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誕生僅10萬年的新生粉紅色恆星與旋轉星系團

2020-12-02 前瞻網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誕生僅10萬年的新生粉紅色恆星與旋轉星系團

 Winnie Lee • 2019-12-31 10:45:42 來源:前瞻網 E304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圖像顯示了新形成的恆星在星系團內部形成的「宇宙雪花」。

據報導,新恆星呈現粉紅色和紅色的圓點狀,星系團向外螺旋狀旋轉,看起來像一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雪花。

(圖源:NASA)

雪花星系團距離地球2600光年。這些只有10萬年歷史的新恆星還沒有離開它們的出生地點。隨著時間推移,每顆恆星的自然漂移運動將使「雪花」消失。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3年8月發射,命名是為了紀念天體物理學家-萊曼·斯皮策。他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把望遠鏡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氣層遮蔽效應的建議,這直接造就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圖像顯示了新形成的恆星在星系團內部形成的「宇宙雪花」。據報導,新恆星呈現粉紅色和紅色的圓點狀,星系團向外螺旋狀旋轉,看起來像一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雪花。
  •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 距離地球2600光年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圖像顯示了新形成的恆星在星系團內部形成的「宇宙雪花」。  據報導,新恆星呈現粉紅色和紅色的圓點狀,星系團向外螺旋狀旋轉,看起來像一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雪花。  雪花星系團距離地球2600光年。這些只有10萬年歷史的新恆星還沒有離開它們的出生地點。
  • NASA發現新生恆星組成的宇宙雪花群 僅有10萬年左右歷史?
    近日,美國宇航局 (NASA)在太空中發現了由新生恆星組成的宇宙雪花群,它們閃爍著粉紅和紅色光芒,排列成類雪花的圖案,僅有10萬年左右歷史。此外,NASA還發現了一個跨越500光年的氣體和塵埃的巨大集合,它是「英仙座分子雲」,看來就像火焰從曠野掠過。超震撼!
  • NASA 發現的「宇宙雪花群」是什麼,此次發現有何意義?
    這張絢麗的圖片是五通道(五種波長)的偽彩色合成圖像,其中隱藏著厚厚的塵埃後方的,是數不盡的新生恆星。 這些新生恆星群中心區域散布著粉紅色和紅色的斑點,並似乎以規則的間隔、按照線性結構的規律形成,大致形成了類似於輪輻或雪花的圖案。
  •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星系團
    宇宙的壯麗總是讓人驚嘆,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圖像顯示了新形成的恆星在星系團內部形成的「宇宙雪花」。據報導,新恆星呈現粉紅色和紅色的圓點狀,星系團向外螺旋狀旋轉,看起來像一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雪花。
  • NASA發現「宇宙雪花」
    網絡圖片 據外媒28日報導,美國宇航局 (NASA)的斯必哲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了由美麗新生的恆星所組成的「宇宙雪花」和如同火焰般的英仙座分子雲。
  • NASA發現宇宙雪花群:閃爍粉紅光芒
    中新網12月30日消息,據外媒28日報導,美國宇航局 (NASA)的斯必哲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了由美麗新生的恆星所組成的「宇宙雪花」和如同火焰般的英仙座分子雲。「雪花群」新生恆星。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CfA據報導,這些被科學家暱稱「雪花群」(Snowflake Cluster)的新生恆星,應該只有10萬年左右的歷史,而且都還處在它們的誕生地,未曾挪移。它們閃爍著粉紅和紅色光芒,排列成類似雪花的圖案。NASA聲明指出,恆星雲是不斷變化的動態結構。
  • 新恆星河和發現新生星系
    根據加州理工大學新發布的新聞簡報,天文學家在離地球7600光年處發現了一條窄的恆星河流,它以至少45°角橫過北方天空,形成一個巨型弧跨越在銀河系的圓盤上。組成恆星流的恆星由於太暗淡還不能為人類的肉眼所看到。該恆星流從北鬥七星碗的南部開始,以近乎直線延伸到明亮的牧夫座大角星東部大約12°。它是從一個名為NGC5466的大約5萬個恆星團所發出,向NGC5466之前和向後同時延伸兩條雙螺旋星雲很有序。
  • 宇宙最大天體?這個新發現的星系團質量為1000萬億個太陽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至少14個星系擠在一個直徑僅約銀河系4倍的區域?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型原星系團,其現在的質量相當於1000萬億個太陽。這不僅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巨大星系團的誕生,這一星系團還正在形成如今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之一。
