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瀕臨滅絕的星系:每年會噴出相當於1萬個太陽的氣體

2021-01-12 量子認知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捕獲發現,一個瀕臨滅絕的星系的轟動圖像,由於一次巨大的碰撞,每年會噴出相當於10,000太陽的氣體,從而削弱了它形成恆星的能力。該研究發現結果,發表在今天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觀察了一個有45億年歷史的宇宙星系,所排出的氣體可能是較早與另一個星系合併的結果,這種氣體洩漏有效地導致了星系停止產生新的恆星。

研究小組發現,兩個星系匯聚在一起,大量的恆星形成氣體被噴射到星際介質中。這一事件以及在新合併的星系的核區中被稱為ID2299的大量恆星形成,最終將使單個合併體失去形成新恆星所需的燃料。這使恆星形成停止幾億年,從而有效地阻止了銀河系的發展。那時,宇宙只有45億年的歷史,並且處於最活躍的「年輕」階段。

研究人員使用智利南部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阿塔卡馬大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通過將他們的測量結果與先前的研究和模擬進行比較,並通過測量逸出氣體的物理特性,研究人員能夠排除恆星形成和星系活躍的黑洞是造成這種噴射的原因。從ID2299排出氣體的速率太高,以至於無法從黑洞或星爆產生的能量引起,如先前的研究所示。

研究人員說,模擬表明,沒有黑洞可以像從ID2299驅逐出的星系一樣釋放出大量的冷氣體。逸出氣體的激發也與黑洞或新恆星的誕生所產生的風不相容。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會對我們對真正塑造星系演化的理解產生巨大影響。」

