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上財富
來源:格上研究
11月份,全球權益類資產震蕩上行。國內經濟持續復甦,順周期板塊引領A股走出結構性行情,滬指一度上行突破3400點;拜登勝選和疫苗消息刺激美國經濟預期好轉,美股也呈現上漲;港股在外圍市場帶動下反彈更加強勁;信用債遭遇黑天鵝,債市情緒受挫;黃金繼續高位震蕩;人民幣強勁升值,進入6.5時代。
那麼,接下來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如何?尤其是大家最關心的股票類資產。在此環境下,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操作?接下來我們將從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各類資產表現等方面,自上而下地進行分析。
一、10月經濟數據整體超預期,經濟延續修復,增長動能改善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時間:2020/10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時間:2020/10
10月份,我國經濟延續修復,工業增加值、投資、出口普遍超預期增長,消費數據略不及預期,但線下消費以及服務業改善幅度加大。總的來說,我國經濟延續向好,盈利面仍具備支撐。
根據目前的經濟數據,預計四季度單季同比增速會達到5.5%-6%,2020年全年增速達到2%左右,Q2至Q4逐季改善。
具體數據分析如下:
從生產端來看,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6.9%,大幅好於預期,回到疫情爆發前的增速水平。
亮點主要集中在裝備製造業,10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
此外,出口高增也對工業生產起到了拉動作用。海外疫情持續爆發,與防疫物資相關的紡織業同比增長9.5%,達到今年高點。
從需求端來看,投資增速改善,消費結構性改善,出口繼續超預期。
投資端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繼續提高。基建投資在財政支出節奏加快、新項目儲備改善下增幅擴大,預計11、12月,基建投資單月同比增速將保持平穩;房地產投資增速保持高增,「三道紅線」壓力下,房企推盤促銷回籠資金更加積極,竣工、銷售改善明顯,由於前期大量未完工項目面臨交付,預計竣工將繼續有支撐,年底房地產增速大概率維持高位;8-10月,製造業投資當月值都保持了同比正增長,未來在利潤推動之下,有望繼續改善。
從消費端來看,居民消費意願回升明顯。10月消費增速雖低於市場預期的5.2%,但從結構上來看,餐飲收入同比疫情後首次回正,報0.8%,消費升級類商品加快增長,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汽車類商品10月同比分別增長18.3%、16.7%、12.0%,均體現了居民消費意願的回升。11、12月數據有望加速改善。
從出口端來看,10月出口大超預期,主要是由於海外需求恢復快於供給恢復,供需缺口帶來替代效應促進我國出口增長。預計在全球需求繼續回暖背景下,11、12月出口仍會維持不錯的增速。
二、PPI-CPI增速剪刀差不斷擴大,穩貨幣,寬信用
通脹層面來看,10月CPI同比增長0.5%,預期0.8%,前值1.7%。9月PPI同比-2.1%,預期-2.1%,前值-2.1%。目前趨勢仍然是CPI下行,PPI緩慢恢復(10月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拖累有所停滯),PPI-CPI的同比增速剪刀差不斷拉大,這意味著上遊資源品價格逐漸改善,映射到權益類市場,意味著周期板塊的性價比有所提升。
根據去年高基數以及生豬供給增加,預計豬肉同比將繼續下行,CPI同比大概率處於0時代甚至負值;而PPI在全球經濟回暖、國內工業生產持續恢復的背景下,負增速將繼續收窄,但年內很難回到0以上。
利率層面來看,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逐漸上行,中樞上移至3.3%附近,從央行的表態來看,利率水平與當前的經濟基本面總體是匹配的,隨著經濟復甦,利率將會緩慢上行,預計頂部在3.3%-3.5%,不存在大幅收緊的基礎,更多維持緊平衡的狀態。
金融數據方面,10月社融持續高增,M1增速明顯提升,寬信用仍在顯現。10月地方債多增是社融數據保持高增的主要支撐,在地方專項債發行完畢後,11、12月政府債券對社融的支撐將有所轉弱;貸款層面,中長期企業貸款規模以及增速均大幅好於去年同期,顯示了國家精準滴灌的政策支撐效果顯現,企業利潤好轉之後,企業的投資意願有所回升,預計到年底將保持穩健增長。整體來看,明年一季度,伴隨著經濟基本面的繼續修復,信用端將會收緊,預計社融將高位回落,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社融增速的變化,屆時需要警惕信用端的風險。
三、12月份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分析
1、A股:宏觀環境仍具備支撐,下行有底,風格階段性切向順周期板塊
當前宏觀環境是「盈利上行+流動性緊平衡(但很難大幅收緊)+CPI回落+PPI負值收窄」,在此環境下,A股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是「盈利兌現」,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但估值受到利率上行的壓制,因此,市場整體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從安全邊際來看,目前盈利仍存在一定支撐,流動性雖有收緊,但不具備大幅收緊的基礎,同時潛在增量資金仍然較多,即使市場有所回調,幅度也會有限,目前3200點的支撐力度較大,年底A股市場大概率呈現區間震蕩。
