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4點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同時還肩負著獲取月表形貌、礦物組份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為完成這些高難度任務,嫦娥五號攜帶了哪些「神器?」小編特梳理了部分核心裝置與儀器,供大家參考。
關鍵「神器」:有效載荷
嫦娥五號共配置了6臺有效載荷,包括降落相機、全景相機、全景相機轉臺、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國旗展示系統。
其中,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是嫦娥四號「紅外成像光譜儀」的升級版,突破了紅外寬譜段譜段的分光器性及探測器性能提升,將光譜範圍從「嫦娥三號、四號」紅外成像光譜儀的450~2 400 nm擴展到了480~3 200 nm,除了能探測月球表面主要礦物輝石、橄欖石等,還具備探測3 000 nm附近的羥基吸收峰特徵的能力,用以完成對月面目標的光譜探測和分析任務,為採樣區月表物質成分和資源勘察,以及樣品實驗室測量結果比對研究提供科學數據。
月壤結構探測儀由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製,是一種工作於無載頻皮秒脈衝信號的探測雷達,探測深度可達3米,解析度達到釐米級。除可用於月壤厚度和結構探測外,它還可在月面鑽取工作前,對鑽取區的月壤下的石塊進行分析判斷,為鑽取策略提供支持。
月壤結構探測儀天線示意圖
月塵帶電測量儀
月塵是月面環境中最重要的空間存在與環境因素,月塵帶電造成的懸浮和輸運對太空飛行器探測載荷及太空人健康有直接影響與危害。為測量月球表面帶電塵埃特性,嫦娥五號配備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研製的月塵帶電測量儀,這是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以來,人類第一次對月球表面的帶電塵埃進行直接測量。
月塵帶電測量儀
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
嫦娥五號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由航天五院510所研製,用於檢測著陸器著陸時與力學支撐結構連接處受衝擊產生的損傷狀況。該設備可為地面環境試驗提供在軌數據,並為後續月球登陸提供設計優化支持。該測量儀還採用了先進的TMR無損檢測技術,這項技術是國際無損檢測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