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公布一項革命性技術,可以同時觀測數百顆恆星和星系

2020-09-24 科學之美

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公布了一項革命性技術,用於同時研究數百顆恆星和星系,這是一項最初為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創造的新能力。這項技術被稱為下一代微快門陣列(NGMSA),將於10月27日在遠紫外羅蘭圓成像和光譜望遠鏡(Fortis)任務中首次飛行。該陣列包括8125個微小的百葉窗,每個百葉窗寬度約為人類頭髮的寬度,這些百葉窗可以根據需要打開和關閉,以聚焦於特定的天體。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Stephan McCandliss的帶領下,光譜望遠鏡將從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飛彈靶場搭乘黑色Brant IX探空火箭發射,以研究恆星形成星系Messier 33(M33)。M33位於距地球約300萬光年的三角星座,是包括我們銀河系和仙女座在內本星系群的第三大成員。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馬特·溫室說:

富通公司也需要我們的新微快門技術用於科學研究,從測試平臺中受益,以推進這種設計在太空中的使用,這是一個巨大的協同效應。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馬特·溫室和同事Goddard技術專家Mary Li,在NASA戰略天體物理技術(SAT)項目的支持下,正在推進這項技術。

探空火箭任務預計將解決與操作這項新技術相關的廣泛風險,它還將有助於為未來天體物理任務所需的更大陣列奠定基礎。M33是一個螺旋盤狀星系,散布著大量熱恆星團,這些恆星是在過去幾百萬年內從由冷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坍塌天生雲中出現。為了研究這些在紫外光波長下發射大量光的明亮星團,望遠鏡將首先用成像儀定位最明亮的星團。並且一個動態定位算法將關閉所有微小的快門,除了那些與明亮目標一致的快門。

這將能讓光流向光譜儀,在那裡它將被分解成分量波長,以揭示關於簇及其周圍材料物理條件的細節。微快門技術使科學家能夠一次產生多個光譜,這一能力提高了探空火箭任務(僅提供6分鐘的觀測時間)和大型天基天文臺(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來觀察遙遠微弱物體,並收集足夠的光線以獲得良好光譜)的生產效率。在寶貴的觀察時間下,一次從多個物體收集光線的能力是至高無上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於2021年發射,將攜帶NASA第一代微快門技術:

四個365x172的微快門陣列,總共25萬個快門,將能使韋伯太空望遠鏡同時獲得數百個物體的光譜。下一代陣列與韋伯太空望遠鏡上的飛行陣列區別在於快門的打開和關閉方式。韋伯的陣列使用一塊大磁鐵掃過百葉窗來激活它們。然而,與所有機械部件一樣,磁鐵佔用空間並增加重量。此外,磁激活陣列不能容易地放大尺寸。因此,這種較舊的技術在支持未來比韋伯更大的太空望遠鏡方面處於劣勢。

為了適應未來的任務,戈達德微快門開發團隊取消了磁鐵,飛行128×64陣列的百葉窗將通過靜電相互作用在富通上打開和關閉。通過對放置在微百葉窗前面的電極施加交流電壓,百葉窗就會打開,為了鎖住所需的百葉窗,在背面的電極上施加直流電壓。如果沒有磁鐵,下一代的尺寸將會大幅增加,而這正是該團隊試圖實現的目標。特別是,Greenhouse和Li正在使用先進的製造技術來創建一個更大,840×420的陣列,配備352800個微百葉窗,極大地增加了儀器的視野。

其他科學也會受益

下一代天體物理學任務並不是無磁陣列的唯一潛在受益者,例如太陽物理學家莎拉·瓊斯正在考慮在探空火箭任務中採用強子型陣列,這項任務被稱為「極光微爆降水損失」,簡稱LAMP。LAMP將首次直接測量在脈動極光中發生的微爆,彩色光顯示在地球上空100km的磁極周圍形成一個環形。這項技術還可以極大地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通過一次打開一個快門,可以測量地球上層大氣中的粒子速度,並確定上層大氣的風吹向哪個方向。科學家們對獲得這些測量數據很感興趣,因為這些風會對低地球軌道衛星產生大氣阻力

