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醫學、生命醫學

2021-01-15 遵生養命

「道醫」是以老子《道德經》為標誌,由上古真人修道、證道過程中為解決自身 障礙而發現發展起來的一門知識。歷代上工大醫都是修行有成的高道,但凡修行有成 的高道也都精通醫術;醫道相通、醫道同源是道醫最突出的特徵。道為醫之體,醫為 道之用。道醫之本在陰陽,陰陽是道生化出來的,是道性的體現。「道」是道醫的根 本和源頭。要想學好道醫,用好道醫,要想演繹出古代道醫的神效,必須認真修道、 練功,只有修道、證道,才能悟道、識道、把握道;對「天人合一」、「萬物同體」 有所感悟;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明陰陽之理、升降之機;才能本於陰陽,應症施 法;才能不值一法,不舍一法,法無定法,甚至非法之法而達上工境界。

道醫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醫學、生命醫學。它對生命本質、疾病本質的認識遠 比建立在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上的西醫學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更接近真實、更 接近真理。「生之本,本於陰陽」、「治病必求於本」。道醫治病不但方法簡單,而且 抓住疾病的本質,從其根、從其本去解決問題。歷代上工大醫治病都是法到病除,藥 到病除,效如桴鼓,均有歷史文獻記載。

道醫不是科學的產物,而是道學成果的應用。雖然科學與道學都在解釋這個世 界,但是二者各自依託的本體論和方法論截然不同。科學立足於實驗觀察,關注世界 的物質性(陽性物質),以邏輯分析的方法予以解釋,並用物理的、化學的實驗方法 驗證。「實證性」、「可重複性」是其認識事物、確定事物的標準和原則。而道學依託 的是老子的「唯道論」,認為宇宙萬物是「道」生化出來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 無,「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個世界是陰陽復質(虛性物質和實性物質)的世界。萬 物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陰陽複合體,只能通過靜觀玄覽(「致虛極,守靜 篤」),在道境中觀察的方法才能認識。所以,認識的層次不同導致了兩者到目前還 無法相互認同。以「科學」的標準衡量,道學是徹頭徹尾的迷信;而從道學的角度 來看,這種「科學」只算「小兒科」,對真實的世界還只看到一小塊。

中醫古樹歷經數千年,枝繁葉茂,包含所有防病、治病的方法。在「大中醫」 框架裡有上工、中工、下工,在具體方法上除「望、聞、問、切」及用藥施法外, 還有意守、導引行氣、服氣辟穀、飲食療法、堪輿療法、移精變氣、祝由、砭石、針 灸、按摩、刮痧、拔火罐等等。由於近百年來受西方「科學主義」的影響,中醫的傳承和發展逐步脫離了 「道」的根本,各自為陣,各立其說;民間傳承偏於保守, 執於師傳、祖傳的經驗和秘方藥法,疏於對本源的探索,也不修道;「科學中醫」界 和「中醫學院」更是幾十年如一日用最大的精力和資源將中醫的有效成果去和科學 之樹搞「異類嫁接」,企圖通過「科學」的理念和方法找出中醫中藥治病效果的科學 依據。

搞「科學中醫」、搞「中西醫結合」的結果,導致中醫逐步被異化,療效越來越差,就業越來越困難,中醫繼續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極大挑戰!偶有有識之 士呼籲恢復中醫的本來面目,反而成了大逆不道,被同行群起而攻之,其情不亦悲 乎!就連被鄧鐵濤譽為中匡界脊梁的名老中醫李可也因善用附子,主張扶陽而被同行 相欺、打擊和侮辱!中醫界的亂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離開了道的統攝,各執一端, 各自站在井底對大千世界品頭評足,都認為自己手中的是真理,其它的都是歪理邪 說。更有甚者沾沾自喜於一針一法,想以一法代萬法!其實法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和必然性。

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都是「道」這棵大樹生發出來治療各種疾病的 方便法門,只是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時空點,切入的環節有別而 已。如果執於門派之見,執著一法而否定它法,無異於將枝葉當樹幹,終其一生都只 能在一畝三分地內打轉轉,終不知手中的枝葉是從什麼地方長出來的。國人學中醫也 很功利,都從解決眼前問題人手,有幸跟師而學者,單是切脈之功、熟背湯頭,就不 是數年功夫能獨立於世的。

生命有限,精力有限,等到把基本功學到手時已是「名 老中醫」 了……這種學法雖然能掌握一些實用性的技法和知識,但對中醫的認識還 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中醫衰勢能扭轉麼?有人說得好:「從末尋根則道 繁而時不及,以根而滋末則抱養如懷。」中醫之樹枝繁葉茂、法繁且雜,從末梢切 入,終其一生也只能明白其一二,要想明白其根本,把握其全貌,唯有從源頭做起。 中醫的源頭在什麼地方?具體的說,就是要立足於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和理解, 要全面接受,而不可按「科學」標準搞什麼「揚、棄」 「取、舍」。要想正確理解, 還必須修道,走「內證實驗」的路。

