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超級星爆星系」每年誕生4500顆恆星

2021-01-13 中文科技資訊

  最新天文觀測發現一顆神秘「高產星系」,每年可以形成大約45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顯示,一個遙遠星系每年「大量生產」恆星,預計每年可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它被命名為SPT 0346-52。

  相比之下,銀河系每年形成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而距離地球127億光年之遙的SPT 0346-52星系能夠每年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科學家對該現象迷惑不解。天文學家希望進一步研究這個星系,從而理解這樣的星系在中心黑洞未吞噬其質量的情況下,為什麼變得更大,以及如何和其它星系聚集在一起。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觀測127億光年之遙的太空區域,發現了這個星系,這個星系形成時宇宙誕生不足10億年。這個星系釋放明亮光線,暗示著它每年形成大量的恆星。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佛羅裡達大學安東尼-岡薩雷斯(Anthony Gonzalez)說:「天文學家稱形成大量恆星的星系是『星爆星系』,天文學家將其稱為『超級星爆星系』。」

  天文學這使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南極望遠鏡(SPT)探測發現這個星系,同時,他們使用幾個太空望遠鏡和陸基望遠鏡進行了全面觀測,從而確定這一推斷是正確的。當這個星系首次被發現,智利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顯示該星系釋放極端明亮紅外線輻射。

  這表明SPT 0346-52星系如果不是處於大量恆星誕生過程,就是氣體落入黑洞中心,製造出大量熱量。超大質量黑洞是星系中心超級密集區域,其質量相當於太陽的數十億倍。許多大型星系中心區域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它們強烈的引力牽引促使恆星能夠在星系中正常運行。

  為了計算分析這一現象,研究人員使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CSIRO)澳大利亞射電望遠鏡緊密陣列進行觀測,但是他們並未探測到X射線或者射電波,因此可以排除黑洞製造多數明亮紅外光線的可能性。研究負責人、佛羅裡達大學馬金哲(音譯)說:「目前我們知道該星系並不存在一個吞噬性的黑洞,但卻閃爍著來自新生恆星的明亮光線,這將為我們提供重要信息,揭曉宇宙最早期星系和恆星如何進化。」

  SPT0346-52星系每年形成大約4500顆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是迄今觀察到最高產恆星的星系之一。這種恆星高產率意味著星系擁有一個較大的寒冷氣體庫,它將有望轉變成為恆星,具有不同尋常的高產率。

  天文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類似SPT0346-52的星系,能夠更多地掌握大質量星系和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形成和成長。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傑奎因-維埃拉(Joaquin Vieira)說:「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或將掌握該星系的詳細結構信息,理解何種因素導致恆星形成,以及如何影響黑洞生長。」(悠悠/編譯)

  中文科技資訊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30天內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焦點

