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宏觀的角度甄選值得投資的「醫藥股」?

2020-12-03 騰訊網

「喝酒吃藥」一直是A股存在的特殊的一種行情,但是,最近兩年,白酒的表現是節節登高,但是醫藥板塊的走勢卻不盡如人意。那麼,醫藥股是不是真的不如白酒股?其實並不是。從正常的邏輯來說,人類可以不喝酒,但是卻不能不看病。所以,在剛需來說,醫藥股明顯強於白酒板塊,但是為什麼醫藥股卻沒有走出白酒股的靚麗走勢呢?兩個原因,醫藥股要比白酒股更加複雜,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傾向於簡單的白酒板塊。其次,醫藥行業正在經歷深度的改革,不確定性比較大。這種情況,投資者也會傾向於安全邊際更高的白酒板塊。但是,醫藥板塊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會被慢慢為市場所接受和認可。那麼,在眾多的醫藥股中,我們如何選擇成長與價值並存的優質醫藥股?

考慮到醫藥行業的剛需情況和整個醫藥情況的複雜程度,一般分析股票的方法,可能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效果不大。尤其是國內的現狀時,醫藥公司的業績驅動,往往是來源於不同的幾種藥品,而這幾種藥品可能還有其他廠家在生產,所以,單純的分析醫藥公司的財務報表,可能並不能讓我們抓住一些醫藥股的機會。既然微觀方面,我們很難把握,那我們不如換個分析的方式,從其他角度尋找值得投資的醫藥股。根據國內醫藥行業的現狀,大概可以分為中藥、化學製藥和生物醫藥。對於不同類型的醫藥子行業,我們的投資策略是不同的:

1】中藥/中成藥

中藥是我國的瑰寶,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目前醫藥市場是西藥的天下。當然,雖然中藥市場受到了西藥市場的強烈衝擊,但是部分中藥還是在市場消費者的認可下,成功的存活下來。對於中藥方面的投資,個人覺得,可以從三個維度甄選:

1)稀缺性

2)國家級保密配方或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3明星

首先,稀缺性。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中藥更是如此。時至今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存活下來的重要企業,沒有幾家,都是老字號的藥企。這些藥企,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精耕一個領域,並且在這個領域中有著其他企業不可比擬的中藥產品,而這些產品在歷史的沉澱中,已經為市場所接納和認可,而其他企業卻沒有能力進入這領域。在中藥領域,「物以稀為貴」就是產品具有天然的壟斷優勢。所以,這種藥企的成長空間是比較大的,後市也有足夠的想像空間。

其次,國家級保密配方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其實從另一個角度,暗示其產品的壟斷性。無論是保密級別配方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都意味著其市場的唯一性和獨特性。這種軟實力,其能量還在現在的智慧財產權之上。這意味著,企業在這個產品上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產權,其他企業一方面是沒法生產,一方面是根本生產不出來。其唯一性,會讓企業擁有長久生存下的能力。而這種企業,對於價值投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長久活下去,就為價值投資提供了足夠的操作時間。

最後一點,就是具有「明星」效應。其實就是所謂的品牌知名度。越是品牌知名度高的中藥,說明其受眾越多,其暗示了群眾基礎比較好,這樣在稀缺程度下,在市場需要擴大的情況下,藥企就擁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提高產品的價格,從而夯實自己的利潤空間。而對於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中藥,可能有效,但是經過這麼多年都沒有名氣,說明其局限性比較大。所以,我們在選擇中藥投資時,不妨可以選擇那些明星藥業。在A股市場,諸如片仔癀、東阿阿膠、雲南白藥等擁有知名產品的中藥企業!

2】化學製藥

中國有95%的化學製藥是仿製藥。這意味著,化學製藥領域內的競爭十分激烈,而競爭越大,往往意味著利潤空間也會被壓縮。所以我們在投資化學製藥的公司時,要特別關注3個方面的數據:

1)是否通過一致性評價

2)是否具備較強的科研團隊

3)是否擁有研發原研藥的實力

為什麼是這3個數據呢?

