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溼法脫硫致使霧霾加劇——對王志軒先生的再回應

2020-11-22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對於王志軒先生對我發表於1月16日文章的回應,有必要再澄清幾點。

首先還是把國際上的事情理清。王志軒先生說德國採用歐盟標準後,對煙氣溫度沒有具體要求,日本對煙氣溫度要求也沒有寫進指南,這隻說了一半。根據德國能源署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先生介紹,德國加入歐盟後,由於溼法脫硫的二次汙染問題,德國已逐步淘汰溼法脫硫工藝,目前主要採用的是半乾法脫硫,煙氣排放溫度在90攝氏度以上。日本對煙氣溫度要求雖然沒有寫入設備指南,但煙氣加熱器是溼法脫硫工藝中的標準配置(ShigeruMorita,日本的煙氣脫硫,豆丁網),煙氣也都是高溫排放。

關於脫硫後的煙氣含塵率大於脫硫前的問題,儘管理論上脫硫過程也有除塵作用,但實際上由於含鹽液滴逃逸,脫硫後測得的塵濃度往往高於脫硫前。清華大學熱科學與動力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琿等在「電廠溼法脫硫系統對煙氣中細顆粒物脫除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05期)中發現脫硫後細顆粒比例增大,而且細顆粒上硫和鈣元素含量增大。這與目前溼法脫硫後,電廠附近普遍有石膏雨現象是一致的。

2016年環保龍頭企業「龍淨環保」在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發表文章「不重視SO3脫除和排煙溫度的「超低排放」對解決霧霾收效低甚至起反作用」,其文章摘要如下:「隨著火力發電領域「超低排放」的提出,電力SO2的減排量進一步被提高,而SO3的減排和排煙溫度卻被忽視。與SO2的遠程汙染相比,SO3貢獻的二次硫酸鹽細顆粒物量約為SO2的5.9倍,甚至更高,極大地加劇了霧霾的發生。而低溫排煙造成環保監測數據失真,監管失效,一些白煙嚴重拖尾、藏汙納垢、煙囪雨嚴重的環保裝置卻可以輕鬆被驗收為超低排放項目。不重視SO3脫除和排煙溫度的「超低排放」也導致了眾多「毒瘤」——「脫硫尾跡」及偽劣技術的產生。」

可見,業內人士已經指出溼法脫硫和低溫排煙造成二次汙染,而且上海交通大學的繆正清教授的文章也分析得非常透特,他明確指出,脫硫脫硝工藝通過水霧這個媒介,增加了排向大氣的硫酸鹽和硝酸鹽,這些顆粒不僅粒徑細,而且數量巨大。

基金會的專家認為,煙囪排放的水氣,儘管經過除霧,溼度仍然超過正常空氣的十倍,不但帶出大量二次顆粒物,而且在靜穩環境下,由於低空,低溫排放,與其它工業排放SO2,SO3,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等發生化合和置換反應,形成PM2.5,致使霧霾嚴重加劇。我們正在與有關機構討論,就這一現象進一步加以證實。

環保部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前不久頒發的2017年1號文件直接指向火電廠汙染,《火電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文件鼓勵開發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備用於「火電廠低濃度顆粒物、細顆粒物排放檢測技術及在線監測技術,煙氣中三氧化硫、氨及可凝結顆粒物等的檢測與控制。」這說明目前對火電廠細顆粒物,三氧化硫、氨等汙染物還沒有監測,即使火電廠在SO2,氮氧化物和煙塵上達標排放(不考慮偷排),電廠的煙囪仍然是主要汙染源。我們對霧霾的成因,成份進行了無數的分析和解析,如果不發力在電廠和其它燃煤工廠的煙囪上,也許治霾真的要等二,三十年。

作者介紹:

何平,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土木環境工程系博士,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IFCE)總裁,全國政協海外特邀代表,世界資源研究所理事,長期從事中美環境技術交流和政策對話。

延伸閱讀:

不聽工程師意見 中國三年治霾無功!