從投資機會來看,短期中低估值的順周期板塊仍將階段性佔優,預計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背後的邏輯就是經濟回升,上遊利潤邊際修復幅度加大,中遊繼續保持高景氣度。
綜合考慮,當前強周期板塊>可選消費>周期成長,強周期板塊(有色、化工、鋼鐵、採掘、銀行、地產等)階段性機會更強;可選消費(家具家電、酒店、機場、影院等)也具備較強的盈利修復空間;而周期成長板塊(汽車、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等)仍具備盈利支撐。
2、港股--估值處於全球低位行列,性價比凸顯,進行加倉
隨著美國大選落地,外資風險偏好有所修復,疊加「弱美元+強人民幣」的匯率環境以及中資股盈利持續修復的背景下,我們認為,當前加大港股配置仍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從估值來看,目前恒生指數PE(TTM)在14.7倍左右,PB略高於1(08年也僅僅是接近,但並未跌破),因此不管是PE還是PB,港股均處於歷史較為便宜的位置。
從AH溢價來看,AH股的溢價指數是148%,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這表示同時兩地上市的企業,港股比A股平均便宜了40%多,性價比很高。
布局方向,1)短期順周期板塊(周期和可選消費板塊)會相對佔優,如金融、地產、能源原材料等等;2)港股具備稀缺性的科技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短期這些個股可能估值會受到一定壓制,但長期仍具備較強成長性。
3、美股--短期呈現高波動,性價比下行,保持謹慎
11月以來,疫苗利好消息、拜登勝選等因素不斷推升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並反映在了美股的漲幅中。
短期來看,當前美股估值已經處於歷史較高水平,而流動性繼續加大寬鬆的可能性很低,美股估值難以進一步提升,同時疫苗大規模落地前,年底美國經濟仍有二次觸底的可能,美股發生大幅波動的概率較大,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
明年來看,美國大概率呈現「盈利上行+利率上行」的宏觀環境,順周期行業表現會更好,如果美股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可以增配順周期性板塊。
4、黃金--短期不具備趨勢性機會,潛在收益空間收窄
中短期而言,影響黃金的核心因素就是黃金價格的機會成本--美國十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而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貨膨脹率。
名義利率方面,當前在美國十年期國債名義收益率呈現底部小幅回升態勢,對黃金呈現小幅利空;通脹方面,在美國財政刺激方案落地之前,通脹預期層面仍會存在分歧。
因此,整體來看,短期黃金大概率仍會呈現高位震蕩或者小幅下行的態勢。如果明年美國通脹率大幅回升,黃金仍會具備機會,但目前黃金價格處於歷史相對高位,未來的潛在收益空間收窄。
5、人民幣—短期謹慎看多
8月份以來,人民幣已經從7.0升值進入6.5時代,這一方面源於,我國經濟基本面的率先恢復,疫情控制良好,另外,防疫物資出口高增以及海外訂單轉移,我國貨物貿易順差擴大,推動匯率上行;另一方面,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逐漸上行,中美利差持續拉大,海外資金流入加快,金融帳戶呈現也呈現順差。
近期來看,不確定性因素仍存,比如全球疫情二次反覆,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呈現一定的波動,短期大概率呈現一定波動,但仍具備升值基礎。
6、債券--難有趨勢性機會,適當關注違約事件後債市修復機會
受永煤事件影響,債市風險偏好受到衝擊,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行至3.3%上方,隨著央行逆回購釋放流動性以及金融委嚴查逃廢債,流動性緊張有所緩解。
從當前來看,短期在盈利面上行的壓制下,債市很難有趨勢性機會,更多是呈現震蕩。另外,受永煤事件的影響,近期債市經歷了階段性回調,利率債以及高等級信用債可能會存在修復機會。
但需要注意,破除剛兌的進程仍將持續,在信用債選擇時,不能僅參考信用等級,更需要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財務運行狀況;在選擇產品時,要著重關注管理人的風險控制能力以及個券研究能力。
7、固定收益--甄選交易對手及投資項目
隨著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截止日的臨近,預計監管措施將繼續趨嚴,非標資產規模也將繼續壓降,我們預判接下來優質資產相對缺乏的局面仍會延續。
針對不同的投資者,我們進行以下建議:1)傾向於投資非標類固收產品的投資者,建議選擇非標資產時,需堅持甄選交易對手及投資項目的原則,審慎投資,儘量選擇企業資質優良、再融資能力較強的交易對手及項目;2)建議謹慎類投資者,精選並配置以優質債券為底層資產的類固定收益產品;3)建議謹慎偏樂觀且對權益市場感興趣的投資者,可適當參與「固定收益+」產品,在獲取安心的固收收益的同時,適當參與二級市場股票或定增的投資。
四、12月份各類私募投資策略機會分析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