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白煙」是霧霾主因?真相是這樣的

2021-01-13 中國電力網
火電廠「白煙」是霧霾主因?真相是這樣的 發布時間: 2020-03-02 09:15:19   來源:藍藍天工作室  作者:寇江澤

  春節以來,社會活動導致的大氣汙染物排放強度降低,但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汙染物排放的影響,京津冀等地出現了幾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有一種觀點認為,近期霧霾主因為火電廠的「白煙」,也就是火電廠溼法脫硫後排放的溼煙氣,應該採取「消白」措施。對這樣的說法,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王志軒等專家表示:「這個『鍋』電力行業、電力環保人不背!」

  王志軒表示,火電廠產生的溼煙羽是普遍採取溼法脫硫工藝後,煙氣經煙囪排放到大氣中,與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空氣接觸而冷凝形成的。其成分以水霧為主,汙染物濃度很低,在燃煤電廠普遍實現超低排放的基礎上,再消除溼煙羽,是舍本求末、得不償失的。

  「白色煙羽」的成分以水霧為主,汙染物濃度很低

  自2014年以來,我國大力推進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9年底,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約8.9億千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專家普遍認為,我國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控制技術與管理水平已處於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的煤電煙塵排放量由1978年的約600萬噸,降至2018年的約21萬噸,下降超過96%;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6年峰值1350萬噸,降至2018年的99萬噸左右,比峰值下降約93%;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1年峰值1000萬噸左右,降至2018年的96萬噸左右,比峰值下降約90%。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院長、國家環境保護大氣物理模擬與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法華介紹:「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114408萬千瓦,火電發電量49249億千瓦時,比未實施超低排放的2013年增長16%,但2018年全國火電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86%、87%、88%。」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全面推進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後,低低溫電除塵、複合塔溼法脫硫、溼式電除塵等超低排放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實現常規汙染物有效控制,同時對三氧化硫等非常規汙染物也有很好的協同去除效果。

  「我國汙染控制技術不斷進步,力度不斷強化,技術與管理水平已處於世界先進行列,大幅削減了常規大氣汙染物排放,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志軒表示。

  王志軒介紹:「火電廠溼法脫硫後產生的溼煙羽,通常呈現白色、灰白色或藍色等。其中,『白色煙羽』較為常見。」

  「白色煙羽」是飽和溼煙氣直接經煙囪進入大氣環境,遇冷凝結成微小液滴而產生,對於治理設施質量合格的超低排放機組來說,其成分以水霧為主,汙染物濃度很低,對環境質量無直接影響,屬「視覺汙染」。

  灰白色煙羽是在較暗光線下、光線經大量霧狀水汽反射或折射而產生的,視覺上感覺「發暗、發黑」;但也不排除有些是由於除塵效果不好所致。

  藍色煙羽很少出現,可能是煙氣中含有以三氧化硫、硫酸氣溶膠為代表的可凝結顆粒物,在濃度較高時形成。

  朱法華表示,燃煤電廠應繼續努力,保障煙氣治理系統高效、安全、穩定運行。個別三氧化硫排放濃度較高、在晴天煙氣呈現藍色的電廠,煙氣是應該深度治理的。例如,河北某電廠進行「藍色煙羽」治理,要求治理後三氧化硫排放濃度小於5毫克/立方米,其環境效果就較為明顯。

  通過溼煙氣「消白」減少汙染物排放,得不償失

  2017年以來,全國多地相繼出臺了一些地方標準和行政法規,要求對主要工業源排放溼煙羽的顏色、溫度等進行控制。

  目前火電企業實施的溼煙羽治理措施,本質上是通過調整煙氣溫度、溼度,改變煙氣排入環境後的水汽凝結狀態,主要目的還是消除「白色煙羽」的視覺影響。

  「煙氣加熱消白的方式並不能削減煙氣中已有汙染物排放,相反菸氣加熱需要消耗能量,增加能源消耗,這意味著總體上增加了汙染物排放。煙氣冷凝消白的方式通過回收煙氣中凝結水,對減少汙染物排放有一定效果,但在普遍實現煙氣超低排放的情況下,這種效果有限。」王志軒表示。