唯其如此,才能明白生命的本質、疾病的本質 是什麼;才能明白治病的原則和方法;才能明白「內景隧道,唯返觀者可照察之, 其言必不謬也」。治病方法雖繁雖殊,然其旨則一,都是調整陰陽、回神固本、心歸 本位、「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從而達到「形與神俱」,「陰平陽秘」,「精神乃 治」。大道至簡、至易,從道切人,執簡馭繁,則知萬法雖殊,其本則一。得道者以 愈病為本,不執一法,不舍一法,法無定法,應症施法,以救度蒼生為根本。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今人離道背徳,連仁、義、禮、智、信 都丟失殆盡,只是比古人更多了些聰明、智巧。為了競爭,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為 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和資源,坑、蒙、拐、騙,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世間處處是陷 阱、時時有騙局,導致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這種不信任甚至殃及我們的 古人。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泛濫,現又發展到祖宗虛無主義。

所以,古時著 書立說的知識分子品位都很高,當時還沒有圖書市場,他們煞費苦心,不惜工本,用 文字記錄下的內容都不是為了版權和稿費(利),也不是為爭當「反偽英雄」(名), 而是對子孫負責,為後人留下寶貴遺產,為我們今天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歷史文化 的依託。所以,對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經典都應該懷著最虔誠的感恩的心去背 誦、領會和證悟。《易經》、《德道經》、《黃帝內經》所涵蓋的智慧遠非我們今天的科學知識所能企及。今天我們弄不懂古人所說的話,是因為我們無知,而不是古人胡 說。有了這樣的基本態度,我們就能走進經典,理解古人的智慧,與古聖先賢對話, 使我們民族的優秀基因得以保持。

