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o-Rad攜ZE5流式細胞儀助陣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
編者按:2017年10月27-29日,中國免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將近2000餘位免疫學專家和代表齊聚天津,共同參與免疫學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探討。與此同時,全國各大生命科學領域儀器及耗材廠商也在本次大會上亮相,紛紛展示本公司的最新技術和優秀產品。
-
華大基因亮相第十三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 攜同行專家共促免疫領域...
近期,中國免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和舉行,該大會也是目前中國免疫學領域中學術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繼去年後,華大基因再次入選三個口頭報告和一個壁報,其中兩個是加長報告。
-
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在深召開 提出腫瘤免疫治療新法
中新網深圳11月12日電(記者 鄭小紅)國內首次以「合成免疫學」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12日在深圳召開,探討腫瘤免疫治療、合成細菌療法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工程生物學學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
-
首屆海峽兩岸腫瘤生物治療大會舉辦
11月21日至23日,由福建省抗癌協會、福建省腫瘤醫院、福建省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腫瘤生物治療大會暨第一屆福建省細胞治療治療研討會在福州隆重召開。、福建省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應敏剛教授,臺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臺灣陽明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光申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分子免疫學研究室主任韓衛東教授,美國康州大學農業、健康及自然資源學院動物科學系田秀春教授,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基礎研究所所長曲迅教授,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研究員慄世鈾教授,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肝病研究所所長劉小龍教授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
-
2020年 Cell Press-IPS B細胞新視野國際研討會在滬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推動B淋巴細胞生物學相關領域的研究,聚焦於該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1月 13日至15日, Cell Press B細胞新視野國際研討會(Cell Press Presents-New Horizons in B Cell Biology)在上海市奉賢區南郊賓館隆重舉行。
-
國內首個「合成免疫學」主題學術會議在深圳召開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工程生物學學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的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在深圳成功召開。
-
曹雪濤院士在《自然綜述-免疫學》發文,介紹新冠肺炎免疫病理與治療
日前,曹雪濤院士應邀在《自然綜述-免疫學》(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的免疫病理及其對於治療的啟示」的評論文章,介紹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與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病理特徵及其對於臨床治療的啟示,針對新冠肺炎免疫藥物的研發與潛在新靶點的發現與應用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打造免疫學細胞研究」全鏈條」,推動「流式平臺」與「單細胞平臺...
2020年8月8日,由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BD(中國)主辦,以「智聯·碧合」為主題的第二屆單細胞免疫學國際峰會在滬隆重召開。此次科研盛會由大會主席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等多位重量級嘉賓領銜,國內眾多頂尖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齊聚一堂,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熱點以及新冠研究進展等課題,共同助力中國免疫學研究發展。此次峰會還提供同步直播平臺,讓更多無法來到現場的科研工作者在線上共襄這場學術盛舉。
-
王迎教授:成人ALL的免疫治療丨第八屆全國血液腫瘤學術大會
王迎教授:成人ALL的免疫治療丨第八屆全國血液腫瘤學術大會
-
「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線上舉辦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近日舉辦。多國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
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鄢光哲)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國際免疫學學術大會(ICI)是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IUIS)的官方大會,每3年召開一屆。
-
全球免疫學專家齊聚上海:器官移植如何提高免疫?
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耐受能力……隨著醫療手段的不斷提高,器官移植已經越來越成為救治各種疾病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但隨之而來的排斥反應、免疫耐受、器官保存、免疫病理等問題,卻一直困擾著醫學界。 3月27日至29日,圍繞著這些問題,來自美國、劍橋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的著名器官移植與免疫學專家,以及國內40餘位專家教授齊聚上海,參加首屆中國移植免疫學學術會議,共同探討經驗,研究應對對策。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滬舉行
陳潤生院士獲頒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上海9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9月27日-29日,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他特別指出,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始於2001年,已成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研究領域學術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全國盛會。近兩年來生物信息學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發展,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已經得到中國科協的批准,本屆大會首次以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的名義舉辦。
-
第二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成功開幕,全球頂尖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11月19日,由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正式開幕。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愛思唯爾全球戰略合作副總裁、細胞出版社期刊《免疫》主編李統胤博士致開幕詞。
-
免疫治療:臨床腫瘤治療的新型策略——訪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副...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中國免疫學會副秘書長黃波教授團隊研究提出的載藥囊泡調動中性粒細胞的腫瘤免疫治療方式備受關注,目前在一些瘤種上已顯示出長期生存獲益的優勢。同樣地,免疫治療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家和臨床腫瘤學家已經感知到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來臨。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隆重開幕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南京」於上周(4月1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盛大開幕,1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為期4天,旨在促進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
-
曹雪濤:領跑世界免疫學研究的「迷你團隊」
正是這個「迷你團隊」卻做出了一系列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免疫學科研成果。25年來,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帶領下,這個實驗室從1990年成立時一窮二白,到被世界免疫學界普遍認可、屢受讚譽,成為我國免疫學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領頭羊」,引領中國的免疫學術水平由過去的國際排名第19位進入世界前列。
-
第五屆全國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療研討會--會議嘉賓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二等以上成果獎8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2007)、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7)、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1989)和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06)等。1989年獲上海市首屆十大科技精英稱號,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9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並獲國家專利金獎,為我國腫瘤抗體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做出了貢獻。
-
免疫細胞在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治療中發揮什麼作用?
免疫細胞,俗稱白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在人體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是保衛身體健康的衛士。免疫細胞廣泛參與發育、妊娠、組織修復等生理過程,且在腫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種病理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免疫學的研究備受關注。
-
滬眼快報 | 2020全國眼科學術大會,滬眼分隊「睛」彩亮相
日前,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於廈門召開。由於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視覺健康中心(上海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技術中心)組織了相關專家團隊,與全國各地的數千位眼科同仁一起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眼科盛會,切磋近視防治新技術、分享醫學研究成果,共同探索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