  一些專家認為,溼煙羽治理措施不僅環境效益不高,而且投入大、運行成本高,技術經濟性很差。王志軒介紹,以目前普遍採用的煙氣冷凝法為例,實施兩臺30萬千瓦火電機組改造,需要投資4000萬元左右,年增加運行成本超過1000萬元,同時增加煤耗約1—1.5克/千瓦時。

  根據中電聯統計,以2018年為估算年份,天津、上海、河北等已實施溼煙羽治理政策的地區中,涉及燃煤機組約4.5億千瓦,按照典型溼煙羽技術改造工藝,估算改造投資費用約320億—680億元,年增加運維費用約120億元。同時,增加標準煤消耗約230萬—600萬噸,相當於向大氣多排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累計約3200—8400噸,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00萬—1500萬噸。

  「在燃煤電廠普遍實現超低排放的基礎上,再消除溼煙羽,實際上對控制汙染物排放作用不大,反而增加能耗,間接增加汙染物排放,總體上是盲目的、得不償失。」王志軒說。

  朱法華認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為霧霾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溼煙氣排放是汙染物低排放的通行做法,通過溼煙氣「消白」減少汙染物排放得不償失。

  生態環境部牽頭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電廠,不得強制要求治理「白色煙羽」。

  對一些地方火電廠煙囪周圍出現「石膏雨」的現象,王志軒表示,這是汙染治理系統設計、運行或管理不當造成的二次汙染問題,並不是溼煙羽「原生」問題,應加強對這些電廠的監管,不斷優化工藝系統。

  王志軒建議,應明確地方政府制定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基本條件,防止出現標準不科學、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情況。有條件的火電廠可以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鼓勵公眾走進火電廠,增加了解,減少誤解。(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寇江澤)