網傳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加劇霧霾——中電聯副理事長王志軒:不靠譜 電力治霾功不可沒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電力溼法脫硫是霧霾的禍首嗎?王志軒再答何平先生
    北極星大氣網訊: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再答何平先生:剛剛從朋友的微信中看到何平先生撰寫的:「對新華網『網傳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加劇霧霾——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不靠譜!電力治霾功不可沒』的回應」(以下簡稱「回應」)一文,我仔細拜讀了幾遍感到有些話還得再說——儘管「回應」的內容在新華網的採訪中我認為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可能是何平先生沒有看清?我的核心觀點之一是:對脫硫的溼煙氣來說,如果是不飽和的話,排到大氣中的水是一樣多。
  • 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原標題: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如果有科研團隊能夠把霧霾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誰攻克,重獎誰』!」
  • 火電廠「白煙」是霧霾主因?真相是這樣的
    火電廠「白煙」是霧霾主因?  有一種觀點認為,近期霧霾主因為火電廠的「白煙」,也就是火電廠溼法脫硫後排放的溼煙氣,應該採取「消白」措施。對這樣的說法,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王志軒等專家表示:「這個『鍋』電力行業、電力環保人不背!」  王志軒表示,火電廠產生的溼煙羽是普遍採取溼法脫硫工藝後,煙氣經煙囪排放到大氣中,與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空氣接觸而冷凝形成的。
  • 鍋爐溼法脫硫系統排煙除溼脫白的技術途徑探討
    拋開投資和運行成本問題不說,就算我國各種燃煤鍋爐都達到超低排放水平,也不能徹底解決大氣霧霾汙染,原因是現行標準規範有一大缺失,就是沒有排放煙氣溼度的控制指標,而這恰恰是形成霧霾的根源。反之如能有效解決溼法脫硫的排煙除溼脫白,不僅能根除霧霾汙染,還能低成本實現環保達標、超低近零排放,特別是回收煙氣中的水分和餘熱,年節水潛力幾十億噸,提高燃煤效率,能兼顧解決環境與發展的矛盾。
  • 電廠各種溼法脫硫技術PK 優劣一目了然
    電廠各種溼法脫硫技術PK 優劣一目了然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我國環境壓力逐年增大,國家排放要求進一步收緊,電廠煙氣脫硫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煙氣脫硫技術種類達幾十種,按脫硫過程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形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
  • 工廠大煙囪裡冒出的白煙或是霧霾元兇之一
    去年,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會長何平的一篇文章——《不聽工程師意見,中國三年治霾無功》引發業內關於「誰是霧霾形成的罪魁」的爭議。   「溼法脫硫可能導致霧霾。」在當日的有色煙羽標準專題研討會上,何平重申了自己的觀點。
  • 溼法脫硫中脫白的系統設計及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論述了在溼法脫硫中煙羽的形成原因,溼法脫硫中的脫白,不僅僅是冷凝和升溫,而且要高效地去除煙氣中的超細顆粒物。採取除塵除霧脫白一體化技術進行降溫降溼和去除細微顆粒物,再進行升溫降低水蒸氣的飽和度,這樣既可做到顆粒物的超低排放,也能實現減輕煙羽的形成,達到了煙氣脫白的目的。運用此技術對史丹利公司複合肥的溼法脫硫進行了改造,實踐證明,脫白效果良好。
  • 一個環保工程師眼裡的霧霾真相:火電廠脫硫設備打了折扣?
    那時雖然沒有這麼複雜的環保設備,但是煙氣排放溫度高,不容易形成霧霾。為了控制酸雨,本世紀以來,提高了環保要求,引進國外的脫硫技術,煙氣脫硫開始在火電廠普及。我國能源消耗主要是燃煤,最大的燃煤用戶是電廠鍋爐。
  • 霧霾紅色預警近100%的火電廠安裝了脫硫設備,為何還是不給力?
    說到霧霾的起因,燃煤必然是其中之一。解決燃煤汙染問題的最普遍做法就安裝脫硫設備。不過,燃煤廠裝了脫硫設備就能有效緩解霧霾問題?Too simple ,too naive,溫度和溼度才是決定汙染物是否利於擴散的重要因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環保工程師,他在文中解釋了燃煤產生霧霾汙染的癥結並給出了對策。
  • 論幹、溼法組合除塵脫硫之優點
    北極星大氣網訊:【內容摘要】除塵脫硫是我國工業化高速發展下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霧霾」作為中國常見天氣,其爆發原因就在於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造成大氣汙染,其中二氧化硫(SO2 )是我國大氣汙染控制的重要控制指標。
