技術的發展,相信有一天人類可以美夢成真!

相關焦點

  • 上了趟太空,8.7%的基因發生永久突變?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們對兄弟倆的多項生理指標進行了測試,希望了解長時間太空飛行究竟會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上周五,NASA這項聞名已久的「太空雙生子」實驗終於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結果[1]。隨之而來的還有新一輪的標題黨:「新發現!NASA太空人太空待340天,DNA發生永久突變」。
  • 種子在太空會發生基因突變,人類卻沒事,難道我們適應太空生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把一堆西紅柿的種子送上太空,那麼每顆種子發生的基因突變可能都不相同,有的讓西紅柿變得越來越甜,但是個頭卻變小了。而有的個頭非常大,但是不夠甜。但也會出現那種既甜個頭又大的西紅柿,把這些種子挑選出來,也就意味著太空育種成功了。
  • 兩名太空人在太空生活1年後,被發現其基因永久突變,無法修復!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類開始飛出地球去探索無垠的太空,那麼,如果人類在太空生活了一年的時間,當返回地球的時候,人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呢?體內的DNA跟離開地球的時候是否又完全一樣呢?隨著美國太空人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的公開,事實真相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
  • NASA太空人回地球3年後,與雙胞胎兄弟DNA對比,發現基因突變!
    NASA太空人DNA發生永久突變?最新消息,NASA太空人史考特在國際太空站待了340天,回到地球3年後,科學家對他展開全身的檢查。然後和他的雙胞胎兄弟進行基因比對,結果顯示史考特「免疫系統和DNA修復功能」出現突變,是無法恢復的永久損傷。認知神經科學家稱,這不會對太空人造成直接危險,但不排除會增加他們未來罹患癌症的風險。
  • 太空旅行造成基因突變?不會的! 美國宇航局發現太空人與他的雙胞胎...
    隨著人類向太空進發,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和在太空中生長的變異植物那樣,如果人類也長時間在太空停留,我們的身體會不會發生變化?本版文字王裳餘落美國航天局之前發布了「雙胞胎太空實驗」的結果,引起了不少人流傳太空人在外太空待340天,8.7%的基因發生突變等言論,實際上這只是誤解。
  • 在空間站生活近1年的太空人,被證實基因突變,變異人會出現嗎?
    在很多人看來,太空人都是上帝的寵兒,上天給予了他們幾乎完美的身體以及卓越的智慧,憑著優越條件,他們能通過重重選撥,最終代表國家邁入太空,盡情欣賞太空風採。可事實上,太空人這一職業並沒有大家想像中輕鬆,也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美好。首先,我們知道,太空人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太空人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 NASA送他去太空空間站340天,返回地球後,所有細胞竟被喚醒?
    雙胞胎太空實驗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個國家都在爭先恐後探索宇宙的奧秘。他們不僅派出太空飛行器去拍照片,還把太空人送上了太空。NASA為了探索宇宙,還做過一個「雙胞胎太空實驗」。這個實驗就是找來了一對雙胞胎馬克和史考特,哥哥馬克就繼續在地球生存,不用做些什麼。
  • 回到地球發現基因突變,外太空有多可怕?
    回到地球發現基因突變,外太空有多可怕?夜晚仰望天空。就會覺得夜空非常的靜謐。而太空則是深邃而又黑暗。正如其描寫太空中,充滿了各種危險。不光有流星體的存在,還有各種輻射。所以生活在外太空中的太空人是在非常危險的環境中生存的。近日一位太空人回到了地球,他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而且他在太空中待過了300多天。
  • 未生育的女太空人,在完成太空任務後,她還能生孩子嗎?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至今,其進化的過程是一個基因突變的過程,否則可能直到今天,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仍然是非常簡單原始的單細胞。拿人類來說,其實人類的體內也會發生基因突變,特別是那些長時間生活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們。據數據顯示,他們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其體內的基因都發生了變化。
  • 太空人是一項崇高的職業,同時,太空人也是一項高危的職業。
    照片上的太空看起來顯得深邃而美麗,但實際的太空環境充滿了各種危險,因為有各種各樣的輻射存在。因此生活在空間站的太空人實際上是處於高風險的環境中的,美國一太空人被發現身體內的基因發生了突變,他已經在空間站待了300多天。
  • 在太空生活的人基因會被改變嗎?科學家:太空人更容易患癌症
    那麼在沒有大氣保護的宇宙之中,人體是否會因為輻射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呢?在上周,NASA在《Since》上公布了太空人史考特的身體報告,引起了不少科學家的興趣。美國太空人史考特在2015年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展為期340天的工作,在2016年返回地球。
  • 前蘇聯太空人太空懷孕是真的嗎?未來人類該如完成太空繁育哪?