首先,是一致性評價。所謂的一致性評價,就是說,仿製藥必須和原研藥"管理一致性、中間過程一致性、質量標準一致性等全過程一致"的高標準要求。所以,如果企業沒有獲得一致性評價,那麼意味著這個企業將無法生產這個藥。一致性評價有利於提高藥品的質量,也是對醫藥行業進行一次洗牌。所以,關注那些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從這個角度來說,獲得越多藥品的一致性評價,意味著,企業可生產的藥品越多,對於其未來的利潤成長空間越大。因此,對於一般的仿製藥企業來說,一致性評價就是最好的區分。所以,在選擇個股時,要注意這個企業的產品有哪些通過了一致性評價,有哪些大概率會通過一致性評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是否是公司的主營產品等

其次,科研團隊的實力!化學製藥和生物製藥一樣,對於科研力量要求比較高。一般的企業根本養不起科研團隊,這意味著,這些藥企或者成為代工企業或者成為醫藥商用企業,利潤會被大大攤薄!舉個例子,大家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其中有一種「神藥」格列寧,是治療慢粒白血病的,當時在國內售價4萬元一瓶,而印度過來的,僅僅售價2000元/瓶。從這個價格,就可以看出來,原研藥和仿製藥的利潤空間差距有多大。這主要是因為,對於研究專利藥來說,其研究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其從新藥開發和臨床試驗,基本上會用去9—13年的時間,而申請NDA需要0.50—2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新藥上市後,從申請專利,到最後上市銷售,真正能夠創造業績的的時間,只有5—8年。所以,一般藥企成功上市新藥後,會以高昂的價格,在短期內收回研究的成本!所以,對於一般仿製藥,有利潤,但是沒有想像的空間。從成長性角度來說,不具有投資的價值。當然了,科研團隊的實力如何量化?一方面是博士隊伍的數量以及他們的研究領域,一方面是公司的科研成本,還有就是最後的科研成果。花了錢沒有成果,那還是沒有意義

最後,原研藥的研發情況。從成長性的角度來說,擁有原研藥的企業,就擁有了這個藥的專利權。相比仿製藥來說,那利潤空間就會大很多。當然了,原研藥的研究,也要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比如說,生產治療肺癌的原研藥,市場需求大,也就意味著一旦上市,給企業帶來的利潤空間就比較大。相反,如果是小眾原研藥,那麼帶來的利潤空間就有限,因為整體的受眾群體比較小。當然了,一般的企業,也不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究這種小眾的藥物。對於原研藥來說,我們需要關注的焦點就是原研藥治療的疾病是否屬於高發疾病?市場是否擁有同類的原研藥?原研藥的進度是什麼?藥物處於什麼階段?是否已經到了臨床期?相比仿製藥來說,原研藥的成本比較高昂,所以,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這塊,國內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應該就是恆瑞醫藥。

3】生物製藥

生物製藥,在很大程度上與化學製藥的原研藥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相比化研藥用的是化學合成的方法,而生物製藥則是利用生物本身的組織和器官進行研製。原始合成物質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數的生物製藥基本上都是走原研藥的路線。所以,生物製藥也免不了一個藥品研發的生命周期。

但是不同的是,國內的生物製藥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狀態,有血液方面、有免疫球蛋白方面的、有疫苗方面,還有靶向治療方面。而且,從國內實際情況來說,有一些生物製藥公司已經獨具規模,這種企業,相比中藥和仿製藥來說,其想像空間和成長性都是巨大的。這是因為,隨著醫學的發展,生物醫藥在治療一些重大疑難疾病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生物醫藥已經開始崛起,所以,在投資方法上,我們可以從宏觀上把握這樣幾點:

1)規模效應

如果企業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說明在成本控制方面會做的比較好,市場的需求存在的前提下,企業具有規模效應,未來的業績就非常值得期待的。一般來說,生物製藥的公司,如果具有一定的規模,不僅說明供給端有保證,同時暗示了這種產品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比如說我們說的疫苗企業。雖然長生生物的事件,讓市場對疫苗行業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目前國產疫苗已經初具規模,而作為不可或缺的一種「藥物」,疫苗就是一個兼具成長性與盈利性的製藥細分子行業!