  • NASA發現雪花群 趕緊來感受一下宇宙之美
    NASA發現雪花群 趕緊來感受一下宇宙之美時間:2019-12-31 17:3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ASA發現雪花群 趕緊來感受一下宇宙之美 近日,美國宇航局 (NASA)在太空中發現了由新生恆星組成的宇宙雪花群,它們閃爍著粉紅和紅色光芒,排列成類雪花的圖案
  • 宇宙「超級星爆星系」每年誕生4500顆恆星
    最新天文觀測發現一顆神秘「高產星系」,每年可以形成大約45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天文學家希望進一步研究這個星系,從而理解這樣的星系在中心黑洞未吞噬其質量的情況下,為什麼變得更大,以及如何和其它星系聚集在一起。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觀測127億光年之遙的太空區域,發現了這個星系,這個星系形成時宇宙誕生不足10億年。這個星系釋放明亮光線,暗示著它每年形成大量的恆星。
  • 星系是如何形成的?球狀星團貢獻大量恆星
    本周一發表在英國著名學術雜誌《皇家天文學會通報》上的一項研究對星系及其內部恆星的形成機制進行了闡述。特殊的恆星希文博士領銜的研究組發現了一組特殊的恆星,它們擁有不同尋常的化學成分,其成分中氮的豐度特別高。這些恆星很顯然曾經屬於某個球狀星團,位於銀河系的銀暈結構之中。
  • 宇宙的366天|NASA生日照片(5月)
    ——旅人醬·沉浮Galaxy NGC 3982這張照片是旋渦星系NGC 3982,它的旋臂排列著粉紅色的恆星形成區,這些區域由發光的氫、藍色的新生星團和黑暗的塵埃帶組成,它們為未來幾代恆星提供了原材料。
  • ​第一章 宇宙的誕生與演變
    隨著宇宙溫度的持續下降,核聚變只持續了17分鐘就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的中子都已經納入氦原子核。留下的氫原子核質量3倍於氦原子核。7萬年後,原子核的密度開始超過光子的密度,逐漸成為宇宙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後宇宙進入物質時期。約38萬年後,宇宙的溫度已經冷卻到可以讓氫原子核捕捉電子形成氫原子。這樣的結果使得光子不再和物質頻繁的交互作用,普通物質從輻射中退藕。
  •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巨型星系
    這個巨型螺旋星系或許會被稱為「哥斯拉星系」(Godzilla galaxy),因為該星系有可能是其所在宇宙中已知的最大星系。該星系名為UGC 2885,比銀河系寬2.5倍,其恆星數量則是銀河系的10倍。
  • 宇宙中12大最為壯觀的星系(組圖)
    到目前為止,人們已在宇宙觀測到了約一千億個星系。以下是我們已經看到的12大最為壯觀的星系。1、天線星系此哈勃望遠鏡圖像展示了天線星系前所沒有的詳細畫面。天線星系距離我們大約6800萬光年,它是兩個原本獨立的星系在2-3億年前相互衝撞的結果。在碰撞時,數十億的恆星形成了最高和最密的恆星誕生區。此圖中鮮豔的藍白區域是被氫氣雲包圍的新生恆星。
  •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宇宙|行星|星系|恆星|法蘭克·德雷克
    相反, 在整個宇宙中生命只在一個行星上自然地形成,這將概率定律推到無限的範圍。因此我認為我們只有兩個實際的選擇可以考慮。1)上帝僅在這個星球上創造了生命。2)生命在很多星球上自然地形成。(圖解:M15 球狀星團)採取第一個選擇的話,上帝僅在這個星球上創造了生命這一事實引發了許多問題。
  • 宇宙大爆炸2億年後誕生首個星系 清除宇宙濃霧
    【科技訊】11月7日消息,據悉,太空中的首個星系是在宇宙大爆炸2億年之後出現的。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引起再電離的物質必定來自星系,但一直缺乏相關的證據支持。目前,這項最新研究或許將有助於揭開這一謎團。
  • 宇宙中所有星系的結局是怎樣的?它們會隨著恆星的死亡消失嗎?
    但是後來,人們在對夜空的觀察中發現,一些本身暗淡不可見的恆星,會突然變亮,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周甚至是一個月內光度變淡直到消失,這是人們才知道原來恆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會生老病死。那麼今天的問題是:既然恆星會死亡,那麼由恆星組成的星系會在漫長的歲月中消亡嗎?它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 宇宙第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誕生於暗物質,而不是大質量恆星坍塌?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些具有開拓性的龐然大物種子是在鄰近星系紫外線輻射泛濫區域發芽的。這種輻射抑制了正常恆星的形成,釋放出物質最終融入黑洞,這一想法得以實現。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另一種現象可能在抑制這類恆星的形成方面更為重要——暗物質的「光暈」快速增長。暗物質是構成宇宙大部分物質的神秘物質(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既不吸收光線,也不反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