  • 影響溼法脫硫效率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 :鍋爐溼法脫硫 ;脫硫效率 ;影響因素隨著大氣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國內的燃煤電廠大多已完成了脫硫系統的建立,並進一步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石灰石 –石膏溼法脫硫(WFGD)作為廣泛使用的脫硫技術,化學反應步驟較多,對反應條件要求較高,因此協調各方面因素改進脫硫工藝從而提高脫硫效率勢在必行。研究影響脫硫系統效率的關鍵因素,對目前日益嚴峻的大氣環境來說,對於大型火力電廠的脫硫工作的平穩高效運行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因此,與燒結煙氣溼法脫硫技術相匹配的脫硝脫二噁英技術是燒結煙氣進一步淨化的最佳方法。本文結合常州東方特鋼有限公司300m2燒結煙氣淨化工程技術和運行狀況,進行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淨化技術的分析和討論。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基層建設》  作者:康莉  2019/8/20 14:01:4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目前,脫硫技術廣泛應用於大型電廠,而被廣泛應用的一項高效脫硫技術是石灰石
  • 煤氣淨化溼法脫硫的幾種化學工藝
    煤氣淨化溼法脫硫的幾種化學工藝北極星大氣網訊:煤氣淨化中脫除硫化物的淨化技術一般分為溼法和幹法兩種工藝。而隨著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大型化,溼法脫硫精度的提高,幹法脫硫已作為溼法脫硫後的精細淨化環節。溼法脫硫的化學工藝是先用液體將硫化物從粗煤氣中分離出來並加以富集,再通過解析生成H2S富氣或催化氧化後轉化為單質硫或硫酸。一般而言,溼法脫硫比較適用於氣體中含硫高且處理量大的情況,其投資、操作費用高,動力消耗比較大。而溶劑可連續重複使用,裝置佔地較少,操作環境較好,對保護環境有利。
  • 溼法脫硫煙氣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溼法脫硫煙氣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北極星大氣網訊:工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中,常採用溼法脫硫進行煙氣淨化,淨化後的煙氣從煙囪排出,常常會產生嚴重的拖尾現象,有時可達數百米。淨煙氣雖已達到超低排放水平,但造成了視覺汙染和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採用氨法脫硫的,有部分「硫銨雨」則會對周邊設備造成嚴重腐蝕。由於國家政策不再強制性要求企業對煙氣進行脫白治理,那麼從脫硫系統的設計方面進行改良,避免煙氣拖尾現象成為必要舉措。下面以氨法脫硫為例,分析煙氣拖尾的主要原因。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摘要:燃煤電廠煙氣脫硫多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本文介紹了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流程與涉及到的化學反應;通過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脫硫效率低、石膏脫水困難與結垢等問題的分析,為脫硫系統運行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硫效率提供依據。
  • 【脫硫】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反應原理及主要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流程如下圖的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圖一常見的脫硫系統工藝流程如上圖所示引風機將除塵後的鍋爐煙氣送至脫硫系統,煙氣經增壓風機增壓後(有的系統在增壓風機後設有GGH換熱器,我們一、二期均取消了增壓風機,和旁路擋板,圖二),進入脫硫塔,漿液循環泵將吸收塔的漿液通過噴淋層的噴嘴噴出,與從底部上升的煙氣發生接觸
  • 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某熱電廠檢修結束投入正常生產後,吸收塔漿液氯根逐漸升高,快接近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通過分析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應對措施,後經加強運行調整堅持加強脫硫廢水排放後,吸收塔漿液氯根趨於平衡狀態,恢復正常運行。
  • ...匯總】電廠各種溼法、幹法、半乾法脫硫技術工藝流程及優缺點匯總
    目前,溼法煙氣脫硫技術最為成熟,已得到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但由於投資成本高還需對工藝和設備進行優化;幹法煙氣脫硫技術不存在腐蝕和結露等問題,但脫硫率遠低於溼法脫硫技術,一般單想電廠都不會選用,須進一步開發基於新脫硫原理的幹法脫硫工藝;半乾法脫硫技術脫硫率高,但不適合大容量燃燒設備。
  •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
    >摘要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避免了電石渣造成的環境汙染,另一方面實現了電廠的節能降耗。通過內蒙古350MW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實際應用,對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pH值及SO2排放的控制、漿液循環泵運行情況以及該技術的經濟性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採用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後,SO2的排放並未受到顯著影響,漿液pH值則有顯著提高,漿液使用量將更低;此外,漿液循環泵的運行臺數及時長也有明顯減少,降低了電廠用電電耗,顯著提升了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