2)市場佔有率

其實,產品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規模,產能沒有問題,那就接下來就是搶佔市場了。毫無疑問,誰的市場佔有率高,誰就佔據了天然的優勢。對於生物醫學製藥來說,國內的廠家幾乎都是同一的起跑線,所以,那些已經擁有市場穩定佔有率的生物製藥企業,就非常值得我們關注。比如在血液製品方面,上海萊士和華蘭生物在血液製品的領域,兩家公司幾乎佔據市場的所有份額。這時候的市場佔有率,不僅僅是佔據市場份額,還意味著他們用產品修築了自己的護城河。因為,諸如血液等方面,關係到成千上萬人的人身健康,國家的採血站基本上都是行政審批,而這種批文,對於未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來說,可能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可以說,只要兩家公司的產品不出問題,在中長期來說,血液製品行業的兩家公司會繼續佔據市場的的份額。這樣的股票,就有了足夠的市場預期和炒作空間。只要東風到了,股價起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市場的剛需情況

當然了,最後我們還是要落腳到市場的剛需上。再好的產品,沒有市場需求,那就不是好產品。市場的需求大小,是檢驗產品最好的試金石。生物製藥之所以獲得市場的親睞,主要是因為其生產的藥物,理論上來說副作用小,效果比其他藥物更好。但是,我們也要清晰的認識到,目前國內雖然有企業涉及如靶向治療、幹細胞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來說,大多數都是研究階段,甚至連臨床都不到,所以,市場雖然有剛需,但是市場卻沒有產品,短期來說,市場可能會受到市場消息出現波動,但是沒有產品支撐,最後還會回到初始點。比如之前的重慶啤酒就想轉型肝臟幹細胞的研究,但是最後臨床驗證失敗,幾年的投入打了水漂,其股價最後也回到了原來的價位。所以,目前來說,對於生物製藥,我們既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同時要關注其產品的研發進度以及產品的治療領域。選擇那些大概率會上市,並且治療領域屬於硬剛需的藥品企業,這樣我們大概率會有不錯的結果。目前國內的企業來說,血液製品、基因檢測和疫苗是最值得關注和投資的領域。其他的領域,風險略大!

【小結】

當然了,這些方法是從大方向幫助我們在複雜的醫藥企業中甄選出其中最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一般來說,對於醫藥這種剛需的企業,這些方法,足夠選擇出好的醫藥企業。但是,長生生物的事件猶如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告誡我們,有些時候我們還是要深入研究一下。深入研究,就是從企業的年度報告和年度的財務報表中去分析一些異常數據。但是,不管怎麼說,從宏觀投資的角度來說,足夠我們甄選出合適的醫藥股標的

