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將開啟對300多顆恆星的大型紫外線觀測任務

2020-11-06 cnBeta

哈勃太空望遠鏡即將開始它有史以來最密集的調查。美國宇航局(NASA)將利用該太空望遠鏡研究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和鄰近星系中的300多顆恆星。此次調查將主要關注年輕的恆星,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演化過程。

這項調查被稱為「作為基本標準的年輕恆星紫外線遺產庫」(或簡稱ULLYSES),將旨在建立出銀河系中的年輕恆星和附近星系中其他不同年齡的恆星的文獻和數據。

了解恆星是如何形成、生存和死亡的,對我們了解銀河系和整個宇宙至關重要。正如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樣,如果沒有恆星,我們都不會出現在這裡,沒有恆星,宇宙「將是一個相當無聊的地方」。事實上,如果大爆炸的物質從未凝聚成恆星,許多元素就不會存在,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也根本不可能存在。

「ULLYSES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形成一個完整的參考樣本,可用於創建捕捉恆星多樣性的光譜庫,確保為廣泛的天體物理學主題提供遺產數據集。ULLYSES預計將對全世界天文學家的未來研究產生持久的影響,」ULLYSES項目負責人Julia Roman-Duval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獨特的集合正在使許多領域的多樣化和令人興奮的天體物理學研究成為可能。」

NASA表示,該計劃的總體目標是 「讓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恆星的誕生,以及這與從行星到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一切事物的關係。」 事實上,恆星對於星系的生命至關重要,因為星系中年輕的恆星形成區域總是最活躍的,進而也是最不穩定的。

