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長沙行丨孫九林:加大數據信息人才引進培養 讓數據發揮更...

2020-12-07 長沙新聞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海清攝。)

  星辰在線4月26日訊(記者 李海清 柳佳路)「『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基礎還是數據,如果數據不弄好,很難。」4月26日,在「院士專家長沙行」暨中國工程院「網際網路+」行動計劃(2035)項目中期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認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國家農業的現代化。當今國內外都把大數據資源作為農業的「金礦」來挖,我們在人才引進培養方面,更要加大數據信息人才引進培養,讓數據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對現代服務進行梳理,包括精準化預測模式,以大數據為平臺,通過大數據採集和分析,提高監測預警服務,解決線上線下的技術服務

  人物簡介:

  孫九林是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源學家、農業與資源環境信息工程學科帶頭人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長期從事信息科學技術在農業與資源環境中的應用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並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在取得的15 項重大成果中,有11項獲省部級以上18種獎勵,出版專著11部、論文80餘篇。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我國資源信息管理體系結構、資源信息分類編碼、區域開發模型體系、統計型空間信息系統模式等,為信息科學在資源環境中的應用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國家數據科研領域開疆拓土的「將軍」孫九林院士
    雖然當時在世界上,用計算機管理各類數據資源工作已有先例,但在當時的中國,用計算機管理資源環境數據卻是一個全新的科研領域。聰敏好學的孫九林了解到美國用計算機來管理銀行帳戶以後,認為「既然能用計算機來管理銀行帳戶,銀行帳戶是數據,「資源環境數據」也是數據,相信肯定行,就大膽答應先調研一下。」
  • 孫九林院士:科研拓荒人—新聞—科學網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數據是跨地區、跨領域的,主要是國家投入的科研項目產生的數據。因為沒有規定科研數據必須匯集到平臺,我們需要通過運行機制將分散的數據收集起來,相比於林業、農業由主管部門匯集數據,我們的難度更大。」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
  • 【瞭望】孫九林:科研拓荒人
    孫九林在香港中文大學講學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數據是跨地區、跨領域的,主要是國家投入的科研項目產生的數據。因為沒有規定科研數據必須匯集到平臺,我們需要通過運行機制將分散的數據收集起來,相比於林業、農業由主管部門匯集數據,我們的難度更大。」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
  • 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 「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中科創新園落地濰坊以來,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挖掘濰坊企業技術需求,積極引進院所優質產業化項目和高層次專家來濰發展,為濰坊市提供了技術對接、成果轉化、投融資等眾多服務,成果顯著。濰坊市將持續加強政策集成,用好用活科技創新平臺,撬動更多資源支持科技研發和創新創業,努力為各類人才和企業家提供最好的舞臺。
  • 「智匯瀟湘」2020年院士專家行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6月29日訊(記者 盧欣)6月29日,由湖南省科技廳、長沙市政府主辦,湖南省院士諮詢與交流促進會、長沙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智匯瀟湘』2020年院士專家行——全球疫情下生物醫藥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長沙舉行。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賀修銘等出席活動並講話。
  • 中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建設受好評
    「中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建設(http://www.geodata.cn)」是科技部啟動的「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九個試點項目之一,由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承擔,該所孫九林院士主持,自2003年啟動以來,已經開展了一年半的工作。7月7日,科技部基礎司組織了包括法律專家、標準專家、信息技術專家在內的檢查組對該項目進行了工作檢查。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落幕,由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組成的天眼情報團隊項目《天眼情報-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領航者》獲得冠軍。 為吸引更多學生投身網絡安全事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網絡安全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教授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教學過程遊戲化」就是他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方面的一個創新,即在學習中以遊戲的方式切入,提升學生對網絡空間安全的興趣,幫助學生儘快入門。
  • 孫九林院士:如何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貢獻時空智慧?
    4月11日,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主辦,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電力信息工委會、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承辦,國網思極神往位置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時空信息通信技術支撐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出席並講話。
