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個鉛筆還能鉛中毒?
這兩天在畫室畫畫,畫畫前我不得削下鉛筆,有一個畫友過來告知我,你這樣削鉛筆很危險,要是割到手會鉛中毒的,我當時的反應就是:what?削個鉛筆會鉛中毒,我第一次聽說,不過還是表示感謝提醒,畢竟人家那麼熱心提醒你,總不能拒絕人家好意!隔天,我又削鉛筆,這個時候又有人提醒我,小心點啊,不要搞得鉛中毒啊!我:真的假的!所以這篇文章就回答兩個問題:鉛筆到底是什麼做的,到底含不含鉛?為什麼叫鉛筆?
我一開始還在知網上看了下,發現知網上有收錄相關的報導。
(截圖來自知網,知網上有收錄有關的報導)
現在來回答問題。第一個問題,鉛筆是什麼做的,到底含不含鉛?
一般鉛筆就是由筆身和筆芯組成。由於現在生產工藝的和環保理念,現在鉛筆筆身除了為木材外,還有紙的、玻璃材質的、塑料的。鉛筆筆芯為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調配成的。所以說鉛筆筆芯不是鉛做的,不含鉛,如果說咬鉛筆會導致出什麼問題,那可能是鉛筆筆身材料的問題或者使用的黏土有問題。我們要知道:現在的鉛筆不是鉛做的,是不含鉛的,所以削鉛筆是不會導致鉛中毒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叫鉛筆?
那這個問題就是問鉛筆的由來。是這樣的,因為以前羅馬人發現鉛礦可以在物體上磨出痕跡,隨將鉛礦打磨成錐形,用來做記錄,這樣慢慢就成了鉛筆,這才是真的「鉛筆」,真的用鉛礦做成的。到了1564年,人們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發現了與鉛礦石很像的礦石—石墨,就是一種碳的單質,可能那時候大家以為也是鉛礦,那肯定可以用來刻畫,就把石墨打磨成條狀在羊身上做記號,這個與「真鉛筆」就有相同的作用,但是比鉛的顏色要黑,那時候被人稱為「黑鉛」。我以為「石墨筆」能代替「鉛筆」是由於真「鉛筆」顏色淺、刮痕明顯而被顏色深刮痕相對淺的「石墨筆」代替了(對於刮痕的體會,大家可以試試用2H與2B排下線,就有很明顯的對比,一個更多的是刮痕,一個是更多的是顏色),比真「鉛筆」更好用,我相信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受到這個啟發,慢慢的石墨就替代了鉛,其實就是「石墨筆」代替了真「鉛筆」,只是名字還叫鉛筆。
隨著生活生產的需要,慢慢被改進。德國人把石墨與硫磺、銻、松香混合,這樣製成的筆就不容易把手弄黑了,後來法國化學家又把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筆,實際上德國與法國將石墨與其他材料混合製成的筆在現在看來都算是筆芯,再後來是美國的工匠將筆芯套上了外套—木桿,就有了現在的鉛筆。鉛筆有B系列和H系列,B代表「black」,表示軟質鉛筆,就是從2B~8B就是顏色越來越黑,但筆芯越來軟,H代表「hard」,表示硬質鉛筆,就是數字越大表示筆芯越硬,但顏色越來越淡,容易刻畫出痕跡,還有個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軟硬顏色都在H類和B類之間,F表示在HB和H之間。分類很多,但我們常用的還是比較少。我們高考、英語四六級、各種資格證考試的時候一般用的都是2B,畫畫的時候我一般就用2H,4B,8B(獻上自己畫,我水平還是初級的,歡迎大家點評)。

對於第二個問題,現在也有個了解,「石墨筆」就是沿用了以前真「鉛筆」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寫在最後,我們不會因削鉛筆而導致鉛中毒。
預告下,下篇文章是有關道家的。
謝謝閱讀!喜歡請推薦給更多人吧,請記得點讚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