博科園|研究/來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星系,美國宇航局發現壯觀的宇宙「戒指環」
    這個奇怪的結構,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稱之為「X射線能量戒指環」,位於一個名稱為AM 0644-741的星系中。如果有東西能夠勝過電影《指環王》中黑暗魔君索倫的至尊魔戒,那可能就是現在我們談到的這個X射線能量環了。 據美國宇航局所說 ,在AM0644星系中發現神秘的戒指環是由中子星或黑洞組成的。
  • 未來20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探測的重大項目
    未來的火星殖民地不僅可以容納太空人,同時還能容納數十個機器人和自動車輛2018年,美國宇航局宣布將讓太空人重返月球並最終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基地。在此之後,宇航局將奔赴火星。6月,宇航局公布了一項任務,利用核動力直升機勘測土衛六「泰坦」地表,搜尋生命證據。此外,宇航局還希望在其它星球搜尋生命跡象,例如木衛二「歐羅巴」的地下海洋。
  • 宇宙「超級星爆星系」每年誕生4500顆恆星
    最新天文觀測發現一顆神秘「高產星系」,每年可以形成大約45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顯示,一個遙遠星系每年「大量生產」恆星,預計每年可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它被命名為SPT 0346-52。  相比之下,銀河系每年形成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而距離地球127億光年之遙的SPT 0346-52星系能夠每年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科學家對該現象迷惑不解。
  • 宇宙十大最新發現:最小星系僅上千顆恆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2010年,「費爾米」伽馬射線望遠鏡觀測銀河系中心位置沿著相反方向噴射兩個巨大氣泡,被稱為「費爾米氣泡」,垂直銀河系盤面沿伸50000光年,相當於銀河系直徑的一半。目前,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認為,這兩個巨大氣泡是1千萬年前兩個星系中心黑洞合併產生的。
  • 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發現了三顆隱藏在附近恆星周圍的有趣行星
    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剛剛在附近一顆恆星發現三顆迷人的行星,取得了另一項科學成就。一個是超級地球,比我們自己的星球略大。另外兩個是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你找不到它們。
  • 美國宇航局發布令人眼花繚亂的星系,恆星和超新星殘骸的新圖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是一款超級強大的望遠鏡,以諾貝爾獎獲得天文學家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命名。它具有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文發現的歷史。它提供了超新星殘留仙后座A的第一張光圖像。2000年,高中學生使用望遠鏡的數據在超新星殘留IC 443中發現了一顆中子星 。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天文學家,研究了船帆座分子脊中嵌入的星團IRAS 09002-473.。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天文學家,研究了船帆座分子脊中嵌入的星團IRAS 09002-473.。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明亮星系 甚至可數出恆星數量
    」十分清晰,幾乎可以數出它包含的恆星數量該圖顯示了夜空中各種各樣的明亮現象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發現宇宙中有史以來最明亮最清晰的一個星系,其令人驚訝的清晰程度,讓研究人員不得不冠之「閃亮星系」(glittering
  • 哈勃發現恆星最密集星系,體積只有銀河系的3%,恆星數量卻比銀河系...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縱橫10萬光年,裡面有至少1500億顆恆星,比地球大130萬倍的太陽,在這裡面就像沙漠中的一塊石子,銀河系之大,真是超乎想像。但是宇宙中也有很多奇葩的星系,2015年5月時,NASA的斯皮策、錢德拉和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個十分遙遠的星系,這個星系的大小只有銀河系的1/30,但是恆星的數量卻多得驚人,竟比銀河系多了十倍,也就是說,這個星系以銀河系1/30的空間中匯集了15000億顆恆星,其密集程度真的很嚇人。
  • 美國宇航局的任務有助於揭示新星爆炸中衝擊波的威力
    三顆衛星(包括美國宇航局的兩個)對2018年發生的新星爆發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觀測,首次得到了直接證據,證明爆炸的可見光大部分來自衝擊波,即爆炸碎片中形成的壓力和溫度的突變。美國宇航局的費米和努斯塔太空望遠鏡,以及加拿大不列顛多倫多衛星和一些地面設施,都研究了這顆新星。
