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八閩行訪談 陳木法(圖)
NEWS.SOHU.COM 2004年10月21日01:55 來源:海峽都市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陳木法
陳木法:數學家,惠安人。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概率論與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本報訊傳聞中的陳木法教授「木訥」,屬陳景潤型的鑽研型學者。但前日,他在福州一中接連回答學生30多個問題還意猶未盡,在福師大科學會堂的演講又引來一片笑聲和掌聲,證明了陳院士的幽默和魅力。勞頓了一天的陳院士得知記者要採訪「青少年數學素質培養」時,立刻又精神百倍。
記:數學對個人發展到底有啥幫助?
陳:數學能力是人的一個基本素質。碰到困難,學習數學的人會非常自然地分析困難在哪幾個方面,我該如何解決。所以學習數學的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強。另外,學數學的人看待問題和別人不一樣,他看問題馬上就會把要領抓住,因為數學有一個基本功就是超脫具體情況看問題,繼而分解、探討問題。
記:學好數學天分是否很重要?
陳:雖然我從初二(14歲)就自學了微積分、高等代數等大學數學課程,但我並不是天才。相反,我會從初中就自學數學正是因為我小學的數學成績只有3分,就是現在的及格水平,我想把成績上的黑點抹掉,就刻苦鑽研,哪知道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了,在數學的路上一走就幾十年。(笑)數學更多的是靠後天培養,學得多,做得多,想得多。
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呢?
陳:從學生來說,就要多思考,多鑽研,多體會,領略到數學的美感,就會越學越來勁。適當地做做習題,可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但做習題最怕貪多嚼不爛,做三題不懂一題,那就白做了。要適可而止,舉一反三。從家長老師來說,要多多鼓勵,多多引導。自信心是學習數學最好的老師,鼓勵的作用總比批評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