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1日訊(閩南網記者陳玉玲 見習記者 袁靜靜 陳燕燕)今天下午,「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院士報告會走進泉州師院。中國科學院泉州籍院士陳木法擔綱主講嘉賓,作《網絡引領的教育新變革》學術報告,並與現場400多名師生進行互動。
圖為陳木法院士做報告
「小學升學考數學只考了3分……」報告會以觀看陳木法的採訪視頻拉開帷幕。陳木法從網絡的興起、教育的新變革(新時代)、迎接變革等方面入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研究經驗,分析了網絡興起的歷程,以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社會生活、教育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
會上,陳木法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和網頁截圖,展示了國外UdacityCoursrea Edx等課程提供商的興起。這些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他特別介紹了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MOOC(慕課)的在線視頻、網上測試、協作論壇3個板塊的借鑑意義,尤其是開放式網絡課程對傳統高等教育模式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基於網絡教育的快速發展,陳木法提出,學校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而學生要有團隊協作精神,培養批判意識,提高自制力。
在互動環節中,有學生質疑「網絡是否能引導有惰性的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陳木法表示應正確地認識網絡,「網絡可以成為求學者的天堂,但也可能成為某些人的『鴉片』,精品與垃圾並存」,網絡使用者需要有強烈的批判意識。
除講座外,泉州師院還將於明日舉行「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座談會,邀請近十名院士參加。
【人物名片】
陳木法,福建惠安人,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1980年該校研究生畢業並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1982年、1983年先後獲該校理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博士。1997年至今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11月當選美國數學學會首屆會士,進入來自世界各國的1140名頂尖數學家名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12項大獎,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重要基金20多項。主要從事概率論中的馬爾可夫過程;交互作用粒子系統和隨機場;隨機系統的穩定性速度和譜理論與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研究專著5部,其中英文專著3部;出版教材1本;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