現在,研究人員希望獲得ID2299和其他遙遠星系合併的更高解析度圖像,並進行計算機模擬,以進一步了解星系合併對星系生命周期的影響。

#星系#

相關焦點

  • ALMA望遠鏡發現兩個遠古星系碰撞後噴出大量氣體
    ALMA望遠鏡發現兩個遠古星系碰撞後噴出大量氣體2021-01-12 1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捕捉到了早期宇宙中兩個巨大的螺旋星系碰撞的瞬間。
  • 《自然》子刊:ALMA觀測到星系「死亡」過程,噴射出一半恆星氣體
    利用Atacama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天文學家首次看到了一個星系停止形成恆星的「死亡」過程,它噴射出了將近一半的恆星形成氣體。研究於1月11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通訊作者為英國達勒姆大學和法國薩克萊核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安娜格拉齊亞·普格利西(Annagrazia Puglisi),標題為「A titanic interstellar medium ejection from a massive starburst galaxy at redshift 1.4」(從紅移1.4大質量星暴星系中射出的巨大星際介質
  • 約有1.1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 新聞中心
    東方網10月8日消息: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一個國際組織——世界資源保護聯盟9月28日發表報告說,在對1.8萬個動植物種類所進行的最新調查表明,有11046個生物物種瀕臨滅絕。過去500年內,已有816種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目前,地球物種消亡的速度最高已達到自然狀態下的一萬倍。
  • 這個新發現的星系團質量為1000萬億個太陽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至少14個星系擠在一個直徑僅約銀河系4倍的區域?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型原星系團,其現在的質量相當於1000萬億個太陽。這不僅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巨大星系團的誕生,這一星系團還正在形成如今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之一。
  • 用蜘蛛網結構的氣體流困住6個星系,10億個太陽質量黑洞神秘力量
    黑洞是宇宙間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黑洞有像離地球最近的麒麟座恆星級小黑洞,也有像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這樣的星系超大質量黑洞,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通過望遠鏡就發現在宇宙深處有一個約1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通過類似蜘蛛結構的氣體牢牢控制這附近的6個星系,刷新了天文界對於黑洞的認知。
  • 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 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的亮度。  天文學家通常以亮度來為星系分類,如果這個星系的亮度度達到1萬億太陽光度,天文學家就稱之為紅外星系(ultra-luminous),如果達到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因此產生的爆發將熾熱的紫外線輻射錐體發射到星系的上方與下方,並由此到達太空更遠的地方。從銀河系南極噴出的輻射錐照亮了一個巨大的稱為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這道閃光照亮了部分氣流,通過剝離原子中的電子,電離了其中的氫(這足以形成1億個太陽)。圖解:一股不尋常的氣流橫跨天際,一直延伸到麥哲倫星雲,這就是麥哲倫流。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他們向我們星系的更遠處看去,發現黑洞的亮光強到照亮了銀河系旁的兩個著名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LMC)和它的伴星,小麥哲倫星雲(SMC)。圖解:大麥哲倫星雲(LMC)黑洞爆發可能是由於質量約為太陽10萬倍的巨大氫雲落在黑洞中心附近旋轉的盤裝物質上引起的。
  • 白羊座裡有四個太陽,獅子座的星系在逃跑!
    白羊座:一個有著四次日落的外星世界白羊座離地球146光年,在白羊座內的氣體巨星30 Ari Bb是它的奇蹟。這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天空中有四個太陽,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而是四個!你可能納悶:一個星球怎麼能有四個太陽呢?
  • 在150億光年外,發現一個星系團的中心,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
    數十億年前,在150億光年外的一個星系團中心,一個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當等離子體衝出黑洞時,它推開了物質,形成了兩個相距180度的大空穴。
  • 宇宙「超級星爆星系」每年誕生4500顆恆星
    最新天文觀測發現一顆神秘「高產星系」,每年可以形成大約45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顯示,一個遙遠星系每年「大量生產」恆星,預計每年可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它被命名為SPT 0346-52。  相比之下,銀河系每年形成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而距離地球127億光年之遙的SPT 0346-52星系能夠每年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科學家對該現象迷惑不解。
  • 銀河系規模龐大,而這個星系的直徑卻相當於銀河系直徑的26倍以上
    ,然而,行星系統太陽系中,僅有一顆恆星,8顆行星、數百顆矮行星和衛星等物質,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是一個有著數千億顆恆星的龐大星體集群,不少人指出銀河系中的恆星數量約為1000-4000億顆左右,它的直徑長達15萬光年,總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5萬億倍,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31萬倍,倘若我們繼續追溯,人類能否發現最大的星系呢?
  • 天文學家親眼見證星系消亡場景
    圖:遙遠星系ID2299的藝術渲染圖,其大量氣體在兩個星系碰撞後以「潮汐尾巴」的形式噴射出來 這個星系代號為ID2299,距離地球大約90億光年。ID2299星系現在每年損失相當於10000個太陽質量的氣體,這導致其形成恆星所需的材料大幅減少。到目前為止,該星系已經失去了冷氣體總量的46%。與此同時,ID2299仍在以比我們銀河系快數百倍的速度快速形成新的恆星,這將進一步加速耗盡該星系中剩餘的氣體。這實際上將導致ID2299在幾千萬年後死亡。
  • 究竟有多少個星系存在於宇宙之中?
    宇宙中有很多恆星分布,並且聚集成星系——就像是人們總是聚集在城鎮一樣。其實,星系之間距離十分遙遠。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它是一個由氣體、塵埃和約2000億顆恆星組成的巨大的旋轉中的「轉輪」。恆星之間相距約幾十萬億千米,太陽就位於銀河系的邊緣。我們觀察宇宙時,其實是穿過銀河系,如同雨天裡透過雨幕看風景。我們看到的單顆星星都在旋轉星系銀河繫上,就像一顆由恆星組成的巨大旋風。
  • 上海天文臺發現旋臂能導致氣體內流至星系中心餵食黑洞
    這是一種兼顧成像和光譜優勢的觀測手段,其最大的特點在於能夠同時獲取星系中不同空間位置處的光譜,從而提供豐富的空間分辨信息。VENGA是一個國際合作的積分視場光譜巡天項目,其觀測目標為30個近鄰的漩渦星系,其中包括17個活動星系核。目前該巡天已完成了觀測及數據處理,共獲得上述星系約55000個區域的光譜。
  • 1000個星系都沒有它亮!
    因此,為了比較物體之間的亮度差異,需要一個尺度來衡量,我們可以假設把所有物體放在距離我們相同的地方進行觀測,這樣比較出來的亮度才是物體之間的實際亮度差異,這個參數我們稱之為絕對星等。那麼,宇宙中最亮的天體是什麼呢?太陽太陽並不是宇宙中最亮的天體,只是因為它距離地球最近,所以在我們看來它是最亮的。
  • 黑洞會噴出等離子射流?該現象在150億光年外的星系團發生
    在數十億年前,在一個離我們有150億光年外的星系團中心,一個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具體來說,情況是這樣的,當等離子體衝出黑洞時,它推開了阻礙它道路的物質,形成了兩個相距180度的大空穴。這就引起了很多天文學家的注意,其中,麻省理工學院卡夫裡天體物理和空間研究所的麥可·卡爾扎迪拉用了同樣的實驗辦法。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你我都是「兇手」
    報告顯示,如今地球上800萬個物種中,約100萬個物種正在面臨滅絕,而棲息地減少、自然資源過度開採、氣候變化和汙染是地球物種損失的主因。種種證據表明,人類行為已給地球造成了「深層傷痕」。據了解,這份報告是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數百名專家,參考了1.5萬份科研報告和各國政府資料,耗時3年時間撰寫完成的。報告全面描繪了過去50年間全球經濟發展路徑,及其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現象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6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非常直接:《現代人類導致的物種加速流失: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可惜的是,468種本來可以生存很多年的脊椎動物都滅絕了,這其中包括69種大型哺乳動物,80種鳥類,24種爬行動物,146種兩棲動物,158種魚類。按照自然的速度,這400多種物種滅絕,本來需要一萬年以上的時間。  自然保護國際聯盟表示,每年都有約50種動物加入瀕臨滅絕的行列。約41%的現有兩棲動物和25%的哺乳動物都已經成為瀕危物種。
  • 20萬光年外,巨大氣體流環繞銀河系!質量是太陽的10億倍
    除了這三個發現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在銀河系20萬光年之外,一個巨大的氣體流環繞在銀河系的周圍,那就是著名的麥哲倫星流。有這些氣體雲十分靠近大小麥哲倫星系,並且化學結構也和後者相似,所以很多科學家相信,它就是從麥哲倫星系中被銀河系的引力拖出來的,因此也被命名為麥哲倫星流。據觀測,麥哲倫星流和銀河系的平均距離大約是20萬光年,相當於銀河系的直徑。不過,最讓科學家震驚的是,這條麥哲倫星流的質量非常巨大,達到了太陽的10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