  • 星爆星系如何漸漸走向寂滅?類星體或給出答案
    回溯到120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初,許多大質量的星系孕育了數十億顆現已寂滅的恆星。
  • 新發現最多產恆星工廠:每年誕生3000顆恆星
    :背景是該星系的天空,左上為該星系的一張混合圖;右上圖為VLA望遠鏡對一氧化碳分子釋放的無線電波檢測圖譜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距地球128億光年處發現宇宙最為多產的恆星工廠,並將該星系命名為HFLS3。
  • 這個星系團每年誕生500顆恆星,或有文明存在
    眾所周知,地球文明是太陽系目前發現的唯一生命,雖然天文學家也發現了不少「超級地球」,但是和地球相比較起來,還是差距很大。就拿比鄰星b來說,這顆星球所圍繞的主恆星是一顆紅矮星,亮度暗,溫度低,導致圍繞這顆恆星的比鄰星b出現生命的概率很低。
  • 宇宙中所有星系的結局是怎樣的?它們會隨著恆星的死亡消失嗎?
    在銀河系潮汐引力的作用下,大麥哲倫星系內的氣體已經開始崩潰、混亂,並且開始產生宇宙中最新、最熱、最大的恆星,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星系恆星爆發的時期,我們稱為星爆星系。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目前我們最宇宙中發展的質量最大的恆星就處在大麥哲倫星系中的狼蛛星雲中。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早大型星系邊緣「沃爾夫盤」每年創生16顆太陽
    這個巨大星系誕生於大爆炸後15億年(或者當前年齡10%的時候),這個星系產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冷啟動」產生的,何為「冷啟動」?Dagnello NSF在標準的星系形成模型中,當宇宙中氣體(稱氣體可能不合適,實際上可能有電離狀物質、氣體、宇宙塵埃等)聚集在暗物質的擴散「暈」周圍時,星系會合併,在合併過程中,氣體物質相互碰撞,在進入新生星系的中心時會變得非常熱,在它開始形成恆星之前,必須要花時間冷卻下來。
  • 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有7顆「超級地球」,其中3顆在宜居帶
    銀河系中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7顆超級地球,有3顆在宜居帶宇宙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非常多,宇宙中的恆星數量難以計數的多,銀河系都有幾千億的恆星,更不用說整個宇宙了,宇宙中連銀河這樣的星系都有無數個。現在科學家們為了尋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一直在對系外行星進行尋找和觀測,而現在的技術手段有限難以觀測到很遠,不過科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系,其擁有多達7顆行星。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生命以證明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的同時,也是在尋找人類未來能夠移民的最佳星球,像太陽系這樣擁有眾多行星的星系比較少見,也可能是受限於目前的觀星技術不足。
  • 星系及星系的演化過程
    什麼是星系?星系也稱為恆星系。恆星系的定義是由無數本身能發光、發熱的天體及恆星所組成的集合體。它是宇宙中龐大的星星的「島嶼」,也是宇宙中最大、最美麗的天體系統之一到目前為止,人們已在宇宙觀測到了約10億個星系。銀河系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
  • 是什麼阻止了星系中的恆星形成?並不是所有星雲都進化成恆星
    在宇宙的最初幾十億年中,星系像新生嬰兒一樣成長-把氣體變成恆星,有時速度非常快。但是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星系,顯然已經完全停止了恆星的形成,結果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星系演化的看法。本·弗裡斯及其同事對這個「銀河」星系進行了跟進,該星系在更大的調查中被發現。該團隊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市Keck I望遠鏡上的MOSFIRE光譜儀拍攝了光譜,以估算星系的恆星質量及其恆星形成歷史。
  • 一個瀕臨滅絕的星系:每年會噴出相當於1萬個太陽的氣體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捕獲發現,一個瀕臨滅絕的星系的轟動圖像,由於一次巨大的碰撞,每年會噴出相當於10,000太陽的氣體,從而削弱了它形成恆星的能力。該研究發現結果,發表在今天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觀察了一個有45億年歷史的宇宙星系,所排出的氣體可能是較早與另一個星系合併的結果,這種氣體洩漏有效地導致了星系停止產生新的恆星。研究小組發現,兩個星系匯聚在一起,大量的恆星形成氣體被噴射到星際介質中。這一事件以及在新合併的星系的核區中被稱為ID2299的大量恆星形成,最終將使單個合併體失去形成新恆星所需的燃料。
  • 為什麼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都是橢圓星系,而非螺旋星系?
    在一個黑暗的夜晚仰望天空,僅用肉眼就能看到很多的恆星、行星,甚至是微弱的星團和星雲。但是夜空中最大的結構是那條橫跨穹頂的銀河系暗帶。從我們的角度看這是銀河系的內部平面。對我們來說它非常巨大,包含了幾千億顆恆星,直徑10萬光年。但銀河系並不是最大的螺旋星系,本星系群中的仙女座星系也不是,但它是我們天空中角大小最大的星系。
  •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它的直徑400萬光年,擁有100兆顆恆星
    宇宙中的一切秘密,人們都充滿了好奇與渴望,想要了解宇宙的一切。最近,人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大的星系IC1101,目測它的直徑有400萬光年,可以容納上千個銀河系,其中心甚至擁有質量超過1000億顆太陽的黑洞。
  • 宇宙中存在2萬億個星系,200萬億億顆恆星,難道沒有外星人?
    宇宙中存在2萬億個星系,200萬億億顆恆星,難道沒有外星人?我們的銀河系有10萬光年的直徑,而在銀河系當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就超過了2000億顆,一般來說,小型的星系當中,恆星的數量也至少會有數百億顆,即使是不入流的矮星系,恆星的數量也會超過1億顆,而那種大型的星系就更不用說了,恆星的數量有的達到了上萬億顆,最為龐大的橢圓星系,恆星數量更是達到了100萬顆。
  • 宇宙中有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有多少顆類似太陽的恆星?
    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現在的時間、空間、物質都是起源於那個奇點。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宇宙膨脹是超光速的。天文學家保守估計在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內大約有兩千億個如銀河系一樣的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千億顆類似太陽一樣的恆星。其實在這裡數字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誕生僅10萬年的新生粉紅色恆星與旋轉星系團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誕生僅10萬年的新生粉紅色恆星與旋轉星系團  Winnie Lee • 2019-12-31 10
  • 宇宙第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誕生於暗物質,而不是大質量恆星坍塌?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些具有開拓性的龐然大物種子是在鄰近星系紫外線輻射泛濫區域發芽的。這種輻射抑制了正常恆星的形成,釋放出物質最終融入黑洞,這一想法得以實現。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另一種現象可能在抑制這類恆星的形成方面更為重要——暗物質的「光暈」快速增長。暗物質是構成宇宙大部分物質的神秘物質(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既不吸收光線,也不反射光線)。
  • 宇宙十大最新發現:最小星系僅上千顆恆星
    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的新星球被探知,同時也有各種新的謎題困擾著科學家們。  1.銀河系神秘巨大氣泡。  3.最小星系。通常星系都非常龐大,包含著無數恆星,但是「賽格瑞2」星系卻是例外,僅包含著大約1000顆恆星。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為宇宙誕生之初的天體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對比宇宙最大星系,銀河系只是小螞蟻
    宇宙大約有一千億星系,130億年來,它們圍繞對方蜂擁運行,不斷碰撞。不斷合併。星系有不同大小的形狀。從相對較小的矮星系。到中等大小的螺旋狀星系。再到龐大而古老的橢圓形星系。最小的矮星系,小到直徑只有200光年。質量和一個星團差不多。他們恆星的數量最小的只有一億顆。大部分在我們可以見到的螺旋星系附近運行。宇宙最大的星系就是橢圓形星系。它們的形狀不起眼。
  • 螺旋星系之美 光芒璀璨
    這張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片,顯示了棒旋星系NGC4394,這是螺旋星系的一種,其旋臂由橫跨星系中央的「短棒」中湧出。
  • 從行星到星系團,盤點宇宙中的那些「巨無霸」
    它同時也是已知最亮的恆星,其亮度相當於太陽的870萬倍,如此強力的電磁輻射使得它每年會消耗相當於16個地球質量的物質。天文學家們還不確定這個正在「自我毀滅」的巨無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還能「存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