既然在看了,就點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2130萬股艾伯維、3000萬股百時美施貴寶、2240萬股默克和370萬股輝瑞股票,增持後,醫藥目前是其第四大持倉板塊,僅次於科技、金融和消費。 以前巴菲特對醫藥股一直持謹慎態度,而此次新建倉的六隻的股票中,有四隻是醫藥股,這是歷史上伯克希爾首次大批量建倉醫藥股,但是伯克希爾買入的都是大藥企,可以說是一種戰略性布局。
  • 投資機構解讀經濟基本面:宏觀穩中有升 微觀活力湧動
    券商、基金機構普遍認為,十九大報告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所描繪的藍圖,對資本市場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將開啟A股投資的新時代。  機構普遍對後市樂觀  A股的未來走勢受宏觀經濟層面、A股上市公司基本面、流動性寬鬆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
  • 圓桌論壇:如何避開醫藥股中的雷——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在目前的境況之下,醫藥股究竟是要「排雷」還是強者恆強?醫藥行業還有哪些潛在的投資機會?本屆嘉年華我們請到了四位雪球醫藥大咖,分別黃建平,有請!stevevai1983,有請!青僑陽光,有請!還有一位是長牛分析,有請四位。李欣:首先是感謝,歡迎四位就醫藥投資方面給我們作一些解讀和分析。正式進入醫藥板塊之前,我想有一個話題是逃不開的。
  • 金秋行情向縱深推進 醫藥股迎來補漲行情
    一位醫藥基金經理表示,上半年政策對醫藥股行情的影響較大,6月時受到「4+7」(指在4個直轄市與7個城市進行帶量採購)試點範圍擴大的影響,醫藥股曾一度下跌10%。「醫藥行業的賽道和風口都具備持續性,超額收益潛力很明顯。」
  • 2020醫藥股票有哪些?醫藥股龍頭股一覽表
    2020醫藥股票有哪些?醫藥股龍頭股一覽表一、廣州藥業(600332)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藥業」)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屬下八家中成藥製造企業和三家醫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貿易企業於1997年9月1日重組成立,分別於1997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交所上市。
  • 12月份宏觀經濟以及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展望
    國內經濟持續復甦,順周期板塊引領A股走出結構性行情,滬指一度上行突破3400點;拜登勝選和疫苗消息刺激美國經濟預期好轉,美股也呈現上漲;港股在外圍市場帶動下反彈更加強勁;信用債遭遇黑天鵝,債市情緒受挫;黃金繼續高位震蕩;人民幣強勁升值,進入6.5時代。那麼,接下來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如何?尤其是大家最關心的股票類資產。在此環境下,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操作?
  • 揭秘醫藥股背後的機構行為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跟大家做一個交流,一是企業的角度,巴菲特說我們做投資有兩門課程:一是給企業做估值,你要了解企業。在國內公募和外資都會對我們所投資的企業產生一種力量,所以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思考和交流,幫助你在投資的路上正確看待市場的波動,有些波動是有行為助推的。
  • 病毒防治股領銜!醫藥產業鏈板塊集體走強魯抗醫藥、萊茵生物等個股...
    從盤面上來看,病毒防治股領銜!生物疫苗、生物醫藥、獨家藥品、禽流感、中藥等醫藥產業鏈板塊集體走強,概念股掀起漲停潮。截至午間收盤,在病毒防治板塊之中,魯抗醫藥、萊茵生物、海王生物、聯環藥業、四環生物等多隻個股漲停。
  • 仍在低位的醫藥股:抗癌藥龍頭,市盈率僅20倍
    個股還在繼續分化,近幾天下跌家數都高於上漲家數,說明方向的選擇還是至關重要。 市場四大指數日線頂背馳結構初顯,因技術壓力而導致的短期調整可能會出現。樂觀一點,市場會在金融股的帶動下直接放量向上突破;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回踩一腳再反身向上。 由此可知,中期結構向上,但打法上不要太激進。控制節奏,慎選方向。
  • 金元順安張博:三大驅動力助科技股行情持續演繹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金元順安張博:三大驅動力助科技股行情持續演繹⊙記者 王彭 ○編輯 楊剛近期,消費、科技、醫藥等板塊走出結構性行情。具體到選股標準,張博表示,從兩個方向篩選個股:一是基本面角度,會在發展趨勢明朗或處於較高景氣的行業中,通過定價分析找到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公司。二是市場角度。他認為,個人能力圈客觀上會對信息獲取和分析存在約束,而市場行情往往能夠體現未知的信息,因此引入部分市場指標(收益率和波動率等)對行業和個股進行篩選,可以作為選股和配置的參考因素。