中醫界有識之士看破世間萬象,超越功利得失,理順「道」與中醫的關係。用「道」統攝萬法,則知萬法都是「道」的應時而化、應時而用。修道、悟道、證道、 把握道才是根本!如此則中醫便能多些更有效的治病方法,便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便能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大中醫」的振興則是歷史的必然!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之基礎醫學:解密生命,醫學基石!
    大學時光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能夠在北醫學習,有幸承蒙各位名師指點,學到的做人之道、打下的堅實的醫學基礎、培養的科研思維,受用至今,而且收穫了愛情和友誼。北醫這兩個字,已經成為一種情結刻進骨子裡。艾玎分享了對基礎醫學專業的理解: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專業,是臨床實踐的基石。基礎醫學探討人體在健康與疾病狀態下的生命過程,研究發病機制,解決醫學問題。接著她講述了選擇基礎醫學的同學們應具備的三點。第一,熱愛基礎醫學。
  • 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亮相。該兩館將面向青島市廣大師生開放。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右)、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李珉(左)為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 (青島大學供圖)與會嘉賓參觀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青島大學供圖)據悉,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於2019年3月份開始籌建,年底竣工。
  • 計算醫學:跑在超算上的醫學|醫學|計算技術研究所|譚光明|基因
    現在生物醫學專家習慣性地將基因組數據與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查對」(俗稱「查字典」)。「雖然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相應問題,但人體的複雜程度絕對是超乎想像的,真的有一本『字典』可查嗎?」哲源科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孵化的一家構建生命數據解析平臺的人工智慧企業)營運長趙宇表示。「這就需要我們有將生物學、醫學相關學科的知識轉化為數學模型的能力。」
  • 感受歷史與生命的震撼!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啟用
    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成並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必將會成為傳承青大醫學人愛國愛黨、敬業奉獻、嚴謹治學、克難奮進精神的主要陣地,成為對廣大師生進行校史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青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 醫學攝影展示人體細微之美(組圖)
    醫學攝影是利用普通或特殊攝影成像設備將被攝人體生命活動影像記錄於感光材料或電子元件,它是用於醫學科學的攝影技術,是科技攝影的重要分支,也是攝影技術與醫學科學交融的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的進步,攝影技術在醫學科學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醫學科學進入了讀圖時代。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倫理學: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倫理學: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請考生多加關注。   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人體醫學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醫學倫理準則,這些準則在醫學倫理學的考試中是一個重點,本文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倫理原則,幫助大家備考。   1.在醫學研究中,保護受試者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他們的隱私和尊嚴是醫生的職責。
  • 韓啟德院士:醫學的對象是人,要讓醫學有溫度
    短短幾十年,醫學的進步讓無數生命得到挽救,讓很多以前無治的病痛得到緩解,比起前人,我們實在幸運!科技是推動醫學進步與保障全民健康的根本力量,對此,不容我們有絲毫的懷疑與動搖。強調人文,不應否定科學。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人體的複雜性,看到當前的科技和醫學水平還不足以讓所有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診斷與治療,而且從根本上說,醫學永遠不可能消滅疾病。醫學是有限度的。
  • 漯河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命科學館隆重開館
    4月23日上午,漯河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命科學館隆重開館。儀式由漯河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薛化孚主持。  漯河市副市長庫鳳霞在儀式上致辭,她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不辭辛苦光臨指導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同時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命科學館落成開館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指出,建立生命科學館,對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向社會普及健康教育,都是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也標誌著漯河醫專的內涵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能量醫學與生命健康國際論壇在廊坊召開(圖)
    Beverly Rubik詳細講述了如何通過能量醫學中的生物場測量技術測量出氣功的正向作用,肯定了氣功對人體疾病狀態的療愈效果。新奧生命科技研究院闡述「生命健康理論」並發起討論。基於對人生命體狀態的深刻理解,新奧提出從生命觀、健康觀、療愈觀三個層面整體闡述人體健康觀念。生命觀認為,宇宙與人是相通的,人是宇宙的一部分,生命體是一個耗散系統,通過不斷的內外信息、能量、物質交換,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健康觀認為生命體自身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平衡狀態代表了健康。
  • 醫學之臨床醫學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臨床醫學類:培養醫生的專業嚴格意義上來說,臨床醫學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技術,是解決人類病痛恢復健康的一門技術。醫生是掌握這種技術並對病人進行治療的一種特殊職業。也許很多人會奇怪,醫院裡那麼多的科室,但並不是每一個科室都有對應的臨床醫學專業。
  • 未來醫學的發展熱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但是也應當看到,再生醫學作為一個既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領域,由於學科間的交叉以及科學問題的複雜,目前人們對再生醫學的基本概念、範疇、重要的科學問題以及將來的應用前景等還缺乏真正了解,該領域研究中涉及的技術平臺還沒有完全建立,所涉及的倫理道德還缺乏相應的規範。為此,香山科學會議日前召開了題為「再生醫學」的第264次學術討論會。
  • 過於關注微觀,醫學或將走偏
    信息和能量才是生命的本質,醫生搶救的是這個,而不是把幾塊組織縫起來就有一個生命。  「時間」則關注「人間」「空間」隨時間變化而發生的改變,其中也蘊含著人與環境隨時間變化而產生的周期性活動。在醫學中引進時間概念十分重要。一根水管放在那裡,是什麼狀態就是什麼狀態,水管破了會一直漏水。但人體不是,生命不是。人體血管會發生變化。血管破了,機體會主動封堵,生命依然存在。
  • 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 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頂尖醫學領軍者共聚,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生命只有一次,為了自己和孩子,這些人體醫學常識要知道!
    如果咱們平時對人體和醫學知識多一些了解,那麼,至少也能更從容、更合理地應對各種未知的風險,讓生命多一些保障。 今天,就特別帶來了一套超級「硬核」的人體醫學指南——《一本正經的人體書》!
  • 醫學人文,讓醫生先懂人,再懂病
    前兩者象徵醫學技術,後者是醫學人文的隱喻。整體的醫學是技術與人文的有機統一,二者不可偏廢其一,猶如人有兩條腿才能行走在大地上。醫學技術關注的是病人的疾病和症狀,是從病本位的角度對人的生理體徵進行觀察和診斷;醫學人文則是從人本位的視角對整體的人進行體驗和參與,更多的是從病人的主體感受上把握疾病的意義和價值。高超的醫術沒有醫學人文的指引容易「刀走偏鋒」,給病人帶來再次傷害。
  •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醫學領軍者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領域,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我校舉行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
    新聞網訊 6月30日上午,我校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浮山校區舉行。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成並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必將會成為傳承青大醫學人愛國愛黨、敬業奉獻、嚴謹治學、克難奮進精神的主要陣地,成為對廣大師生進行校史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青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 日軍七三一部隊長醫學論文曝光!人體實驗……
    此外,北野的論文帶有極強的殖民侵略軍陣醫學特徵,僅從論文題目來看,含有「軍中」「陸軍」等軍事詞語的軍陣醫學研究文章多達17篇。北野政次任七三一部隊長期間發表的論文,假借醫學防疫研究之名,通過人體實驗秘密開展細菌戰相關研究,其中流行性出血熱和斑疹傷寒研究尤為典型,這也是北野最具代表性的細菌戰人體實驗研究內容。
  • (中)幹細胞第三類醫療技術 I 轉換醫學、再生醫學及精準醫療
    幹細胞再生醫學:修復人體器官 再生醫學是指利用生物學及工程學的理論方法創造丟失或功能損害的組織和器官,使其具備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機構和功能。通俗理解,就是讓人類的組織或器官再生。
  • 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詳細介紹
    醫學成像技術在過去幾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這些新技術可以甄別人體任何結構以及許多重要生物過程,比如不同的血流速度。醫學成像技術到底是一門什麼技術?下面就由賽微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醫學成像學可以作為一種醫療輔助手段用於診斷和治療,也可以作為一種科研手段用於生命科學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