相關焦點

  • 一個環保工程師眼裡的霧霾真相:火電廠脫硫設備打了折扣?
    霧霾的主要原因我們真的清楚了嗎?要找到霧霾的主因,就要從我國的能源結構入手。普通人通常很少接觸能源、石化、煉鋼等行業,所以對環保,他們通常的感覺就是汽車尾氣、汙水排放、甚至亂扔垃圾之類,事實上,雖然這些也是環境汙染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
  • 工廠大煙囪裡冒出的白煙或是霧霾元兇之一
    在日前由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山東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承辦的2018年第5期山東科技智庫論壇:有色煙羽標準專題研討會上,「脫白」(即消除工業排放的白色或有色煙氣)呼聲較高,有觀點認為,無論是脫除白煙中的霧滴還是汙染物,對防止霧霾出現都是很有必要的。
  • 霧霾紅色預警近100%的火電廠安裝了脫硫設備,為何還是不給力?
    要找到霧霾的主因,就要從我國的能源結構入手。普通人通常很少接觸能源、石化、煉鋼等行業,所以對環保,他們通常的感覺就是汽車尾氣、汙水排放、甚至亂扔垃圾之類,事實上,雖然這些也是環境汙染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再談溼法脫硫致使霧霾加劇——對王志軒先生的再回應
    2016年環保龍頭企業「龍淨環保」在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發表文章「不重視SO3脫除和排煙溫度的「超低排放」對解決霧霾收效低甚至起反作用」,其文章摘要如下:「隨著火力發電領域「超低排放」的提出,電力SO2的減排量進一步被提高,而SO3的減排和排煙溫度卻被忽視。與SO2的遠程汙染相比,SO3貢獻的二次硫酸鹽細顆粒物量約為SO2的5.9倍,甚至更高,極大地加劇了霧霾的發生。
  • 電廠煙囪口吐白煙,是在排放汙染物嗎?
    原創 電廠值班員 果殼 收錄於話題#科學X計劃11個我在火電廠工作。有一次打車去單位,司機大哥一看我的車程終點是火電廠,直接打開了他憂國憂民的話匣子,拋出來一連串的問號:「你看你們廠子那白煙汙染多厲害,國家怎麼就不整治一下你們這種汙染大戶?
  • 科學解讀|燃煤電廠煙囪冒的「白煙」和「黑煙」
    一看到電廠煙囪冒出的「白煙」,有的人會想到很多種空氣汙染物。煙囪裡的「白煙」燃煤電廠的煙囪冒的「白煙」到底是什麼呢?需不需要治理呢?其實,大型燃煤電廠煙囪裡排出的煙氣,經過環保設備處理後,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人們眼睛看到的「白煙」只是水蒸汽凝結為非常細的水霧,並非是汙染物。
  • 電廠煙囪總冒白煙 這是不是在排放汙染物呢?
    煙囪冒白煙發電廠的煙囪冒白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想像一個火爐上的水壺,等水燒開後,在壺嘴邊放個小風車,風車就會被水汽頂得轉起來。火電廠就是上面場景的放大版: 用煤、天然氣或者別的什麼燃料燒開水,帶動一個大型「風扇」,風扇動起來後,把動能轉化成電能,就實現了發電。
  • 煙囪冒的白煙會加重汙染嗎?你想...
    煙囪冒的白煙是水汽「都重汙染天氣了,你看那個煙囪怎麼還在冒白煙?相關部門也不管管!」11月30日一早,北園高架橋上,的哥王先生駕車等待通行時看到了遠處的大煙囪,不免向乘客抱怨。更專業的說法還有:「冒白煙」的煙囪常見情況有兩種,熱電廠的冷卻塔「冒白煙」,本質是高溫水蒸氣遇冷凝結後形成的液滴霧,與家裡燒開水的白霧一樣;各類企業煙囪「冒白煙」, 主要成分是煙氣經過除塵、脫硫等廢氣治理後產生的「水蒸汽」。需要說明的是,白煙是否超標,肉眼無法區分,需查看24小時在線監測數據。
  • 濟南煉油廠「白煙」直聳雲天 公司稱大部分是水蒸氣
    魯網12月10日訊(記者 徐坤 張潤邦)冬天霧霾易發的季節,煉油廠、熱電廠冒出的滾滾「白煙」是否有關?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近日,部分濟南市民向魯網反映稱,位於濟南市世紀大道上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原濟南煉油廠,下稱濟南煉油廠)的煙筒排放出大量「白煙」,不知是否影響環境。 10日下午,記者來到市民反映的位於濟南世紀大道上的濟南煉油廠實地了解情況,看到兩個煙筒確實不斷冒出大量「白煙」。
  • 電力溼法脫硫是霧霾的禍首嗎?王志軒再答何平先生
    北極星大氣網訊: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再答何平先生:剛剛從朋友的微信中看到何平先生撰寫的:「對新華網『網傳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加劇霧霾——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不靠譜!按照何平先生文章中的邏輯,得出的結論應當是加熱煙氣對霧霾仍影響更大,而不是他所講的不加熱煙氣是霧霾加重的原因。顯然,這是專業常識性和邏輯性錯誤。「回應」中提出「未飽和溼煙氣經過三個階段的演變,致使霧霾加劇」,而且提出了 「大部分發達國家,對煙氣排放溫度都有要求」。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德國在上世紀出臺的大型燃燒裝置法規中有煙氣溫度規定,但德國執行歐盟排放法規後已無此規定。