    例如前蘇聯五名女太空人在太空懷孕這個謠言,據說就是來自於蘇聯的秘密檔案,一般人都不能輕易查閱的,這就是立足點。1991年五名女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但當返回地球後全部都懷孕了,這件事聽起來匪夷所思,最終目的就是要直指外太空有外星人,通過特殊的辦法把它們基因傳遞給我們。據說五名中有四名回到地球後進行了流產處理,但是有一名把嬰兒生下來了。
  • 女太空人執行完太空任務後可以生小孩嗎?多長時間可以生小孩?
    既然植物的種子登上太空之後會發生較大的基因變異,那麼人類登上太空之後會發生基因變異嗎?女性太空人其實,有些女性太空人在執行完太空任務後會和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而且她們生育的後代沒有任何異常行為。除了她們之外,還有許多女性太空人在執行完太空任務後生育後代,後代都和其他小孩一樣健康,沒有像太空種子一樣發生變異。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種子去了太空之後基因會發生變異,而人類登上太空基因不會發生變異呢?
  • 人類在太空能生孩子嗎?科學家:或將突變出新物種
    時至今日,人類的航天事業可謂是如火如荼,現在上個天、發射一顆繞地衛星、甚至去往火星的探測器,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我們探索宇宙的終極目的,是不想我們人類被困在地球上,一方面如果地球發生無法預測的災難,我們人類很容易被團滅,畢竟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另一個方面,我們希望將生命的種子播撒到外太空,甚至是遙遠的宇宙。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當2016年,哥哥Scott Kelly結束了自己的飛行任務,返回地球後,由於他和Mark Kelly之間的特殊關係,NASA也是非常關注他們之間的差異變化,因為在他們進入太空之前,他們看起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通過檢查測試,最終,研究者發現,在太空中生存了較長時間的Scott Kelly,他的基因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且染色體末端端粒,也神秘的變長了。
  • 如果女太空人在太空來例假要怎麼辦?
    為了防範這一意外,最初科學家們更傾向於選擇男性來執行太空任務,直到研究發現女性的經血並不會受到微重力的影響,在太空中來例假的血量和周期和在地球上幾乎沒有區別,因此才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太空人捷列什科娃。不過,女太空人在執行太空任務時來例假,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那就是無法使用洗手間。這是因為人類尿液中的水分會經過回收、淨化處理,然後再次使用。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死亡,屍體如何處理?
    自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第一次登陸太空,截止到2018年,全球已有38個國家的561名太空人進入過太空。其中太空人在太空中死亡的案例僅有一次,並且是同時死亡3名太空人,這次事故就是蘇聯的聯盟11號。1971年6月30號,蘇聯的3名太空人在禮炮一號空間站內停留了23天,完成了各種實驗任務,準備進入返回艙返回地球時,發生了嚴重的意外。
  • 上過太空的植物更受歡迎,它們基因突變,年創收2000億元
    眾所周知,宇宙環境十分惡劣,不僅存在極低的氣溫,還存在各種各樣的輻射,即使太空人穿上太空衣待在飛船裡,也多少會受到太空輻射的影響。當然太空輻射也並非只有害處,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發現太空輻射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利用太空輻射來引誘植物基因變異的想法。這種想法最終實現了,於是出現了航天育種。
  • 哥倫比亞號7名太空人16天太空生活之完全回放
    中新網2月5日電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海量的報導集中在失事過程、失事原因、失事影響、調查進展、太空人和親人故事這些方面上。北京青年報報導說,這7名太空人16天的太空生活,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太空探索的價值體現,應是人類紀念他們的真實依託。
  • 如果太空人不小心飄進太空,會發生什麼?
    如果太空人登上太空之後一直停留在艙內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實際上他們很可能會需要完成一些太空行走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太空人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失重,如果他們不小心飄進太空了會發生什麼呢?比如2018年的5月,就有兩名太空人需要執行太空行走任務,他們需要更換一個發生洩漏的外置冷卻部件,還需要在國際空間站外面安裝攝像頭。這一次的任務整整持續了6.5個小時。從1998年開始計算,到2018年的20年間,這是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第210次太空行走任務。雖然,在執行任務時會有很專業的安全措施,但是如果太空人飄進太空了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