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並非法外之地,辱警必將嚴懲!

2021-01-20 網易

2020-05-01 20:10:47 來源: 吉林日報

舉報

  從4月29日起,長春市開展整治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旨在切實加強車輛駕乘人員規範使用安全帶的管理,全面提升安全帶使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大部分交通參與者的守法意識明顯提高,然而,個別人卻利用社交軟體發布針對交警部門的不當言論,言語中使用了具有強烈侮辱性的詞語,性質極為惡劣。

  接到舉報後,公安部門立即根據相關信息鎖定了當事人,綠園區城西派出所依法傳喚當事人,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當事人對自己的不當行為向警方道歉。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長春交警提示:網絡並非法外之地,一言一行都不可逾越法律的底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遵守法律,不遵守公共秩序,危害網絡安全,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懲處,絕不手軟!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董鵬宇 編輯:趙樹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趙麗穎工作室維權勝訴:網絡並非法外之地
    通過幾張配圖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接受委託的侓師事務所關於侵權案的具體通報,同時還看到了幾份手寫的實名道歉信,信件內容言辭懇切,但也不難看出這些在網絡上肆意造謠的「鍵盤俠」現實生活中還都是一些年紀較小、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工作室表示,網絡非法外之地,對於網絡造謠者因法律意識淡薄而對藝人進行人生攻擊和誹謗的違法行為務必會追究法律責任,同時號召每個人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
  •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網絡侵權不可取!
    【瀛臺律師論法】在同一種商品的宣傳、介紹和交易中使用與「JACK」、「傑克」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以及銷售侵犯上述商標專用權商品之行為,其足以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上述域名、網站的所有人以及服裝的提供者為Z公司,構成對Z公司合法權利的侵害。
  • 【以案說法】網絡並非法外之地,要為自己言行負責!
    【以案說法】網絡並非法外之地,要為自己言行負責!近年來,隨著微信、微博等的網絡軟體的普及以及自媒體的發展,人們在網絡上發表言論並快速傳播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不當信息嚴重侵害公民名譽權的現象時有發生。網絡並不是法外之地,公民的一言一行亦是受到法律的約束。【基本案情】原告陳某仁是某包裝公司工程的承包方,原告梁某東是陳某仁的員工。
  •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並不是躲在電腦背後就可以隨意發表言論!
    所以,有必要通過網絡技術途徑將這個幕後人物查出來,弄清楚其這樣做的真實目的,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法律懲處。結束語:網絡並非法外之地,並不是躲在電腦背後就可以隨意發表言論。網友們也需要擦亮眼睛,保持頭腦清醒,避免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帶偏方向。既然「沈佳欣」之事已經展現出疑點,便有必要追查個水落石出,堅決不放過一個居心叵測者。
  • 網際網路並非法外之地!P圖篡改防疫指示牌?警方:行拘4日!
    網際網路並非法外之地!P圖篡改防疫指示牌?警方:行拘4日! 據央視新聞消息,前不久,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疫情防控指示牌遭人惡意篡改,原本是指引四川成都旅客登記的指示牌被改為了「請旅客原路返回」,圖片在網絡上引發了大量的關注
  •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鍵盤俠」們,不要再挑戰法律底線啦
    現在的網絡戾氣很重, 稍微有哪句說得不對, 就會有人罵罵咧咧地和你對線,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怎麼才可以扼制這種情況!
  • 謹言慎行——網絡並非法外之地
    為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維護網民們的各項合法權益,促進信息化健康發展,2017年6月1日,我國第一部《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作為網絡安全的基本法,它能夠更好應對網絡上的安全隱患,加強網絡空間的管理,能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明,讓網絡上的不法之事都有法可依。近日,福建泉州的洛江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案件。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絕對不能說的15句話
    經訊問,張某對散布辱警言論的事實供認不諱。現張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機關重申↓↓↓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位公民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對公然發表、散布辱警言論的,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查處!●2019年絕對不能說的15句話根據近幾年因網絡不當言論被刑拘的案例,以及刑法關於相關罪名的規定,小編總結歸納了在網(微信)上千萬不能說的十五種話,連一句都不行,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將涉嫌犯罪:1.宣揚邪教、迷信活動的言論不發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02抖音上辱警,依法被拘留伊川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有人在抖音上發布辱罵警察的視頻。根據抖音視頻顯示,警方發現這段視頻拍攝地為寧洛高速伊闕站上站口附近。
