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複眼屋,用螞蟻的視角觀察世界

2020-12-04 果知寶

昆蟲的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能夠計算自身和所觀察物體的方位、距離,進而幫助昆蟲作出快速反應和行動。複眼的解析度比較低,但是視野比較大,因此透過複眼看出去的世界,其實是和我們人類所看到的世界,可說是非常不同。

美國藝術團體Pneuhaus為普塔基市文化藝術節(Pawtucket Art Festival)所設計的裝置藝術「Compound Camera」,就將109個針孔攝影機,裝設在白色充氣圓頂小屋中的蜂巢結構,試圖模擬出工蟻的109個複眼,邀請大家一起體驗螞蟻眼中的世界。

由於每臺針孔攝影機的角度都不同,因此拍攝下來的畫面也會略有差異,而這109個針孔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最後會反轉、投影在白色的六角形布幕上,雖然影像上下顛倒,卻一點也不失焦,站在小屋內的訪客可以碰觸、撫摸甚至按壓布幕,藉此讓影像變得更清晰,或是改變影像的大小,非常有趣、特別。特別是六角形的布幕看起來就好像萬花筒一樣,只是不會旋轉,也沒有燦爛炫目的花紋,而是訪客得自己利用每個畫面,拼湊出外頭景像的全貌。

據說針孔攝影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00年,想必發明者應該沒想過,在兩千多年後的現在,針孔攝影機會有這麼奇妙的運用!