  • 為什麼冬季霧霾天多?中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本報記者 付麗麗剛剛過去的幾天,生活在北京及我國中東部的民眾被霧霾籠罩。每到冬季,霧霾就會不期而至,讓人不勝其煩。為何一到冬天,霧霾天似乎就多起來,我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全球變暖對霧霾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又該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12日,在由中國氣象局主辦的氣象科普講堂上,就公眾關心的這些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一一解答。煤消費過量是我國霧霾的主因說到霧霾,就不得不提到氣溶膠。
  • 北京深陷霧霾空氣嚴重汙染 PM2.5概念或再迎爆發
    其次,作為PM2.5等霧霾天氣的主因,大氣汙染治理將得到政策和資金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大氣除塵、脫硫、脫銷以及汽車尾氣處理。大型火電廠等排放的含塵、氮氧化物等的氣體也堪稱罪魁禍首,而龍源技術(300105)、九龍電力、國電清新(002573)在電廠煙氣脫銷脫硫領域各有獨特優勢,國電清新獨家擁有幹法脫硫技術,避免溼法脫硫後的煙氣因含有水分而生成硝酸,造成更嚴重的腐蝕。
  • 重汙染預警下,煙囪冒的白煙會加重空氣汙染嗎?
    不過有市民發現,在緊張的「戰霾」中,熱電廠的煙囪還在孜孜不倦地冒著白煙,這樣的煙氣不會加劇空氣汙染嗎?圖片來自「果殼」官方微信這個問題,有熱心讀者也曾經給濟南時報來過信:「由於本人的工作與電廠打交道較多,只能從電廠方面談談關於霧霾的幾個淺見:霧霾為什麼冬天更厲害,是因為霧的形成。
  • 專家:氣象條件是華北霧霾發生主因
    汙染物排放未明顯增加的前提下,霧霾多發與不利氣象條件等直接相關  入秋以來,北京等地多次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京津冀地區霾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偏多。不少網友疑惑:近期京津冀等地霧霾天氣為何頻發?對此,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劉樹華向記者表示,秋冬季節本來就霧霾多發。
  • 不利氣象條件為成都霧霾主因 成都暫不採取汽車單雙限號
    人民網成都12月30日電 (王軍)元旦將至,成都霧霾四伏,由於無明顯冷空氣影響,近地面逆溫層存在的可能性較大,風速較小,氣象擴散條件較差,重汙染天氣將持續到1月5日。   成都是否會啟動紅色預警,實行三環路內機動車尾號單雙號限行?今日,成都市環保局給出答案:將不會啟動!
  • 震撼13億中國人的視頻 柴靜霧霾真相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
    柴靜自費百萬拍攝紀錄片,向人們講述霧霾到底是什麼?從哪兒來?又該怎麼辦?柴靜說:「這不是因為我怕死,而是不想這樣活著」。在看完令人震驚的調查數據後,我們才想起原來霧霾並未有一絲淡化,而是我們在逐漸適應後人為地忽略了它,直到赤裸裸地真相再次擺到面前。
  • 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原標題: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如果有科研團隊能夠把霧霾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誰攻克,重獎誰』!」
  • 冬天汙染排放相對穩定 霧霾天為何反而更多
    剛剛過去的幾天,生活在北京及我國中東部的民眾被霧霾籠罩。每到冬季,霧霾就會不期而至,讓人不勝其煩。  為何一到冬天,霧霾天似乎就多起來,我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全球變暖對霧霾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又該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
  • 霧霾七問: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霧霾?
    「主因還是汙染排放大,不利氣象條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  賀克斌:1990年以前,北京也有類似擴散條件不利的天氣,但並沒有發生重汙染。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燃煤、機動車等排放的汙染物翻了四五番。隨著汙染物排放量上升,成霾的氣象門檻逐年降低。氣象條件稍微差一點,就發生霧霾,再差一點,就發生重霧霾汙染。
  • 西安霧霾何時散?為啥冬季霧霾天多?
    霧霾難道就不能放過西安一次嗎?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今冬首次重度汙染天氣。12日前10小時西安市空氣品質PM2.5佔PM10的比值已經升高到了63.6%,霧霾汙染的特徵仍在持續加重中。沒完沒了的霧霾,直接影響人的心情。西安霧霾何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