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Etsy?「鸚鵡螺市集」講的其實是另外一個故事

2020-11-23 36氪

今年4月,線上手工藝品和古董市集Etsy成功IPO了。這家小眾文藝範的電商成立於2005年,歷經了十年的發展,慢慢從一個單一出售木質手工產品的小網站發展成為如今擁有140萬活躍賣家、年銷售額10億美元以上、全球最大的手工製品銷售平臺。

自從Etsy在國外獲得成功後,國內陸續有數家追隨模仿者,如哇噻網、稀貨街等,但基本上都處於「不溫不火」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缺少相應的手工藝人入住,二是由於目標群體偏窄眾,推廣成本又過高。

今天介紹的「鸚鵡螺市集」有些特別,雖然都是做個性化商品的生意,但它沒有一上來就跑去線上賣貨,而是從線下入手玩起了市集:從13年8月至今,「鸚鵡螺」總共辦了20場主題類的市集活動,期間每天購票人數在4000人以上,聚集了近1000個設計師和手工藝人。

你可以在市集現場發現許多售賣自個兒創意商品的獨立設計師、手工匠人、海外買手和古著玩家,比如半路出家做全職領結設計的燈光設計師;賣上海老物件的復旦大學美術教師;賣原創飾品和生活用具的嬉皮士;賣世界上最小樂器的知名音樂人;還有賣自己詩歌報紙和「問題」的行為藝術家等等。創始人張磊說,雖然各地大大小小的跳蚤集市枚不勝舉,但有品牌效應的加起來不超過5家,目前來看,他們算是處在行業領先位置的。

線下積累了一定人氣和品牌知名度後,「鸚鵡螺」在今年年初上線了自己的電商平臺,原先在線下活躍的獨立設計師、手工匠人、古著玩家們可以免費在上面開設自己的店鋪,售賣個性化的商品。「鸚鵡螺」當前以輕量級的C2C模式為主,不參與庫存、物流,計劃未來精選一部分商品做B2C。張磊表示,「鸚鵡螺」電商這塊的流量基本上是通過線下活動導來的,可以算是零成本。同時,由於買家和賣家在線下有過面對面的接觸,幫助提升了購買轉化率。

「不少人會把我們和Etsy對標,其實我們做的不止是電商,而是個性化商品的O2O平臺。」 張磊和我列舉了他們和Etsy最大的兩點不同:一、Etsy只賣手工商品,「鸚鵡螺市集」只要是非標準化商品都賣,品類更加豐富;二、北美線下市集跳蚤市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運作相對成熟,所以Etsy很難切入。而國內的市集市場剛剛開始,「鸚鵡螺」是第一個把市集作為一個產業或者項目來專業化運作的,有先發優勢。

個人體驗下來,「鸚鵡螺市集」的線上部分還做得很初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缺少評價體系、商品的發現機制不夠等。不過從線下出發切入做個性化商品的O2O平臺倒是個不錯的路徑,畢竟開拓小眾市場最重要的還是得先找到那批對的「人」。

「鸚鵡螺市集」今年4月獲近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方包括洪泰基金和新進創投。目前團隊Base在上海,30人規模,張磊是位連續創業者,之前做過化妝品電商、也嘗試過科技媒體。