相關焦點

  • 超大視角與景深 複眼照相機研發成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歡迎光臨AR平行世界
    透過AR眼鏡,鯨魚光臨了亞當·薩維奇的平行世界,把他帶去了未來。 商湯用AI做AR的載體,用AR為AI提供可視化內容,再度帶我們光臨AR的平行世界。它的出現,讓我們在AR的平行世界中也可以與朋友進行互動。商湯科技用了一個AR交互小遊戲《黑羊守護者》,向我們展示了AR世界的多人協同。
  • 宇宙明亮 歡迎光臨
    2020,愛你愛你。不知道最先是誰說了這句話:每一年都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裡。儘管這一年還沒過去,稀裡糊塗地被世界推著,就走到了八月底,九月就要來了,依然想好好聊一聊這一年。  這一年,新冠疫情突然出現,年末回家的時候還沒感受到風聲,到家沒兩天新聞、熱搜、推送鋪天蓋地。從小學同學、初中同學平時都不怎麼熟絡的在那種緊張氛圍下突然蹦出來詢問口罩來源開始,到現在,人人都已經可以方便平價地買到也習慣了戴口罩。大抵,時間真的過去好久了吧。
  • 螞蟻和人類的世界
    一邊用勺子舀了一口飯菜,餵在孩子的嘴裡,小孩感覺鼻子一癢,「阿嚏——」,口中的飯噴了出來,滿地都是。「你是不是要挨打!」小孩母親大喊道,時不時的殘骨頭渣落在地上。在屋子裡的某個角落裡,有一個龐大的螞蟻群落文明,他們在地下創造了偉大建築工程,不知經歷了多少的朝代,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文化,科學文明。最近,他們之中的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了一個規則——食物不確定出現原理。
  • 德國工程師發明「複眼」成像系統
    本報綜合報導最近,德國弗勞恩霍夫光學和精密機械研究所模仿昆蟲的複眼,發明出了一種厚度為0.4毫米的成像系統,可像塑料薄膜一樣隨處貼附。  科學家們在設計時應用了昆蟲複眼的工作原理:一個成像薄膜系統由幾百個單眼組成,每個單眼又具備自己的一套透鏡和成像系統,觀察物體時按自己的視角進行拍攝。
  • 仿生複眼相機(圖)-中新網
    來源:澳門日報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本月一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吿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世界上最大的螞蟻是什麼? 分布在哪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大的螞蟻是什麼? 分布在哪裡? 螞蟻是個小不點,卻能眾志成城,抬起比自己大幾十倍的物體。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螞蟻。 公牛蟻 公牛蟻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螞蟻,生活在澳洲昆士蘭和新南威爾斯北部。這種罕見蟻種的工蟻有3.7釐米。
  • 複眼相機實現無限景深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稱,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黃永剛說,複眼有非常大的視角和景深,對運動物體的感應也十分靈敏。
  • 為什麼給螞蟻畫個圈, 螞蟻就走不出來? 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螞蟻是我們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昆蟲。螞蟻雖然渺小,但是它跟人類一樣,也是一種社會化程度非常高的物種。整個螞蟻窩裡的分工非常明確,有蟻王蟻后,工蟻兵蟻等。螞蟻找到食物以後,總是排成一條線搬運食物,所以我們很容易找到螞蟻的巢穴。
  • 國際團隊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視角·創意】從蜱蟲口器到螞蟻幼蟲
    【視角·創意】從蜱蟲口器到螞蟻幼蟲1/9
  • 我們在螞蟻眼中是什麼?科學家模擬螞蟻視野圖,以後別跟它玩兒了
    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跟螞蟻玩的經歷,相比於人類,螞蟻實在是太小了,在我們眼中它們是暈頭轉向、忙忙碌碌的,人類一口水可能就能把它們淹死,食物殘渣就能養活一群螞蟻,我們眼中的螞蟻是這個樣子的,那麼你們知道在螞蟻眼中,我們是什麼樣子的嗎?
  • 單眼和複眼的對視
    一雙紅色的複眼,金屬質感的亮藍身段,透明的雙翅,正停歇在一片雨後美人蕉葉子上,令人驚豔。她不由覺察:我們看世界可不可以濾去成見,只是單純地去觀察,一個不起眼的異類生命,甚至是一隻人見人嫌的綠頭蒼蠅?那次無言的對視,震撼了她。自此,一直關注人性的小說作者開始聚焦蟲性。
  • 觀察日記(螞蟻)
    螞蟻是我最喜歡觀察的小動物,因為它們團結友愛,勤勞聰明。螞蟻全身黑色,六隻足細細的,頭上長著一對細長的觸角,這對觸角的用處可大了,螞蟻可以用它「說話」哦。
  • 德國專家模仿昆蟲複眼發明超薄成像系統
    最近,德國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應用光學和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模仿昆蟲的複眼,發明出了一種厚度為0.4毫米的識別成像系統,它可以像塑料薄膜一樣隨處貼附。 據德國雅虎新聞網6月14日報導,科學家們在設計時應用了昆蟲複眼的工作原理:一個成像薄膜系統由幾百個單眼組成,每個單眼又具備自己的一套透鏡和成像系統,觀察物體時按自己的視角進行拍攝。之後,通過計算機運算處理,整張圖片就可以被合成出來了。該成像系統雖然不具備很高的像素,但因系統非常平整,因此可以進行寬畫面的成像工作。
  • 科學家根據生物複眼研製出仿生180度視角相機
    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工程師通過可伸縮電子元件製造出了一臺複眼相機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所開發的複眼相機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長遠益處,該相機在監管設備以及醫用內診鏡檢查工具上有著極大的應用前景。該相機透鏡呈半球形,就像一隻凸出的眼球,表面上安裝了180個微型透鏡以便進行大範圍觀察。而對於該相機設計上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半圓形表面安裝眾多的微型透鏡。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類似於吹脹氣球的精密壓力技術創造出了這個半球型表面。
  • 大衛·霍克尼:用iPad畫畫,也用「蒼蠅複眼」再現世界
    弗洛伊德曾是他的好友,同樣作為藝術巨匠,當前者在2011年去世之後,英國藝術界請來上千位專業人士票選出「誰是如今世界上最偉大的英國畫家」。霍克尼當仁不讓地獲此殊榮。霍克尼的作品橫跨了各種媒材,從繪畫到風格獨特的照片拼貼作品,從錄像裝置到歌劇舞臺設計均有涉獵,並以獨特的視角顛覆了對西方繪畫的認知。
  • 歡迎光臨,啥啥時光機
    當時在商榷名字的時候,確實想了好多的名字,但是都覺得不太滿意,所以我們決定先定下基調,也就是我們想做的東西,公司的寶寶們幾乎都是90後,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所以我們想做的都是關於我們的東西,比如:90後的遊戲、玩具、美食、和情感故事等等,所以,我們將化身為啥都有啥都會的時光機,帶領各位用90的視角,看看我們的過去和將來。
  • 動物視角:模擬6種不同的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但是,當你看著其它生命,並為它們身上的獨特色彩而著迷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你家中的小貓咪看到的世界是否和你一樣呢?討人厭的蚊子所看到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小編就要和你分享,動物視角:模擬6種不同的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 螞蟻100天觀察日記Field Trip連載 | 沒想到螞蟻工坊這麼有意思,有想組團一起玩的嗎?(二)詳見文末!
    這種螞蟻個頭比較大,好觀察,也要養活,是市面上螞蟻工坊比較普遍採用的蟻種。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經過雙語工程一段時間的學習,關於螞蟻的理論知識懂得了不少,是時候和螞蟻們來個全天候,近距離的親密接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