  • 生物醫藥掀漲停潮 涉新冠疫苗概念如何去偽存真
    來源:第一財經生物醫藥掀漲停潮 涉新冠疫苗概念如何去偽存真作者: 魏中原[ 有分析人士指出,醫藥概念股大漲主要是情緒面受到新冠疫苗最新研發進展的利好情緒所致。但有部分股價遭爆炒的企業實際業務與新冠疫苗研製沒有直接關係,投資時需注意鑑別真偽。
  • 21隻醫藥股昨漲停 分化中掘金三細分領域
    周三,受疫苗研發獲得新進展消息影響,A股市場中超級真菌、抗流感、疫苗、中藥等相關醫藥板塊集體大漲。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以2.38%的漲幅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首位,並創出了近5年的新高。與此同時,包括南衛股份、神奇製藥、華森製藥、國藥股份、華北製藥、華蘭生物、達安基因等在內的21隻醫藥股以漲停報收。
  • 未名醫藥控股股東1.76億股被輪候凍結 停產重創業績
    12月4日,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醫藥」)公告稱,控股股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集團」)所持1.76億股股份被法院全部輪候凍結。公告稱,未名生物尚無法獲悉其股份被輪候凍結原因,被輪候凍結事項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但存在實控權變動風險。據悉,未名集團所持1.76億股佔比26.73%。
  • 「醫藥女神」葛蘭的另一面:在全市場深挖個股,搭建組合長期穩定性
    2017年,醫藥股開始大分化,中歐醫療健康獲得33.76%的收益(中證醫藥上漲13.75%);2018年中證醫藥指數下跌25.97%,中歐醫療健康跌幅為15.93%;2019年中證醫藥上漲30.05%,中歐醫療健康大漲75.23%;今年以來,中歐醫療健康大漲85.11%(截至7月31日)。
  • 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 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原標題: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 生物醫藥龍頭股有哪些 2018生物醫藥龍頭股一覽
    目前創新型生物醫藥類企業資源受市場追捧,直接帶動了PE/VC機構對於這類企業的投資熱情。對於下一階段的投資重點,醫療投資基金紛紛將目標投向創新型醫療健康企業。而隨著標的估值的提高,相關基金也在謀求差異化的競爭模式。那麼,生物醫藥龍頭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生物醫藥概念股有哪些?
  • 嚴重低估的醫藥股:銷售額已居國內第一,重大創新藥龍頭
    板塊表現上今日醫療行業逆勢大漲,位居漲幅榜第一,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入5.85億元,可以看出短線主力依然堅定看好醫藥方向後市表現。醫藥行業最近幾年景氣度非常高,很多人都覺得匪夷所思。長期保持跟蹤的人會發現,這個行業每兩年邏輯都會更替一次,2015 年藥監局供給側改革,2018 年醫保局支付變革。而今明兩年,在經濟政治環境如此動蕩的背景下,醫藥行業將是確定性極高的行業之一。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丨全景•卓識
    儘管上證指數表現波瀾不驚,但圍繞醫藥、科技、消費三大主線展開的個股行情,卻頻頻出現漲勢堪稱波瀾壯闊的大牛股。基金爆棚熱銷,也反映出剛剛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從「散戶化」向「機構化」發生轉變。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19年7月29日摘要:復盤外資對醫藥股的挖掘,不論是境外成熟市場上對優質中概醫藥股、中資醫藥股的挖掘,亦或是陸股通開通後外資對恆瑞、愛爾等的持續流入,均體現了外資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推崇。
  • A股市場的銀行股、醫藥股、白酒股哪個板塊會大漲或大跌?
    銀行股跌多了絕對會進入下一輪大漲的環節,白酒股和醫藥股漲多了也絕對會有大跌。不難發現,這就是股票市場的規律。那麼為什麼銀行股絕對會大漲?在這總結了三個原因。 據數據統計發現,整個銀行股最低的市盈率只有3倍多,整個板塊平均市盈率低於9倍。也正是因為這樣嚴重的低估才會有大漲的可能,才會在A股市場中最具有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