相關焦點

  • 4年時間堅持從線下入手玩市集,鸚鵡螺市集這次趕上了新零售
    在上海七寶萬科廣場,記者又見到了暴叔(鸚鵡螺市集創始人),他們的市集活動在一樓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這番熱鬧的場景,很像16年全國市集玩家爆發的時候,也正是那個時間點,暴叔意識到,鸚鵡螺市集必須得搭建自己的壁壘,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大戰中找到一條極具差異化的路。
  • UFO入侵鸚鵡螺市集【非正常樂器研究所】處女秀亮相周末大趴!
    目前只有他們倆知道怎麼樣製作Hang,每一個生產出來的手碟還都有各自的編號。(感覺哪天放在家裡就要變身帶著你飛去外太空...)手工製作,耗時幾個月左右音色跟你們在視頻裡面聽到的一樣——空靈又溫暖。有人稱之為特別的宇宙音色,也有人說是一種靈性樂器。
  • 國內首部中國故事英文劇本集面市
    8日,國內首部中國故事英文劇本集《用英語演中國故事》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   與目前市面上多見的、以改編歐美故事為藍本的青少年英文劇本不同,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基於中國故事內核,將一個個經典中國故事用英語進行重新改編和創作,並根據詞彙語法難度不同,劃分1-3等級,適用人群覆蓋小學低年級到初中高年級的青少年英語學習者。   書中所有劇本均由來自中英美3國一線劇作者撰寫,英文措辭優雅、純正、生動,富含戲劇美感。
  • 這部5分鐘的泡麵番每集都講了一個科幻故事
    很多時候,一個故事的好壞與它的長短往往沒有直接關係。記得看過一篇所謂「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出自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弗裡蒂克·布朗的筆下。小說全文只有一句話:「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短短一句話,卻讓人覺得非常帶感。今天要向大家安利的作品是一部每集平均5分鐘的泡麵番。
  • 【新時代網絡視聽】範建平:用「融」思維講中國故事
    【新時代網絡視聽】範建平:用「融」思維講中國故事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06日 09:43 A-A+   大家都知道國際在線是以對外傳播為使命的網絡媒體,所以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我們在對外講中國故事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國際傳播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經典電影《黑衣人》其實還有動畫版,總共51集,國語配音超親切
    其實除了這3部電影,《黑衣人》還曾經推出過動畫版,名字叫《黑衣警探》,國語配音的版本總共有51集,那個配音聽起來可是超級親切的。上圖中的兩位就是系列中的主角,兩位好基友,探員K和探員J。二人的角色設定,特別是性格等內容和電影是一致的,一個睿智一個逗比,K是前輩,總是乘坐冷靜的處理問題,而J是菜鳥,平時經常魯莽行事,但是關鍵時刻又總能出奇制勝。相較於電影的時間限制,這部動畫的中文版足足有51集,每一集時間達到了20分鐘,所以對諸位角色大家經歷也進行了很好的描述,甚至於在電影中根本沒有多少戲份的角色,也得到了很好的刻畫。
  • 小恩講故事|《小王子》第17集—奇怪的蛇
    小 王 子 小恩講故事長篇連載系列 >小王子 第17集—奇怪的蛇
  • 講好多樣性的中國荒漠故事
    生態攝影集《多樣性的中國荒漠》終於趕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前正式出版了,真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知道這次大會將於2017年9月初在中國召開的消息,已是2016年年底了,要用八九個月的時間趕出一本生態攝影集,對我來說是史無前例,也感到壓力山大。如今,這部中英文本攝影集將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禮物,贈送給來自190多個國家的貴賓及6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同時,能為宣傳中國荒漠化防治成就盡綿薄之力,也是對自己幾十年衷心熱愛的自然保護工作有了交代。
  • 一個最會講故事的植物園
    我們都喜歡故事,從我們小時候都愛看的童話故事書,到喜歡聽別人講有趣的奇幻故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是從故事開始的,人腦似乎更容易接受通過故事這種形式所傳達的信息。通過設計思維而創造的場景體驗,同樣是一種故事的傳輸。
  • 小恩講故事|《小王子》第26集上—小王子離開了
    小 王 子 小恩講故事長篇連載系列 >小王子 第26集上—小王子離開了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百集BBC原版英文視頻,史上最全的萬千孩子都吵著要的睡前故事大...
    百集BBC原版英文視頻,史上最全的萬千孩子都吵著要的睡前故事大合集,全部打包送 海豚君說: 寶媽們都有睡前給寶貝講故事的經歷。 豐富有趣的故事,總是能讓孩子樂在其中,快速進入甜蜜夢鄉。
  •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李成才的紀錄片讓人們驚嘆:孕育了華夏民族的草木也在滋養世界  草木緣情  李成才早年的紀錄片多是將世界的故事講給中國聽,如《大國崛起》《華爾街》和《貨幣》,展示金融、歷史等領域的世界故事。這次他選擇根植中國,「把我們自己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故事給講清楚」。  或許我們用味蕾品味過「她們」的果實,用鋤頭改善過「她們」的生活,用鐮刀收割過「她們」的生命。
  • 【圖豆講故事】《小王子》第六集:奇怪的帽子和酒鬼的羞愧
    【圖豆講故事】《小王子》第六集:奇怪的帽子和酒鬼的羞愧(建議在wifi環境下收看)註:圖豆講故事為公益性平臺,轉載請註明出處,內容不得擅自修改或改編,嚴禁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爸 媽 導 讀小夥伴們,又到了圖豆講故事的時間啦,我們來聽一則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是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寫成的著名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主講 斯明誠:我覺得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通過學習你自己非常熟悉的內容,熟悉的故事來學習外語,其實本身是一件很有價值,而且很有效果的一件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這門課程應該說是國內創新型的課程,這門課程實現三大功能,一個是英語學習,第二個是中華文化,第三個是思政教育,我們在這個課程體系裡面,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讓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學習過程都看得見
  • 《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立足科普 講好故事
    此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一舉跨過了這兩道坎兒,科普性、原創性、可讀性、多樣化一個不少。選題源於「夢想」廣義的科普內容既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的責任編輯傅箎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他以往的編輯工作中就涵蓋了這兩個方面。「我們很早以前設計了一本關於中西文化對比的書,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出成。」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習近平講非洲故事
    9月3日至4日舉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也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更是中非關係更上一層樓的一座裡程碑。  這幾年,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講過許多精彩的中非友好故事。下面,我們一起回顧和聆聽。
  • 看透《千與千尋》(一) 趕陰集 異次元空間與故事主線解讀
    趕陰集《千與千尋》(又叫做《神隱少女》)作為一部著名的動漫電影,相信各方面的解讀很多了,今天我想對他(她)進行一下靈性解讀。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與我小時候聽過的「趕陰集」的故事很類似。小時候,我的奶奶很難得有心平氣和的時候,每每這時我就央求奶奶講一個故事。奶奶做慷慨狀,無非就是那幾個故事。現在想來,能記住的有「狼外婆」:一頭狼扮成外婆,半夜咯吱咯吱的吃東西,小孩問,吃的啥啊?俺也吃。
  • 《西部世界》第三季第一集,就揭示出了全季的故事線
    本文作者:蕭中海1 第三季講了什麼:第三季主要是表達一個已經覺醒的人工智慧(德洛麗絲)和一個沒有覺醒的超級人工智慧(大黑球)之間的對決過程。梅芙很可能只是一種對決載體,並且不能排除後續和德洛麗絲聯手的可能性,就像第二季結尾伯納德選擇了拯救德洛麗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