  • 孫九林院士:科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新聞—科學網
    科學使命 秦玉才指出,科技人才是「一帶一路」重要智慧力量。「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科技合作、科技人才和交流活動的支持與引領。 Vladimir同時指出,在中亞歐洲的過度地帶,有很多數據都是欠缺甚至沒有的,需要科學家建立資料庫進行聯合考察。基於這些數據及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為「一帶一路」更有效落地和發展提供很好科學依據。 從國家到中科院,都有一系列支持國際合作的手段和項目,今年年初,中科院正式推出「一帶一路」戰略行動計劃。
  • 對引進科學人才的幾點想法
    對引進科學人才的幾點想法來源:光明日報 2013-10-14 丘成桐  中國要在2020年成為人才大國必須要走兩條道路,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引進人才。這裡我說的培養人才乃是培養一流人才,就是所謂領軍的人才,畢竟有軍而無將,不能成為科技大國。
  • 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來長授課 胡忠雄要求:發揮院士作用提升長沙...
    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來長沙授課胡忠雄要求:發揮院士作用 提升長沙品質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4日訊(記者 錢娟)12月24日,長沙市政府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聶建國來長授課,圍繞「當前城市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主題進行專題講座。
  • 【院士專家山西行】為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增勢
    【院士專家山西行】為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增勢 2020-12-04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靠什麼引進和留住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表示,山西轉型升級亟須用高新技術帶動高新產業發展。12月1日至5日,吳光輝參加了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20位兩院院士、15位教授專家參加了此次活動,共同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把脈問診。吳光輝與山西結緣已久。幾年前,他在一次課題調研中發現,山西有很強的航空航天發展願望,也有很好的基礎條件。
  • 魯商集團迎來第4家院士工作站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李頡院士工作站成功備案
    魯網·泰山財經10月23日訊(記者 田靜 通訊員 張宏)魯商集團迎來第4家院士工作站。魯網·泰山財經記者今天獲悉,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城市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李頡院士工作站」近日獲批成功備案。省城市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院士工作站由山東省科技廳、煙臺市科技局審核認定,引進的是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頡。李頡院士長期開展大數據和AI、雲計算、智慧城市、物聯網、網絡安全、信息系統評估等領域的開拓、創新研究以及應用推廣工作。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
  • 專訪中科院院士王松靈:加大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專業人員待遇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作為中關村論壇的平行論壇之一,2020中歐人才論壇今天(9月17日)下午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加大公共衛生專業隊伍建設力度,提高專業人員待遇。
  • ...與數字地圖技術相結合用於戰場地形環境仿真丨祝高俊院士生日快樂
    現兼任總參作戰部測繪數字信息工程專家組成員,全軍指揮自動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測繪學名詞委員會副主任。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10月7日,高俊院士迎來了87歲生日。一高俊先生簡介高俊,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家。1933年10月7日生於北京。
  • 院士工作站落地!增城「人才強區」再添成果!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吳開明教授及其團隊合作建立了「廣州市院士專家工作站」並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批准。金南公司產品圖廣州市院士專家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後將致力新型軟磁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新產品的開發為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增城打出了一套引才、聚才、留才的「組合拳」第一式發起「引才攻勢」增城整合全區人才工作力量
  • 兩院院士談數據安全:抵禦量子計算機攻擊時代來臨
    中新社重慶9月14日電 (韓璐 李綠桐)數據信息與知識目前已成為生產的關鍵要素,信息化社會中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利用和最小程度的信息洩漏?如何做到溯源定責,保證電子證據真實性和可認證性?14日,以「護航數字經濟共話數據安全」為主題的2020數據安全高峰論壇在重慶召開。
  • 「大數據+人工智慧」助推宜春城市發展(圖)
    此外,大數據+綜合治稅有效消除了稅收徵管的盲區和真空;大數據+網絡餐飲監管幫助部門發現問題商家,構築了食品安全保護傘;大數據+社會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整合6000多萬條信用數據,助力構建守信城市;大數據+能源雙控覆蓋100多家規上企業,洞察能源消耗狀況和能源消耗結構,助力發改委形成能源預算化管理閉環,綜合提升能源畝產效益。
  • 院士四川行|趙宇亮院士團隊國內第一個院士工作站設在南充
    19日上午,趙宇亮院士團隊成員來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考察趙宇亮院士工作站,並進行學術報告交流,這是院士南充行的一部分活動。南充籤約儀式現場院士四川行期間,南充一共籤約4個項目,分別涉及醫療和蠶桑兩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