  • 「網警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發言同樣要謹慎
    審查中,伏某某交代,其根本沒想到自身言論會造成如此惡劣的影響,儘管在第一時間將帖文刪除,但她還是收到了大量網民的聲討,最終等待她的是法律的嚴懲,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謹言慎行,不要愚昧無知,口無遮攔。據悉,全國因辱警有多人被以尋釁滋事罪被刑拘,因尋釁滋事被處以被行政拘留治安處罰的也時有發生。網上侮辱警察的執法權威,侮辱犧牲民警更是「零容忍」,言論自由但不能任性,要有敬畏之心。
  • 剛剛大陸重磅行動,危害祖國統一必將嚴懲
    剛剛大陸重磅行動,原臺灣師範大學教授伏法,危害祖國統一必將嚴懲。我們將持續採取精準打擊措施,依法嚴懲「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那些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臺獨」頑固分子,包括在島內外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活動的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都必將依法受到人民的審判和歷史的懲罰。
  • 網絡非法外之地,微信群罵人也侵權
    這是一起具有教育和借鑑意義的案例,它提醒大家,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並非法外之地,個體在網絡空間開展社交活動時,同樣需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能為所欲為、不加節制。如果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空間裡損毀他人名譽,構成侵權,同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微信群也是公共場所,在村民微信群裡發表辱罵言論與在村裡馬路上公開罵街,其行為性質和結果是一樣的。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朋友圈罵人也犯法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條第一款的規定,行為人如拒不承擔法院判決確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絡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並且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也就是說如果張某拒不執行判決,法院也會採取強制執行的方式進行。司法局提示:隨著自媒體平臺的普及和應用,個人言論自由的時空範圍已被極大地拓展。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原標題: 1月14日晚上,安徽省無為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巡查中發現,本地有一網民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並邀約網友去某電競旅館上網。隨後,該朋友圈的截圖在多個微信群被轉發。
  • 女子浴室不是網絡色情黑產可以覬覦之地|沸騰
    雖然明拍易阻,暗拍難防,但溫泉浴池等地的管理方顯然該多點心,該加強防範的不能含糊。「非禮勿視」,可某些人非禮要「視」還要「拍」,這不可不防。但可怕的,不只是偷拍。圖源:當事人微博天下苦偷拍久矣,浴室偷拍之惡尤甚說起來,從地鐵、廁所偷拍裙底行為,到民宿、旅館偷拍事件,天下苦偷拍久矣。
  • 網絡闢謠作品和網絡侵權公益作品展播(八)
    ▼▼▼為將我市網絡舉報及闢謠工作引向深入,進一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高廣大網民對網絡侵權的認識,科普依法處置網絡侵權信息的方法,增強防謠辨謠的能力,維護廣大網民的網上合法權益,唐山市委網信辦自8月份以來,面向全社會開展了網絡闢謠作品和網絡侵權公益作品徵集活動。
  • 網絡非法外之地 用組合拳懲治
    在網絡時代,「大V」由於擁有眾多的粉絲,且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因而其忽悠式薦股的行為,粉絲及其他投資者也更容易上當受騙。而對於「莊家」而言,利用「大V」來忽悠粉絲或投資者,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實際上,無論是「大V」也好,還是網絡上其他方面的薦股也好,證監會與滬深交易所曾多次進行風險警示。不過,從實際效果看,可以說是差強人意。
  • 嚴懲口罩原材料熔噴布亂象 浙江首例涉案被告人獲刑一年
    據陳某某交代,他此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熔噴布,通過網絡搜索發現熔噴布因疫情影響市場價格很高,而自身又背負債務,便向盧某實施了詐騙。【浙江新聞+】 近期,公安部部署開展專案打擊行動,嚴打倒賣熔噴布違法犯罪,目前共破獲案件2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人,涉案金額3445萬元。4月15日,「熔噴布之鄉」江蘇揚中市已叫停全市876家熔噴布企業,全部停業整頓。
  • 網絡空間再不是法外之地(創新茶座)
    網際網路法院,顧名思義,就是集中管轄網際網路案件的法院,具有「大平臺、小前端、高智能、重協同」的特點,能實現網上案件網上審、網上糾紛不落地,是網絡法治時代的智慧法院。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網際網路法院不僅全面推進了智能技術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應用,推動了訴訟流程和司法模式實現革命性重塑,更重要的是,初步搭建了網絡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框架,使網絡治理的司法裁判規則逐步完善。  那麼網際網路法院究竟新在何處呢?  中國首創。
  • 在微博侮辱他人被訴至法院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