  • 哈勃望遠鏡將開啟對300多顆恆星的大型紫外線觀測任務
    美國宇航局(NASA)將利用該太空望遠鏡研究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和鄰近星系中的300多顆恆星。此次調查將主要關注年輕的恆星,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演化過程。這項調查被稱為「作為基本標準的年輕恆星紫外線遺產庫」(或簡稱ULLYSES),將旨在建立出銀河系中的年輕恆星和附近星系中其他不同年齡的恆星的文獻和數據。
  • 美國宇航局為小型任務選擇4個概念來研究宇宙的秘密
    美國宇航局在一項名為「先驅者」的新計劃中選擇了四個小型天體物理學任務,以進一步發展概念。 這些是為進一步研究選擇的四個概念: 阿斯佩拉(Aspera)是將研究星系演化的SmallSat。通過在紫外線下的觀測,它將檢查星系之間空間(稱為星系間介質)中的熱氣體以及星系中氣體的流入和流出。銀河系之間的介質是宇宙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測量卻很差。
  • 美國宇航局利用哈勃望遠鏡繪製仙女座螺旋星系周圍巨大光環
    美國宇航局利用哈勃望遠鏡繪製仙女座螺旋星系周圍巨大光環(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美國宇航局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了一個複雜的分層結構仙女座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主要星系。雖然在北半球秋季的夜空中可以看到仙女座,但我們看不到的是圍繞著這個星系的一個巨大的熱稀氣體光環。如果我們能看到那個氣體光環,它將從仙女座星系延伸出來,寬度相當於三條大魚。美國宇航局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氣體光環進行了全面研究。科學家發現,這個幾乎看不見的瀰漫等離子體從仙女座延伸到130萬光年的地方,也就是距離銀河系一半的地方。
  • 銀河系中近500顆恆星同屬一個大家族?同時誕生且有著共同的起源
    根據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我們的銀河系充滿了許多恆星流,其中之一還是擁有近500個親戚的大家族。天文學家已經在我們的星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恆星流(是小星系靠近巨星系,在強大的引力潮汐作用下,逐漸扭曲、瓦解,並被拉成纖細而壯觀的星流。)不是星團,而是線狀模式。
  • 新恆星河和發現新生星系
    根據加州理工大學新發布的新聞簡報,天文學家在離地球7600光年處發現了一條窄的恆星河流,它以至少45°角橫過北方天空,形成一個巨型弧跨越在銀河系的圓盤上。組成恆星流的恆星由於太暗淡還不能為人類的肉眼所看到。該恆星流從北鬥七星碗的南部開始,以近乎直線延伸到明亮的牧夫座大角星東部大約12°。它是從一個名為NGC5466的大約5萬個恆星團所發出,向NGC5466之前和向後同時延伸兩條雙螺旋星雲很有序。
  • 天文學家在仙女座星系最新觀測一顆微類星體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科學家談及類星體,就會讓人們聯想到早期宇宙;星系中心飢餓的黑洞;吞噬大量的能量,類星體釋放的遠古光線有助於天文學家理解原始宇宙和空間膨脹。目前令人興奮的是,目前科學家在仙女座星系中發現一顆微類星體。
  • NASA公布比鄰星觀測報告
    (NASA)公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對比鄰星的觀測報告。報告顯示,此次「新視野」號測出兩顆恆星與太陽系外圍的距離。據《自然》6月12日報導,今年四月底,「新視野」號將主攝像頭對準了兩顆離太陽較近的恆星:比鄰星和沃夫359,其中比鄰星是離太陽最近的恆星,與太陽相距約4.2光年。  為準確測距,NASA讓專業天文學家和業餘愛好者在地球上同時拍攝這兩顆恆星的照片。
  • 宇宙有多少恆星?可能有一千億億顆(可觀測範圍內)
    解答:人們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只有930億光年,同時研究發現可以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少有一千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中可能包含著一億個恆星,所以宇宙中大約有一千億億顆恆星。 銀河系有多少恆星?
  • 科學家公布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還有30萬顆恆星的運行軌跡!
    銀河系是人類最熟悉的星系,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描繪出整個銀河系的結構地圖,由於銀河系是一個較為扁平的螺旋狀星系,所有的觀測設備只能看到銀河系的側面情況,近日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了最新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了至今為止最為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其中至少包含了20億顆恆星,這已經是第三次完善銀河繫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