「ULLYSES計劃正在為未來建立遺產,創建一個全面的資料庫,天文學家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用於研究,」NASA說。「該檔案還補充了恆星形成故事的部分,這些故事將很快通過NASA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光觀測獲得。哈勃和韋伯一起工作,將提供一個關於恆星和宇宙恆星形成歷史的整體視圖。」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開始對附近的恆星進行紫外光勘測
    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的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發起了一項名為ULLYSES的新項目,來製作作為基本標準的年輕恆星紫外線光譜樣本庫。ULLYSES是有史以來使用哈勃望遠鏡的最大的觀測計劃,就其投入的時間而言。超過300顆恆星將被納入觀測計劃。
  • 哈勃望遠鏡30周年,獻上神秘「宇宙礁」圖片,揭秘恆星誕生
    與之前的任何望遠鏡不同,有了哈勃望遠鏡,對所有年齡段的人來說,天文學變得與之相關、引人入勝、沒有障礙。這次任務迄今已有140萬次觀測結果,並為全世界天文學家提供了用來撰寫17000多份同行評議的科學出版物的數據,成為了歷史上最豐富的空間觀測站之一。光是它豐富的數據檔案就將可以為未來幾代天文學研究提供動力。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當年NASA設想的大型空間望遠鏡(即後來的哈勃)的口徑為3米,後來因為預算太高而被卡了。為降低預算,NASA經過評估,最後決定將望遠鏡的口徑減小到2.4米。為什麼要降低到2.4米?因為鎖眼-11號的主鏡面口徑是2.4米,容納這個主鏡面的飛船系統是由洛克希德(Lockheed)公司根據這個尺寸定製。
  • 哈勃望遠鏡老矣,最近任務又安排上了
    300多顆恆星。此次調查將主要關注年輕的恆星,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演化過程。這項調查被稱為「作為基本標準的年輕恆星紫外線遺產庫」(或簡稱ULLYSES),將旨在建立出銀河系中的年輕恆星和附近星系中其他不同年齡的恆星的文獻和數據。
  • 哈勃望遠鏡的任務是觀測天體,即將接替它的韋伯望遠鏡任務是何?
    太空望遠鏡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放在太空裡的望遠鏡,如此一來,直接避開了地球大氣層的幹擾,能夠更直觀有效的觀測太空。到目前為止,最出名的太空望遠鏡有兩個,一個是哈勃望遠鏡,另一個是克卜勒望遠鏡,但它們的壽命是有限的,克卜勒望遠鏡已經退役,哈勃望遠鏡也沒有幾年了。即將接替它們的是韋伯望遠鏡,它的觀測任務是什麼呢?哈勃和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任務又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 天文望遠鏡為什麼可以觀測太空?哈勃望遠鏡為什麼要在天上觀測?
    當我們觀測非常遙遠的恆星時,它們看起來十分微弱,這是因為它們發出的光線幾乎都沒能到達地球。因此,儘可能多地收集這些光線是非常重要的,這往往需要一個非常大的透鏡或鏡面——直徑達幾十米或更大。製造這種尺寸的透鏡是不切實際的,但鏡片可以。因此,巨大的鏡面被製造並安裝在大型望遠鏡中。同時,為了收集足夠多的光線來成像,往往需要長時間觀察遙遠的恆星。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然後,伽利略在1610年將他的望遠鏡轉向天堂。我們知道,土星有環。木星有衛星。橫跨天空中心的星雲狀斑塊稱為銀河系,不是一片雲,而是無數恆星的集合。在短短幾年內,我們對自然世界的觀念將永遠改變。隨後發生了科學和社會革命。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望遠鏡的體積和複雜性以及功率都在不斷提高。它們被放置在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並儘可能地遠離大氣的霾。
  • ...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望遠鏡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光譜獲取率最高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一架橫臥南北方向的特殊的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其有效通光口徑為4米,視場角直徑為5度。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截止202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已經在太空運行了30年,直到今天它依然繼續探索著宇宙深處。不過目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最遠可觀測到宇宙誕生後4.8億年的景象。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果想要觀測嬰兒時期的宇宙模樣,我們就需要一臺大型的太空紅外望遠鏡。因此哈勃空間望遠鏡下一任繼承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便誕生了。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經典照片:數百萬恆星構成宇宙噴泉
    合成圖將「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NICMOS)拍攝的照片與以前「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捉的彩色照片組合在一起,生成迄今銀河系中心最清晰的紅外照片。在可見光下,銀河系核心區域因塵雲而顯得十分模糊,但紅外光仍穿透了層層迷霧。在這一距離下——距地球2.6萬光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揭示了大小只是太陽系二十分之一的天體的驚人細節。
  • 觀測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光譜獲取率最高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一架橫臥南北方向的特殊的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其有效通光口徑為4米,視場角直徑為5度。
  • 哈勃望遠鏡最新的瑰麗影像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在太空中繞地球而行的望遠鏡。它早已成為天文學家最重要的儀器。不久前,它剛拍攝了新的影像,現在,這些還未廣為人知的宇宙新影像將呈現在您的面前。「塵埃」中誕生的恆星左圖所展示的是NGC6357大星雲中的其中一座星團——pismis24。
  • 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角度觀測到月全食
    這是太空望遠鏡第一次觀測到這樣的事件為了練習尋找外星生命,研究人員對他們知道可以居住的宇宙世界進行了彩排。在2019年1月地球處於日月之間時,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地球大氣中的化學物質如何阻止某些波長的日光到達月球。這種觀測設置模仿了天文學家計劃探測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通過時的大氣層的方式,從而濾除了一些星光。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這張圖片模擬了近十年來哈勃望遠鏡的觀察結果:這是是一顆系外恆星系統,其中的系外行星與其主恆星相撞並逐漸暗淡。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暗淡的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與主恆星碰撞,左圖看上去像是一團巨大的冰雪碎片環,環繞的亮光距離中心約25光年,由行星碎片構成。這顆恆星非常亮眼,所以中心的眩光被哈勃望遠鏡刻意遮擋了(並非黑洞)。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時光機」哈勃的誕生按照目前的理論,光可以在宇宙中不受幹擾地傳播數百萬年甚至更久,而人們能觀測到的恆星距離地球也都是以光年計的,拿起望遠鏡仰望星空,你觀測到的每一次天體變化,都是如此悠久。然而,光在到你的望遠鏡之前,它必須穿過地球混亂的大氣層,這就模糊了你的眼睛和光送來的如此精細的宇宙細節。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1993年12月3日,7名太空人登上「奮鬥」號升空進入軌道,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安裝兩個新儀器作為哈勃的「眼鏡」,將模糊圖像轉換為清晰圖像。隨後的四次維修任務(最後一次在2009年5月完成)對望遠鏡實現了改頭換面,使其成為21世紀的科學機器。
  • 兩個望遠鏡的故事:WFIRST和哈勃望遠鏡
    哈勃用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觀察宇宙,提供了對單個物體更全面、更高解析度的觀察。WFIRST將特別擴展哈勃的紅外觀測,使用一個更大的視野來創建具有同樣高解析度的巨大宇宙全景圖。韋伯還將進行高解析度的紅外觀測,以更窄的視野觀測更遠的太空。哈勃望遠鏡利用紫外線來捕捉高清細節,並且有助於我們深入研究個體發出的光。而WFIRST可以利用可見光和紅外光範圍。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哈勃望遠鏡發現,M87星系的黑洞噴流以光速向外噴射,延伸5000多光年。哈勃望遠鏡第五大成果應該是對系外行星的觀測。自2009克卜勒望遠鏡升空之後,發現系外行星變成了天文學一個風口。事實上哈勃望遠鏡在1990年代就開始研究如何觀測系外行星。哈勃望遠鏡使用的方法是凌日法,當行星周期性通過恆星盤面時,恆星會變暗大約1%至2%,據此我們可以推算出行星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